-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 共628题
19.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地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
(I)证明MN∥平面PAB;
(II)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
正确答案
知识点
请考生在22~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在正方形ABCD,E,G分别在边DA,DC上(不与端点重合),且DE=DG,过D点作DF⊥CE,垂足为F.
(I) 证明:B,C,E,F四点共圆;
(II)若AB=1,E为DA的中点,求四边形BCGF的面积.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线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6)2+y2=25.
(I)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的极坐标方程;
(II)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l与C交于A、B两点,∣AB∣=
,求l的斜率。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 ∣x-∣+∣x+
∣,M为不等式f(x) <2的解集.
(I)求M;
(II)证明:当a,b∈M时,∣a+b∣<∣1+ab∣。
正确答案
22(I)因为,所以
则有
所以由此可得
由此所以
四点共圆.
(II)由四点共圆,
知
,连结
,
由为
斜边
的中点,知
,故
因此四边形的面积
是
面积
的2倍,即
23(I)由可得
的极坐标方程
(II)在(I)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由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
将
的极坐标方程代入
的极坐标方程得
于是
由得
,
所以的斜率为
或
.
24(I)
当时,由
得
解得
;
当时,
;
当时,由
得
解得
.
所以的解集
.
(II)由(I)知,当时,
,从而
,
因此
知识点
17.现需要设计一个仓库,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的形状是正四棱锥,下部的形状是正四棱柱
(如图所示),并要求正四棱柱的高O1O是正四棱锥的高PO1的4倍.
(1) 若AB=6 m,PO1=2 m,则仓库的容积是多少?
(2) 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6 m,则当为多少时,仓库的容积最大?
正确答案
(1),则
,
,
,
,
故仓库的容积为;
⑵ 设,仓库的容积为
则,
,
,
,
,
,
,
当时,
,
单调递增,
当时,
,
单调递减,
因此,当时,
取到最大值,
即时,仓库的容积最大.
知识点
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
.
23.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24.证明:在线段PC上存在点M,使得ACBM,并求
的值.
正确答案
(Ⅰ)
解析
(Ⅰ)解:由题设=1,
可得.
由面
可知是三棱锥
的高,又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找三棱锥的高,然后再求体积
易错点
找不到关键的线段,或者找到线段求不出来线段的长
正确答案
(Ⅱ)
解析
(Ⅱ)证:在平面内,过点B作
,垂足为
,过
作
交
于
,连接
.
由面
知
,所以
.由于
,故
面
,又
面
,所以
.
在直角中,
,从而
.由
,得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求NC的长,然后利用比例的性质,求的值
易错点
辅助线的作法,解直角三角形时求解错误,计算能力弱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
平面
,
,
,
,
,
,
.
20.求证:平面
;
21.求直线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22.在棱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
平面
?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可知:根据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可知
,再由线
易错点
1)线面垂直的的判定定理的条件,2)线面角平面角的构造
正确答案
;
解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可知:根据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可知
,再由线
易错点
1)线面垂直的的判定定理的条件,2)线面角平面角的构造
正确答案
存在,
解析
设是棱
上一点,则存在
使得
.
因此点.
因为平面
,所以
平面
当且仅当
,
即,解得
.[来源:学&科&网Z&X&X&K]
所以在棱上存在点
使得
平面
,此时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可知:根据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可知
,再由线
易错点
1)线面垂直的的判定定理的条件,2)线面角平面角的构造
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m3.
正确答案
2
知识点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DC=
PAB=90°,BC=CD=
AD.E为边AD的中点,异面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90°.
(I)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BE,并说明理由;
(II)若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45°,求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
正确答案
(Ⅰ)在梯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
延长AB,DC,相交于点M(M∈平面PAB),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
由已知,BC∥ED,且BC=ED.
所以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从而CM∥EB.
又EB平面PBE,CM
平面PBE,
所以CM∥平面PBE.
(说明:延长AP至点N,使得AP=PN,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
(Ⅱ)方法一:
由已知,CD⊥PA,CD⊥AD,PAAD=A,
所以CD⊥平面PAD.
从而CD⊥PD.
所以PD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
所以PDA=45°.
设BC=1,则在Rt△PAD中,PA=AD=2.
过点A作AH⊥CE,交C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H.
易知PA⊥平面ABCD,
从而PA⊥CE.
于是CE⊥平面PAH.
所以平面PCE⊥平面PAH.
过A作AQ⊥PH于Q,则AQ⊥平面PCE.
所以APH是PA与平面PCE所成的角.
在Rt△AEH中,AEH=45°,AE=1,
所以AH=.
在Rt△PAH中,PH==
,
所以sinAPH=
=
.
知识点
17. 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 平面ABCD,PA
PD,PA=PD,AB
AD,AB=1,AD=2,AC=CD=
,
(I)求证:PD平面PAB;
(II)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II I)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I) ∵ 面PADAB
∴ AB
面PAD.
∴ ABPA
相交且AB,PA
面PAB
∴ PD (4分)
(II) 取AD中点O,连CO,PO.
∵ AP=DP. ∴ PO又面PAD
∴ PO
∵ AC=CD ∴ CO
故以O为原点,OC,OA,OP分别为X,Y,Z轴建系如图.
由题意知A(0,1,0),B(1,1,0),C(2,0,0)
D(0,-1,0),P(0,0,1)
设面PCD的法向量为则
∴ 所求=|cos<
(Ⅲ)若存在M使BM//面PCD,设则
∴
故+(-
)
综上,存在M点,且=
.
知识点
19.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地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
(I)证明MN∥平面PAB;
(II)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Ⅰ)由已知得,取
的中点
,连接
,由
为
中点知
,
.
又,故
学.科.网平行且等于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
.
因为平面
,
平面
,所以
平面
.
(Ⅱ)取的中点
,连结
,由
得
,从而
,且
.
以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学科.网由题意知,
,
,
,
,
,
,
.
设为平面
的法向量,则
,即
,可取
,
于是.
知识点
在如图所示的圆台中,AC是下底面圆O的直径,EF是上底面圆O的直径,FB是圆台的一条母线.
18.已知G,H分别为EC,FB的中点,求证:GH∥平面ABC;
19.已知EF=FB=AC=
AB=BC.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正确答案
(I)证明:设的中点为
,连接
,
在,因为
是
的中点,所以
又所以
在中,因为
是
的中点,所以
,
又,所以平面
平面
,
因为平面
,所以
平面
.
解析
(I)证明:设
的中点为
,连接
,
在,因为
是
的中点,所以
又所以
在中,因为
是
的中点,所以
,
又,所以平面
平面
,
因为平面
,所以
平面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首先取中点与已知直线构造成与要证平面平行的平面,先证明面面平行然后得到线面平行;(2)几何法: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通过解三角形得出二面角;向量法:找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结合两向量夹角公式求解。
易错点
在二面角中,设平面
的法向量
,平面
的法向量
,
,则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或π
,∴
.注意结合图形的实际情况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若将法向量的起点放在两个半平面上(不要选择起点在棱上),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都向二面角内或外时,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补角,如图
正确答案
(Ⅱ)
解析
连接,则
平面
,
又且
是圆
的直径,所以
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由题意得,
,过点
作
于点
,
所以
可得
故.
设是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由
可得
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首先取中点与已知直线构造成与要证平面平行的平面,先证明面面平行然后得到线面平行;(2)几何法: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通过解三角形得出二面角;向量法:找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结合两向量夹角公式求解。
易错点
在二面角中,设平面
的法向量
,平面
的法向量
,
,则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或π
,∴
.注意结合图形的实际情况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若将法向量的起点放在两个半平面上(不要选择起点在棱上),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都向二面角内或外时,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补角,如图(2);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一个向二面角内,另一个向外时,则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