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5.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生物一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可分别利用酵母菌和________菌制作果酒和果醋,这两种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后者为______

(填“厌氧”、“好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

(2)加入苹果汁时,瓶内要留出1/3的空间,原因是________。

(3)苹果汁可为酵母菌提供_______等营养物质,密封充气口后可用________检测酒精是否生成。

(4)利用苹果酒继续发酵生产苹果醋,接种发酵用菌种后,需要将发酵温度改变为____,并 _______  。

(5)下图中能表示装置内液体发酵过程p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

2.【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癌症干细胞理论认为,“癌症干细胞”是癌症发展、转移和治疗后复发的根源。实验发现,如果恢复“癌症干细胞”中“let-7基因”的转录,“癌症干细胞”的自我增殖能力将显著下降,原理如图。请分析回答:

(1)在培养“癌症干细胞”时,培养液中应加入一定量的____ 以防止污染。为避免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自身造成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 。培养过程中可使用____酶处理贴壁细胞,以便分瓶进行_______(填“原代”或“传代”)培养。

(2)“let-7基因”恢复转录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修饰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使之恢复驱动“let-7基因”的转录功能;用____法可直接检测“let-7基因”是否转录,当“let-7基因”恢复转录时,“癌症干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____(填“不变”、“增强”或“减弱”):“癌症干细胞”的自我增殖能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癌基因mRNA”或“癌蛋白”)减少。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g—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⑴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①制作泡菜的原理:(                                                      ) 。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                      )色染料。先使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             )颜色,可以估测出泡菜液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溶液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④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                      ),理由是(                      )。

⑤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相同。

⑵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根据此图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

(                                                              )。

你给出此建议的理由是:食盐浓度为3%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总体上在3坛泡菜中(                      );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迅速升高,且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 (                      ),但从发酵11天后亚硝酸盐降到最低值;而食盐浓度为7%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虽一直处于较低数值,但容易成为(                      )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某女性患有输卵管阻塞和红绿色盲,其丈夫表现正常,该夫妇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借腹生子”,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的两个孩子,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过程X若想顺利进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A来自父方的精子要进行(                      )。B来自母方的卵子要(                      )。

(2)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该过程早期在(                      )进行。(填“体内”或“体外”)

(3)(                      )(生物技术)是产生甲、乙个体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来说,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即试管胚胎,可在(                      )阶段移植。

(4)这两个孩子性别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若借助人工手段获得这样两个胎儿,需要用到的技术手段是(                      )。

(5)如果你是医生,在设计试管婴儿的时候你应该建议这对夫妇选择生下哪种性别的孩子?(                      );为什么?(                      )。

(6)代孕母亲开始阶段要和该女性患者用某种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进行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39.

 ⑴  ①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而制作泡菜(2分)

      ②玫瑰红(1分)对比(1分)

     ④白萝卜(1分)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2分)

      ⑤制作(或培养、发酵)条件(2分)

⑵用5%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要在发酵时间达11天(或9天)以后食用才比较适宜(3分)最高(1分)最快(1分)  咸腌菜(1分)

40、

(1)精子获能(1分)培养至MⅡ中期(1分)

(2)有丝分裂(1分)体外(1分)

(3)胚胎移植(1分) 8~16个细胞 (2分)

(4)是(1分)胚胎分割(2分)

(5)女(1分)母亲色盲父亲正常生下女儿必正常生下儿子必为色盲  (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2.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植物的组织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生产上为扩大菊花的种植,常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如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取的材料是菊花的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 (             )。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时,在无菌箱中进行,一般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  (             )。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要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菌种,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按功能来分,可称为 (             )。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   (             );③  (             );

④比色。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  (             )  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 (             )色化合物。

(4)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 (             ),该方法是依据 (             )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需进行蛋白质纯度的鉴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             )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血清白蛋白临床上需求量大,通常从人血液中提取。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受精卵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乳腺反应器”动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常用方法是从人的细胞获得血清白蛋白基因的mRNA,然后在___________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血清白蛋白基因,再经过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血清白蛋白基因,该技术中的引物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             )  、 (             )  以及标记基因等部分,在此过程中除了使用工具酶外,还需使用的工具是  (             )   。

(3)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椹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经过“最后一道工序”________________,植入到受体母牛体内。

(4)由于转基因表达产物存在于奶牛的乳汁中,检测其体内是否出现药用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 (             ),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39.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生产上为扩大菊花的种植,常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如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取的材料是菊花的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              。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时,在无菌箱中进行,一般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              。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要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菌种,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按功能来分,可称为           。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 ①配制溶液;②               ;③            ;

④比色。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           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            色化合物。

(4)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                 ,该方法是依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需进行蛋白质纯度的鉴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40.血清白蛋白临床上需求量大,通常从人血液中提取。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受精卵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乳腺反应器”动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获得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常用方法是从人的细胞获得血清白蛋白基因的mRNA,然后在___________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血清白蛋白基因,再经过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血清白蛋白基因,该技术中的引物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         以及标记基因等部分,在此过程中除了使用工具酶外,还需使用的工具是              。

(3)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椹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经过“最后一道工序”________________,植入到受体母牛体内。

(4)由于转基因表达产物存在于奶牛的乳汁中,检测其体内是否出现药用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                                ,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5.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_______灭菌。

(2)在腐乳、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 _________制作,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

(3)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 _________等问题,所以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 ______   法。而玫瑰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 ________法。胡萝卜素提取可以考虑  ________ 方法。

(4)进行组织培养要选择幼嫩的生长部位作材料以提高成功率,原因是 ___________ 。

2.【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控制性别的有效方法。例如:就DNA含量来说,牛的含X染色体的精子比含Y染色体的精子高出4%左右,利用这一差异人们借助特殊仪器将它们分离开来,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过程①通常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在此之前需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___处理。为获得更多的卵细胞需要给良种母牛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胚胎移植之前,需将受精卵培养发育至__________时期,需要对代孕母牛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

(3)为了获得更多性状相同的个体,可将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处理。

(4)动物“生物反应器”是转基因动物技术中最诱人的部分之一,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并使之在牛等动物的乳腺中特异性表达出人胰岛素。在培育转人胰岛素基因奶牛过程中,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导入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体外受精    获能    促性腺激素

(2)桑椹胚或囊胚    同期发情    

(3)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分割)  

(4)受精卵     显微注射技术(法)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体外受精    获能    促性腺激素

(2)桑椹胚或囊胚    同期发情    

(3)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分割)  

(4)受精卵     显微注射技术(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3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酒制作中,其中温度是重要的控制条件,在(      )左右的温度是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      ) 酵母菌;从其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      )和 (      )两种。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      ) 。

(2)葡萄皮、籽中含有原花青素、葡萄皮红素和大量葡萄风味物质等,这些物质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中,因此常采用(      )法来分离提取。还有(      )和(      )等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

(3)通过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外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40.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在获取抗体之前,需要向健康人体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复注射一次。免疫学细胞A在人体主要介导(参与)(      )  免疫。

(2)过程①至②抗体的获取称为(      ),其中①是(      ) 过程。

(3)④过程需要(      )酶,⑤过程则需要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抗体1与抗体2相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在(      ) 。

(5)如果想用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⑥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      ),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      )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正确答案

39.(1) 20℃  ;  野生型  ;平板划线法  ; 稀释涂布平板法   ;选择培养基   

(2)萃取;  蒸馏 ;   压榨

(3) 胚状体 ;     愈伤组织    ; 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比

40. (1)体液

(2)单克隆抗体     ;       细胞融合(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3)逆转录

(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空间结构

(5)土壤农杆菌    ;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中,盐水加热煮沸是为了________;冷却之后再使用是为了保证 ________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3)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数据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____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腌制到第________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较好地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6)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好地表明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对该实验所获得的3组数据应进行怎样的处理才更合理?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优良畜群繁育、疾病征服等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解决了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粮食问题),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1)植物细胞工程最基本的技术是________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它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________。

(2)台湾蝴蝶兰、漳州的香蕉等植物的生产都可通过微型繁殖技术来提供试管苗,其优点是不仅可以________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________,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无病毒种苗的大量繁殖。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关键是获取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或去壁)和________诱导原生质体融合________。

正确答案

39.

(1)比色法玫瑰红色染料

(2)杀灭杂菌  乳酸菌

(3)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4)8    14

(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或其他合理答案) 

(6)先求平均值,再绘制一条曲线(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日期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

40. 

(1)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3)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4)使所得犊牛的遗传物质基本上全部来自优质供体奶牛

(5)核移植、胚胎分割、 早期胚胎培养

(6)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改造基因即改造了蛋白质  ②改造的基因可以遗传,直接改造的蛋白质不能遗传 ③目前对大多数蛋白质复杂的高级结构还不清楚,所以改造基因比直接改造蛋白质容易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植物的组织培养蛋白质工程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中,盐水加热煮沸是为了(          );冷却之后再使用是为了保证(          )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3)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          )。

(4)图中数据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____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腌制到第________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较好地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6)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好地表明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对该实验所获得的3组数据应进行怎样的处理才更合理?(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

Ⅰ、图一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

图二表示将人的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一①、②所示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③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处于______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核细胞,图④所示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除了图③、④所示的技术外,整个图示过程还应用了哪些胚胎工程技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图一过程③通常用去核卵母细胞作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过程④通常用②做受体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用到的基因操作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________。

(5)图二中常用的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促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鼠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________种。

(6)据表1推测,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可进一步证明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Ⅱ、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其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39.

(1)比色法  玫瑰红色染料  

(2)杀灭杂菌  乳酸菌

(3)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4)8   14

(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或其他合理答案) 

(6)先求平均值,再绘制一条曲线(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日期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

40.

Ⅰ、

(1)细胞核  内细胞团(或胚胎干细胞)

(2)核移植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II中期)基因重组    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3)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4)细胞未分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定向诱导分化成各类细胞、组织、器官)    运载体

(5)灭活的病毒24     

(6)2

Ⅱ、整体性原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5.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任选1题解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葡萄酒制作的发酵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酿造葡萄酒的酵母菌是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的,分离葡萄酒酵母菌时,使用的培养基是

(固体、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法。

(3)装置中的充气管夹子在_________ 过程中要先打开,在 ________过程中要关闭。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 ___________色。

(5)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该同学总因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为此,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 。

(6)若利用图中装置制作葡萄醋,装置上的改变是  _____________  。

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养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

(1)获得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______  、______ 等

(2)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 _______进行了切割。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小鼠染色体的DNA上,原因是_________,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进入小鼠细胞内,且能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3)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________。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 ___________(细胞)中,原因是__________,一般可采用_________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但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________细胞中特异表达。

(4)若要一次获得多头相同的转基因小鼠,宜采用__________ 技术,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 。

(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细胞的______转入________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_________技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下列关于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解除某些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B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一定相同

C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在衰亡期补充营养物质以提高产量

D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作用只是满足需氧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的需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下一知识点 :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