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两种:

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

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洋葱的不同部位作为实验材料,完善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分离叶绿体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选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选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材料的原因是______

(4)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主要的操作流程是______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______(相同、不同).

正确答案

解:(1)题干中“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含有叶绿体,则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管状叶,含有色素较多,无水乙醇(丙酮)能溶解色素.离叶绿体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2)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鳞片叶外表皮,具有紫色液泡,便于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自变量是清水河蔗糖溶液,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需要用甲基绿和派洛宁染色,使得细胞核成绿色,细胞质成红色,则理想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没有色素.

(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分裂旺盛,成正方形,排列紧密.主要的操作流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别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检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两者的目的不同.

故答案为:

(1)管状叶    无水乙醇(丙酮)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2)鳞片叶外表皮(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或清水和蔗糖溶液)

(3)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     不含色素(或无色)

(4)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    (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5)不同

解析

解:(1)题干中“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含有叶绿体,则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管状叶,含有色素较多,无水乙醇(丙酮)能溶解色素.离叶绿体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2)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鳞片叶外表皮,具有紫色液泡,便于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自变量是清水河蔗糖溶液,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需要用甲基绿和派洛宁染色,使得细胞核成绿色,细胞质成红色,则理想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没有色素.

(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分裂旺盛,成正方形,排列紧密.主要的操作流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别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检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两者的目的不同.

故答案为:

(1)管状叶    无水乙醇(丙酮)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2)鳞片叶外表皮(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或清水和蔗糖溶液)

(3)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     不含色素(或无色)

(4)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    (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5)不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嘉兴校级期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95%酒精,目的是(  )

A使各种色素溶解其中

B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C补充研磨过程中减少的液体

D只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其中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叶绿体中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一般用无水酒精或丙酮来提取色素,A正确;

B、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色素,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B错误;

C、研磨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溶液,C错误;

D、叶绿体中含有2大类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

D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实验中进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体色素,防止色素被破坏,A错误;

B、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一般要加入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溶解色素,B错误;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进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C正确;

D、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应该用无水酒精或丙酮提取色素,而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__,以防色素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__(位置).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__.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2形成______的速率也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__ 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正确答案

CaCO3

最下端

较大

C3

NADPH、ATP

解析

解:(1)提取色素时,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分离色素时,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叶绿素b缺失的水稻突变体缺失色素带位于滤纸条最下端.

(2)据图示曲线知,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表示真正的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为n时野生型和突变体O2释放速率相等,即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但由图可知突变体的呼吸作用大于野生型,所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较大.光照强度为m时,叶片气孔开放程度大的植株CO2供应充足,固定CO2形成C3的速率更快,消耗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也更快,从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故答案为:

(1)CaCO3     最下端     

(2)较大   C3    NADPH、ATP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

B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但不能说明样液中就一定含有葡萄糖

C实验室一般用洋葱鳞片叶做有丝分裂实验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实验室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所用的试剂分别是无水乙醇和层析液,A错误;

B、本尼迪特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但不能说明样液中就一定含有葡萄糖,B正确;

C、实验室一般用洋葱根尖做有丝分裂实验,而鳞片叶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再进行分裂,C错误;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