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共1198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并没有破坏下丘脑,所以小鼠仍能维持体温恒定,故A错误;
B、层析液有毒性,且易挥发,所以用层析液分离色素时,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以避免层析液挥发,故B正确;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要除去叶片,但插条可以有3-4个饱满的芽,故C错误;
D、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使得划的滤液细线细而直,防止色素带重叠,A正确;
B、在做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时,预实验中确定浓度范围是重要的前提,并不是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实验中可采用同种且生长状况基本相似的多枝插条进行重复实验,最后求生根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的误差,B错误;
C、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C错误;
C、在人群中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生率,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且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并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D正确.
故选:AD.
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只能观察到紫色液泡的大小,不可清晰地观察到原生质层的厚度,A错误;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压片时盖玻片上加载玻片目的是防止盖玻片被压坏,B错误;
C、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C正确;
D、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对蔗糖没有作用,故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A错误;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B正确;
C、若该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小于细胞液浓度,则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若该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则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不能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C错误;
D、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的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目的是解离;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实验中用的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由上我们可推知两个实验中的盐酸都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染色,D正确.
故选:BD.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是在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一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依据分离的原理可知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A正确;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要求的时间较短,溶液浓度较高,B正确;
C、若该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小于细胞液浓度,则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若该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则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酒精来予以确定,不能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因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的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目的是解离;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实验中用的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由上我们可推知两个实验中的盐酸都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染色,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