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已知函数f(x)=lnx-ax++1 (a∈R).

25.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6.当a∈(,1)时,若对任意t∈[2,3],在x∈(0,t]时,函数f(x)的最小值为f(t),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a≤0时,单调递增区间为(1,+∞);0<时,单调递增区间为(1, );

a=时, 无单调递增区间;<a≤1时, 单调递增区间为( ,1);

a>1时,  单调递增区间为(0,1).

解析

解:(1)(x>0)…1分

时,,x∈(1,+∞)时,g(x)>0⇒>0⇒f(x)单调递增,

<0时,由x>0,得<0,所以x∈(1,+∞)时,g(x)>0⇒>0⇒f(x)单调递增,

>0时,,若,则

当0< , x∈(1,  ),>0,单调递增,

当a=  ,f(x)在(0,+∞)上无递增区间,

<a≤1时,x∈(  ,1),f′(x)>0, 单调递增,

当a>1时,x∈(0,1)时,f'(x)>0,f(x)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    a≤0时,单调递增区间为(1,+∞);

0<时,单调递增区间为(1, );

a=时, 无单调递增区间;

<a≤1时, 单调递增区间为( ,1);

a>1时,  单调递增区间为(0,1).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与含参不等式在某区间上有最小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考查考生对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的理解。

解题思路

(1)对函数进行求导,再对会影响导数符号的部分进行分类讨论;从而探索其单调性(2)由(1)对a进行分段探讨函数的单调性及在(0,t]上的最小值情况,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易错点

对参数a分类不清晰,对多个参数处理思路乱。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

解析

解:

(2)由题知函数

①当时,>0,于是时,单调递减;时,单调递增;又因为要对任意实数,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只需要,解得

②当时,上,恒有,有且仅有上单调递减,显然成立。

③当时,于是时,单调递减;时,单调递增;要对任意实数,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只需要

所以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减,g(a)≥>ln2 +,所以此时恒定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与含参不等式在某区间上有最小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考查考生对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的理解。

解题思路

(1)对函数进行求导,再对会影响导数符号的部分进行分类讨论;从而探索其单调性(2)由(1)对a进行分段探讨函数的单调性及在(0,t]上的最小值情况,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易错点

对参数a分类不清晰,对多个参数处理思路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19.已知函数(a,bR),记M(a,b)是|f(x)|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

(1)证明:当|a|≥2时,M(a,b)≥2;

(2)当a,b满足M(a,b)≤2,求|a|+|b|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1)详见解析;(2)3;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上单调,从而可知M(a,b)=max,分类讨论a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2)分析题意可知|a|+|b|=,再由M(a,b) ≤2可得|1+a+b|=|f(1)|2,|1-a+b|=f(1) 2,即可求证.

(1)由f(x)= ,得对称轴为直线,由|a|2,得,故f(x)在上单调,∴M(a,b)=max{|f(1)|,|f(-1)|},当a2时,由f(1)-f(-1)=2a4,得max{f(1),f(-1)} 2,即M(a,b) 2,当a-2时,由f(-1)-f(1)=2a4,得max{f(1),f(-1)} 2,即M(a,b) 2,综上,当|a|2时,M(a,b)2;

(2)由M(a,b)2得|1+a+b|=f(1) 2,|1-a+b|=|f(1)| 2,故|a+b|3,且上的最大值为2,即M(2,-1)=2,∴|a|+|b|3,当a=2,b=-1时,|a|+|b|=3,且上的最大值为2,即M(2,-1)=2,∴|a|+|b|的最大值为3.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属于中等题.

解题思路

(1)根据a的取值范围,得到函数在[-1,1]上的单调性,分类讨论证得结论;(2)由题中给出的新定义进行求解.

易错点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单调性.

知识点

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导数的几何意义不等式与函数的综合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已知函数

27.设

28.证明:存在,使得在区间内恒成立,且内有唯一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零点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创新意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

解析

由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

所以.

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在区上单调递减;

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解题思路

首先对函数求导,得,然后再求导得.利用导数的符号即得其单调性.此题分两种情况讨论.

易错点

不会确定分类的标准导致出错或不分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解得.

.

,.

故存在,使得.

,.

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

.

时,有,.

由(1)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故当时,有,从而

时,有,从而

所以,当时,.

综上所述,存在,使得在区间内恒成立,且内有唯一解.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零点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创新意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

解题思路

要使得在区间内恒成立,且内有唯一解,则这个解应为极小值点,且极小值为0.所以我们应考虑求的极小值.由,解得,代入.是否存在令使得呢?为此,令.

因为,故存在,使得.接下来的问题是,此时的是否满足呢?令.由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即.

时,有.由(1)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故当时,有,从而;当时,有,从而;所以,当时,.

易错点

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导致无法入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已知函数f(x)=

25.若m∈(-2,2),求函数y=f(x)的单调区间;

26.若m∈(0,],则当x∈[0,m+1]时,函数y=f(x)的图象是否总在直线y=x上方?请写出判断过程.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解:(1)函数定义域为

 

 

综上所述,①

考查方向

本题考察了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考察了函数最值,考察了导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考察了函数恒成立问题,考察了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思路

1)借助导函数的性质,直接得出单调区间,这里特别主要零点的位置需要讨论,

2)根据第一问结论得到转换 恒成立

3)构造新函数,求

易错点

本题易错在函数分类讨论不清,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解:

(2)当时,由(1)知

.

①当时,,所以函数图象在图象上方.

②当时,函数单调递减,所以其最小值为最大值为,所以下面判断的大小,即判断的大小,

其中 ,

,令,则

所以单调递增;

所以故存在

使得

所以上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所以

所以时,也即

所以函数f(x)的图象总在直线上方.

考查方向

本题考察了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考察了函数最值,考察了导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考察了函数恒成立问题,考察了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思路

1)借助导函数的性质,直接得出单调区间,这里特别主要零点的位置需要讨论,

2)根据第一问结论得到转换 恒成立

3)构造新函数,求

易错点

本题易错在函数分类讨论不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已知,且

16.求角A的大小;

17.设函数,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三角函数的基本问题,题目的难度是逐渐由易到难,(1)直接按步骤来求,(2)要注意三角恒等变换的正确性;

(1)在中,因为,所以

在△ABC中,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故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最值;数形结合,转化的思想。

解题思路

1)第一问中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再用正弦定理得到

2)第二问中用倍角公式,和差公式可得,再利用正弦函数图像求单调区间。

易错点

1)第一问中用余弦定理得到的余弦值,容易求错角,再用正弦定理得到,也容易求成两个角;

2)第二问中用倍角公式,和差公式可得,有的学生容易用配方或提公因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三角函数的基本问题,题目的难度是逐渐由易到难,(1)直接按步骤来求,(2)要注意三角恒等变换的正确性;

(2)由(1)得

,得

即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最值;数形结合,转化的思想。

解题思路

1)第一问中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再用正弦定理得到

2)第二问中用倍角公式,和差公式可得,再利用正弦函数图像求单调区间。

易错点

1)第一问中用余弦定理得到的余弦值,容易求错角,再用正弦定理得到,也容易求成两个角;

2)第二问中用倍角公式,和差公式可得,有的学生容易用配方或提公因式。

下一知识点 :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百度题库 > 高考 > 理科数学 > 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