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长沙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0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图,回答1~3题。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下列不是其优势条件的是( )

A矿产丰富

B劳动力丰富

C环境优美

D地价低

2.企业把研发部门和总部留在北京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为政治中心

B税收低

C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多

D用人成本低

3.下列关于区域与其适合布局产业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北京——制鞋厂

B北京——钢铁厂

C天津——汽车制造厂

D河北——影视制作公司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河北矿产和农副产品丰富,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地价低,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但由于采掘业和重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较差,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河北省由于煤铁资源丰富,故钢铁企业较多,且每年冬季雾霾严重,所以不能说环境优美。

易错点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以及地价、环境条件等,后两项容易被忽略,另外注意看清本题中所要求的不是河北的优势条件的是哪一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北京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多,交通、信息、金融等服务业发达,适合布局研发部门和总部。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选择,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企业的研发部门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应靠近科技发达地区,布局在北京就是考虑科技因素,其他因素不是研发部门主要考虑的。

易错点

工业区位选择的不同,可以分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企业的研发部门应属于技术导向型,故应靠近科技发达地区。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制鞋厂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北京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价格偏高;钢铁厂占地广,需靠近资源产地,要沿海布局,北京地价高,且对环境要求较高,不适合布局钢铁厂;汽车制造厂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属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适合布局在天津。影视制作公司属于文化产业,应布局在文化繁荣发达地区,北京是文化中心,文化产业人才丰富,因此影视制作公司更适合布局在北京。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选择,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环境质量要求高,不适合布局廉价劳动力导向的制鞋厂和占地广、污染大的钢铁厂,天津资金、科技、工业基础等优势明显,汽车制造历史悠久,适合布局汽车厂,影视制作公司更适合布局在文化繁荣的北京。

易错点

工业区位选择的不同,可以分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应根据当地最具优势的区位因素来选择布局企业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儿茶素等成分,有明显降低血脂、预防心肌梗死、脑血管梗阻的作用。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是藏族人喜欢喝茶的主要原因是( )

①藏族人食物以肉食为主,缺乏水果蔬菜,喝茶可以降低血脂 ②茶口味好 ③茶可以饱肚 ④茶叶能贮存很久,便于长距离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如此奢爱茶叶的藏地却不生产茶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茶树的种植难度大

B藏地是牧区,种植茶叶经济效益差

C气候寒冷,降水少,不适宜茶树生长

D当地市场狭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藏族人喜欢喝酥油茶,主要原因是藏区以畜牧业为主,缺乏水果蔬菜,因此饮食以肉食为主,而茶叶不仅有降低血脂作用,而且容易贮存,便于长距离从外地运入,所以深受藏族人喜欢。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四个选项中①容易选出,②③容易误选,结合西藏地区地广人稀,聚落之间距离远,可选出④。

易错点

茶口味好不是具体因素,茶不能饱肚。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茶树是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经济作物,藏地气候寒冷,不适宜茶树生长,C对;茶树适宜生长在坡地,地形不是主要原因,A错;种植茶树经济效益高,B错;当地市场广阔,D错。故C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排除BD项,材料中已经说明了藏民喜饮茶,影响茶叶生长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考虑,结合西藏自然状况,应选C

易错点

容易误选A项,原因在于对茶树生长环境缺乏了解,茶树大多生长在山地丘陵地区,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6~7题。

6.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

A①地——华北平原

B②地——云贵高原

C③地——塔里木盆地

D④地——海南省

7.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A热量不足;春小麦

B水资源短缺;棉花

C光照不足;水稻

D降水少;甜菜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积温与温度带,以及我国降水的区域差异可判断:①为暖温带地区,A选项华北平原正确;②应为热带地区;③为中温带地区,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且年降水量小于400 mm;④为亚热带地区。故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和降水,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表中①积温为4140℃,故①为暖温带,可能为华北平原,A对;②积温为8200℃为热带,云贵高原为亚热带,故B错;③积温为2800℃为中温带,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故C错;④积温为6500℃为亚热带,海南为热带,故D错。

易错点

积温这个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我国温度带的分界线与积温有关,当积温>8000℃时为热带;积温在(4500℃,8000℃)之间时为亚热带;积温在(3400℃,4500℃)时为暖温带;积温在(1600℃,3400℃)之间为中温带;积温<1600℃时为寒温带。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为水资源短缺,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和棉花。水稻种植区主要是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甜菜喜温凉,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故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①为我国暖温带,而年降水量为683mm,最有可能为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为水资源短缺,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易错点

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区分,春小麦是春季播种,8、9月份收获,我国一般分布在长城以北,抗旱能力强;冬小麦是指在9、10 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获的,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2015年1月16日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18℃,当温度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马铃薯在华北平原种植最佳的时期是( )

A3月播种,5月收获

B6月播种,8月收获

C8月播种,10月收获

D11月播种,次年2月收获

9.西南混作区是一作、二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区,影响其混作的因素是( )

A纬度

B光照

C地形

D降水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18℃,当温度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可判断温度最适合的月份为3月到5月。BC项,6到8月、8到10月为夏秋季,温度高,不适合生长,D项11月到2月为冬季,温度低。故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中的中国农业分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华北地区春季温度一般在16-18°C之间,为马铃薯生长最适宜温度。

易错点

关于温度的判断:华北地区大部分在秦岭淮河以北,1月0°等温线小于0°C,夏季普遍高温。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西南地区为混作区,说明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熟制在区域内部有差异,而农作物熟制主要受热量条件影响。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热量条件差异大。纬度、热量、降水等对农作物熟制影响较小。故C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因素中的熟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西南地区地形类型复杂多样,起伏较大,所以影响了热量因素,进而导致作物熟制不同,产生混作农业区。

易错点

容易误选为纬度,西南地区大部分为亚热带,纬度高低对热量影响不是很大。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读我国某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回答10~11题。

10.图示反映该村( )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医疗卫生水平高

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11.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负担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该村劳动力人口少,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例大,说明该地人口迁移以人口迁出为主,经济落后,应位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A、B错。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C错。由于经济落后,收入低,大量年轻劳动力迁出到发达地区就业,D对。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变化及人口年龄结构,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较少这一明显特征可以判断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因此应位于经济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受经济影响显著。

易错点

容易错选B,从图中可看出20岁以下人口数量较多,容易误认为人口迁入,但20-40岁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少,说明劳动力大量迁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该村人口迁出比例大,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当地劳动力短缺,养老服务难以保障,由于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当地就业压力小,①③对,②错。由于大量劳动力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④对。由于大量劳动力迁出,加强了与外界联系,从外部获得了资源,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⑤错。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于劳动人口大量迁出,所以就业负担应该减轻,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科技及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所以人口迁出不会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易错点

容易错选D,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不是该国或地区的现有人口数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0 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A200 m

B250 m

C230 m

D300 m

13.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此时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

A发现太阳位于乙地上空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西漂流

C看不到海边丙处游人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14.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

A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C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D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地海拔为300~350 m,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0 m,则乙地海拔为50~70 m。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230~300 m,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以及计算,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列出甲乙范围,然后交叉相减即可。

易错点

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可采取列出两点范围,即300<甲<350,50<乙<70,然后进行交叉相减可得出相对高度的范围为23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该地为东经90度,此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所以太阳位于乙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使用北京时间,说明该地应该位于我国正午太阳高度不会达到90度的地方,故太阳最可能位于乙地的正南方向,不是乙地上空,A错。结合指向标,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北漂流,B错。海边丙处是凸坡下,不能看到丙处游人,C对。位于陡崖上面,不能看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D错。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时间差计算出甲地的时间为12点,使用北京时间,应在我国范围内。结合指向标,可判断急流段的漂流者的漂流方向。海边丙处的坡向可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易错点

根据该地使用北京时间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而我国90°E经过的地方全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不会被太阳直射。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不会导致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A错;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则鹅卵石与细沙容易被水流冲走,难以共存,B错;不能判断该地的降水量多少,故D错;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可知该地流量季节变化大,流速季节变化也大,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体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题中所说,鹅卵石与细沙共存,说明流量流速变化较大,当流速大时,鹅卵石可以沉积而细沙易被侵蚀,流速小时细沙才能沉积,所以流速季节变化大,反映了降水变率大。

易错点

本题容易误选D,看到题中的鹅卵石和细沙,容易联想到沉积作用,但关键是“共存”二字,说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有明显的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处的一条屋脊。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山地地区的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0米。读图回答15~17题。

15.该区域的相对高差最大可能是( )

A60米

B70米

C80米

D110米

16.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夏至日前后,站在甲处面朝正屋的房门口能看到( )

A太阳从左前方山头处落下

B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落下

C太阳从左前方山头出升起

D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升起

17.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

B便于采光

C地面较为平坦

D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等高线,该区域的海拔最低处位于图示西北部或东北处,最高处是乙处,相隔5条等高线。图中等高距是20米,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可以计算出相对高差范围是80米﹤H﹤120米,最大可能是110米,D对。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以及计算,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最高点为乙,等高距为20米,可以判断出,图中相对高差最大值的范围为(80,120)。

易错点

在本图中最高点位于乙处,最低点应顺等高线降低的方向数,在西北和东北都能查到5条,而西南处有山峰,所以不是逐渐降低,不能直接数等高线。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海南岛乡村建筑一般背山面河,图中甲处西南应是河流分布位置,甲处房门朝向西南方向。站在甲处面朝正屋的房门口,即面朝东北方向。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位于海南岛的北面。夏至日日出东北方向,所以太阳从右前方山头处升起,左前方山头处落下。A对。B、C、D错。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晨昏线以及太阳高度的判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房屋背山面河可判断,甲处房屋朝向为西南,夏至日可看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因此可看到太阳从左前方山头落下。

易错点

本题容易将站在甲处面朝正屋的方向判断错,因海南房屋背山面河,所以房屋应朝西南,甲应面向东北。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是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A包括。根据图中指向标和太阳位置,排列不便于采光,B不包括,选B。沿等高线,地面较为平坦,C包括。 有利于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D包括。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南地区纬度低,光线好。且由图中房屋排列可以看出房屋朝向并不固定,并没有全部朝向光线更好的方向。

易错点

本题容易误选C,误认为山区地形崎岖,其实在图中等高线教稀疏,且建筑物应选择平坦地形修建。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下图为黄河花园口至利津河段年均排沙比(河段出口年均排沙量与河段入口年均来沙量之比)与花园口站年均来沙系数(河流含沙量与河流流量之比)关系图。据图完成18~19题。

18.为使花园口至利津河段不淤积,花园口站年均来沙系数应至少在( )

A0.007以下

B0.012以下

C0.022以上

D0.032以上

19.该河段来水量增加,必定导致( )

A河段含沙量减小

B河段排沙比减小

C花园口站来沙系数增大

D利津站排沙量增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要使该段不淤积,则排沙比应≥1,根据图中排沙比和来沙系数的关系可知,花园口站来沙系数应小于0.01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中的含沙量的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需要准确理解排沙比的概念,即河段出口年均排沙量与河段入口年均来沙量之比,然后根据题意,要使河段不淤积,则河流排沙量应大于来沙量。即排沙比大于1,从而可作辅助线得出来沙系数要在0.012以下。

易错点

准确理解排沙比的概念,不淤积则排沙比要大于1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河段来水量增加,河流携带的泥沙会增加,但含沙量、排沙比以及来沙系数不仅跟泥沙含量有关,还与水量有关,故无法判断含沙量、排沙比、来沙系数的变化。随河水往下游排走的泥沙量一定是增加的,因此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中的流量与含沙量的联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流量与含沙量的联系,来水量增加,则河流的携带能力加大,排出的沙量必然增大。

易错点

排沙比与来沙系数不仅要考虑水量,还要考虑含沙量,所以无法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20~21题。

20.上面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丙丁乙

B乙甲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丁甲丙

21.若要绘制图示青岛崂山区的地形图,应选择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才能使图上内容最详细( )

A1厘米代表50千米

B1/250 000

C1∶50 000

D二百万分之一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四幅图中,图幅面积相同,实地面积由小到大依次为甲、丙、丁、乙,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为甲、丙、丁、乙。故答案为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判断,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比例尺的比较,四幅图图幅面积相同,但实际面积不同,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

易错点

注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比例尺的特点,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C选项比例尺最大,所以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判断,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比例尺的比较,要想内容更详细,则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应该小一点,即比例尺应该大一点,所以选最大的比例尺即可。

易错点

注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读经纬网图(下图),回答22~23题。

22.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2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M、N位于60°N,南北纬60°上两地间距离等于赤道上相同经度差距离的一半,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中距离的计算,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经纬网算距离,MN两地间隔40°,则在赤道上的距离差为4444千米,南北纬60°上两地间距离等于赤道上相同经度差距离的一半。

易错点

注意在赤道上经度间隔1°距离相差111千米。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M、N位于60°N,两点间的最短航线应是过两点的大圆所在的劣弧,所以应该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故选B。选项ACD所过路径都不是大圆。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中定最短航线,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大圆上的劣弧长度,据此可知,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东北再东南。

易错点

本题容易误选为A,图虽然是平面的,但实际上经纬网是在球体上的。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6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村中居民大多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习惯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粘合,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近年来,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禾木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下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图A)与冬季的木屋(图B)。

29.禾木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米。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30.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做为民居的原因。(6分)

31.有人主张在附近的草原开荒种植蔬菜,请评价当地种植蔬菜的条件。(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利于西风带来水汽,(2分)遇到阿尔泰山的阻挡,被迫抬升,形成降雪;(2分)禾木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不易融化,积雪深厚。(2分)

解析

读图可知,禾木地位于内陆地区,北侧为海拔较高的阿尔泰山,西部能受到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水汽能够到达,且在阿尔泰山能够形成地形雨,同时当地纬度较高,积雪难以融化,故积雪较深。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结合图中信息,主要从距海远近和地形分析,同时结合纬度因素来分析描述。

易错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处阿尔泰山山麓,森林资源丰富,建筑原料充足;(2分)人字形屋顶利于冬季积雪从屋顶滑落,避免压坏房屋;(2分)粗大原木,保暖性能好。(2分)

解析

读图可知,禾木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冬季积雪较多且难以融化,人字形木屋避免积雪长时间累积,又因为位于山麓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取材,且粗大原木便于保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条件对气候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结合图中信息,主要从建造木屋的材料来源,木屋形状的原因分析。

易错点

注意题中的限制性词语是自然条件,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利:游客增多,市场需求量大;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大陆性气候,光照好,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地理位置偏僻,外地蔬菜不易运入。(任答两点,2分)不利: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草原开荒易造成植被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加剧;当地居民种植经验不足;市场有限,且季节变化大。(任答两点,共2分)

解析

评价类的题目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结合禾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种植蔬菜的有利之处在于自然条件适合,且能创造经济收益,而不利条件在于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的影响和当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选择,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描述和图示,分析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回答。

易错点

分析农业区位条件时应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市场、劳动力等。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据此回答24~25题。

24.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5.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所以飞机应自东向西飞行,并且飞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中定方向,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应明确太阳是恒星,位置不变,地球是行星,自西向东自转,因此要想与太阳一起保持位置相对不变,必须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易错点

本题容易误选为A,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位置是不变的,所以必须相反方向飞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飞机低空匀速飞行,其飞行速度与当地自转线速度一致,为837千米/时,而60°纬线的线速度为837千米/时,约为赤道线速度的一半。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应排除赤道和极点,因二者速度不同,极点没有线速度,又因为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所以可选出答案。

易错点

本题应掌握南北纬60°上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下面左图示意研究区域,右图示意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26.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原因。(2分)

27.推测30年前该地夏季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4分)

28.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农田面积扩大,建设用地增加,湿地面积缩小。(1分)城市发展规模与农田规模的扩大。(1分)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农田面积、建设用地都扩大,湿地面积减小,建设用地扩大的原因是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湿地面积缩小是因为农田扩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为看图描述类型题,即把图中看到的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要描述全面,原因逐个进行分析。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由于湿地面积大,有长期或季节性积水,(2分)地表增温缓慢,近地表空气湿度较大,因此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2分)

解析

根据题目所问,分析“冷湿”的原因,要分开来分析,先说冷,原来湿地面积大,水域广,所以升温较慢;同样湿是因为有长期或季节性积水导致。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湿地对气候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为重在比较,注意限制性词语为“夏季”,冷与湿分开分析原因,从湿地的功能入口。

易错点

本题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同时注意要把冷和湿分开来说。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控制湿地开垦规模,对不适合开垦地带退耕还湿;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4分)

解析

根据题目所问,分析“冷湿”的原因,要分开来分析,先说冷,原来湿地面积大,水域广,所以升温较慢;同样湿是因为有长期或季节性积水导致。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湿地对气候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为重在比较,注意限制性词语为“夏季”,冷与湿分开分析原因,从湿地的功能入口来回答。

易错点

本题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同时注意要把冷和湿分开来说。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6分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材料三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32.指出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湖水盐度的影响,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成因。(4分)

33.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4分)

34.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盐度由淡变咸;(1分)13万年前因其注入黄河,地表径流把青海湖的盐分带走;(1分)如今注入青海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1分)又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湖水逐渐变咸。(1分)

解析

读图可知,倒淌河为内流河,青海湖为内陆湖,随着倒淌河的流入,注入青海湖的盐分越来越多,其盐度将增大。又因为本身该地区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所以盐度增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青海湖盐度增大的原因应从河流流入和所在地气候两方面来分析。

易错点

本题有两个设问,回答时不能漏答问题,答题时注意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当地气候干旱少雨,说明其耐旱;(1分)当地光照充足,说明其喜光;(1分)当地冬季气温低,说明其耐寒;(1分)当地有较多盐沼分布,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说明其耐盐碱。(1分)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边缘,青海湖附近,一月平均温度在-12°C以下,所以可判断其耐寒耐旱;高原上光照充足,说明喜光;当地盐分含量高,说明耐碱。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结合图中的纬度位置和等温线,分析气候和土壤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倒推出枸杞的生长条件。

易错点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2分)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2分)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2分)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2分)

解析

结合图示和材料文字,首先定位当地为青藏高原,然后根据歌谣描述,逐个来分析,当地海拔高,所以温差大,白天易形成对流雨,晚上降温易形成霜;位于高原边缘,起伏大,所以植被垂直分布。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特征。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根据前两问所得到的结论,结合歌谣所描述的内容,全面的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易错点

根据气候、地形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注意气候可从光照、温度、降水三方面来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中纬度内陆地区是冰雹多发地区,阿勒泰地区的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

35.说出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空间分布成因。(6分)

36.简述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2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春夏多,秋冬少;(1分)随海拔升高,次数增加。(1分)原因:春夏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强烈;(2分)山区水汽较丰富,地形对气流抬升作用明显。(2分)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的冰雹时间分布上为春夏多,秋冬少;空间分布上为随海拔增加而增多。原因可从降水特征上来分析,如春夏季对流强,山区地形雨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分布特征的描述,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为看图描述类型题,即把图中看到的冰雹时空分布要描述全面,原因逐个进行分析。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受损减产;牧场等农业设施遭受破坏。(一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解析

联系实际情况,冰雹灾害的主要受灾体为人畜和农作物、牧场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考察了学生平时的常识积累,比较容易得分,主要围绕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来回答即可。

易错点

注意该问的限制性词语是农业生产,不要答其他方面的。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