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权威预测卷 语文 (广东卷)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在如火如荼的反腐败活动中,公民积极参与,才能形成无所不至的监督网。当前老百姓创作的杂文时评都应该受到鼓励,不能被任性的领导贴上“负能量”的标签,从而被矮化、驯化。改革的过程中社会积累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针砭,从而让蛀虫被刺痛,让掌权者如履薄冰,让正气得到弘扬。

A如火如荼

B无所不至

C针砭

D如履薄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A. 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C. 针砭:发现或指出人的错误,劝人改正。 D.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状态,对公众造成的创伤,乃至引起社会动荡,也不是不可能的。

B实践表明,一个人即使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对自己心灵的养护,缺乏对自我的驾驭,那么不知在什么时候他也会跌跟头。

C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民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和自由,但并不需要知道对方究竟是谁,这也反过来降低了造谣者造谣的门槛与成本。

D我们遵守的第一个诺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和支持,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成分残缺,“对公众造成的创伤”怎么样,没说完就转到下一句话了。应去掉“的”字,说成“对公众造成创伤”,或“对公众造成很大创伤”。C.逻辑混乱,滥用转折,“反过来”应删去。D.句式杂糅,主动与被动杂糅,“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应为“感谢他们在我们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或“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获得一双坚强的羽翼”。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 下列是一段散文,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

A④②①⑤③

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②③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语句连贯能力,兼有比喻修辞。“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故③②在后。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粳米/梗概    忌讳/贿赂    害臊/腥臊

B搔痒/风骚    青睐/水獭    称身/称羡

C摄取/蹑足    詈骂/暴戾    兴高采烈/兴师动众

D湍急/踹门    脐带/畸形    强弩之末/强词夺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D tuān /chuài qí/jī  qiáng/qiǎng;A jīng/gěng huì sào/sāo;B sāo lài/tǎ chèn/chēng;C shè/niè Lì xìng/xīng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3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料峭春风吹酒醒,(    ),(    )。  (苏轼《定风波》)

(2)守着窗儿,(    )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而后人哀之。(杜牧

《阿房宫赋》)

(4)(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

(1)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2)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秦人不暇自哀

(4)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小题。

     王褒,字子深,琅邪临沂人也。祖骞、父规,并《南史》有传。褒识量淹通,志怀沈静,博览史传,七岁能属文。外祖梁司空袁昂爱之,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弱冠举秀才,除秘书郎、太子舍人。

     梁国子祭酒萧子云,褒之姑夫也,特善草隶。褒少□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而名亚子云,并见重于时。武帝嘉其才艺,遂以弟鄱阳王恢女妻之。及侯景陷建邺,褒辑宁所部,见称于时。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如拜吏部尚书、右仆射。褒既名家,文学优赡,当时咸共推挹,故位望隆重,宠遇日甚,而愈自谦损,不以位地矜物,时论称之。

     初,元帝平侯景及禽武陵王纪后,以建邺凋残,时江陵殷盛,便欲安之。又其政府臣僚皆楚人也,并愿即都鄢郢①。尝如群臣议之。镇军将军胡僧祐、吏部尚书宗懔、太府卿黄罗汉、御史中丞刘瑴等曰:“建邺王气已尽,又荆南之地有天子气,迁徙非宜。”元帝深以为然。褒性谨慎,知元帝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密誎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已从僧祐等策竟不用。及魏征江陵,元帝授褒都督城西诸军事。栅破,从元帝入金城。俄而元帝出降,褒遂□从俱出,见柱国②于谨,甚礼之。

     明帝即位,笃好文学,时褒与庚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帝每游宴,命褒赋诗谈论,恒在左右。寻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作《象经》,令褒注之,引据该洽,甚见称赏。褒有器局,雅识政体,既累世在江东为宰辅,帝亦以此重之。建德以后,颇参朝议,凡大诏册,皆令褒具草。

     初,褒与梁处士汝南周弘让相善,及让兄弘正自陈来聘,帝许褒等通亲知音问,褒赠弘让诗并书□。寻出为宜州刺史,卒于位。(节选自《北史·王褒传》)

【注】①鄢郢:泛指今湖北江陵、襄阳一带。②柱国:柱国大将军省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位望隆重                    望:名声

B.及侯景陷建邺            陷:攻陷

C.皆令褒具草                 具草:起草

D.及让兄弘正自陈来聘            聘:聘请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褒少□姻戚,去来其家

②褒遂□从俱出

③褒赠弘让诗并书□

A.以  与  焉

B.以 而 之

C.因  而  焉

D.因  与  之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元帝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密誎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已从僧祐等策/竟不用

B.知元帝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密誎/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已从僧祐等/策竟不用

C.知元帝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密誎/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已从僧祐等策/竟不用

D.知元帝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密誎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已从僧祐等策/竟不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褒见识广博,器量通达,心怀沉静之志,博览史籍;他的祖父王骞、父亲王规一起著写了《南史》。

B.元帝平乱之后,想迁都到殷实强盛的江陵一带,且朝中许多官员是楚人,他们也愿意迁都江陵一带。然而王褒不敢直言迁都之事,元都最终迁至建邺。

C.梁武帝嘉奖王褒的才华技艺,就把弟弟萧恢的女儿嫁给王褒。

D.明帝特别喜欢文学,对当时才华声名最高的王褒与庚信特加亲宠。每次游宴,就命王褒写诗为文,后来又命令王褒为自己写的《象经》作注。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相模范,而名亚子云,并见重于时。

②而愈自谦损,不以位地矜物,时论称之。

(2)从文中找出两个能说明王褒“性谨慎”的例子。

正确答案

(1)D

(2)A

(3)C

(4)C

(5)①王褒就模仿练习他的书法,而名声仅次于萧子云,一同受到当时的重视。

②他却越发自谦自逊,不因地位高居人上而自骄于人,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

 ①等到皇帝清静闲暇时才秘誎迁都之事;②得到武帝允许后才赠给周弘让诗和书信。

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篆香:指盘香和缭绕的香烟。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北去途中题此词于雄州驿。

(1)请指出蒋词中“辘辘车声如水去”的修辞手法,并作简要赏析。

(2)简析两首词中“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愁绪。

正确答案

(1)比喻。作用:把不停前行的囚车声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声,用渐渐远去的车声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一去不回的痛苦心情。

答通感或比拟,并分析言之成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2)①秦词中“飞鸿” 有鸿雁传书之意,抒情主人公仰观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触目成愁,表达了思念之情。

②“飞鸿”指秋天结队由北而南的大雁,诗人此刻身陷贼手,被迫北上,借助“飞鸿”表达了国破家亡之痛。或大雁是合群之鸟,诗人此刻身陷贼手,远离家园,传递出孤单寂寞之感。

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哲学家的文化心态

    王锟

  ①美籍华裔学者吴森说过,中国文化的心态是“关怀”(concern)的,西方文化的心态是“探究”(wonder)的。借其名词引申之,可以说中国哲学是关怀型哲学,而西方哲学则是探究型哲学。

  ②从认识论看,关怀哲学的心态是互为主客。所谓互为主客,即作为关怀者的主体与作为被关怀者的客体,在关怀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对立二分,主体不把客体永远当作客体,有时它会把客体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或者主体把自己当作与客体那样的客体。而且,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决不是袖手旁观的。如吴森指出的,在关怀的意识里,关怀者和被关怀者休戚与共、患难相扶,甚至是相依为命的。关怀者所关怀的对象,不仅限于被关怀者自身,而往往扩至于和被关怀者有关系的一切,有点“爱屋及乌”的心理。简言之,关怀的对象,不只是一个客体,而是环绕客体(指被关怀者)的整个相关的世界。故中国哲学认识论的主流,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关联性,重视情境体验和直觉感通,具有实践、忧世和珍视传统的心理。在此意义上,中国哲学以“情”为中心。相对照,探究哲学的心态是主客对立二分。所谓对立二分,即作为认知者的主体与作为被认知者的客体,在认知过程的界限内,主体就是主体,客体就是客体,不能互换混淆。而且,客体被看作为居于主体之外并与主体有一段距离的“它者”。正是这段距离,招引主体去探究客体。在认知过程中,作为“它者”的客体是主体意识的全部对象,而“它(客体)是什么?”是主体探求的唯一问题,至于它的美丑、对主体是否有用,是否有利于世道人心等等,主体可一概不问。只要客观解答“它(客体)是什么?”认识过程就结束,该客体不再为探究的对象,主体遂转向新的客体进行探究。故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主流,强调客观性、清晰性、确定性,重视观察分析及定义、概念的思考,具有好奇、试新和向未知领域探险的心理。在此意义上,西方哲学以“理”为中心。

  ③从宇宙观看,关怀哲学眼中的世界只有一个。与主客交互的认识论相关,中国哲学主张人与万物一体。即世界是由诸多因素和分子组成的有机整体,人与万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在宇宙的情境中,宇宙在人的关照里。一方面,人是宇宙情境的一部分,其根植于宇宙生命的大洪流中以承接生命,拓展生命,完成生命。另一方面,宇宙在人的生命拓展中,在人的关怀赞助中得以生生不息。故人与宇宙融为一体,世界只有一个。相对照,探究哲学眼中的世界是两个。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相关,西方哲学既有一个主体思维中的世界(它是由抽象概念和公式所组成的纯形式世界),又有一个客体组成的世界(它是外在客观的实体对象所组成的物理世界)。主体思维世界与客体物理世界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柏拉图那里表现为理念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对立。在基督教便是上帝之城与人世之城的对立。在近代哲学便是思维世界与广延空间之对立;在现代科学哲学则有抽象理论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之对立。诸如此类,这都是由探究心态演绎而来的两个世界。而且,此对立世界依关系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强调主体世界第一位的唯心论与强调客体物质世界第一位的唯物论,以及强调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耦合对应的新实在论,这都源于两个世界的宇宙观。

  ④由于服膺于“万物一体论”,在人生观上,关怀哲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只有在与亲人、家庭、他人、社会乃至自然万物的关联交往中,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及参赞万物化育的过程中,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探究哲学则多持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自己、实现自己,而成为自己、实现自己,不仅与亲人、家庭、他人、社会乃至自然万物无关,而且还要摆脱来自亲人、家庭、他人和社会的干预。故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性,是探究哲学的人生观。

(节选自2013年06月17日《光明日报》)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吴森指出,中国哲学是关怀型哲学,而西方哲学则是探究型哲学。

B.在关怀哲学中,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不能区分。

C.从认识论看,关怀哲学以“情”为中心,而探究哲学以“理”为中心。

D.关怀哲学认为人与宇宙融为一体,探究哲学认为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相对立。

E.唯心论对应关怀哲学,唯物论对应探究哲学。

(2)根据文意,指出下列说法中不同类的一项(    )

A.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B.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C.花木非有土不可,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D.走你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3)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情”和“理”分别指什么?请作简析。

(4)李白《独坐敬亭山》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诗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心态或哲学心态?试结合文意作分析。

正确答案

(1)C

(2)D

(3)①情:指主体对于客体的关怀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和直觉感通;②理:指主体对于客体探究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及对于与客体有关的定义、概念的思考。

(4)①这是关怀的文化心态(哲学心态)。②诗人把客体敬亭山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看待,③赋予其情感,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同病相怜(情感相通),浑然一体(融为一体)。

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木屐的彼岸

    里翔

  ①游走于广州的长街深巷,尤其是老西关,随处可见麻石铺砌的青石板路。这使我想起那首家喻户晓的广东童谣:“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可以想象,人们穿着木屐踩在青石板路上忙里忙外时,一种悦耳的声响引人遐想,“嘀嗒—嘀嗒”,仿佛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或是牛毛细雨打在窗棂上的声音。多年以后,这些熟悉的声响仍盘旋于脑海里,遗憾的是,俱往矣,那种让人回味无穷的情景已难以再现,渐渐地,在时光深处陷入沉寂。

  ②木屐最让人怀念的地方,不光是它与青石板路触碰时的声响,还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渊源。木屐在古代早已流行,据说晋文公是第一个穿木屐的人。《释名·释衣服》曾记载:“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

  ③几十年前的广州,木屐的潮流还造就了木屐店的红火。前些天,访遍老城的犄角旮旯,寻觅木屐店的踪迹,未果。从网上得知,天河那边有一家连锁的木屐店,谁知过去一瞧,让我大失所望,那个档口卖的是日式木屐。我特意问老板,“有广州人穿的那种木屐吗?”老板一脸茫然,指着那些冰冷的木屐说,“这些都是啊。我们的客人有很多广州人,我也是广州人。”我不清楚老板是否明白我的意思,也许老板大智若愚,不想聊起与时下无关的往事。但这一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当木屐从一种文化演化成一种记忆,它的光环也正变得暗淡。

  ④某个秋日的傍晚,再次回到昔日的住处,偶遇多年未见的街坊,她年逾古稀,儿孙满堂,十年前举家移居国外,最近独自回广州颐养天年。聊起当年的往事,她便从卧室的床底拖出一个落满尘土的木箱,从里面找出一双陈旧的漆花屐,它尽显沧桑,但褪色的漆底上还隐约能看见斑斓的图案,仿佛岁月的刀痕忽略了它的存在。灵动与真诚、淳朴与幽深,都镌刻在那双已然衰老的木屐里。

  ⑤时光荏苒,老城依然跟随着都市的步伐行进,但木屐却选择躲进历史的森林,从人群恍惚的目光淡出,蜷缩在人去楼空的记忆堡垒里。这或是木屐的宿命使然。从五味杂陈中捧起木屐破败的身躯,如同捧着一艘即将靠岸的舰艇,翻涌的海浪扑面而来。科技迅疾地异化了人类的言行举止,现代化的魔掌无孔不入地伸进了千家万户。无法想象,一百年后的人们是否还要靠自身的力量走路?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伪命题,然而它却像若隐若现的精灵一样,让你不置可否。

  ⑥木屐,它在眼前静默不语,却反而在记忆的彼岸里散发出针尖般的光芒。

  ⑦万物皆有定数。说实话,现在提起木屐,人们首先联想到的词语除了感叹,更多的是惋惜。岭南素来雨水充沛,这让木屐的生命得以诞生,却未能延续。换个角度想,木屐可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生。比如,盛夏时节,广州的街头,女士所穿的人字凉鞋不正是木屐的改良版吗?

  ⑧我笃信木屐是有彼岸的。历经沧海桑田之后,终有一天还会归来,收获此起彼伏的掌声,抵达更为深邃的艺术高地。(摘自《广州文艺》2014年第11期,有删改。)

(1)请解释第③段画线句子(“木屐从一种文化演化成一种记忆”)的含意。

(2)本文第一段引用了一则广东童谣,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说,“我笃信木屐是有彼岸的。”这话浓缩了本文的意蕴,请你简要解读。

正确答案

(1)几十年前,木屐在广州随处可见,而如今,已难觅其踪影。

(2)①奠定全文怀旧的基调;②激发读者对逝去的生活的回忆,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关注;③该童谣具有岭南文化特色,自然引出关于木屐的怀想,增强了文章的内涵与韵味。

(3)①木屐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彼岸”是指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的归宿。②作者怀念木屐,其实是人们眷念传统文化,寻找精神家园心态的一种影射。③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有解构,也有对精神家园的重构。④这句话表明了作者重构精神家园的信心。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可能暂时迷失精神家园,但不会永远迷失。



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补写一句结论性的话,不超过30个字。

        路旁有两棵桃树,一棵在篱笆内,一棵在篱笆外。篱笆内的受到保护,枝繁叶茂;篱笆外的常遭攀折,疏枝横斜。但是,外面的年年硕果累累,里面的总只稀疏几枚。对这现象我困惑不已。直到有一年去参观,才知果实的多寡与枝的疏密相关。

  我有两位朋友,一个流浪写生,一个供职画院。流浪写生的,从城市到乡村,从山野到海滨,心无旁骛,专心作画。做专职的有十七个头衔,作画、开会、剪彩、参展、评奖,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在两汉文化艺术节上,他们的画共同展出,流浪汉的所有作品被高价买走,专职画家的画一幅都没卖出。

  其实,大自然与人生常有相似之处,枝疏者果众,枝密者果少;同样,①(    ), ②(    )。

正确答案

①简洁而执着的人常有充实的生命

②把生活复杂化的人常常生命落空。

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11.根据下列材料,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小报道。要求拟出标题,新闻要素齐备,不包括标题字数,80字以内。

  ①中国工程院、何梁何利基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3月16日共同举办“宋健星”命名仪式,宣读“宋健星”国际命名公报。

  ②宋健是中国两院院士,著名的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他颁发了“宋健星”铜匾和证书,宋健院士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③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已有约120颗以中国人名、地名、机构等命名的小行星。

  ④命名为“宋健星”的这颗小行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赵海斌研究员等于2007年8月16日发现的,其运行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中间,已经于2014年10月8日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和正式命名,国际编号为210210号。

正确答案

标题:中国科学家宋健获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2015年3月16日,中国著名科学家宋健在北京举行的命名仪式上,接过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颁发的“宋健星”证书,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是那么痛快。——作家张爱玲

  成名要晚,时间可以给我们沉淀,可以证明一切。  ——歌手李健

  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这几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解析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