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黄冈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12分)

傅斯年:一个“五四”之子的道路

傅国涌

傅斯年是“五四” 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正是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

傅斯年曾留学英、德7年,广泛涉猎哲学、历史、政治、文学乃至物理、化学、数学和地质学等各门学科。他首先是个史学家,然后他是教育家,青年时代他就立志 “以教书匠终其身”。他以全部热情投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先后主持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使这些学术、教育机构在短期内做出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占领东北,山河破碎的痛苦促使他发奋著成《东北史纲》,以大量可靠史料证明东北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站在史家的立场为民族争人格。从1932年起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常常在文章中称日本人为“倭人”、“倭寇”、“倭军阀”,坚决反对国民党政权退让、绥靖的外交政策、以土地换和平的幻想,并予以严厉抨击。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早就洞察了日本侵华的野心,所以他认定以后中日之间的争端无论在外交上如何折冲,都不能放弃军事上的准备,“让步既极而仍无结果,则虽亡国在望,亦须抗战到底也。”

傅斯年相信只有站在政府之外,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租界被捕,引渡给国民党政府。虽然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但这并不妨碍傅斯年立即站出来为这位北大时代的老师说话。他在《独立评论》发表《陈独秀案》一文,热情地赞颂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称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胡适、傅斯年主持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当时批评国民党很厉害、完全靠近左翼的学者郭沫若、马寅初能当选为院士,而平时许多和他们关系很好、立场相近、在学术上也极有成就的人却落选了。竺可桢日记中称赞他们“兼收并蓄”。他们的这些做法,正是自由主义的优良传统,显示了超越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的多元、宽容的一面。他对胡适说:“既为读书人,则读圣贤书”,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无惭于前贤典型”。北大老同学毛子水以赞美的口吻说他“一生代表的是浩然正气”。

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但他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专制有过很激烈的批评,因此赢得了“傅大炮”的美名。他以书生论政,激扬文字,粪土当朝万户侯,仅在影响巨大的民间报纸《大公报》上就发表过22篇纵论内政外交的“星期评论”。

傅斯年是20世纪的“士”,是“五四”孕育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透过几千年历史的迷雾,他发现“以暴易暴,没有丝毫长进”,所以坚定地信仰以和平方式完成“精神上的革新”。以学生领袖而学者、而大学校长,这不是傅斯年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五四”那一代优秀分子的群体选择。

相关链接
  ①在“五四”时期,他努力地从古史辨和疑古思潮中拯救古史,如《左传》、《国语》、《周礼》等等,他在中山大学给学生讲课时就指出,“伪造”二字,并不都能适用于被发现的古史料矛盾上,汉代儒生尤其是刘向、刘歆父子在编定文献时也许有错,但并不是故意“伪造”。

《葛小佳:重建傅斯年学术与生命的历程》

②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博斯年站在新旧思想斗争的前沿,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进攻,致力于“思想革命”的活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使得年轻的傅斯年热血沸腾,他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率领新潮社同仁投入了这场爱国政治运动中去。

《高汉诚傅斯年与五四爱国运动》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斯年在北大求学时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参与创办了《新潮》杂志,他积极走在新文化运动的前列,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

B傅斯年看重师生情,不计较政治信仰,热情地赞颂他的老师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称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C本文脉络清晰,结构鲜明,不回避对具体事情的记叙,重点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这种安排很好地反映了传主的思想。

D作者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恰当地呈现了传主成就和精神,能引起读者的深度思考。

5.文中毛子水以赞美的口吻说他“一生代表的是浩然正气”,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文章标题为“傅斯年:一个‘五四’之子的道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题目内涵的理解。(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重点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错,本文主要是从学术、文化、思想方面阐述了传主与五四运动的相关事件,没有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心理刻画着墨不多。

考查方向

筛选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主要观点和文章特色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仔细分析,找出问题。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忽视作品的表现手法,衬托和对比容易混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挺身而出,他是扛大旗的人,不顾个人安危担任学生游行的总指挥。(1分)②坚持抗日,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占领东北后,站在史家的立场为民族争人格,坚决反对国民党政权退让,认为“亦须抗战到底也”。(1分)③坚持独立人格,即使与陈独秀有不同的政治信仰,也立即站出来为这位北大时代的老师说话,颂赞陈独秀。(1分)④工作不任人唯亲,主持中央院士的选举,将当时批评国民党很厉害、完全靠近左翼的学者郭沫若、马寅初选为院士。(1分)

解析

仔细分析题干,回原文具体分析事件,概括表达传主具有哪些“一生代表的是浩然正气”的原因。

考查方向

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

解题思路

通过具体事件,提炼概括人物形象,按照总—分的方式答题。

易错点

照抄原文,缺少概括性词语,用词不准确性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写出了傅斯年一生与五四运动的密切关系,傅斯年受五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关于学术、文化与政治的基本看法。(1分)a.在思想上,傅斯年站在新旧思想斗争的前沿,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进攻,具有坚定的道德理想担当,追求自由与民主。(1分)b.在学术上,他以全部热情投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从古史辨和疑古思潮中拯救古史,在学术、教育上做出了举世瞩目的业绩。(1分)②形象地指出了傅斯年是“五四”孕育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1分)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示了文章的主旨。(1分)

解析

题目围绕“一个‘五四’之子的道路”设问,答题时应紧扣问题作答,检索文本事件,概括原因,分条理作答。

考查方向

考查考生对作品鉴赏评价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有些题可以直接从原文事件中提炼答案,不能直接提炼的,需要考生概括,答题注意条理,阅读文本注意重点段落,也要兼顾全文。

易错点

不能紧扣“标题”作答,答题不全面,忽视相关链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毛猴的大树

徐国平

出事那天上午,全村的人正兴高采烈地挤在村委大院,个个蘸着唾沫,起劲地点着分到手的钞票。

谁也没注意到毛猴。

其实,毛猴一早就从大喇叭里听到消息,开发商要发放树木补偿款。他却没有一丝兴奋,也没像老婆那样急三火四地撅着屁股朝村委跑。

毛猴慢吞吞地扒拉了几口早饭,就耷拉着脑袋出了家门。

村外已变得十分旷阔,没有了在晨风中梳理绿云的大树,没有了鸟儿的啼鸣,整个村野像是被掏空了心脏,干瘦苍凉。毒辣辣的日头,一时晃得毛猴有些头晕眼花,双腿发软。

最近这些日子,他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毛猴的这种心态,是从村外那些大树被伐倒后出现的。

毛猴很小就离不开大树。他生就一副瘦小骨肉,伙伴们小瞧他,就连村里的小猫小狗都欺负他。有一回放学,一条恶狗死劲地撵他,他吓得哭爹喊娘,没命地逃,伙伴们一旁看笑话。最后,他见路边一棵大树,被逼无奈,使出吃奶的力气,手脚并用噌噌爬上了树梢。恶狗徒劳地围着大树汪汪叫了几声离去。眼瞧着树下一个个扯着鸭脖目瞪口呆的伙伴,毛猴突然产生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兴奋。还有一次,毛猴骑在树头上,咔嚓一下把树梢压折了,整个人从十几米高的大树摔下。伙伴吓个半死,毛猴却从土窝窝里爬起,竟然筋骨无伤。

那时,村外四周大树极多。当地有个风俗,伐树前要在最高的树梢上挂一块红布,然后用锯斧解下树头。毛猴便有了用武之地,一年四季总有人请,好吃好喝,另有赚头。没想到会爬树也是挣饭吃的一行。邻村一老木匠还托媒上门,把小闺女嫁给了毛猴。毛猴整天乐呵呵的。

毛猴爬树最喜上面有鸟窝的树。每到树顶,他就先把手伸到鸟窝里,摸摸是不是有鸟蛋,若有,就把那蛋在门牙上一碰,仰脖子喝干。他说鸟采五粮之精杂草之华,饮天之露,喝了它们的蛋长寿呢。他更喜欢登高后的眺远,白云在上,鸟雀比肩,纵横的河流在下,连土地上高大的房子都显得矮小了,自己就有了冲天豪情。

后来,大树越来越少。一年当中很少再有人请他爬树了。一想到站在树梢上的快意,他就激动得心颤,他想就是没有人请,自己也得找棵大树爬上去,掏几个鸟蛋,亮亮腔,活动活动身子骨。只是,出了门,一连走了几十里地,都看不到一颗直刺云天的大树。他沮丧极了。

打那以后,毛猴就疯了似地买树苗,然后,没日没黑地在自家地里挖坑栽树。恨不得一夜间,那些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正当树苗碗口粗,村里所有的地,却被乡政府卖给了开发商。自然,那片树苗要补偿大笔钱。毛猴老婆的嘴都笑裂了,拿毛猴当财神一样供着。村人自然眼馋,纷纷也在各家地里,杂七乱八插了一地树苗。

毛猴却很气恼,连着骂了几天几夜开发商的娘。

毛猴想着想着,就一跺脚搭上了一辆进城送民工的三轮车。

劳务市场上,来招人的包工头问毛猴,有啥特长,毛猴说,会爬树。

一阵哄笑后,包工头便带着毛猴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安排他干架子工。这活儿跟爬树一样,毛猴毫不怯生,一攀上架子,浑身顿时就来了精神。

半晌,天空有些灰蒙蒙的。毛猴感到有些压抑,便摘下安全帽。

可偏在这时,发生点意外,随着吧嗒一声,安全帽上遍是蛋汁和碎壳,竟是个鸟蛋,蛋汁也迸溅了他一脸。毛猴一惊,忙仰脸往天上看,只见一群鸟儿在他头上飞过。他纳闷不解,这鸟怎么飞着飞着就下起蛋来。随后,他环视了一下脚下的城市,光秃秃的竟然没有一颗大树,更没见到一个鸟窝。

毛猴不由得为这群无处栖身的鸟儿,仰天长叹。

猝然,一只鸟儿盘旋着又朝他头顶飞来,一声凄厉的啼鸣过后,就见一枚鸟蛋,清楚无比地坠下。

毛猴惊喜万分,慌忙侧身翻过安全帽。就在他全神贯注接住那个鸟蛋时,熟料,自己的整个身子却离开了脚手架。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大鸟,急速地向下坠落着。这种感觉好久没有了,就像先前自己从一棵大树上落下来一样。

只是,当他轰然落地,骨碎筋断,才感到再也没有先前那么幸运了。透过模糊的视觉,他最后望了一眼身边的安全帽,那枚鸟蛋在里面竟然安然无恙。

毛猴微笑了一下,闭上了眼。

(选自《短篇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主人公以毛猴命名,生动贴切,很形象地体现了他古灵精怪、攀爬技艺高超的特征,表现出他强烈的环保意识。

B毛猴爬上大树之后的所见所闻使其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反衬出他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自卑。

C因妻子的贪婪和不理解与村民们的短视,毛猴一怒离开了这个给他留下无尽伤痛的村子,头也不回地搭上了进城务工的三轮车。

D小说以插叙的手法,介绍了毛猴与大树的渊源,补充了相关的具体内容,既使得文章结构富于变化,也丰富了人物形象。

E结尾处鸟儿凄厉的啼鸣和毛猴的死去,给小说所笼罩的沉痛气氛,即便那最后的一下微笑也难以化开。

8.请简要概括毛猴的形象。(4分)

9.小说两次写到毛猴从高处坠落,有何区别?请从这个角度探究小说的内涵。(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E

解析

A主人公以毛猴命名主要是突出毛猴与树的密切关系B强烈地自豪感是突出毛猴对树的依赖,并非为了反衬出他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自卑。C毛猴离开村子是因为大树的消失;每项2分,错误项不得分。

考查方向

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主题。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仔细阅读,注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答案一定要在原文中有依据,找到它就能作对题。

易错点

B选项,“衬出他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自卑”,具有干扰性,属于无中生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身形瘦小(弱),小时候经常受人欺负。②爬树本领高超,因此改善了生活,并乐此不疲。③深爱大树,非常怀念村落原有的健康生态,并积极努力尝试恢复。④痛恨开发商毁坏村落生态的行为,不为金钱诱惑。(每点1分,答出大意即可)

解析

(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四点4分。)概括小说中的毛猴的形象,从文本出发,注意正面表现和侧面表现,不要忽视细节。

考查方向

欣赏作品的形象,探究作品主题。

解题思路

对于形象的分析是小说题常见问法,注意关注形象背后的主题思想,应挖掘小说的主题的深度。

易错点

“痛恨开发商毁坏村落生态的行为”,这一点学生容易忽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前一次坠落因为柔软的土窝窝安然无恙,后一次坠落因为坚硬的水泥地失去了生命。②繁茂的大树、温软的土窝窝这些村落的原生态是毛猴精神家园的支柱,有了它们,毛猴才是鲜活的;而高耸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遍及脚下的水泥地冰凉生硬,它们不是毛猴能够生活的地方。③毛猴的死并非纯属偶然,村落被破坏,使得他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失去了精神的归宿。即便毛猴没有摔死,他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坐在大树顶上远眺呼啸的毛猴了。④我们应该重视对村落自然生态的保护,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肆意破坏祖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第一点2分,其余任意答出两点4分,答出大意即可)

解析

(答出一点给2分,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关注题干中“两次写道”的问法,分别概括分析,注意前后的关联,同时关注“保护生态”这一主题。

考查方向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题思路

审清题的基础上,分析小说内容,从构成小说的各要素思考,有条理作答。

易错点

考生分析不够全面,表达不完成,用词不准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赵鼎字元稹,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擢右司谏。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首府廨。鼎曰:“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速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以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宋史·赵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以行

B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以行

C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以行

D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以行

11.下列对文中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宸衷,皇帝的心意。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鼎忠君爱国,反对割地求和,金人掳获徽钦二帝后,准备立张邦昌为帝,赵鼎拒绝书写文书,躲进太学。

B赵鼎正直敢言,参加进士考试时批评章惇误国,王德擅杀韩世忠手下将领,他直接将其抓捕和审讯。

C赵鼎深得高宗信任,他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实行。皇上力排众议,从谏官破格提拔为侍御史。

D赵鼎晚景凄凉,被贬到吉阳之后,门人故吏均不敢与他来往。当他得知秦桧有意置自己于死地时,为不牵连家人,绝食而死。

13.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5分)

(2)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帛是朝廷赏赐的,故不能与“所赍”断开,“除命甫下”是指对荐举的人的任命刚刚公布,也应与“荐举之人”连在一起。

考查方向

考查考生综合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解题思路

断句的前提是利用所掌握的实词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易错点

赍的词意不清,所字结构不理解。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中“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出题与应试两个部分。

考查方向

掌握古代基本文化常识关于科举制。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了解科举制度方面的知识,积累科举考试殿试中的内容及方式等知识。

易错点

C选项学生容易理解错误,“太学”和“国子监”辨别不清。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命鼎鞫德”,省略了主语“上”,他是在皇上命令下审讯王德的。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题思路

主要是从文意上去理解,仔细比较选项与文本的异同点,注意实词及句意的推断。

易错点

仔细回文本比照,切忌武断选择,注意实词方面的积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王德在外统领军队,擅自杀人没有顾忌,这样如果不进行治理,还有什么不能做呢(或:还有谁不敢做呢)?(2) 君臣互相信任,古今没有第二,(张浚如今)却最终遭到别人非议,以致被放逐。

解析

(得分点“总兵”“专杀”“而”各1分,句意2分)(得分点“相信”“物议”“窜逐”各1分,句意2分)

考查方向

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解题思路

本着逐字逐译的原则,适度意译,注意关键字的落实。

易错点

“总”的“统领”词意,学生很容易忽视。考生容易忽视补充后句的主语。

【参考译文】

赵鼎字元稹,解州闻喜人。长到四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母亲樊氏教育他,(他)通晓儒家经典要旨和诸子百家的作品。崇宁五年考取进士,回答策问时斥责章淳误国。多次升迁后出任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道他有才能,提拔他担任开封士曹。

金兵攻占太原,朝廷准备议和并割让三镇地给金人。赵鼎说:“祖宗留下的土地不可以给别人,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不久京城失守,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带到北方。金人商量立张邦昌为皇帝,赵鼎与胡寅、张浚逃到太学中,不肯书写议状。

高宗即位,任命赵鼎代理户部员外郎,不久又提拔为右司谏。刘光世的部将王德擅自杀死韩世忠的将领,而韩世忠也率领部下夺取建康府衙。赵鼎说:“王德在外统领军队,专权杀人没有顾忌,这样如果不进行治理,什么不能做呢?”皇上命令赵鼎审讯王德。赵鼎又请求皇上下令严词斥责韩世忠,而且下令抓捕韩世忠的将领并交给有关部门治罪,各位将领都肃然无声。皇上说:“肃宗复兴时在灵武得到一个李勉,朝廷才开始受到尊敬,现在我得到你,就没有什么愧对古人了。”中丞范宗尹说,旧例没有从司谏升为殿中侍御史的,高宗说:“赵鼎在担任谏官时非常尽职,他提出的四十件事,已经施行了三十六件。”不久迁为侍御史。

赵鼎上疏说:“当年张浚出使川陕,国势比今天强盛百倍。张浚有补天浴日伟大的功劳,陛下有砺山带河永远不变的誓言。君臣互相信任,古今没有第二,(张浚现在)却最终遭到别人非议,以致被放逐。如今我没有张浚那样的功劳却担任了他的官职,(如果我)迅速远离朝廷,是不是就能避开别人的议论呢?”又说:“我请求带领士兵,数量不满一千,一半都是老弱病残,所赐给的财物又很少,推荐人的任命书刚刚下达,弹劾人的文书已经到来。我每天按皇上的心意行事,想要陈述我的观点还是很艰难,何况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呢?”当时的人们都为他的离去惋惜,御史台有人上谏留下他。这时刚好有边疆报告送来,赵鼎常常陈述用兵的大计。等到他上朝辞行时,高宗说:“你怎么能离去呢?我将要任命你作宰相。”九月,任命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诏书一下,满朝大臣都来祝贺他。

在吉阳三年,深居简出,门人和旧日同僚都不敢来往来问候。只有广西帅张宗元不时给他送米。秦桧知道这件事后,命令吉阳军每月开具存亡的报告。赵鼎派人告诉他的儿子赵汾说:“秦桧一定要杀我,我死了,你们就没有忧患,不这样的话,灾祸会降临到我们一家人身上。”留下遗言叫他的儿子把他送回家安葬,于是绝食而死。当时是绍兴十七年。天下人听说这件事都为他悲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韵尹潜感怀

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①陈与义,南宋诗人,少即有才名。此诗写于1129年,诗人遭受贬谪,仍未复官。又因金兵南下,连陷三州。故避乱江汉,转徙湘湖。②金兵南犯,南宋政府对定都何处存在争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达了他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的幸运之情。

B颔联用借代的手法。“翠华”是皇帝仪仗队中用翠鸟羽做的旗,常用来指皇帝;“白羽”指白羽扇,古代将军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

C诗人用“风尘”比喻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往,来往风尘共白头”中“风尘”之意相同。

D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多战乱,下句叹万里路奔走江湖,两句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

E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表明作者与尹潜定都南京的主张一致。

15.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为国有人”指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C戴诗中的风尘指尘事、平庸的事。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解题思路

理解诗句是关键,把每一句诗歌理解通透,考生平时应阅读一些鉴赏诗歌的材料,答题时要从诗歌文本出发,合理联想,再结合作者生平,对作者情感准确解读。

易错点

运用典故和借代,学生容易混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首联诗人用“又”“叹息”等词,表达了面对金兵的多次入侵,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才不得展的愤懑。(2分)②颔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现了对朝廷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2分)③颈联与尾联通过对自己漂泊的状态及国无定都的现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和朝廷前途命运的担忧。(2分)

解析

周莘(字尹潜)是陈与义的诗友,其诗亦学杜甫。陈与义避乱襄汉、转徙湖湘之际,和周屡有倡和。此诗即其中之一,是一首因巨大历史事件引发无限感慨的政治抒情诗。

靖康之变后,高宗即位,国祚似可中兴,但其实仍无宁日。建炎元年(1127)冬至二年(1128)春,金兵三路南犯,将宋高宗赶至扬州。二年冬至三年(1129)春,金兵又大举南下,连陷徐、泗、楚三州,直逼扬州,高宗仓惶渡江,经镇江、常州、吴江、秀州等地,最后到达杭州。这首诗为建炎三年(1129)四月所写,抒发了诗人深挚的爱国感情。这首诗抚事感时:沉痛激越,寄托遥深,不独得杜诗句法,且亦得杜诗精神。

考查方向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本题目主要考核对诗歌情感的分析,解答时需要分步答题。答题时应注意知人论世,作者的情感有其时代特征。仔细分析诗句,要逐句分析,体味情感,分条理表达。

易错点

考生容易分析情感不到位,情感表达不全面。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文学数千年的历史不仅产生了经典,而且产生了多种丰富的经典类型,各经典类型之间并不都处于平行并列的层次,互有交叉。作为研究者,重要的是努力还原这种类型形态上的固有丰富性。 “六艺”本身虽然主要并不作为文学经典来看待,但在正统的文学观念看来,所有的文学作品却都要在“道文合一”的意义上回溯于它并以它为评价的标准。因此,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六艺”具有确定无疑的“大经典”地位,其他与之相比只能是“小经典”。就文学经典来说,以秦汉文和《过秦论》为例,秦汉文是大经典,《过秦论》则是秦汉文中的小经典。

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所以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也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调整。先秦人虽然未必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文学经典,但对《诗经》等典籍显然极为熟悉,成为教育和训练外交辞令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等等,如果在外交场合运用得当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汉代人的文学经典是诗骚赋,司马相如的赋尤被推崇。六朝人的文学经典除诗赋外,更开始了一个骈体文的繁盛时代。到了宋代,随着承续韩柳的欧苏王曾等的古文影响日益扩大,一些古文经典的地位也逐渐得到确认和凸显。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围绕着科举考试科目也产生了策论、经义等供举子临摹、学习的经典范文。有的经典能够远远超出断代的范围,经得起更长时间段的检验,如徐庾的某些骈体文、韩柳欧苏的古文,一直到今天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反之,也有不少经典及身而亡,如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原先八股文的经典很快被人遗忘。时代经典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文体经典。

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关注重点之一,每一代都产生了各自有代表性的文体经典,秦汉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各类文体自身的序列里,长期的实践也确立了经典文体的地位。

“公开的经典”是指由统治者所确认的正宗经典;“公认的经典”是虽然未被统治者所确认,但却是人们所公认的经典。一直到清代,正统的文学批评承认的经典从文体上看是正宗的诗文,而小说、词、戏曲及相关的通俗文学都难以列入。比较典型的《四库全书》,白话长篇小说与戏曲都不收入,词虽收入,但显得非常勉强。但是,许多上流社会文人与一般民间文人仍然是把它们作为经典的。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古代文学经典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摘自《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类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类型十分丰富,而且各经典类型之间除了处于平行并列的层次之外,有的还互相交叉。

B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色,秦汉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文体特点,也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经典。

C文学作品都要在“道文合一”的意义上回溯于“六艺”、并以它为评价的标准,因而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六艺”具有“大经典”地位。

D《诗经》等典籍是先秦时期教育和训练外交辞令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在外交场合运用得当可以“三寸不烂之舌”轻松战胜敌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发生的变化或调整导致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造成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

B以秦汉文和《过秦论》为例,可见大经典往往是由小经典构成的,通过对小经典的研究累积能更好地理解大经典。

C人们对徐庾的某些骈体文、韩柳欧苏的古文的推崇表明有些经典能够远远超出断代的范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D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产生了各自有代表性的文体经典,这些不同的文体经典集一代人之功,形成世所公认的一些文体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对文学经典文体的探讨上,“大”与“小”也兼有价值评判的意义,文学经典可以作出大经典与小经典之分。

B时代不同审美风格会有区别,时代经典也受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明清时期盛行的八股文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而很快被人遗忘。

C公认经典和公开经典之间可以并列也可以互相交叉,在《四库全书》中诗歌既属于公开经典也属于公认经典。

D古代诗文经过时间的磨砺,沉淀在人们心灵之中,已成为我们民族和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的错误类型为混淆范围,这属于正统的文学观念。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检索,然后比对,应特别关注文中重点概念语意是否改变

易错点

对于C项,学生容易忽视文本的检索比对,对重要概念忽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的错误类型为因果倒置,原文为“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所以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也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调整。”

考查方向

概括归纳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比对判断,读懂文本内容,注意“因果倒置”等经典错误类型。

易错点

考生容易忽略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对不合理推断容易忽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的错误类型为张冠李戴,原文“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

考查方向

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及对重要语句理解的能力。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关注选项中明确表意的词语和原文的差异点,认真比对最终做出判断。

易错点

选项C文本有一定跳跃,考生需仔细比对。

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2)李白《蜀道难》中直接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3)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郁积心中的凄苦之情、难以排遣的国运之恨的句子是“                                             ”。

正确答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剑阁峥嵘而崔嵬。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1题注意“矛盾”的提示,2题注意“剑阁”的提示,3题注意“国运”的提示。

考查方向

常见名篇名句背诵。

解题思路

审题聚焦关键词,领悟情景式默写试题内容,回忆文本重点诗句;易错字应谨慎工整书写,平时重视多积累。

易错点

“勒、砯、壑、艰、潦”容易书写错误。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就既要有人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等;物的条件包括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等,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例如绘画的线条和颜色,音乐中的声音和乐器,文学的语言之类等。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

正确答案

①也要有物的条件②还要加上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③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解析

应把握文段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由第①个横线前的“人的条件”第②个横线处可以根据后句概括出来,可填“还要加上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第③个横线应是一句总结段落的话。(5 分,答出一点得1 分,答出两点得3 分,答出三点得5 分,意思相近即可。)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生动。

解题思路

注意句子间的关系,填写时体现关键词,同时注意关联词和标点,句意表达要清楚,注意整个段落的把握。

易错点

学生容易忽视结尾句子,概括能力缺失也导致丢分。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21.频繁跳槽已成为当下我国职场的突出问题,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用人负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根据以上表格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4分)

(2)面对这一现象,企业要长期留住员工,应做出怎样相应的整改?(2分)

正确答案

(1)跳槽的主要群体是具备一定资历,工作2-3年的员工。(2分)个人发展空间小,福利待遇低是跳槽的主因。(2分) (2)企业在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的同时,应选定有一定工作年限或资历的员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2分)

解析

注意图表中差距较大的数据,概括并得出跳槽的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福利待遇低”;可以根据这一原因提建议和主张,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创造好的发展空间。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题思路

不忽视图中任何信息,审清题目,比对数据的差异处,注意题干的要求,同时重视表达的规范性。

易错点

个别学生读不懂表格,表达抓不住重点。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虽遭羞辱,但这位中国皇帝也很清楚,自己对于远在天边的那蕞尔岛夷其实鞭长莫及。

②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由于数据中存在部分房改房的备案量,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情况依然不瘟不火。

③2002年7月,农德忠从刑警学院毕业,一晃便过去14年多。大大小小办过无数的案子,和记者谈起这些,他都如数家珍。

④政治就是一场博弈,在“总统”大选蓝绿差距拉近,王金平至少可以影响50万票的情况下,不管未来能不能续任“立法院长”,他都好整以暇。

⑤《西方传教士眼中的厦门》以英国伦敦传道会在厦门教务的发展为线索,较为全面地讲述了该会在闽南胼手胝足开辟新教区、创立教会组织、建造教堂等故事。

⑥黄兴家族百年变迁,他们时而被奉为座上宾,时而被变为阶下囚,却都能做到不闻不问,平安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鞭长莫及,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左传》,释为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也借指力量达不到,力所不及。这是对的。②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也指性格温和义和销售行情不火爆义。这是对的。③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这是错的。④好整以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的样子,起初用于形容军队,后也可以用于个人。这是对的。⑤胼手胝足,胼、胝:老茧。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一般是指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手脚生茧。形容十分辛勤劳动。这是对的。⑥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这里应用宠辱不惊。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题思路

平时应注意成语积累,考试时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好整以暇”和“胼手胝足”不是常见成语,学生积累不够,容易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叶嘉莹八十高龄还坚持著述、讲授,仅仅是因为她认为独享诗词之美“上对不起未来的学者,下对不起千古以上的诗人”。

B贾平凹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他是中国少有的高产作家,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过了一会,大家终于明白了,希拉里是在怪责奥巴马和科米,宣称自己竞选失败都是他们俩造成的结果。

D茶的饮用方式主要在于品,对于耽饮者,品有助于缅念过去、遥瞻未来,有助于独自沉浸于创造构思中,也有助于激发友朋间隽言妙语之谈兴。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上对不起千古以上的诗人,下对不起未来的学者。B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的“这一点”有歧义,指代不明。C项“宣称自己竞选失败都是他们俩造成的结果”中去掉“的结果”。

考查方向

辨析六种病句类型。

解题思路

仔细阅读选项语句,回忆经典语病类型;句子复杂的要注意语法分析,最后也可以利用语感去判断

易错点

B项歧义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考试时扭不过弯来。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天上播种的方式和地面不同,地面上是先播种后浇水,由于我们带入太空的白色单元格是硬质材料,吸水软化后,种子能放进去,我们是先浇水后播种。播种完后,我们会在装置里铺上一层保鲜膜,和种庄稼的地膜一样。它的作用是保护植物,防止水分流失。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二处讲与前面的不同,故使用转折词“但”。第三处和第四处构成必要条件关系,第五处与第二处的“由于”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是“所以”。依据这样的方式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和语句连贯。

解题思路

关注选项异同,梳理句子之间的关系,注意不要在叫不准的的地方纠结,把有把握的空填好,同时关注句群的组合,不要忽视标点。可以适当利用排除法。

易错点

注意②的位置,有时可以不填写,有一定干扰性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2.一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 
       做一个追随者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因为追随者有领先者领跑,所以前进的道路明晰;还有后发优势,在汲取领先者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可以把资源最大化地集中在正确的方向上,少犯错误。
       三星公司,在通讯电子领域,多少年来把紧紧跟随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它追随过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包括它的制造,但也有许多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人民日报》
对于“追随者”和“领先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参考立意:①我欣赏领先者,不断创新进取,朝气勃发。②我欣赏追随者,勤勉学习,不断成长。③我欣赏先做追随者,再做领先者的人。模仿不是宗旨,超越才是目的。④我欣赏既是追随者又是领先者的人。懂得取长补短,不忘坚持自我。

解析

先追随再领先,先模仿学习,但这不是宗旨,还要不断创新进取,自我超越,最后领先。三星公司追随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但最终通过创新取得了自己的市场地位。但只模仿追求者而不去超越,就很难获得成功。中国的一些节目和电视剧,只知照抄,没能实现创新,最终失败。因此,取得成功需要先追随而后超越。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内容,注意材料的导向作用,要综合材料,注意辩证性思考。对于材料中的隐含观点要考虑出题者的隐形要求,那就是权衡和比较,同时在写作中应有所体现。

易错点

部分考生容易割裂材料,顾此失彼,写作内容过于偏重一方,缺乏必要的思辨;语言无文采,论据不详实,且缺乏时代特征。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