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A正确;生物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应激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生长繁殖等,B正确;多细胞生物体的单个细胞只能完成该细胞的特定功能,不同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C正确;对于有细胞形态的生物而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病毒的基本单位不是细胞,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除病毒等少数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易错点
不能区别生物和生命系统的概念
2.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等
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遗传物质—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都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质中含有核糖体,用于合成蛋白质;遗传物质是DNA等;①正确。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②正确。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完全相同;③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细胞统一性的表现:除表现在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及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碱基等)。(2)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细胞分裂。(3)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遗传密码子通用。(4)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5)细胞中的某些生命活动相似——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
易错点
不理解细胞的统一性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他们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A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正确;细胞学说没有对细胞进行划分,C错误;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细胞学说是主要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的意义在意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易错点
对细胞学说的内容不清楚
7.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C、H、O、N,B为氨基酸,C为肽键,①是翻译过程。已知A表示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4种元素,可能含有S元素,A错误;①过程是脱水缩合,有水生成,形成的化学键是肽键,B正确;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作答
易错点
对脱水缩合过程不清楚
8.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但看不到RNA分子,A错误;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不能使DNA水解,B错误;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C正确;染色时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的原理过程作答
易错点
对实验原理不清楚
9.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DNA是绝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C正确;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有3个相同,为 A、G、C,有1个不同,即只有U没有T,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核酸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两类生物大分子物质。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和体现着。细胞生物及大部分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从碱基组成看:DNA有胸腺嘧啶(T)而RNA有尿嘧啶(U)之差,其余碱基相同。酶(成分是蛋白质或RNA)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能力的大分子,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
易错点
对DNA和RNA分子之差别不清楚
4.如图表示细胞内的主要元素及比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虽然O元素含量最多,但氧元素的原子质量为16,是氢元素的16倍,所以活细胞中原子数量最多的是H,不是氧,A正确;根据图中所示各元素的比例可知,指的是各元素占细胞鲜重的比例,B正确;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正确;C是构成有机物中碳链的骨架元素,所以C是最基本元素,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
(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3)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氧元素是水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O元素含量最多。
(4)动物、植物干重相比,由于植物含糖类较多,动物含脂肪、蛋白质较多,故植物体中含氧元素较多,动物体中含氮、氢元素较多,另外动物含Ca、P元素也比植物多。
易错点
对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不能正确识记
5.下列哪一实例能够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缺少B元素使油菜出现“花而不实”现象,说明B元素是油菜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油菜对B元素的需求量又极少,因而此例是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例证,而Mg、Ca、P均为大量元素,故应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微量元素:铁(Fe)猛(Mn)碰(B)新(Zn)木(Mo)桶(Cu)
大量元素:(O)(H)(N)(S)(P)(Ca)(Mg)(K)
易错点
对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识记不清
6.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羧基数目和氧原子数目至少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一条肽链上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在R其上也可能含有,因此至少是1个;氧原子存在于羧基和肽键中,有一条链故至少有一个羧基含有2个氧,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1,所以氧原子数为n-1+2=n+1;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该蛋白质含有1条肽链,因此其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2)蛋白质中氧原子数目=肽键数+肽链数×2+R基中的氧原子数目,因此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数目=肽键数+肽链数×2。
易错点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不清楚
14.根据细胞器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分布较多,A正确;心肌细胞与腹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的代谢旺盛,因此线粒体数目较多,B正确;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在分泌旺盛的细胞中含量较多,而胰腺细胞能够分泌消化酶或激素,C正确;汗腺细胞分泌的是汗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质,而肠腺细胞能够分泌消化酶,消化酶属于蛋白质,因此肠腺细胞含有更多的核糖体,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线粒体广泛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被喻为“动力车间”,因此一般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分布较多;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在分泌功能的旺盛的细胞中数量较多;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数目较多。
易错点
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则不理解
10.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依次代表细菌、黑藻、木耳、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哪项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 )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菌和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核糖体、DNA和RNA;黑藻和木耳属于真核生物,除了核糖体、DNA和RNA外,还有染色体等结构,因此染色体不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共有的结构,故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易错点
不清楚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区别
11.如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M1是糖类,M2是脂肪,相同质量的M1和M2,M1中H的相对含量少,耗氧量少,A错误;M3是蛋白质,同一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B正确;m3是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m4是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不是m3和m4之间的区别,是DNA与RNA之间的区别,C错误;M4是核酸,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及其功能
易错点
DNA与RNA之间的区别不清楚
13.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含有少量糖类,A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是都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直接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蛋白减少,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知识归纳: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3、特殊结构--糖被: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4、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易错点
不清楚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16.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体现一定的连续性,A正确;组成生物膜的脂质和低保户可以流动,体现其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与数量有关,C错误;生物膜系统将细胞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为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项分析
易错点
不清楚蛋白质在细胞生物膜系统功能的重要性
18.图一中a、b、c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图二是一段时间后装置1与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曲线,a、b起始液面高度均为H。则图一中a、b、c浓度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图像和曲线分析可知,装置1和2的液面都呈现下降,因此c的浓度是大于装置1和2的浓度,从液面高度分析,a大于b,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二和图二,推理a、b、c的浓度关系
易错点
图中曲线分析能力差
2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①表示ATP的结构简式,A代表的是腺苷(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其中“O”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五碳糖属于核糖,代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O”表示腺嘌呤;③中含有碱基T,表示一段DNA片段,其中“O”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中含有碱基T,表示一段RNA片段,其中“O”表示腺嘌呤核糖核糖核苷酸;则“O”中所能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①④,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AT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分子结构逐项分析
易错点
不清楚ATP的结构简式
12.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A正确;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均具有还原性,B正确;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糖类含氧较多,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糖类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同时释放能量。但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氧的含量较少,所以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耗氧多,放能多,产生水多。(2)糖类中具有还原性的是葡萄糖、果糖、麦芽糖。(3)糖类中参与细胞结构组成的是纤维素、脱氧核糖和核糖。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成的;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主要成分。(4)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脂肪的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脂质的元素组成除C、H、O外,有的还含有N、P。
易错点
不清楚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氧的含量较少
1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②植物细胞一定含叶绿体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是绿色植物
④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⑤含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①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①正确;②植物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含叶绿体,②错误;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如光合细菌、蓝藻,③错误;④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④错误;⑤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含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⑤正确;综上分析,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逐项分析
易错点
不清楚光合细菌、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7.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④是核孔,核孔数量的多少和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A错误;②是染色质,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载体,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染色质,B错误;③是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①是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逐项分析
易错点
没记清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22.过氧化氢对人类具有致癌危险性,但是我们的人体却没有受到过氧化氢的“威胁”,原因是我们人体能产生过氧化氢酶并及时把其分解成水和氧气。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其他因素对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绘制的曲线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图①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H2O2酶和FeCl3,A正确;图①可以看出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Cl3要高,故实验结论是H2O2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据图②分析可知,图②中限制AB段O2产生速率的因素是H2O2的浓度,C正确;据题干可知,该曲线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绘制的,故提高温度能使图②中C点对应的过氧化氢浓度下的O2产生速率降低,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图①可知自变量是H2O2酶和FeCl,是探究酶的高效性,由图②可知自变量是H2O2,探究反应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逐项分析
易错点
分析图中曲线的能力不足
1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 )
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
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
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正确答案
解析
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 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半乳糖是小分 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的方式为胞吐; 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的方式属于胞吞;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 逆浓度,为主动运输;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所以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的知识点是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吐和胞吐的物质运输方式的不同,对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吐和胞吐的物质运输方式的知识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易错点
不会分析物质的运输方式
2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低温、低氧、湿润的环境细胞呼吸弱,果蔬水分散失慢,有利于果蔬储藏,A错误;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但在缺氧时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B错误;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C正确;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少量能量,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易错点
误认为无氧、干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
26.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1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O2消耗量,2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A错误;1号装置中进行呼吸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所以液滴不可能向右移动;2号装置中进行呼吸产生的CO2不会被清水吸收,所以液滴不可能向左移动,B正确;若1号装置液滴不移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2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说明产生了CO2,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若1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说明消耗了氧气;2号装置液滴不移动,说明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CO2相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相等,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注意: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
易错点
对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不能清楚分析
27.下列实验中科学家的使用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进行了研究你,发现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A错误;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即2H218O→4【H】+18O2,B错误;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菌做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14CO2→14C3→(14CH2O),D错误;以上分析发现A、B、D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只有C选项不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题目给出的实验使用手段或技术逐项分析
易错点
对题目给出的实验使用手段或技术不清楚
29.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的作用是在暗反应中还原三碳化合物,A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的作用是在线粒体内还原氧气生成水,B正确;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可以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正确;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有[H]的生成,第二阶段不产生[H],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内容逐项分析
易错点
误认为无氧呼吸没有[H]的生成过程
20.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原因是它们各自细胞膜上具有不同的载体,A正确;图1中水稻培养液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C错误;由图2可知,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C正确;图2中b点开始,离子吸收速率不在增大,说明主要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大于番茄, Ca2+ -需求量相反,图二说明吸收是主动运输
易错点
错误的分析图1中的柱状图
2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④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⑤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①正确;②酶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不一定是酶,②错误;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③正确;④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其活性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④错误;⑤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⑤正确;⑥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⑥错误。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的相关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误认为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24.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TP是生命直接能源物质,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正确;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和产生ADP的速率相当,但速率加快,B错误;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或化学能(如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C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以保证肌肉生命活动的需要,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的所需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反应场所都不相同,因此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但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易错点
对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及作用不清楚
28.在下列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CO2浓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正确答案
解析
①M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①错误; ②N点净光合速率为小于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强度相等,②错误;③Q点光照强度时,明显看出高CO2浓度下光合速率提高,因此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③正确;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主要是光照强度,④正确;所以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曲线分析:O~P段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其O~P段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P~Q段,图中标出的双因子共同起作用。当到Q点之后,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另一因子的方法。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充入适量的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要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总之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提高光照强度、调节温度或增加CO2浓度等来充分提高光合速率,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易错点
曲线分析能力不足
30.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此过程( )
正确答案
解析
图中有部分核膜,说明核膜逐渐解体或逐渐形成,为分裂期的前期或末期。图中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说明已完成核复制,只能为分裂期的前期。所以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有丝分裂过程逐项分析
易错点
对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识记不准确
3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长,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多于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A错误;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持续分裂的过程,B错误;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其他时期的两倍,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体验逐项分析作答
易错点
不清楚赤道板的概念
33.依据细胞的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
正确答案
解析
DNA分子自我复制的方式均为半保留复制,A错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均有中心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会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动物细胞在末期时由细胞膜向内凹陷然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C正确;D、所有细胞合成的蛋白质的方式均相同,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注意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有:①纺锤体的来源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但两者在表现上无明显区别。②细胞质的分裂成两部分的方式不同。
易错点
不清楚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35.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已知4种基因分别是①晶状体蛋白基因、②胰岛素基因、③呼吸酶基因④血红蛋白基因。则其因1和基因4分别最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①晶状体蛋白基因可在晶状体细胞中表达,②胰岛素基因在胰岛细胞中表达,③呼吸酶基因在三种细胞中均可表达,④血红蛋白基因在三种细胞中均不可表达。B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晶状体蛋白基因可在晶状体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基因在胰岛细胞中表达,呼吸酶基因在三种细胞中均可表达,血红蛋白基因在红细胞中可表达,逐项分析
易错点
对图中有效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不足
38.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B错误;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C正确;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生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呼吸原理及农业生产实际逐项分析
易错点
只分析对水果保鲜呼吸作用的影响,没想到低温使水果保鲜冻坏
40.一对红绿色盲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有红绿色盲的男孩,下列不可能为致病来源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色盲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而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XbY。两条X染色体有可能全部来自卵细胞,也有可能一条来自卵细胞,一条来自精子。若来自卵细胞,有可以在减数第一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若是来自精子,则肯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综合上述分析,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题意可知色盲男孩的两条X染色体有可能全部来自卵细胞,也有可能一条来自卵细胞,一条来自精子。
易错点
误认为男孩的X染色体只能来源于卵细胞
32.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正确答案
解析
图中甲→乙表示染色体的复制;乙→丙表示前期染色质变成染色体;丁图表示中期染色体,其行为比较固定;戊表示着丝点的分裂。甲→乙的过程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数目不变,因此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通常用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选择图中的丁时期,B错误;丙阶段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细胞内核膜、核仁解体,C正确;戊阶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易错点
对识图能力差
34.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A正确;亚显微结构水平就是细胞器水平,细胞的功能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B正确;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分化的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对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不能区分
36.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衰老,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不会出现细胞核体积减小,A正确;衰老细胞内水分含量的变化是减少,因此细胞萎缩,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错误;衰老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降低,如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C错误;衰老细胞出现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衰老的特征逐项分析
易错点
不能准确识记细胞衰老的特征
37.以下关于真核生物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中的DNA不都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DNA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A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2种或4种精子,B正确;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若发生过交叉互换,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减数分裂过程及DNA存在场所等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误认为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总是一致的
39.如图所示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过程②有氧呼吸需要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过程③为化能合成作用,发生在一些细菌中,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B正确;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过程②有氧呼吸,又能进行过程④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C错误;过程①为光合作用,除了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一些原核生物,比如蓝藻,也可以在光合片层中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及题目的中的图解逐项分析
易错点
误认为光合作用只能在绿色植物体内进行
41.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双链被3H标记,在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的DNA中一条链有3H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标记。在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进行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半染色体被标记,一半染色体没有被标记;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分析,只要复制1次,产生子代DNA分子全带放射性,不管有丝分裂分裂一次产生2个子细胞还是减数分裂连续分裂2次产生4个子细胞,所有子细胞均带放射性。
易错点
推理分析能力不足
45.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图中细胞内含有等位基因A、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另两条染色体也为同源染色体,为异型的性染色体,由题意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则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A正确;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可知其基因型为AaXbY,精巢内精细胞的基因型有AXb、aXb、AY、aY,4种类型,B错误;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可知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配子中有一个与此图细胞一样多了一条含A(或a)的染色体,另2个细胞中缺少了含A(或a)的染色体,都不正常,C正确;根据上述对C选项的分析,可知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多了一条常染色体,则该生物正常不分裂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对,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达到最多,为12条,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仔细识图,可知细胞内含有等位基因A、a,则另两条染色体也为同源染色体,为异型的性染色体,还可知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可知其基因型为AaXbY, 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可知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易错点
易因识图能力不足而错误分析
42.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甲生物核酸包括DNA和RNA,因而其的嘌呤数≠嘧啶数,则一定不是T2噬菌体,因为T2噬菌体的核酸只有DNA,嘌呤数=嘧啶数;乙生物遗传物质中嘌呤数(34%)≠嘧啶数(66%),因为除少数RNA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所以乙生物不可能是变形虫、绵羊或豌豆,因此可排除A.B.C,答案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碱基种类及比例可分析判断核酸的种类若有U无T,则该核酸为RNA。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易错点
对DNA和RNA的分子结构区别不清楚
43.已知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若该动物睾丸中m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则这些精细胞基因型种类最多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形成2种4个精细胞;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即n对染色体,理论上可产生2n种精细胞。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形成4种4个精细胞;因此,m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m种4m个精细胞。若2n大于4m,则这些精细胞基因型种类最多为4m种。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易错点
不能思考到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而误选C
44.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所以属于减II中期,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由于在减一后期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易错点
不注意题目中的信息而误选
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46.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7.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增长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48.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3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____,c点以后曲线上升,其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CO2 还原氢、ATP 增强光照或停止CO2供应
解析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暗反应的原料是甲CO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故乙代表的物质是[H]和ATP。要想使叶绿体内C5的含量快速下降,可通过增大CO2浓度或降低光照强度等方法。能使乙[H]和ATP产生量更多的方法有:更适宜的光照强度;更适宜的CO2浓度;更适宜的叶绿素数量.而更高的氧气浓度会使光反应减弱,[H]和ATP产生量变少。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光合作用过程的过程结合图示分析
正确答案
光照强度 较高
解析
图2表示光合作用增长率,只要光合作用增长率为正值,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都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增长率达到0时(即D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CO2 浓度仍在继续上升,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不是CO2应是光照强度;C点与D点相比,D点时CO2 浓度较高,故还原时需消耗[H]和ATP较多,所以C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2可知D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CO2 浓度仍在继续上升,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不是CO2应是光照强度;C点与D点相比,D点时CO2 浓度较高。
正确答案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低 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大,细胞吸水不足
解析
NaHCO3的作用是提供CO2,所以实验目的中自变量为CO2浓度,因变量为光合作用速率。b点比a点NaHCO3浓度大(即CO2浓度高),C5消耗多,而光照强度相同,故b点比a点C5含量低。bc段时由于光照强度的限制,曲线较平缓,而c点以后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减弱致使曲线上升。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3可知自变量是CO2浓度,因变量为光合作用速率。b点比a点NaHCO3浓度大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细胞代谢的某过程,图乙、图丙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有机物的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49.图甲中a为液泡,结构b和结构c依次为 ,葡萄糖→③过程中还能产生的物质是 。
50.限制图丙曲线最终趋于平缓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51.在图乙曲线中,可用 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可用 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用S1、S2、S3表示)
52.图丁所示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水滴位置到X。恒温30 min后,将针筒容量调至0.6 mL,水滴位置恢复到X。若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则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叶绿体、线粒体 还原氢、ATP
解析
结构b进行光合作用,是叶绿体。结构c分解有机物是线粒体。物质④可由叶绿体产生,被线粒体消耗,应是O2,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③的过程中还能产生[H]、ATP。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结合图的分析作答
正确答案
光照强度、温度
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O2 浓度和温度,因此限制图丙曲线最终趋于平缓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温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除图中的CO2 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正确答案
S1+S3 S2+S3
解析
在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小于B 时,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其中 S1 表示CO2 的净释放量,当光照强度大于 B 时,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其中S2 表示光照强度为BD 段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因此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为 S1+S3,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为 S2+S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实际光合速率=从外界吸收CO2的速率+呼吸释放CO2的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释放O2的速率+呼吸消耗O2的速率。
正确答案
0.8 植物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解析
图中数据是在半小时内测的,要求每小时的值需加倍,即(0.6-0.2)×2=0.8 mL/h;由于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释放出的氧气量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则单位时间容器内气体的增加值即为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乳腺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A、B、C、D、E代表物质。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3.图甲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分离出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4.图甲中A、B、C、D代表细胞内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A类物质的是________。
①呼吸酶 ②胰岛素 ③ATP合成酶 ④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⑤抗体 ⑥RNA聚合酶
55.D物质从合成到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
56.E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E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并排出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用“→”和序号表示)________。
57.细胞器③和细胞器④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再加工,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再分泌到膜外,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8.图乙中依据放射性出现时间先后分析,b属于________(细胞器),而丙图中f属于________(细胞结构)。依据丙图中f曲线的变化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 差速离心法
解析
①②是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核糖体是非膜结构,不含有磷脂分子。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器的结构及分离研究的方法分析图甲作答
正确答案
①③
解析
图甲中A、B、C是胞内蛋白(结构或功能蛋白),C是线粒体上的膜蛋白,D是分泌蛋白。呼吸酶、ATP合成酶为胞内蛋白,属于A。胰岛素、抗体为分泌蛋白,属于D。线粒体膜蛋白属于C。RNA聚合酶为胞内蛋白,属于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题目信息及化合物的本质分析作答
正确答案
0 ③
解析
D分泌蛋白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该过程通过的膜层数为0。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泌蛋白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 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分析可知图中的③是内质网,
正确答案
⑦→③→④→⑦
解析
E是合成D分泌蛋白的原料,E是氨基酸。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在②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后进入③内质网腔进行加工,后进入④高尔基体腔进一步的修饰加工,最终通过胞吐作用经过⑦分泌到细胞外。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正确答案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题目意思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体现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正确答案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前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但成分更新了
解析
图乙中依据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先后,可判断: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图丙中:d为内质网、e为细胞膜、f为高尔基体。另外依据图丙中f曲线变化,说明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膜的成分实现了更新。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乙及图丙中f曲线变化作答
如图所示,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9.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60.图2中的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61.图2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62.图2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______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
63.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段。
正确答案
着丝点分裂,姐妹单体分开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表示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DE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染色体:DNA=1:1。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1结合细胞分裂过程作答
正确答案
丙、丁
解析
处于图一中的CD段的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有2个DNA,即都含有2个染色单体,如图二中的丙、丁。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比图1和图2,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正确答案
4 8
解析
图2中甲细胞一种形态的染色体四条,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染色体4条,DNA为8个,染色单体也8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2甲细胞和丙细胞作答
正确答案
次级精母细胞 常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解析
由于图2中丙图所示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则来源于雄性动物,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所以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定是常染色体;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间期)或者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图可知丙图所示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所以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定是常染色体;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间期)或者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正确答案
CD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每条染色体上2个DNA,则位于图一中的CD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