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河西区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

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

D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 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得知商贾的资金投入到土地上,造成再生产缺乏资金。答案是C。A B D材料未体现。

考查方向

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通过材料阅读,“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要认真分析。继而解题就简单了。

易错点

与其他时期的经济发展相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提到分封制有‚建国‛与‚立家‛之分,‚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家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士和庶民不忠于国,只忠于家的局面形成,因而分封制隐含国家分裂的因素,故A项正确;材料的重点不在于表现宗法与分封的关系,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不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故C项错误;分封制在奴隶社会前期起到过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扩展疆域等作用,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随生产力的发展而瓦解,并不能说分封制的作用是弊大于利,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西周宗法分封制。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宗法分封制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与秦朝郡县制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材料旨在说明,“光荣革命”后()

A英国议会制度真正确立

B议会可以随意废立新国王

C议会取得对国王的监督控制权

D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更

正确答案

D

解析

阅读材料可知“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说明光荣革命后,国王的王位来自于议会。光荣革命前,国王的王位来自于君权神授。所以,答案是D。议会制度早在13世纪就确立,A错误;B C表述错误。

考查方向

英国制度创新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还可以运用排除法,排除B C。

易错点

对材料中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没有认真分析,容易错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15 世纪,在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亨利王子创办了专门的水手航海学校,从1418 年开始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1487 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10 年后达·伽马继续向东航行抵达印度。葡萄牙的航海活动()

①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殖民活动

②为葡萄牙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

③推动了葡萄牙工业的迅速发展

④体现了人类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判断国家支持航海,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排除③,所以,答案是C。

考查方向

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并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巨额利润用于购买亚洲的奢侈品,而不是发展本国的工业。

易错点

和西班牙的航路知识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B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C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D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提到革命前无辫被耻笑,革命后留辫被耻笑,说明革命前后习俗的变化,答案是A。B C表述错误;D 材料中未体现。

考查方向

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认真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排除B C。

易错点

材料的内容未认真分析,容易错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这一呼吁表明()

A国共内战大体停止

B国内阶级矛盾已经基本得到的解决

C“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立即发表宣言

D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的。通过时间,可以排除A B C。

考查方向

国共十年对峙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结合所学知识选出。

易错点

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理解不清,容易选错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主要反映了洋务派()

A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

C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

D重视民间资本的大量引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悉照买卖常规”可以排除A,C表述错误;D未体现。答案是B。

考查方向

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易错点

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内容相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想观点。表中空白处的主张应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判断时间是1911年至1921年之间的事情。据此可以得出答案B。A是1905年;C是1924年;D是1924年-1927年。

考查方向

国民革命运动。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句“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结合书籍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

易错点

对材料中“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分析不够,容易错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泽东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泽东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A实现中苏建交

B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C共同抗美援朝

D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缔结军事、政治同盟,以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B项符合题意。A建交的时间是1949年;C抗美援朝1950年7月10日。D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是1953年之后。

考查方向

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1950年”,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判断。

易错点

审题时对材料中的时间不大注意,容易错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

B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通过图片一可以看出是加入合作社,也就是对农业进行改造;图二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图三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小岗村;共同说明的是生产关系的变化。A只是图二的描述;图二挫伤了生产积极性,C错误;图二、图三的所有制没有变化,D排除。

考查方向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解题思路

分析图片,可联系所学知识,作出判断。也可以采用排除法,亦可获得答案。

易错点

对图二内容掌握不全,容易错选C 。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B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C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D制定养老保险制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材料所表述的是罗斯福新政工业领域的措施,CDB三项分别属于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农业领域,均排除。故选A

考查方向

斯大林模式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判断。注意对选项的辨析。

易错点

主观材料与客观史实混淆。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我们往往关心的是法治思想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但是却忽视了法律的本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法治的好处:第一,法律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法律是由许多人制定的,……第三,法律具有明确性。第四,实行法治符合历史发展和国情。总之,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可以防止政体的蜕变,防止专横与特权。

——倪健民 公丕祥《西方法律思想历程》

材料二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大部分都是习惯法,主要内容涉及私法,以民事法律规范居多。……一般来说,民法可以等同于私法。在世界古代各地区的法律体系中,唯有罗马法能够明确的区分公法和私法。私法调整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公权力在司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

——任世江《高中历史课程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四 孟德斯鸠把法视为事物内在规律的体现,完全抛开了神权和特权。他明确提出“一切存在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上帝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法,人类也有自己的法,立法的基础就是人的理性。既然人类的法是人的理性的体现,那它的本质就应该是维护人的权利。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第544条:“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法国《拿破仑法典》

1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亚里士多德和韩非子对于制定法律的目的的认识有何不同?(不得完全摘抄原文)

13.根据材料三,说明罗马法与世界古代各地区的法律体系相比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14.根据材料四,概括评价孟德斯鸠法治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不得完全摘抄原文)

15.材料五体现了哪一法律原则?结合所学阐述《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意义。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可以抑制统治阶级的专制特权,是为了维护奴隶制民主制度的;韩非子认为法律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解析

材料二所表述的“故法者,王之本也”维护的是封建君主的利益;根据上面的描述“忽视了法律的本质”所以,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的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利益的。

考查方向

东西方法制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易错点

对材料一的分析不清晰,容易漏掉知识点:抑制统治阶级的专制特权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唯一能够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法律体系;公法在司法领域只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

解析

材料中“唯有罗马法能够明确的区分公法和私法”说明罗马法的特点是区分公法与私法;材料中“国家公权力在司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说明罗马法的特点是保障私法。

考查方向

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判断。注意对选项的辨析。

易错点

对材料的内容把握和提取不够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进步性:孟德斯鸠强调法律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实质是用法律为武器反抗封建特权和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维护资产阶级的基本权利;局限性:其人权思想并非普遍的人权,掩盖了其阶级属性。(或者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是不准确的。)

解析

材料中“人类也有自己的法,立法的基础就是人的理性”进步性在于:法律以理性为基础。材料中“的本质就应该是维护人的权利”体现的是:法律的本质在于保护人的权利,反对封建制度。材料中“孟德斯鸠把法视为事物内在规律的体现,完全抛开了神权和特权。”局限是夸大了法律的作用。

考查方向

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加以分析,得出的答案得分率高。

易错点

主观材料分析不到位,漏掉知识点:用法律为武器反抗封建特权和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则:所有权原则(保护私有财产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确立了财产所有权等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规范,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析

材料中“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结合所学知识来阐释意义:立了财产所有权等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规范,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考查方向

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判断。谈意义要紧扣题目和主题,窍门就是抓住主语。

易错点

主观材料与客观史实混淆,漏掉知识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3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解除了武装并向协约国集团赔偿巨额战债,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激增,纳粹党适时提出了修改《凡尔赛和约》的主张。美国的退出使凡尔赛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维护战后秩序的主要责任落在了英法肩上,两国由于战争消耗实力受到极大削弱,在维护体系稳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摘编自宋晨《凡尔赛体系的缺失与纳粹德国的崛起》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一一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 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把5月8日对于德国的纪念意义从“战败日”改为“胜利日”,“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道歉。……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人民网》

2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德国法西斯发动二战的原因。

2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与一战后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后德国对战争的反思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掠夺性惩罚,激发了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美国没有加入凡尔赛体系,英法无力维护凡尔赛体系;德国政府软弱无能,经济危机加剧了政治危机。

解析

材料一中“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解除了武装并向协约国集团赔偿巨额战债,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激增”说明一个愿意是《凡尔赛和约》的影响;材料中“美国的退出使凡尔赛体系受到严重冲击”说明美国退出的影响;材料二中“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政府显得软弱无能。

”说明受到危机的打击,政府软弱无力。所表述的是罗斯福新政工业领域的措施,CDB三项分别属于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农业领域,均排除。故选A

考查方向

一战后的国际局势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析,尽可能不要摘录原文。

易错点

材料中的内容分析不到位,漏掉知识点:经济危机加剧了政治危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由一战后的惩罚整个德意志民族到惩处法西斯纳粹战犯。经济上进行巨额赔;政治上真诚道歉,实现和解;在教育方面正视历史。

解析

材料中“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说明的是二战惩办的只是纳粹战犯;材料中“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进行经济赔偿;材料中“对波兰再次道歉”政治上道歉;“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学校教育,正视历史。

考查方向

二战后的国际局势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归纳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尤其需要注意对内容的概括

易错点

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不当,容易漏掉:一战后的惩罚整个德意志民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3分

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化化进程》

材料四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五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任务。……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却是以资源的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等为代价的,它只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任务,在新的时期,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很难培养出竞争优势,所以,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6.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7.根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哪一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18.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19.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20.依据材料五,指出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生产方式变化:从手工工场到工厂。前提: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条件: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劳动力;手工工场的专业分工,使机器发明成为可能,技术条件是根本性的因素。

解析

材料中“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生产方式的变化是: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前提和条件: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和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技术革新提供了根本性因素。

考查方向

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作出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技巧是看好分数,明确回答几条。

易错点

所学知识记忆不牢固,容易漏掉:手工工场的专业分工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外商企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原因:外商企业随着《马关条约》允许外资在华投资设厂成为主导。(或是外国加紧资本输出)

解析

材料中“外商企业的资本数量是103153”说明外企是占主导地位的;材料中“1895-1913年”,结合所学知识,得知是甲午战后,得出原因是:马关条约后资本输入成为外商投资的主流。

考查方向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认真分析,作出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原因。注意对时间的辨析。

易错点

主观材料分析不到位,容易回答不全面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苏联是一战后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中,孤立无援;苏联的工业实力落后,缺乏工业化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解析

结合所学,回答斯大林体制的背景,政治上西方的威胁;经济上工业落后。材料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说明工业化的特点之一;材料中“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说明特点是高度独立自主;材料中“以牺牲农业的利益”说明特点之一。

考查方向

斯大林模式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得出答案。

易错点

主观材料分析不到位,容易漏掉知识: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意义: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解析

材料“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说明一五计划是受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说明原有的工业结构发生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说明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意义:初步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初步确立了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考查方向

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尤其关注的是材料内容的简述,而不是摘录。

易错点

对材料归纳不到位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问题:资源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解析

材料中“却是以资源的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等为代价的”说明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是资源浪费、城乡差距拉大。

考查方向

新中国工业化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作出判断,尤其需要注意题干要求。

易错点

对材料的把握不到位,容易出现问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