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万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万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表述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并关注题干中一些限制性词语。
易错点
考生不能认真对照文中句子的含义。
正确答案
解析
“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无中生有;“兴趣盎然”也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和原文表示范围的词。
易错点
不能从文中找到关键性词语,容易产生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说法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相关表述是“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也有误,文中相关表述是“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读懂作者写作意图。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从而忽略无中生有的文句。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美容仪,身长六尺。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诸州守皆弃城走矣!”师旦叱曰:“汝亦欲吾走矣。”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众皆曰:“愿为国家死。”至城破无一人逃者。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智高怒,并贵害之。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5分)
(2)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5分)
正确答案
解析
理解语义的基础上,找出断句的标志,或者按照句式的特点断句。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然后依次断开。做这类题时,可先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开的地方,要善于找断句的标志性词语,或者参考句式。
易错点
理解文意是关键。
正确答案
解析
“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这一说法错,因为根据后面的解释,大理寺仅是“复审机关”,审判是刑部之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看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易错点
文言文细节读不懂,造成错选。
正确答案
解析
“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的人是王从政,而不是赵师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看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易错点
文言文细节读不懂,造成错选。
正确答案
(1)恰逢夜幕降临,敌贼稍微有些退却。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说,把我的州印拿来你佩戴在身上,让妻子背着儿子藏匿起来。
(2)天刚刚亮,敌贼攻打城墙越来越急,身边的人请求他稍微躲避一下,赵师旦说:“作战而死与被敌人杀戮而死有什么区别呢?”。
解析
(1)关键词为“会”“却”“语”“匿”,各1分,句意1分。(2)关键词为“迟明”“左右”“少”“何如”各1分,句意1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关键是找出句子中的关键实词、虚词和句式,按照“直译为主,意义为辅”,的方法。
易错点
一些学生只翻译大体意思,不能准确翻译出重点字词。
【参考译文】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赵稹的侄儿。他的容貌仪表俊美,身高六尺。少年时学习了很多书籍历史,对刑名之学尤其刻意研究。利用赵稹的荫庇,试用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自己作出决断处理,官吏不能取得百姓的一文钱,东西扔在路上,没有人敢拿走。他因此被举荐改任大理寺丞、知彭城县,升任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攻破邕州,顺江东下,赵师旦派人去侦察敌情,手下回来报告说:“各州守臣都丢弃城池逃跑了!”赵师旦斥责他说:“你也想让我逃跑。”于是进行大规模搜索,抓捕到三个间谍,斩了他们来示众。这时乱贼已经逼近城下,赵师旦只有三百名士兵,打开城门迎战,杀了几十人。恰逢夜幕降临,敌贼稍微有些退却。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说,把我的州印拿来你佩戴在身上,让妻子背着儿子藏匿起来,说:“明天敌贼一定大举来到,我知道抵抗不住,但是不能离去,你留在这里,死了对我也没有什么益处。”遂即和监押马贵部士兵固守州城。召呼马贵一同吃饭,马贵吃不下去,唯独赵师旦还像平时一样吃得饱饱的;到了晚上,马贵躺在那里不能安然入睡,赵师旦一躺下就鼾声大作。黎明时,敌贼攻击城池更加紧急,左右的随从都请他稍微躲避一下,赵师旦说:“你们是愿意战死呢还是愿意被杀死呢?”众人都说:“愿意为国家而死。”直到城池被攻破没有一个逃走。箭射完了,和马贵一起回来,靠着大堂而坐。侬智高指挥士兵叫嚷着争相进来,威胁赵师旦,赵师旦大声斥骂:“饿獠,朝廷有什么事情对不起你们,竟敢谋反呢!如果天子发出守兵交战,你们就没有活着下来的了。” 侬智高大怒,把他与马贵一同杀害了。敌贼离去之后,州里的人为他建庙。事情平息之后,他被赠为光禄少卿,赐他母亲王氏为长安县太君和帽子披肩,录用他的子弟和侄子三人做官。赵师旦遇害的时侯,年龄才四十二岁。他的灵柩经过江山县,江山的百姓迎接赵师旦的灵柩,在路上哭祭他,连绵几百里都不断绝。
同时有一个叫王从政的人,凭借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的身份,与侬智高在太平场作战,被逮住,不停地大骂乱贼,乱贼甚至用滚烫的开水来浇他,最终不屈而死。赠他为信州刺史,录用他的孙子两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
夏生荷
1949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住。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却坚持要回国,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可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政府不允许在美的中国籍高级知识分子离开,穆旦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冲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了祖国,在南开大学任外语系副教授。
一回来,穆旦就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甚至停止了写诗,以便专心于译作。5年内,他便翻译出版了普希金的好几部代表作,以及《拜伦抒情诗选》《济慈诗选》等等。他的译作发行量很大,以至于没人知道他是诗人穆旦,只知道他是翻译家查良铮。然而,穆旦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因此很不得一些人的喜欢,这也为他后来的连连厄运埋下了隐患。
1959年,在南开大学“反右倾”运动中,有人翻出了穆旦的过去,举报了他,天津中院随即宣布穆旦为“历史反革命”,判处他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这是历史的悲剧,穆旦无力反抗。作为“历史反革命”的他,被发配到校图书馆,白天要从事打扫厕所、楼道等杂役,晚上则要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亲朋们不再上门,穆旦也变得沉默寡言,当初他执意要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翻译文学,但现在却要放下手中的笔,“沉重的枷锁会被打断,牢狱会被颠覆,而门口的自由将微笑地把你们拥抱……”这是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的诗歌,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枷锁何时才能被打破。
4年后,穆旦终于被解除“管制”,成为了图书馆的普通员工,虽然他仍然要定期写思想汇报,但毕竟能重新提笔了,此时的他决定完成一个宏大的计划,翻译英国作家拜伦的名篇——《唐璜》,他曾对妻子说:“《唐璜》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我一定要让中国的读者读到它!”此后,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穆旦用了整整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2万多行的《唐璜》初译稿。但就在此时,“文革”爆发了,因为“远征军的问题”,穆旦再次陷入困境,他被“红卫兵”抄家,没收和焚烧掉很多书籍和稿纸,好在他拼死保住了《唐璜》的手稿。
1973年,穆旦修改好了《唐璜》,并试探着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询问能否出版,编辑回信说,寄来看看。穆旦兴奋不已,他用牛皮信封小心地将译稿包好,并在扉页上写上鲁迅的名句,用于激励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侯炬火!”但译稿寄出去后使石沉大海。直到3年后,穆旦才托朋友打听到《唐璜》的下落,友人告诉他:“仍然在出版社,暂不能出版,但编辑有意保留。”穆旦欣喜不已,可遗憾的是,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知心血之作《唐璜》的消息。
穆旦去世3年后的1980年,《唐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85年春,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里,陪伴他的是一部散发着油墨香的《唐璜》。
1981年,穆旦被平反,友人为他送上了一副挽联:“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吧。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穆旦曾这样写道:“我至今仍认为,人只能或为理想而活着,或是为物质手受而活着,享受到手的可能淡而无味,只有理想使生活兴致勃勃,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5.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的万安公墓里,为什么陪伴他的是出版的译著《唐璜》?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6.为什么说“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是穆旦伟大人格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放弃美国很好的生活”表述不当,在美国可能会有很好的生活。C项“解除‘管制’后” 有误;D项“用鲁迅的名句激励自己”在“译稿寄出”之前。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认真阅读全文,注意文章的内容的细节,结合题目仔细辨析。
易错点
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偏差,造成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
①《唐璜》是穆旦认为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他期待早日出版,(1分)但在有生之年没能实现。(1分)②译著《唐璜》是穆旦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他用了3年,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而完成的,在被“红卫兵”抄家时,他拼死也要保住。③成立社会研究部,启动对少数民族调查研究。(1分)
解析
只要认真阅读文本,不难概括出原因,文中5——7段写到穆旦对《唐璜》的喜爱,翻译过程以及对它的保护过程。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要着眼于文本,提取重要信息并分点概括出即可。
易错点
概括不全面和准确。
正确答案
①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②坦荡耿介(坦诚正直)他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③秉执理想,百折不挠。在政治运动中厄运连连,但他没有放弃翻译外国优秀文学的理想和追求。④坚韧执着,不辞辛劳。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全文写了穆旦的事迹,赞扬了他的伟大人格。这句话本身就的对穆旦的赞扬。结合全文可以感慨出来。一般答三点,并结合简单材料分析就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而对于考生的看法,看似开放,实则要着眼于文本。首先要阐明考生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
易错点
将半开放的题目回答成全开放题,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清香楼主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隶书大字。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家书写、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妙。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
清香楼的总经理是甄仁,具体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尤其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点儿差错。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这里宴请外地的几位友人,幸亏甄仁在场,要不就会闹得不愉快。
雷默为湘潭书画院退休画家,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诗擅长古风,起承转合,气势宽博;书法诸体皆能,尤以隶书得彩;治印师法汉宫印,又多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画风狂野,大写意花鸟色墨淋漓,画松最让人称道,铁干铜枝,龙鳞粗拙,针叶鲜茂。虽每平方尺万元以上,他却不肯轻易出手。
雷默设宴,只点菜,不要酒,他自带了两瓶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
按礼数,甄仁先在大门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间,然后亲自沏茶,并记下客人所点的菜名,退下,去厨房细细交代。酒过三巡后,甄仁自备一杯酒,到雅间来敬雷默及客人。雷默很高兴,向客人介绍甄仁:“他与书画界长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谦和地笑着说:“我只是附名人骥尾,惭愧,惭愧。请雷老和各位先生尽兴,有事只管吩咐。”
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店堂里传来争吵声。跑堂的小伙子急匆匆告诉甄仁:雷默和客人把酒豪饮一尽,指名要买陈列柜里的两瓶茅台三十年陈酿,但甄夫人执意不肯。甄仁心里骂了一声“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拔到一边,拿出酒来,说:“雷老,贱内不懂事,请您海涵。这样的好酒,雷老不喝谁喝?我送给您,算是赔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让你送,酒饭钱用不了我的一尺画哩。你的话让我快意,雅间靠墙立着画案,你很有心啊。快把大册页、色、墨、笔等物摆上去,我和朋友边喝酒边轮流为你作画,算是答谢!”
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或应甄仁之请泼墨挥毫。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画了十张。遗憾的是,雷默没有画松,画的是一篮荔枝,题识是“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亲快满八十了,住在乡下的青松镇。甄仁的父亲过世早,母亲这一生吃过不少苦,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为母亲贺寿。他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为“百松多寿图”,自写了序,概说老母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请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
夫人问:“怎么不请雷老画松?”
“先让别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
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午后,甄仁先打电话预约,然后打的去了雷默的家。两人坐在宽大的画室里,喝茶、聊天,甄仁动情地说明来意,再打开册页本,请雷默观赏一幅幅松画。
“还留了两面,想请先生赐画,不知行否?”
“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
“雷老,您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这份孝心。”
雷默拎起毛笔蘸上墨,画几株南方的马尾松,再画峭峻的石头。松干、松枝、松针,凸出土的松根,多棱多纹的石块,下笔沉稳快捷,浓淡兼施;再以赭色染干染枝,以绿汁涂松针,生意盎然。
甄仁说:“先生画松得南宋李唐之气韵,但他画的是北地之松,而你画南方马尾松,是多年写生所获,透出一个‘秀’字,了不得,了不得!”
雷默说:“你没有说外行话,我很高兴。”
画完了,雷默题识:松谷云根图。癸已春应邀,雷默一挥。
过了些日子,有人告诉雷默,在那位领导干部之母的寿宴大厅里,他看见了那幅《松谷云根图》,画的上边临时夹着一张大红纸条,上写寿者的姓名和贺寿者房地产老板的姓名。
雷默马上明白了:他在册页上画的画,被甄仁挖截下来,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什么东西!”雷默狠狠地骂一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8月期,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8.小说中的甄仁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结尾出人意料,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理解不当;E项“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分析错误。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而对于考生的看法,看似开放,实则要着眼于文本。首先要阐明考生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
易错点
对文章深层次的解读不到位,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
①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店铺命名、白横楹联不俗,与画家谈论绘画很内行。②精通商道,心机缜密。用文化气息吸引顾客到他店里;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店中常备空白大画册,以便书画家酒酣耳热时留下墨宝;在“百松多寿图”册中预留两张空白页让雷默画松等。③见利忘义。明知雷默不愿意,但为了钱还是把雷默为自己母亲贺寿的《松谷云根图》挖截下来卖给房地产老板(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如有其他解释,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只有梳理文本,不难概括出作者的形象特点,所以要认真阅读,筛选信息。并且要分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要着眼于文本,分点答出即可。
易错点
要点概括不全面,不准确,缺乏必要的分析。
正确答案
①使情节波澜起伏。为甄仁母亲贺寿的《松谷云根图》竟出现在领导之母的寿宴上,情节陡转,但又与前文雷默回绝房地产老板高价购画相照应,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②凸显人物形象。为谋取利益,甄仁竟把为母亲贺寿的松画从“百松多寿图”册中挖截下来,转卖他人,凸显了他见利忘义的形象。③深化主题。结尾批评了一些看似讲道德、有品位的商人见钱眼开、不顾道义的行为,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每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点明作用1分,具体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题目涉及小说的结构、内容和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一种开放性试题,但又不能抛开文本,要在结和文本的基础上作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而对于考生的看法,看似开放,实则要着眼于文本。首先要阐明考生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
易错点
将半开放的题目回答成全开放题,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4.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15.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不是“引用”而是“化用”。E项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答出一项3分,答出两项5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诗歌而言,考查的女人包括诗歌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全面理解诗歌。
易错点
对诗歌诗歌深层次的解读不到位,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
特点:雨天,及时。
解析
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每点2分,两点即可。)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题是关键。解读出题目的含义,答题就有了思路。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此类问题一般都要从手法入手,先陈述观点,再结合诗句进行阐述。
易错点
考生容易只答手法,没有联系到作者思想,显得答案单一干瘪。
16.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坚持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 , 。
(3)李商隐《锦瑟》一诗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对当时之情为之哀婉不已的一句“ , 。”
正确答案
(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准确理解语境,结合积累的名句,准确填写。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加强名句名篇背诵,并理解文义。
易错点
不理解语境要求填的语句,造成错填。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作为最古老的画种,人物画曾在汉唐光耀画坛,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趣,传神、载道的人物画让位于畅神、悟道的山水和花鸟画,此后的千年间, ① 。随着20世纪的到来,人物画成为中国画坛成就最高的画种,画家之众,作品之精,堪称空前, ② 。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 ③ ,则是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近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通过百位艺术家280余件代表性作品的展示,基本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复兴之路。
正确答案
①人物画渐趋式微(人物画渐渐衰落) ②其根源来自于现实的光茫照耀(原因在于它立足于现实的土壤) ③关注现实,勇于创新(立足现实,不断创新)(答出一条2分,答出两条3分,答出三条5分)
解析
从全段来看,是说人物画的兴衰历史,结合①前面的内容,①处填人物画渐渐衰落的内容;②处填现在人物画空前的原因;③处填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原因,并注意句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只要前后语境,表达出相应意思,从内容和句式都符合要求就行。
易错点
内容不连贯。
21.下面是某城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正确答案
①构图要素:该读书节的标志由爱心、书本和纽(丝)带等元素组合变化构成(2分,划线词语写对1项得1分,最多得2分。)
②爱心和书本寓意是热爱读书,用心读书。(2分)心形纽(丝)带寓意是以读书(节)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或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2分)
解析
此题是解析标志的构图要素和图形寓意,描述构图要素可从整体到局部顺序,简明准确地描述图形的组成部分,标志整个是一个心形,又结合了书本的元素和丝带的元素,把三者表述清楚即可。标志本身就是读书节的标志,所以寓意更简单,只有结合读书的意思就可以。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图文转换题一般考查构图要素和图形寓意,设计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做这类题时要看懂整个图形,一般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的顺序,简明准确地描述图形的组成部分,此图是标志,结合具体的标志名称,表述寓意即可。
易错点
表述构成要素不准确、全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主语缺失。可将“这里正在展出‘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改为“正在这里展出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B项句式杂糅。可将“这一依据”删去。C项并列不当。“风浪”包括“毁灭性巨浪”,可将“风浪”删去。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用成分分析法进行辨别,按照一定规律分析。
易错点
不会进行语法分析。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茅海建进一步说道,我们不能妄言梁启超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存在着知识性的错误,其中固然有一些, ① 他在这万面的学识也远超今人,不过梁将古代经典、史籍所言“议会之实”与近代西方民主之下的议会制度相提并论, ② 说是“差误的比附”,实在是源自他对西方民主制度理解的偏颇。 ③ 他在《古议院考》中称赞了泰西各国的议会,阐扬了中国古代类似议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但 ④ 是否要设立议会,梁 ⑤ 持否定态度, ⑥ “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学校才是开启民智的必经之路。
正确答案
解析
第一处,结合“错误”和“远超今人”可推断此处表转折,用“但”;第三处结合后面的“但”可推断前面表示条件,用“尽管”;第四处,“关于”有提示性质的作用,只能用于句首,“对于”可用在句中,可推断用“关于”;第六处是对前面的解释,可推断用“因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应重点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上下文文意进行推断,确定使用哪个词语。
易错点
掌握不准虚词的用法,判断不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日,王宝强离婚风波炒得沸沸扬扬,随后,事件继续发酵,话题上升到了财产分割。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很多财产不是王宝强名下。
②在常人眼里,一张普普通通的寻子启事,似乎并不会引出多少“题外话”。但是日前,细心的宝鸡渭滨分局民警却刨根问底,从一张小小的寻子启事入手,成功连根拨起一个毒贩。
③经过4年艰苦谈判,哥伦比亚政府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惺惺相惜,2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宣布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
④姚明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在他的感召下,很多人也如过江之鲫,投身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活动中去。
⑤记者发现,2016年企业招高端人才的胃口大过往年,不少民企开出二三十万元年薪吸引博士,还提供百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可惜上门应聘者寥寥无几。
⑥通常一本书的前言是要提纲挈领的,然而面对顾城,我却不愿这样下笔,并非不可为之,而是自觉资历浅薄,更重要的是顾城于我而言其实就是一部成长史。
正确答案
解析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连根拔起:比喻彻底铲除或消灭。连根拔起,侧重于修饰犯罪团伙等集体,不能修饰“一个毒贩”。惺惺相惜:聪明人怜惜聪明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敬重、同情。对象不当。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很多,为贬义词。此句褒贬不当。寥寥无几:非常少。提纲挈领: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语境,结合成语的含义,选出使用正确的成语,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不理解成语的引申义,造成错选。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条奇葩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帖子是由四川眉山一位女士发的,她于10月15日在商场被小偷“光顾”,现场一男子告诉她,包包在进商场门口时被小偷打开了。女子追赶小偷无果后回家,将此事发上网并指责提醒她的人说:“我很想对告诉我的人说声,你是不是男的,小偷都惹不起吗?在旁边看见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有这样做人的吗?”此帖一出,引来众多网友炮轰,认为她不谴责小偷却埋怨提醒者,是狗咬吕洞宾。即使当事男子回复当时自己离得很远,且顾忌小偷有几个同伙一道,也没获得女士的理解,她坚持拒绝向提醒她的男子表达谢意。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1)从提醒者的角度看,坚持行善,无愧于心。以合适的方式做善事。好人会被大众认可。提醒者是否可以在盗窃实施的时候,用一种相对安全和隐蔽的方式,提前打断盗窃的实施,毕竟,光天化日之下小偷再人多势众,终究多不过正义的民众。
(2)从发帖人的角度看,财物被盗,完全可以用一种并不情绪化的方式,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表达得冷静客观,而不是咄咄逼人,出言不逊。这样,便不至于使自己既丢了钱财,还不被同情。
理性对待失窃。尊重他人的好意,不要出言不逊。冷静表达,理性对待。别误解好人心。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3)从众网友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不满意发帖者是非不分的态度,更对发帖者道德绑架式的话语表达了充分反感。但是完全没必要以“骂”的形式来表达观点,让被盗者雪上加霜。坚持正义,是非分明;同情之心不可抛;批评别人要以尊重为前提。
考查方向
易错点
部分考生不会抓材料中的关键词,立意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