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5.右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它们的相似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表格材料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周为奴隶制“天下共主”的格局,东汉为封建大一统格局,而曹魏和北魏正是实现了地区统一,故B错误;在开国者身份方面,东周为奴隶主,东汉、曹魏皆为汉族封建地主,而北魏统治者则是鲜卑贵族,故C错误;治国思想方面,东周实行奴隶制度、奉行礼乐制度,曹魏、东汉实行封建制度和推崇儒学,而北魏少数民族政权则推行汉化政策,故D错误;从都城看,以上朝代或政权都定都今天的洛阳,A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较为容易,可回顾所学基础知识,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史实不清而误选。
8.观察右图,图中的传播路线应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地图题的关键是注意空间和方位,并有效获取图中所标注的地点、路线走向、时间等有效信息。从本题地图所示,该文化流派或宗教传的播路线是从阿拉伯半岛出发,然后向西亚、北非和西班牙等国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儒学诞生于中国、佛教诞生于印度半岛、基督教诞生于亚洲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地区。故综合以上分析,D正确;排除AB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准确解读图片材料、把握地理方位和路线走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选D。
易错点
对历史上的相关思想流派或宗教兴起的史实不清而误选。
10.右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发行的特种纪念币。币面中的人们劳作的目的是为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示材料、有效获取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纪念币上的“长城的修建 公元前一世纪”的文字及长城建筑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当时正值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在北方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匈奴的侵扰,故而秦朝在统一中原以后,驱使民力将战国时期北方各诸侯国的修建的长城进行连接,以抵御匈奴,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获取图片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即可知B正确。
易错点
审题和史实不清而误选。
1.上博收藏的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载:尧的前任是有虞迵。据此,可以佐证(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研究与方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迁移所学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由“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载:尧的前任是有虞迵”的史料信息可知C正确;题干材料不能反映舜、禹的存在,排除A;尧的传说在夏朝建立之前,B错误;D是对材料的误读误解,并且依据题干所提供的孤立史料也无法得出结论,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的原则,可直接选出正确的C项。
易错点
: 对历史的时间把握不清而误选B;不能准确地解读材料而误选AD。
2.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主张恢复等级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材料“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的信息,可排除西周初期的A;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当时正值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即所谓的“礼崩乐坏”,所以他积极主张恢复“周礼”,故B符合题意;CD与题干反映的时代特征不符,皆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题意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很容易选B。
易错点
: 史实不清而误选AD。
3.观察右图,图中“?”应填(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片材料信息可知,当时的中原王朝边疆地区设有“都护府”,四周有“回纥”、“突厥”、“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有“波斯”、“大食”、“天竺”、“新罗”、“日本”等并存的外国,结合所学可判断,此时中国处于唐朝统治时期,C政权;排除AB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唐朝的史实,很容易选C。
易错点
: 史实不清而误选。
4.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和手段,应首推( )
正确答案
解析
:题干引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为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生产关系出现了大变革,中国历史全面进入到封建社会,新兴地主阶级人民地位和民心向背看成是自身统制是否稳固、长久的关键,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更是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故B符合题意;春秋晚期的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等主张,体现的是“人”的重要性,而非“民本”思潮,故A错误;荀子提出了“君舟民水”的主张,但时间上要晚于孟子,不符合题干“应首推”的题意要求,排除C;朱熹发展了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以强化封建纲常,与本题主旨不符,D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注意从春秋时期“人”的重要性到战国时期“民本”思潮形成的演变,同时结合孟子“民贵君轻”主张的史实,故选B。
易错点
:不能准确地解读材料、抓住题意和主旨而误选A;史实和时间不清而误选C。
6.欧洲人翻译中国文献渐具规模,尤其是儒家经典,主要得益于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印刷术的西传和近代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4、15世纪以后,由于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的影响,一些西方传教士自海上来到中国,他们在引进中国科技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同时,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也需要利用中国儒家思想作为反对教权主义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武器,故A正确;BCD与通过传统路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时间则在14世纪以前,且不以传播儒家文化为主,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背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A。
易错点
史实和年代不清而误选BCD。
7.下列著作最可能为多数专制君主青睐和推崇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为西汉司马迁所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罗万象、又融汇贯通,“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特点,故不符合“多数专制君主青睐和推崇”的题意;B为北宋宰相司马光主持编篡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目的在于“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故名《资治通鉴》,故正确;C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译著,主要宣扬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排除;D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百科全书派”编著,它是法国成为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心的标志,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把握题意并根据所学,故选B。
易错点
史实不清、不能回顾著作内容并结合题意进行判断而误选。
9.下列政权若按照建立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朝代名称和政权更替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是在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由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所建立的政权,因定都洛邑,史称"东周" 以别于西周,其前半期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称为“战国时代”;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一度统一北方,后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共10年时间,历经三个皇帝,虽以“周”为国号,但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别称“郭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概念的的识记、比较的能力,经审题后、按题意选A。
易错点
史实和概念不清而误选。
11.抛开中国政府,首开由列强自行组织的“市政机关”管理的地区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材料“抛开中国政府……由列强自行组织的‘市政机关’管理”的信息,体现了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说明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破坏。结合所学可知,此应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后果,B正确;A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时实行的有限的对外交往的窗口,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独立自主地国家,排除;CD实行的时间较晚,与“首开”的题意不符,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有效信息,明确列强在华的租界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产物,然后结合所学,排除干扰项即可选出B。
易错点
题意不清、时序不明而误选。
16.现代政治学说具有清晰的传承性。观察右表,其中的“?”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现代政治学说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政府论》是英国洛克著作,汇集了其主要政治哲学思想,成为古典自由主义集大成者,该书驳斥了君权神授说和王位世袭论,阐述了公民政府起源、范围、目的,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辩护,对该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法的精神》是启蒙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与法理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奠基人孟德斯鸠的最主要著作,该书倡导法制、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将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他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首先在实践上运用孟德斯鸠的理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是美国,并将“三权分立”理论订入宪法;受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B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回顾相关历史背景和文献的内容及关系,明确B项《合众国宪法》即为1787年美国宪法即可。
易错点
史实不清、历史文献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明而误选。
20.到18世纪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加赞扬的主要是法德的一些思想家,而英国思想家却多持批评态度,即使在法国的思想界也不统一。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材料 “18世纪”等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及近代欧美代议制民主的相关知识可知,当时的清王朝实行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且内阁制等资产阶级民主制日渐成熟,所以“英国思想家却多持批评态度”;当时的德意志邦国林立、尚未统一,政治上亟待加强中央集权、树立君主的权威,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加赞扬”;法国大革命后,政局动荡,君主派、共和派长期斗争,所以“法国的思想界也不统一”,故选C;ABD与本题的主旨不符,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准确地解读材料、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国情和时代背景,经比较后得出C正确。
易错点
不能结合各国国情、时代背景,用正确的历史视角看问题而误选。
12.近代上海公共照明,率先使用的能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煤气灯在上海出现,最初仅用于街道和商店、茶楼、戏院等公共场所,后来才用于居家照明,故选B;蒸汽是动力而非“能源”,且AD都不能应用于照明,与题意不符,排除;19世纪80年代,上海才在全国率先采用电灯照明,C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所学知识和概念的的识记、比较的能力,同时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相关知识,正确答案为B。
易错点
审题和概念不清而误选A;史实不清而误选C。
13.伏尔泰非常推崇“在(中国)帝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其用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 “(中国)帝国最早时代……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应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谏议制度,它可以起到机构间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客观上对君权的抑制作用。而在启蒙运动时代,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也需要利用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国较为先进的封建官僚制度,作为反对法国现实社会中的封建特权、教权主义和君主专制的武器,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的谏议制度及法国大革命历史背景的相关知识,选B。
易错点
不能准确地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背景的相关史实而误选。
14.右图是 “飞机发明一百周年” 纪念邮票中的“中国篇”,邮票背景图中的左侧是中国人制造的最早飞机,其设计者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从而迎来了世界航空时代,故而材料所提到的纪念邮票发行的2003年,正好是“飞机发明一百周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赴美飞机设计师冯如也在1910年制造并试飞获得成功,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故A正确;排除BC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并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很容易选出A。
易错点
史实不清而误选。
15.100年前,陈独秀作为北京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热衷宣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材料“100年前”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判断,当时正值1915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以北京大学为基地,积极开展新文化运动,此次思想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就是“民主科学”,故选B;A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故C与题干所提的时间不符,排除;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故D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材料所提供的“100年前”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易错点
不能紧扣题意、关注时间和迁移所学知识而误选。
17.……签订,不仅打破了大清帝国的天朝体制,而且还开启了近代不平等的条约制度。文前省略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获得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给地,英国率先发动鸦片战争,并在1842年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该条约与其后的一些附件和补充条款共同形成了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体系,故A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经解读、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结合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近代的相关史实不难得出A正确。
易错点
审题和史实不清而误选。
18.19世纪以来,法国的经济经历了四个快速增长期:1850-1870年、1896-1913年、1920-1929年、1946-1970年。其中,第一个快速增长期,主要得益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的相关知识。由材料“1850-1870年”、“ 第一个快速增长期”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向欧美主要国家扩展,从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符合题意;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与题意无关;当时的法国政局动荡,共和之路艰难曲折,故C不符合史实,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19世纪”、 “1850-1870年”的时间信息并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即可判断D正确。
易错点
不能理解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史实不清而误选AC。
19.观察右图,若从历史视角审视,该枚纪念邮票见证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材料图片“中共七大大会纪念”、“1945”等信息可知,该纪念邮票是为了1945年春天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而发行,再联系所学可知,抗战期间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的阶段,并且中共七大还提出了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B符合题意;A的时间为1936年,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D的时间在中共七大召开之后,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准确地解读图片材料、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并联系抗日战争及毛泽东思想发展的相关史实,故选B。
易错点
审题和史实不清而误选。
欧洲流行“中国风”
材料一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在社会生活上广泛流行“中国风”,甚至在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了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
材料二
在伏尔泰(1694-1778年)眼中中国人具有“最完美的道德”。他还用中国的年代学、历史纪年,驳倒了《圣经》中的上帝创世说。按《旧约》圣经记载推算出上帝创世年代为公元前3761年,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已有5000多年了。
——摘自《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25.当时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的前提是什么?(2分)
26.列举当时欧洲社会广泛流行“中国风”的主要表现。6
27.“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从中可透视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28.从史学研究看,对“上帝创世”年代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的推算主要存在怎样的局限?(3分)
29.请从历史视角解释上述两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4
正确答案
新航路开辟,传教士来华,东学西传(任1点2分,写康乾盛世\启蒙运动\传播宗教1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东学西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17世纪末到18世纪”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中、欧的历史背景,可从新航路开辟、传教士来华和东学西传等方面进行归纳。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问可抓住材料提供的时间等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背景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易错点
审题不清、不能有效结合所学分析问题而误答。
正确答案
物质:瓷器、茶叶、丝绸;思想:儒家学说等。艺术:书法、绘画、园林等;(要求:答案要成文,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特点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调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可从经济、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列举表现。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握题意、围绕“中国风”的概念内涵,从经济、思想、艺术等三个方面展开归纳即可。
易错点
审题不清、将“中国风”地概念单纯地误判为文艺范畴而误答。
正确答案
中国文化已影响到法国上层社会(法国统治阶层接受和仰慕中国文化);也可以透视到西欧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任一,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和东学西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能力。由材料“法国宫廷采用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并结合东学西渐的相关史实,可直接得出中国文化已影响到法国上层社会,或法国统治阶层接受和仰慕中国文化,或答:从中可以透视到西欧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握题意、围绕“东学西渐”的相关知识,直接按问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由现象进而分析本质而误答。
正确答案
推算“上帝创世”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所依据的《旧约》和中国早期的历史资料,多是神话或传说资料,其证史价值不足全信,因此其结论也不可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把握程度,可围绕信史考证的一般途径、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强调:推算“上帝创世”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所依据的《旧约》和中国早期的历史资料,多是神话或传说资料,其证史价值不足全信,因此其结论也不可靠。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问围绕信史考证的途径、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即可。
易错点
囿于材料的史实本身、没有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而误答;不能用学术语言规范作答而丢分。
正确答案
材料一可以看作是历史背景,材料二是生活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们的认识(2分)。伏尔泰的思想观点是在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流行中国风的社会大背景下,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当然伏尔泰的观点也会进一步推动欧洲的“中国热”和发展。从两则材料关系中,也可以体现出人的认识和社会存在间的辩证关系。(2分)
解析
:本问可结合历史背景和材料内容,从因果关系、围绕“从历史视角”和“内在联系”的题意展开进行分析和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围绕题意并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稍加展开、分析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材料、围绕题意而误答。
包容的儒学
秦汉中国能够熔铸为坚实的整体,乃是基于文化、政治、经济各项的“软实力”。两宋学者组织的儒学,可以说是汉代以来规模宏大、海纳百川的文化传承,此时结晶而成的一套严整的思想体系。
——摘自许绰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21.中国秦汉所熔铸的坚实“整体”是指什么(2分)
22.列举文中的“软实力”主要指什么?(3分)
23.“两宋学者”主要包括哪些人?(2分)
24.为什么说两宋儒学是“规模宏大、海纳百川的文化传承”和“严整的思想体系”?(3分)
正确答案
大一统国家(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中央集权国家或中央集权体制)。
解析
:由材料“秦汉中国能够熔铸为坚实的整体”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开创了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格局,并通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这种大一统格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结合西汉新儒学和两宋理学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易错点
审题和史实不清而误答。
正确答案
文化:形成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创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形成广泛运用铁器与牛耕的灌溉农业(或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农耕经济)。
解析
:由材料“秦汉中国……基于文化、政治、经济各项的‘软实力’”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化方面,秦汉形成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政治上,创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形成了广泛运用铁器与牛耕的农耕经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文化、政治、经济三方面加以概括、分析即可。
易错点
审题不清而误答;史实不清而丢点。
正确答案
程颐、程颢、朱熹。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理学兴起,其代表人物为北宋程颐、程颢兄弟及南宋朱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易错点
史实不清而误答。
正确答案
因为这一儒家体系融合汉唐以来的佛、道思想;同时就宇宙本原展开广泛深入地探讨,将儒家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高度,形成以“理”为核心的精致完备的理学体系。
解析
:材料“两宋……儒学……规模宏大、海纳百川的文化传承……”意为两宋时期,儒家思想积极吸收佛、道思想,以强化封建纲常伦理,形成了“一套严整的思想体系”即力学体系。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对材料的解读与理解能力。
易错点
史实不清而误答。
缠足历史的终结
材料一
戊戌变法时期不缠足会分布示意图
●不缠足会所在地
——郑武良《戊戌时期维新派不缠足运动研究》
材料二
上海成立了天足会,我和我的二哥便成为反对缠足的激进分子,我的大哥也同情我们,……但是我的大嫂却无论如何也听不见我们的话,竟自把女儿的脚给缠上了。唉,变什么法?维什么新?就在自己家里也行不通。
——吴玉章(1878-1966)著《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三
1901年,清政府颁布诏令,严禁女子缠足。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命令,严令禁止女子缠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命令,严令禁止女子缠足。
20世纪50年代,缠足习俗基本废除。
30.戊戌变法时期不缠足会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2分)
31.依据材料推测吴玉章大嫂给女儿缠足大约发生在何时?请指出判断依据。4
32.清政府是在什么形势下颁布诏令,严禁女子缠足的?(2分)
33.为什么1949年后,就能很快废除缠足的历史?(2分)
34.依据三则材料,你怎样看待近代以来废缠足的历史?6
正确答案
中国南方,或中国东南方。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解读图示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问作答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较早地在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和沿长江的内地港口城市兴起,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随之发展,而材料提供给的地图也显示了此空间分布的特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问可对照地图所示方位信息直接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对照地图的信息和题意而误答。
正确答案
戊戌变法时期,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清末(2分)依据:材料一,维新变法时期成立天足会;材料二,“变什么法?维什么新?”(任一,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维新变法时期成立天足会”、材料二 “变什么法?维什么新?”可知,此事发生在戊戌变法时期。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问可结合材料一或二的信息得出缠足的时间为戊戌变法时期。
易错点
不能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而误答。
正确答案
在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之后,清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或清末推行新政。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二 “1901年”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分析指出清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进而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或新政措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的时间信息并结合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易错点
不能有效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而误答。
正确答案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或者实现了男女平等,或妇女地位的提高)。(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新中国民主改革、革除各种社会陋习的相关史实,进而概括指出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从而实现了男女平等,妇女地位提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新中国建立的时代大背景进行分析。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而误答丢分。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的缠足是对妇女身心的摧残和压迫;近代废除缠足运动,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人们追求平等、进步、文明的表现;废缠足运动历经曲折,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女子缠足的危害性、西学东渐的影响、废除缠足运动的曲折历程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多方面展开分析即可。
易错点
不能完整地解读材料、多角度展开分析而丢点丢分。
“今非昔比”
欧洲人18世纪和19世纪对待中国文化态度的前后反差及其因缘,某学者有如下论述:
1789年以后中国文化的威望黯然失色,除去欧洲新的社会结构使中国思想在政治上变得无用这一事实之外,还找不到其他解释。其中之一是19世纪中国已不是18世纪的中国了……。最大的原因是欧洲文明的巨大进展,它现在开始是在远远超过中国的水平上运动着。
——摘自《康乾盛世的历史报告》
问题:(17分)
35.文中的“中国思想”主要指什么?(2分)
36.1789年以后,欧洲出现的“新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指什么?(2分)
37.推动19世纪“欧洲文明巨大进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分)
38.“19世纪中国已不是18世纪的中国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
39.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观点。5
正确答案
儒家思想(儒学)。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由材料“1789年以后中国文化的威望黯然失色”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中国思想”即为此前在中国社会居于主流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准确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作出正确判断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地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而误答。
正确答案
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1789年”的时间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英国通过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此后该国的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等逐步发展和完善;法国发动了1789资产阶级大革命,最终推翻了波旁王朝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共和之路曲折发展;北美于1775年爆发了反英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国家独立,并颁布了1789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综上可知,“新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指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地相关知识,按问概括、作答。
易错点
受到“1789年”的时间的影响误答成美国的史实;答题概括能力不够。
正确答案
工业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世纪”的时间信息及“主要动力”的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和扩展,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到了极大的发展,故而“欧洲文明的巨大进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业革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19世纪”的时间信息并联系工业革命的而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易错点
史实不清、表述概念不准确,没有联系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而误答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
正确答案
19世纪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上: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想上:西学东渐,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历史背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能力。由材料“19世纪中国……”的信息并联系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背景,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可结合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的相关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即可。
易错点
史实不清、不能多角度展开分析而失分。
正确答案
答题思路:作者观点,你的观点,你的看法。作者认为19世纪欧洲文明具有无比的优越感,否定中国传统文明(2分)。任何文明有优点也有局限,有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有相对缓慢的阶段(1分)。当时欧洲文明虽然在物质、制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也应看到其文明在一定程度也是建立在对自然、殖民地掠夺和剥削基础上,在欧洲文明中也潜在着人与自然、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间众多矛盾和冲突,也在严重威胁着人类文明(2分)。(任二,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与冲突认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中应完整、准确地解读题干,明确“作者观点”、“你的观点”和“你的看法”,史论结合、适当展开、逐步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完整、准确地解读题干材料,明确题意,做到史论结合、适当展开和逐步分析。
易错点
审题不清,不能辩证地和多方面展开进行分析而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