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郑州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模拟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1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灵性鬼才黄永玉

美丽的凤凰古城除了作家沈从文,还出了另一位奇人,就是画家黄永玉。他少年自学版画、雕塑、绘画、文学,皆造诣高深。他博学多识,才情非凡。历经世事风雨,却依然不改天真、顽皮、倔强、幽默的天性,被称为一代“鬼才”。

少年辍学的黄永玉到过广州、上海、台湾、香港,干过苦力,搞过舞美,做过编剧,历尽了沧桑。在严酷的时代里,漂泊让黄永玉把世界看了个透,颠沛流离的经历让他对人生善恶有了更深的了解。

和爱憎分明的性格一样,黄永玉的画也常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画纯水墨,淋漓尽致,不染丝毫丹青;需要用色彩了,又大红大绿大紫等“俗”色一股脑上来。国画讲求飞白,此中最显功力,黄永玉却丝毫不理会这些规则:“我的画没空飞白,要飞去自个脑子里飞去!”但他的另一类写意画,却异常地空,偌大的画面上只有一个极小然而特征极明显的人或物。兴致来了,皮纸、高丽纸,水粉、丙烯、国画色无所不用。反面泼墨,正面点染;巧拙互补,工写结合,一切出于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

黄永玉刻版画出身,很早就被誉为“中国版画界三神童”之一。1956年,他在木刻艺术最炉火纯青的阶段,创作了中国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阿诗玛》。这幅版画以美丽的撒尼族姑娘为原型,用十幅木刻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与传统木刻画崇尚黑白两色不同,他的版画大胆添加了丰富的色彩,成为中国版画史上创新的一页。那一年,黄永玉才32岁。

受这一次创作的启发,黄永玉的中国画也慢慢形成了水彩与水墨结合而相得益彰的新风格,而两次“丰盛”的欧洲之行也令其得益不少。从塞纳河到佛罗伦萨,黄永玉大量写生观摩,归来后又在万荷塘边苦练近万张白描荷花。借助西方绘画的冷暖色对比,黄永玉终于在造型、色彩与风韵上打通了中西方的经脉。他画的荷花就有着别样的美感:浑然红黄蓝绿,挥洒浓淡枯焦,最终呈现出的不再是寻常荷花高标独立的清雅之美,而是浓墨重彩的绚丽与灿烂。

除了美的事物之外,黄永玉也和他所钦佩的大师林风眠一样,从不忌讳任何“丑”的事物。有一年,黄永玉和吴冠中等人到重庆旅行写生,听人说“北京不得了,现在批黑画了,有个人画了个猫头鹰,结果出大事了”。他不以为然:“画个猫头鹰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也画

过。”回到北京后,黄永玉好奇地跑去看展览,一看才知道,他画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挂在中间,是被批得最严重的一个。“文革”开始后,黄永玉因猫头鹰事件被打成“黑帮”,一家人被赶进一间狭小的屋子,屋子光线很差,体弱多病的妻子经受不住打击病倒了,多方求治不见好转。黄永玉心急如焚,忽然灵机一动,在内墙上画了一个两米多宽的大窗子,窗外花草绚丽,艳阳高照,顿使满屋生辉。经常看着这幅画,妻子的病居然慢慢好了。

有人问黄永玉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他眯缝着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腾地坐起来,把烟斗重重一磕,不耐烦地说:“过日子就是平平常常,有时候有意思,有时候很没意思。不要成天到晚地找意义。” (摘编自《鬼才:黄永玉的旷达人生》)

相关链接

①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黄永玉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盛夏时节,他背着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饿了渴了,就坐在路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喝几口凉水。而当时他已经年近七十。(摘编自百度《黄永玉简介》)

②黄永玉在写作之余也常常读书,他认为读书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在《书的回忆》这篇文章中黄永玉有这样的总结:“读书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不那么干巴巴,使尽了力气还拐不过弯来。读一点书,思考一点什么问题时就不那么费力,而且还觉得妙趣横生。”(《耄耋之年的黄永玉》)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永玉以撒尼族姑娘为原型创作的木版画《阿诗玛》,因其炉火纯青的木刻艺术而成

为中国版画史上创新的一页。

B黄永玉画荷,一改荷花高标独立的寻常姿态,用浓墨重彩着意呈现荷花的绚丽与灿

烂,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C黄永玉一片天真,听说北京有人因为画猫头鹰出了大事,他不仅没有为自己画过猫

头鹰而担心,回到北京后还好奇地跑去看展览。

D黄永玉对人生看得很透彻,他认为生活平平淡淡就好,反对一天到晚地找意义,表

现出平实自然的人生态度。

5.黄永玉的艺术创作特征鲜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永玉独特画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以偏概全,《阿诗玛》“成为中国版画史上创新一页”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版画中“大胆添加了丰富的色彩”。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色彩运用大胆:要么不染丝毫丹青,要么各种俗色兼用;大胆为木刻添加彩色。②构图不囿于规则:国画弃置“飞白”,写意大块留白。③跨越多种画材、技法、画风等的界限:在颜料、技法、画风等方面屡有兼容和融通,如其中国画形成了水彩与水墨结合而相得益彰的新风格。④内容独特,美丑兼收,别具一格:如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4分;一点2分,其中概括1分,举例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对原文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即可。

考查方向

分析概括文章内容。

解题思路

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原文。

易错点

只有概括,没有举例。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天性天真、顽皮、倔强、幽默,爱憎分明;经历颠沛流离,对人生善恶有深刻的理解;自学成才,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美术训练,作画较少套路;融汇中西,在造型、色彩与风韵上打通了中西方的经脉;勤学苦练,不辞辛劳;坚持读书,保持思想的灵活。(5分;一点1分;答出任意五点即可)

解析

抓住黄永玉独特画风形成的原因筛选信息,然后进行概括。

考查方向

分析传主其人其事。

解题思路

先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准确概括。

易错点

要么要点不全,要么要点重复。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蚤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瑞安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殿中侍御使吴芾荐为检法官,迁监察御使。孝宗初元主完颜褒新立,求和,而中原旧人多求归。诏问何以处此,良翰言:“议和,复纳降,皆非是。必定计自治,而和不和,任之乃可。”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金再移书求故疆,良翰言:“中原皆吾故土,况唐、邓、海、泗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与张浚议事乖牾,良翰劾之,上曰:“正志亦无罪。”良翰言:“陛下使浚守淮,则任浚为重,一郎官为轻,且正志居中,浚必为去就。”上悟,出正志为福建漕运。杨存中为御营使,总殿前军,良翰言:“存中久擅兵柄,太上皇罢就第,奈何复假使名?宜慎履霜之戒。”疏三上,存中竟罢。良翰在谏省,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进给事中。改礼部侍郎,不拜。召为太子詹事,既见,上属以调护之责。一日,召对选德殿,出手书唐太宗与魏征论仁德功利之说,俾极陈今日所未至者。良翰退,上疏。上为之嘉叹,诏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

(节选自《宋史·陈良翰传》)

[注]①唐、邓、海、泗:指当时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②履霜之戒:指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

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B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

/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C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

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D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

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之初,惯例要改元纪年,改元的第一年称元年,也称“初元”。

B金朝是中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曾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长期对峙。

C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D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和不在世父亲的头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良翰德才兼备,精于吏治。他孝顺母亲,稳重端庄,做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他

在吏治尚严的瑞安任知县时,用宽松的政令安抚百姓,成效显著。

B陈良翰洞悉时局,富有见地。对如何处理金主求和、中原旧人求归一事,他认为关

键在于谋求自治;他认为金主写信索要故土是无理要求,不应归还。

C陈良翰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他认为皇上对史正志和杨存中的任命不妥,坚决反对;

他在担任谏官时,敢于直言成恭皇后的亲属封官太多。

D陈良翰忠于国事,深受倚重。他为官公正,屡次从国家大局出发,建言献策;皇上

托付他调护太子之责,又让他指陈当今不足,他的上疏令皇上赞赏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唐、邓、海、泗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考查方向

文言断句。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太上皇是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

考查方向

掌握古代基本文化常识。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科举、官职、称谓、地理、历法等基本常识。

易错点

考生对太上皇的意义不理解。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他认为皇上对史正志和扬存中的任命不妥”理解有误,原文“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只是说朝廷派遣史正志到建康,而未对他有新任命,且陈良翰所反对的也不是这件事。

考查方向

文言文分析综合。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增、减、换,考生稍不留意就会出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陈良翰说:“没什么方法,只不过我使自己的心保持公正,好像空堂上悬挂明镜一样能洞察一切(比喻廉明公正)。”

何况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又是金国违背盟约后用武力夺取的,怎么能用旧有的疆土为借口要求它们归还呢?

解析

关键词“或”(有人)、“第”(只不过)、“公”(使……公正)各1分,大意2分。

关键词“渝”(违背)、第一个“以”(用、凭借)、“安得”(怎么能够)各1分,大意2分。

考查方向

文言文翻译。

解题思路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文言文翻译。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文言文翻译。

易错点

或、第。

渝、安得。

【参考译文】

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他很早就没了父亲,服侍母亲很孝顺。陈良翰天性端庄稳重,做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绍兴五年进士及第。任温州瑞安县知县。瑞安民风以骄横跋扈闻名,官吏治理政事崇尚严厉。陈良翰偏偏用宽厚的办法安抚当地的百姓,催租不下文书,只把需要缴纳的物品的名目公布给大家看,百姓争着高高兴兴地交纳。判决诉讼都能查得实情。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陈良翰说:“没什么方法,只不过我使自己的心保持公正,好像空堂上悬挂明镜一样能洞察一切(比喻廉明公正)。”殿中侍御史吴芾举荐他为检法官,后又升为监察御史。孝宗初立,金国的君主完颜褒新登上君位,请求讲和,中原地区原来的宋人很多请求南归。皇帝问如何处理此事,陈良翰进言:“与金议和,又接受那些曾经投降金国的人,都是不对的。一定要制定计划让国家自然安治。议和成不成,随它去好了。”张浚驻军在淮水、泗水一带谋划进攻,而议论的人争着进献防守长江的计策,陈良翰进言:“应当巩固国家的屏障,使托付专一。如今舍弃淮河防守长江,是放弃土地舍弃便利条件,朝廷过分决断,使得军事督府不能够专心统兵在外(抵御外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金国第二次送信要求得到原来的疆土,陈良翰上言:“中原地区全都是我们原来的国土,何况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又是金国违背盟约后用武力夺取的,怎么能用旧有的疆土为借口要求它们归还呢?”朝廷派遣史正志到建康,和张浚议事意见不合。陈良翰弹劾他,皇上说:“史正志也没有罪过。”陈良翰进言:“陛下派张浚守卫淮河,那就应主要依靠张浚,一名郎官无足轻重,而且(如果)史正志还在朝中,张浚必然会离开(不担任官职)。”皇上醒悟,派遣史正志出朝为福建转运使。杨存中任御营使,统率殿前军队,陈良翰进言:“杨存中长期把持军权,太上皇罢免他回府居住,怎能再次任命他?应当谨记踩到霜上知道坚冰将至的古训(对未来提高警惕)。”奏疏上了三次,杨存中终于被罢免。陈良翰任谏官时,成恭皇后接受册封,她父母亲戚有二十五人被授予官职,陈良翰议论说授官太多,皇上下诏减少七人。升为给事中。改官礼部侍郎,没有任命。召为太子詹事,觐见之后,皇上把调教辅助太子的责任托付给他。一天,皇上召他在选德殿觐见,拿出亲手书写的唐太宗和魏征谈论仁德功利的对话,让他尽情陈述现在没有做到的事情。陈良翰退下来,上奏疏。皇上对他的奏疏嘉赏感叹,下诏让他兼任侍讲。不久,陈良翰因病请求退休。去世时六十五岁。光宗登基后,特赐谥号献肃。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通衢大道,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

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

(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

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

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

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

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

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

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

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的分类中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分类的依据是现象与事物的表象,

这种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

B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

一批汉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

C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

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系联的特征。

D“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通衢大道的象形,所

以人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于路的联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

国人的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

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时,无需严密

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

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

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

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观念,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表意绝对,“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不当。根据第三段“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两处文句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

考查方向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在原文中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并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易错点

选项D的表述与原文相比将属于改变了原文信息,可能误导考生。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曲解原文,“进而引申出……再引申出……”不当。原文所说的几种引申情况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所说的一脉串连式的关系。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进而把握其意义。

易错点

选项C曲解原文。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理解有误。原文只是说中国人“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并不表明不需要“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考查方向

筛选、整合、概括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关注在原文的基础上增添的信息。

易错点

命题者有意将原文中的信息进行增、减、换,考生容易忽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韩山拾得

黄孝阳

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

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

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蛮横惯了的男生,不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

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

赫有名的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了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上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

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真正长大成人了。”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这种境界是和尚修的。”韩山拾得脸上的笑容不无嘲讽,“猪什么都能忍,到头来还是要挨上一刀。”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76双,女款……”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老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主人公韩山拾得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通过其前后截

然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对比,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

B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现了他

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

C韩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面是希望

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

D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比作“鸟羽”,生动

而诗意地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也暗示了韩山得到的悉心呵护。

E“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情节,展

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8.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项“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对主题理解过于狭隘;C项“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理解不恰当,从上下文看,韩山给儿子起名并无此意。(4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执拗:为改名绝食三天。②刚强暴烈(刚强自尊):受到欺侮不肯隐忍,用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反击。③懂感恩:为搬运站退休或残疾职工建疗养院,免费提供疗养;认识到父爱伟大无私后,悉心照顾父亲。④知错能改:年轻时混迹社会,打架斗殴,后来改过自新,发愤图强,事业有成。(4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抓住关键词“性格”筛选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概括。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原文,部分要点可以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

易错点

要点不全,或者要点重复。回答时要注意角度。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使小说情节紧凑而跌宕。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名字由“韩山拾得”到“韩小山”到“山哥”,再到“韩山拾得”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情节紧凑,叙事跌宕起伏。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同的名字和称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表现出主人公几十年的人生境遇和复杂的性格特点。③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主人公最初厌恶自己的名字,想方设法更改,最终又改回原名,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父爱的感恩,暗示了小说的主题。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说在叙述主人公名字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交代起名及更名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更耐人寻味。(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好处”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抓住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分析情节的变化发展,然后作简要分析。

考查方向

分析故事情节。

解题思路

围绕题干要求分析情节的变化发展。

易错点

答题要点有遗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清愁满眼共谁论?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①李之仪(1038~1117),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

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

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

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层,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

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E“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

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15.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诗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也有人认为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考查方向

赏析关键句。

解题思路

首先要理解作品句子的意义,然后对照题干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易错点

B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感情”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分析景与情之间的关系,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然后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分析思想情感。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作品句子的意义,结合整首作品分析其所表达的情感。

易错点

尾联借目断征鸿,抒发宋朝复兴无望的郁闷悲凉。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21.下面是某公益慈善项目“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流程图,请把此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市民投放废旧衣物到回收站,经过整理分类;可利用的经过清洗消毒后整理包装,棉衣被类入库,捐赠做慈善;衣裙裤类通过爱心慈善超市,赠送需帮助的人;不可利用的经包装运输到资质厂加工,循环再利用。(6分;内容完整,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

把握整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考查方向

将流程图用文字进行表述。

解题思路

理清答题顺序,然后用文字表述。

易错点

顺序混乱。

填空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2)屈原的诗歌中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如《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生活命运的深切同情。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引用鲛人的民间传说,描绘出一种奇妙的情景,同时也营造出阔大而寂寥的意境。

正确答案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2)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3)沧海月明珠有泪

解析

围绕命题中的提示语筛选相关句子(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考查方向

常见名篇名句背诵。

解题思路

先搜索相应作品的语句,然后根据提示语去筛选相应语句。

易错点

霏、暝。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示例:①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③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5分;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根据上下文写出答案。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解题思路

先写答案,然后联系整个语段进行检查。

易错点

关联词把握不准,上下文不连贯。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了15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科技新

成果,真正体现了创新改变未来,也是真正的“互联网之光”。

B神舟十一号回收着陆亮点明显,除首次使用特大型降落伞外,还将着陆缓冲技术应

用于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系统来提升宇航员返回地面时的乘坐舒适度。

C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自觉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

D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获奖的理由并不是因为他

在音乐层面取得了伟大成就,而是因为他“给歌曲带来诗意的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偷换主语,“真正体现了创新改变未来,也是真正的‘互联网之光’”的主语应该是“15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科技新成果”;C项成分残缺,应在“自觉”前面加“让他们”;D项“理由……是因为”句式杂糅,可以去掉两个“因为”。

考查方向

辨析语病。

解题思路

找准语病处,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项。

易错点

偷换主语、句式杂糅。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就在两年前,韩国总统朴槿惠还在说有关自己前助手“幕后干政”的报道是无中生有

纯属谣言,但如今“闺蜜干政”事件却被坐实。

②与大多数因惨淡经营而倒闭的民营书店不同,这家书店较早引入了资本运作,为其在

全国扩张市场助力,但此举也让它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③美国总统竞选终于落幕,地产大亨特朗普让全世界大跌眼镜,他以美国新孤立主义、

民粹主义理念成功击败了原有体制和精英主义的代表希拉里。

④俄罗斯总统专机在途经瑞士领空时,曾遭到该国三架战机的包围拦截,并在几分钟内

被抵近跟踪,场面波诡云谲,险象环生。

⑤有媒体称,印度对中国阻止其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的指责显得目光如炬,这只会给世界

留下情绪化且缺乏战略眼光的负面印象。

⑥关闭核电站必然要遗留大量核废料,既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

家园,这个死结使得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无中生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符合语境。“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与语境不符。“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符合语境。“波诡云谲”原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此处是指场面充满危险,与语境不符。“目光如炬”指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此处是指目光短浅,与语境不符。“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符合语境。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题思路

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对“惨淡经营”“波诡云谲”的理解不清楚,可能会导致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生的绿色阅读,从梦想起飞的少年开始。少年最宜学诗,入门得句,清新可喜。这与童眼观察,童心体味,终以无忌童言天真道出,大有关系。少年脱口吐秀,不关堆垛,不倚雕琢,只关性灵, 难能可贵。,当今寄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更应洞开诗窗,让孩子们翱翔于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文学天地,在孩子的人生初始阶段培育一颗优雅的诗心。

A最好 如果 则 当然 / 所以

B不妨 一旦 大都 / 当然 因此

C应当 虽然 但是 其实 / 可见

D/ 即使 也 因为 因而 而且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关联词运用是否恰当入手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解题思路

确定不恰当的关联词,然后用排除法。

易错点

对“即使”“也”等关联词的判断不准确,容易误选D。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又出版成书,畅销一时。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

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

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整体把握材料的意义,从关键句“‘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入手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解题思路

先认真阅读材料,然后确定自己的观点,再构思整篇文章完成书写。

易错点

脱离材料内容作文。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