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权威预测卷 语文 (重庆卷)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解释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达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B每逢临近节假日,微博上各种搭车的帖子不能说不少见。然而,像“加长林肯求被搭”这样引起大范围关注的搭车帖却非常少见。

C茅台曾经的荣誉源于其价值得到了全社会,而当一种酒让公众喝不起、看不懂时,那这种酒的命运还能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呢?

D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特稿经新华社发布后,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内容,就是领导人的家庭情况。

正确答案

D

解析

A不符逻辑。把“达”改为“在”。B否定不当。去掉“不少见”的“不”。 C成分残缺。在“全社会”后面加“的认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砥砺       冠冕堂皇       吞噬(shì)         熠熠生辉(xì)

B幽壑       戛然而止       编纂(zuǎn)      冥顽不化(míng)

C拾缀       一筹莫展       翌日(yì)        惴惴不安(zhuì)

D谮言       字字珠矶       窒息(zhì)       盍然长逝(hé)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熠熠生辉(xì )—熠熠生辉(yì ),

C拾缀—拾掇,

D字字珠矶—字字珠玑。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在“大数据”时代①如果个人信息得不到保护,个人隐私面临随时被侵犯的危险,互联网随时会出现足以压垮普通个体的②人肉搜索③那么,谁会同意把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个人信息、隐私数据放到网上呢④要想让大家放心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⑤隐私融为“大数据”的一分子,必须有刚性的法律作后盾,确保这些信息不会被用来随意侵犯网民自身⑥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是时间状语后面的标点,它不是单独一句话,当然用逗号;②③是一个特殊称谓,必须用引号引起,另外这虽然是一个复句里的一个分句,但由于整个句子的层次用逗号就能说清楚,所以不用“分号”;④是一个问句;⑤是两个词组之间的并列,不是大的停顿,不用逗号;⑥一句话的结束没有发问,所以用句号。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武汉“两会”诸多值得肯定的“新风”里,夹杂着一个要求记者的“政审证明”,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B在一些人尤其是甄嬛迷看来,念错字又不影响剧情发展,如此较真完全是小题大做,但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

C文章指出,民进党权力核心改选,黑影幢幢,更耸人听闻的是身为高雄黑派的掌门人的余政宪竟然弃选。

D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个父母倚门倚闾、子女延颈企踵,望眼欲穿渴望团聚的节日里,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对相逢望而却步,甚至“恐归”。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用错对象。

A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B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D倚门倚闾: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3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答刘禹锡天论书

  柳宗元

  宗元白:发书得《天论》三篇,以仆所为《天说》为未究,欲毕其言。始得之,大喜,谓有以开明吾志虑。及详读五六日,求其所以异吾说,卒不可得。其归要曰:非天预乎人也。凡子之论,乃吾《天说》传疏耳,无异道焉。谆谆佐吾言,而曰有以异,不识何以为异也。

  子之所以为异者,岂不以赞天之能生植也欤?夫天之能生植久矣,不待赞而显。且子以天之生植也,为天耶?为人耶?抑自生而植乎?若以为为人,则吾愈不识也。若果以为自生而植,则彼自生而植耳,何以异夫果之自为果,痈痔之自为痈痔,草木之自为草木耶?是非为虫谋明矣,犹天之不谋乎人也。彼不我谋,而我何为务胜之耶?子所谓交胜者,若天恒为恶,人恒为善,人胜天则善者行。是又过德乎人,过罪乎天也。又曰:天之能者生植也,人之能者法制也。是判天与人为四而言之者也。余则曰: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乱出焉。凡子之辞,枝叶甚美,而根不直,取以遂焉。

  又子之喻乎旅者,皆人也,而一曰天胜焉,一曰人胜焉,何哉?莽苍之先者,力胜也;邑郛之先者,智胜也。虞、芮,力穷也,匡、宋,智穷也。是非存亡,皆未见其可以喻乎天者。若子之说,要以乱为天理、理为人理耶?谬矣。若操舟之言人与天者,愚民恒说耳;幽、厉之云为上帝者,无所归怨之辞尔,皆不足喻乎道。子其熟之,无羡言侈论以益其枝叶,姑务本之为得,不亦裕乎?独所谓无形为无常形者甚善。

  节选自《全唐文》

注:①邑郛(fǘ):外城。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归要曰                       要:要点

B.乃吾《天说》传疏耳             传:传说

C.凡子之辞,枝叶甚美             辞:言辞

D.姑务本之为得                   务:追求

(5)下列各项都是柳宗元对《天论》批评的一项是

①谓有以开明吾志虑

②乃吾《天说》传疏耳,无异道焉

③若以为为人,则吾愈不识也

④枝叶甚美,而根不直

⑤独所谓无形为无常形者甚善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6)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在读刘禹锡的《天论》之前,他是非常高兴的,但是他读完之后,发现文章并没有提出什么和自己不同的见解。

B.在天和人的作用上,柳宗元认为无法判断哪个的作用更大,它们只是按照各自的规律,各行其是罢了。

C.在天与人的比较中,柳宗元用四个论据“莽苍的力胜”、“邑郛的智胜”、“虞、芮的力穷”、“匡、宋的智穷”来证明刘禹锡观点的错误。

D.因为刘禹锡的《天论》在观点上没有什么新意,在论述的过程中,有很多观点柳宗元不认可,所以柳宗元认为《天论》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借鉴学习的。

正确答案

(4)B

(5)D

(6)D

解析

(4)传:解说,注释。

(5)①是作者没有读《天论》之前的期望,⑤是作者认为《天论》的可取之处。

(6)根据选文最后一段的末句“独所谓无形为无常形者甚善”,我们可以推知,柳宗元并不是认为刘禹锡的这篇《天论》一无是处,而是有可称道的地方的。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北极涛动,指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与北极地区气压形势差别的变化。它是一个代表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重要气候指数,可分为正位相和负位相。专家认为,北极涛动是造成极寒等异常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重要气候信号,它对北半球气候尤其是冬季气候的变化影响深远。通常,北极极地上空常年存在一个巨大的冷涡旋,并被中纬度的高压所包围着,使这个大的“冰箱”只能在极地范围内游荡。这种“南高北低”的态势称为北极涛动的“正位相”。这种情况下,欧洲地区西风盛行,温和多雨,东亚地区气温也偏高。但是当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渐减弱并向“负位相”发展时,高压就把原本控制极地地区的低压给“挤”出去了,从而取代低压控制北极中心。这时,这个大“冰箱”就好像开了门一样,把巨量的冷空气释放出极地地区,直驱南下,此时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就会出现寒潮天气。正常年份,北极涛动的气压中心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如果偏离了,就会发生异常,进而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

  北极涛动在北极及以外地区对天气具有很大影响,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主任、北极气候和天气变化专家塞瑞兹说,“当北极涛动在正位相,这使我们中纬度地区的急流往往偏向北方”,这意味着,在正位相的北极涛动,冬季暴风雪也转向北方,使美国大部分地区比往年同期暖和少雨。积极的北极涛动正位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某个冬天中的第一阶段雪灾比往年少。

  日本筑波大学大气环境研究室对近50年的北极涛动指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从这些数据分析来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涛动指数的正值不断加强,在1989年最为显著。在那一年,日本的冬季异常温暖。类似这样高值的北极涛动指数正值还相继发生在1990、1993、2000、2002、2005、2007、2008年的冬季,而这些年份的冬天也全部是暖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的暖冬甚至造成了日本樱花的异常开放。原本,关东地区在入学典礼期间(4月初)盛开的吉野樱,这一年却提前了3个星期开放。这种异常景象可以说是北极涛动的正位相作用极为有力的证明。

  1993年,许久未见的北极涛动指数负值出现了,并由此带来了北半球1998、2001、2003、2004、2006年的寒冬。这其中尤以2006年的日本暴雪最具代表性。此次暴雪从2005年12月持续到2006年2月,成为日本战后继1963年暴雪之后的第二大自然灾害。此次历史性的低温和暴雪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极涛动指数由正转负,高压取代低压控制北极极地中心,使得冷空气直驱南下,越过西伯利亚高压脊一路蛇行到日本海附近,给日本群岛注入一股强大的寒流,形成强雨雪和低温天气。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北极涛动”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北极涛动是指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与北极地区气压形势差别的变化,是代表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气候指数。

B.北极涛动的变化,对北半球的天气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北半球冬季气候的变化影响最为深远,但不会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变化。

C.北极涛动的变化有正位相和负位相两种情况,但无论是那种情况都会对该区域的天气造成巨大的影响。

D.北极极地上空常年存在一个巨大的冷涡旋,当这个漩涡成“南高北低”的态势时,我们称其为北极涛动的“正位相”。

(2)下列各项的表述和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重要气候信号,当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时,欧洲地区西风盛行,温和多雨,东亚地区气温也偏高。

B.北极极地上空那个巨大的冷涡旋一般被中纬度的高压包围着,这个冷漩涡像“冰箱”一样被控制着,只能在极地范围内游荡。

C.当北极涛动由正位相向负位相转化时,北极极地上空那个常年存在的巨大的冷漩涡,就会逐渐地受到低压的控制。

D.当低压控制北极极地中心时,冷空气就会直驱南下,越过西伯利亚高压脊一路蛇行到日本海附近,进而形成强雨雪和低温天气。

(3)北极涛动的指数变化和地球气候的冷暖变化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1)B

(2)C

(3)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和负位相之间的转化,影响着世界气候的暖和冷的变化。北极涛动指数的正值不断加强的时候,地球将会出现暖冬,例如1990、1993、2000、2002、2005、2007、2008年的冬季全部是暖冬;当北极涛动的指数负值出现时,我们面临的将是寒冬,例如北半球1998、2001、2003、2004、2006年,这几年的冬季都是寒冬。

解析

(1)见原文第二段末句“如果偏离了,就会发生异常,进而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

(2)负位相时,应该是“高压把低压给挤出去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9.

(1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这则新闻,不超过20个字。

  从昨天起,旅客乘坐火车,票价中均已将票内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剔除,有需要的旅客需自行购买保险。
    昨天下午,记者在北京站售票大厅看到,3台中国人寿保险售卖机不时吸引一些旅客驻足,但反复研究了一会儿,真正购买这种保险的几乎没有。
    袁女士购买了北京到哈尔滨的火车票,她表示,售卖机可购买5种交通意外险,但最低也需要20元,期限为一个月,乘火车最高赔付40万元。“票价便宜了几毛钱,可是保险价格却成了20元,而且成了保险‘月票’,像我这样只有寒假出去一趟的旅客买了不划算。”

(16)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组句子。句式相似即可。

在顺境的时候,想着去善待他人。己顺,示人以平和;         ;           。

(17)2013年1月1号开始,新交通规定开始执行。新规中“闯黄灯,扣6分,罚款200元”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观点鲜明,论说有力。不超过100字。

正确答案

(15)示例:火车强制险(1分)取消后(1分)旅客自购保险(1分)嫌贵(1分)。

(16)示例:己达,示人以谦逊;己喜,示人以沉静。(句式相似2分,内容和谐2分。)

(17)

①示例:应该严惩。(1分)车辆通行重要,生命安全更重要。顺向行驶遇黄灯有通行权,但交叉方向上的绿灯同样有通行权。严惩抢黄灯,正是在两个价值的权衡中,取了更有利于公众安全的一种。(3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②示例:应该考虑实情。(1分)现实中,驾车驶入路口所面临的两难令人纠结。这个细则在操作过程中与实际情况很难较好地匹配。“黄灯困境”引人反思:一项决策从拟定到实施,怎样才能更尊重科学更尊重民意?(3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3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冬雨为老兵而落

侯昌朝

  原以为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会还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极目远眺之处应是银装素裹的景象,可以慢慢地去欣赏不远的伟人山冬眠的样子,清晨的天空忽地飘起了细如琴丝的雨,漫不经心的洒落着,下的很踌躇,却不依不饶的将大地复原。

  急匆匆地走在上班的路上,冬雨还是顺着我的脸颊不停地滑落在肩上,凉的彻骨,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手机铃声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赶紧把手机放在耳边,“老班长,我复员了,回去以后再联系……” 熟悉而又久违的话音在我耳边响起时候,我不由的一愣,这才想起又到老兵退伍的季节。时间已在不经意间流逝,曾经的新兵如今也开始踏上回乡的旅途。

  关了电话,冬雨还在继续,似乎急了点,我却放慢了脚步,感受着寒意渐浓时节所带来的往日回忆的温暖。

  还记得入伍的第一年去车站送退伍的老兵,雪纷纷扬扬的下个不停,锣鼓喧天声中,老兵的眼泪肆意横流,是因为朝夕相处多年的战友就要各奔东西,还是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留在了军营里。此刻我的眼泪也被老兵的一句“好好干”所感染,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情很是复杂,就要开始承受更多的困难和压力让我不忍老兵的离去,同时还在想,什么时候能脱离这单调而又枯燥的军营生活,轮到我退伍啊。

  等到第二年再送老兵的时候,落雪依旧,场面依旧感人,而我除了伤感,还有一丝丝即将成为老兵的自豪感。就这样,第三年、第四年……我一如既往的去车站送老兵。直到第十二年,天空中依然还是纷纷扬扬的雪,我笑着对流着泪的新兵说:“好好干”,便转身而去,好像已没有了太多的眷恋。我已不需要泪流满面的送行,尤其是我自己的,因为泪水早已打湿了我的心。

  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开始,才慢慢懂得,人生需要经历,意志需要磨练,理想需要努力。其实无形的财富早已存满未来人生的账户上,等待支取。只是那时还不知道,就在睡梦中被紧急集合哨音叫醒的时候、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时候、戈壁荒漠行军的时候、雪域高原生死相依的时候、把手中枪视为亲生兄弟的时候、一起咀嚼家乡乐趣或是分享恋人来信的时候,这笔用青春积累的财富,一笔用心去感知的财富,烙在记忆深处。

  每当到了这个颜色极为单调,没有春的鲜亮、夏的繁华、秋的灿烂的季节时,只有冬的苍茫的日子里 ,总想说一句“老兵一路走好”,听一曲《送战友》,看一看新闻报道。才倍感慰藉。

  而今的冬雨却将春雨的羞涩浪漫与秋雨的萧瑟凄凉融为一体,让单调变得更加沉闷。是谁叫上天如此的无情,把落雪融化为水,浸湿了大地,还要与老兵的泪水汇集,企图浇灌满那铁打的营盘,送走流水的兵。是车站的老兵吗,也许就是,老兵太需要冬雨把眼泪掩饰,此刻的惆怅只是那精彩瞬间的短暂停留,青春还要继续前行。

  此时的冬雨浸湿了大地,却也滋润着记忆中无法移除的根。

  冬雨还在下,春雨还会远吗?我在想。

  节选自《新华副刊》

(10)我在寒冷的冬季为什么能感受到一些“温暖”呢?

(1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我笑着对流着泪的新兵说:“好好干”,便转身而去。

(12)“冬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3)两次“送别老兵”和自己离开军营,作者各有怎样的心情?

(14)你怎样看待作者对于”退伍”的情感与态度?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

(10)因为战友的电话引起了“我”对老兵退伍场面的回忆;军营让我积累了很多青春的财富;在老兵退伍的时节,听一听、说一说和送别老兵有关的信息,心里才倍感慰藉。

(11)在我即将离开军营的时候,我虽然心里很是不舍;(2分)但在新兵的面前,我显示了一个老兵的成熟与坚强。(2分)

(12)它是文章的线索,由冬雨引出了和它相似的冬雪,从而引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忆;营造了一种寒冷、单调、沉闷的氛围,为作者的叙事抒情做铺垫。

(13)第一次,对老兵的不舍,感到要承受更多的困难和压力,想尽快脱离这单调而又枯燥的军营生活;第二次,除了对老兵的不舍外,有一丝丝即将成为老兵的自豪感;当我离开的时候,我的外表虽然好像“毫不眷恋”,但是内心却是那样的不舍。

(14)答案:从心里说,他非常不舍得离开军营,但是他知道这是人生的一次历练,一次积累经验后的新的开始,必须接受。(3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对“退伍”的内心感受,真实而感人;其实这样的情感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比如从学校毕业时的离别、和久居一起的朋友做长久的分别时。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离别,把离别当做一次新的开始,积极面对。(4分)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3分

7.

(7)

❶把第三大题文言文中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天之能生植久矣,不待赞而显。

译文:

②余则曰: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

译文:

❷用“/”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孝 子 之 至 莫 大 乎 尊 亲 尊 亲 之 至 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柳絮

  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注】①史湘云:《红楼梦》中的人物,她因家庭衰落,而暂时寄寓在贾家。她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

① 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②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该词抒发了史湘云的哪些情感?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周公吐哺,       。                 (曹操《短歌行》)

②        ,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④ 云青青兮欲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登岳阳楼》)

⑥         ,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

正确答案

(7)

❶①关于上天能使植物生长的道理,不用我们赞美,它也是十分明显的。(注意:“赞”“显”各1分,整体通顺1分。)②我却说:“植物生长和闹灾荒,都是上天的所为;法治下的太平和悖理时的动乱,都是人类的所为。(注意:“法制”“悖乱”各1分,判断句式1分,整体通顺1分。)

❷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8)

①答案:描绘了一幅柳絮随风飞扬的暮春图,(1分)暮春时节,柳絮在春风的吹拂下,上下翻飞,混作一团,如烟如雾。(2分)

②答案:惜春、伤春之情。“莫放春光别去”直接表明了对春天的留恋不舍之情;(2分)暗喻自己的不幸身世,第一句的“残吐”有花已开尽,衰败零落之意,她正是借柳絮在暮春时节的纷飞,表达自己寄人篱下的凄苦境遇。(2分)

(9)①天下归心   ②又有清流激湍  ③江月何年初照人 ④水澹澹兮生烟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莫听穿林打叶声(每空1分)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10.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小孩让父亲带着去看龙舟竞赛。来到村前的小河边,只见同往年一样,岸边人山人海,一堵堵人墙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为了看清楚,父亲将儿子挺举起来,并放在自己的肩上。于是,男孩儿便不停地为父亲描绘那绚烂多姿、火爆热烈的颜色与画面。

男孩儿开始有些洋洋得意,开始嘲笑那些看不到的人了。甚至对父亲说:“你要是能看到就好了。”

这个孩子值得骄傲吗?他应该记得自己是坐在父亲的肩上的,他能看得见,全在于他父亲的力量和智慧。

写作提示:记得牛顿说过,“之所以他站得高,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则材料所讲述的故事正好印证了这句话。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要想成功“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合作才能双赢”这样的观点。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略。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