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对华政策:各国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该政策有助于( )
6.18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英美两国正式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对此的最准确理解应是,抗日战争( )
10.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
9.《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 )
12.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并公开放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夏英国公投退出欧盟,卡梅伦首相黯然下台。这反映了英国(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随着纸币宝钞的崩坏,明朝社会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国内银价,精明的欧洲日本商人因此用白银进行外汇套利;加之“隆庆开禁”以来,中国外贸优势明显,海外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万历年间实行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从而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此后出现如下现象:贪污大增,仅抄没刘瑾的白银就有3亿两;富贵之家或秘窖白银或以银首饰传之后世;农民为纳税低价出售粮食因而赤贫,一时间民变四起,最终导致明王朝的覆灭。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白银大量外流,为解决财政危机,王茂荫主张“定数”发行“纸钞”以“辅银”,允许民众持商号银票兑换现银。但其主张被诬“利商而不立国”而遭咸丰帝“严行申饬”。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通过了购买白银法案,引发国际银价暴涨,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孔祥熙主张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放弃银本位制,实行法币改革,后来法币与英镑和美元确立固定汇率。
——据白寿弈《中国通史》等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15分)
1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王、孔二人解决“白银外流”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马啸原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中认为:近现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延伸,是在继承和改革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同时,各国也都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他国政治制度中的某些做法,吸收着其他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某些优点。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15.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953年阎锡山在“防共反共会议”上阐述了《土地村公有办法大纲》,主要内容有:由村公所发行无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公有;将收回土地按份分给本村农民耕种,收获归农民享有;收买田地的公债由农民分年偿还……阎锡山将该大纲上报南京国民政府,但蒋介石却以“多事考量,审慎周详”为托词,实际上搁置了起来。阎在老家五台县的几个村试点,苦口婆心劝说富人们为了长远利益牺牲眼前利益,把多余的土地拿出来,以无利公债收买,结果遭到富人的强烈抵制,不了了之。
近代有学者认为:阎锡山的“土地村公有”主张实际上是在不损害所在阶层利益前提下的一种改良,以挽救走向没落的命运,却遭遇非议和责难,这不得不算作既得利益阶层的悲哀。
——摘编自李茂盛《阎锡山大传》
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阎锡山提出“土地村公有”主张的原因。(9分)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阎锡山“土地村公有”主张难以推行的原因。(6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