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沙坪坝区2017年高三7月月考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左传》中记载 “王后没有儿子,就立长子,年龄若相当,就立贤德,若都贤德,就得靠占卜了。”这说明( )

A周朝仍然保留了浓厚的神权政治色彩

B宗法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相对完整

C年龄是春秋时期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宗法制在春秋时期遭到冲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不是年龄,C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宗法制遭到冲击的信息,故D错误;仅从一则材料无法判断宗法制实施方法的完整,故B不正确;保留浓厚的神权政治色彩是通过材料中的“占卜”得出,故A正确。

考查方向

西周宗法制

解题思路

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错误选项,然后根据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加以分析,同时注意材料的信息只反映局部,不能反映全体。

易错点

学生容易从宗法制本身去考虑,而材料中要反映的是宗法制体现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元代剧作家关汉卿,自称“郎君领袖,浪子班头”,沉溺于市井勾栏,基本上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元曲创作中。关汉卿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A政府不干预作家的文学创作

B元代剧作家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C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D元曲成为元代文学代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郎君领袖,浪子班头”,沉溺于市井勾栏,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干不干预问题,故A错误;B项是表面现象,没有抓住实质问题;D项反映的不是主旨。

考查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元曲

解题思路

先直接找出干扰性,同时解答此题要清楚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平民化和世俗化,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排出干扰项即可。

易错点

学生容易选B答案,没有抓住中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1978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由于( )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重量向重质转化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国家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是当时党中央急于建成社会主义,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而提出的;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要以经建设为中心;21世纪以来,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而得出的,故C项正确;C项是A项的原因;B项中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会主义既重质又重量;D项中与国际形势无关。

考查方向

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比较

解题思路

先判断出B项说法错误,同时判断与国际形势无关,排除B、D两项,比较出C项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是指导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由此推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学生容易选择A项,没有认识到指导思想的变化是由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来决定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 你虽然是皇帝的父亲,但还是臣子的身份,皇帝如果向你跪拜,威严何在?此后刘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知( )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C宗法关系服从于君权

D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宗法关系是以血缘为主要特征,刘邦以旧礼尊其父是宗法关系。材料认为宗法关系服从于君权,故选C。A项错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宗法血缘关系要低于王权;D项错误,宗法制在春秋时期趋于崩溃;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主要说的是宗法关系与君臣之间的关系。

考查方向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皇帝制度

解题思路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要表述的几层关系,一是要抓住 “刘邦称帝后以旧礼尊其父”,二是要抓住“刘父以尊礼待”,从而得出要从宗法关系和君臣关系角度去考虑。

易错点

学生容易从“刘父以尊礼待刘邦”这个信息点,选择君臣关系等级森严,没有注意考查的是宗法制与君臣之间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的存在。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统治者这么划界的主要意图是( )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元朝行省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故选择D。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与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不符。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元代行省制度

解题思路

解题要根据材料判断,不能仅从行省制来判断。结合材料解读,抓住主要信息点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易错点

学生容易把地方政策理解为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地方,仅从元代行省制的设置,没有具体分析材料中划界的主要意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梁启超说 “海禁既开,外侮日亟……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习

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这反映了当时( )

A洋务运动超越封建改革范畴

B翻译西学著作是维新变法的手段

C国人的知识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

D民族觉醒促进西学传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是采取的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其中心思想是“中体西用”,故没有超越封建改革范畴,A项错误;梁启超提到的“译西书”和“读西书”是为了促进西学传播,故B项错误;“读西书”主要是少数知识分子,不是全体国人,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故C错误;“译西书”和“读西书”是民族觉醒促进了西学传播。故A正确。

考查方向

中国近代的思想的解放潮流

解题思路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出发,理解“译西书”和“读西书”是为了促进西学传播。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

易错点

学生容易选B项,是从梁启超的派别角度出发,与维新变法相联系,没有注意翻译西学是为促进西学传播服务。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新文化运动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及历史走向。主要原因在于

A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平民化

B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

C有效反击了尊孔复古逆流

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就是“民主”、“科学”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及历史走向起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A、C两项知识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侧面,不是主旨;B项“全面清算”又太绝对了。

考查方向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解题思路

解题时要从新文化运动主张的核心出发,从主要方面出发,理解20世纪初期的时代特征,防止以偏概全。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B项,可能根据新文化运动有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没有抓住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和科学,其目的是为了宣传西方思想和价值观,挽救中国。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开展了“教育大革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65年,根据所学知识,B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C提出于1995年,D实现于20世纪末。表格信息显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说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故A项正确。

考查方向

现代中国教育中新中国初期教育

解题思路

依次判断四个选项中教育现象出现的时间,根据材料中1965年对应即可。做这类题要注意历史阶段特征的记忆。

易错点

时间记忆不准,学生对新中国以来教育各阶段的特点混淆,属记忆误区。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马丁·路德说 “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父和主教。”这表明他认为( )

A神职人员应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B所有人都是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C不管从事任何职业都应信奉上帝

D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马丁·路德”“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父和主教”可以推断出马丁·路德认为,尽管每个人工作职务不同,但他们都可以是神父和主教,即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故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曲解;C项说法错误。D项应是宗教改革后,国家的行政权要高于教会。

考查方向

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主张

解题思路

先判断出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C项说法错误;根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每个人都可以信仰上帝,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得出正确答案。再根据马丁·路德改革后行政权高于教权来排除D项,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

学生容易选D项,错误在于没有理解欧洲宗教改革前后教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己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由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教会垄断教义解释

B打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提倡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整理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再现历史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是介绍法国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故选 D;A是宗教改革,B是文艺复兴,C是宗教改革。

考查方向

启蒙运动的核心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找到有效信息“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判断是启蒙运动,再根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内容判断得出。做这类题应该注意抓关键信息点,再根据基础知识判断得出。

易错点

学生容易根据材料中信息“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从而误选有关宗教改革的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肖像画是许多画家所钟爱的绘画艺术类别,下列肖像画的风格变化说明画家( )

达·芬奇《蒙娜丽莎》  梵高《自画像》    毕加索《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A寄托了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望

B越来越倾向传达对世界的想象

C绘画技艺呈倒退趋势

D逐渐迎合大众对艺术的审美趣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解读的能力,达·芬奇《蒙娜丽莎》 、梵高《自画像》 、毕加索《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分别代表浪漫主义、印象画派、现代主义作品,越来越注意对世界的想象,所以B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浪漫主义画派的特点,古A错误;倒退趋势错误,C项错误;迎合的是上层的审美,不是大众,D项错误。

考查方向

世界绘画艺术的特点

解题思路

首先判断三幅作品属于什么流派,再根据各流派的特点以及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来判断。

易错点

学生如果不了解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就容易误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2.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B挑战了封建神学世界观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A、B是进化论的意义;D项是经典力学创立的意义。只有C项符合题意。进化论提供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观察世界,相对论从宏观宇宙的角度观察世界,量子论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观察世界。

考查方向

19世纪以来的世界近代科技的意义

解题思路

准确记忆三种理论的意义,逐一判断哪一项符合共同意义。

易错点

学生对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意义记忆不清,找不到共同点。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5.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说明。(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评分标准 一等10-12分,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合理,史实结合

二等8-9分,观点明确,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有较好论证

三等6-7分,观点明确,逻辑较为清晰,论证不充分

四等0-5分,有观点,但不明确,逻辑混乱,史论未结合,或者无观点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确立观点,然后根据观点分析论证。“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是考生支持和反对的主要观点,坚持第二帝国带扩张性可从第二帝国扩张的特点分析,从对外政策入手,比如唐朝的开放的对政策等角度去考虑;坚持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可从闭关锁国、推行理学的内敛型来分析。

考查方向

秦汉、隋唐宋、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的理解

解题思路

开放性题的答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表明观点;二是寻找历史史实论证分析自己的观点;三是观点与史实要统一,不能张冠李戴;四是多角度分析。

易错点

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史论不能结合,史实不能论证观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回答

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6分)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牛顿学说。 (9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时代特征 经济上 资本主义不断发展;(2分)思想文化上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弘扬,近代科学不断进步,思想不得到解放;(2分)政治上,资产阶级不断成长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结合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分析,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去概括。17世纪欧洲社会的特征是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政治、经济、思想上都体现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态势,据此来归纳即可。

考查方向

17世纪欧洲社会的的特征

解题思路

一般回答时代特征时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体特征,比如牛顿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总体特征是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逐渐兴起。二是多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兴起的表现有哪些?逐一列出即可。三是人物的出现离不开时代背景的影响。

易错点

学生回答问题角度单一,主要是没有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造成答题不全面,造成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科学上 推动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科等学科树立了楷模);(3)思想上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3分)经济上为工业革命准备某些条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及某些社会科学研究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评价是辩证的分析,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出发,积极性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出发;局限性要结合材料中的信息“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来分析回答。

考查方向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对牛顿的评价。

解题思路

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辩证分析,既注意积极性又注意局限性;二是史论结合,注意从多角度论证;三是人物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四要坚持把人物方在当时的背景中去分析,坚持“时事造英雄”,反对“英雄造时事”,但同时又不能忽视历史人物的作用。

易错点

学生不能多角度回答问题,忽略其局限性。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域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 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

传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要想安定,就没有比调整好政策、爱护人民更好的了;要想荣耀,就没有比尊崇礼义、敬重文人更好的了;更想建立功业和名望,就没有比推崇品德高尚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更好的了。这些是当君主的重要关键。

君主如果爱好礼义,尊重贤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没有贪图财利的思想,……不用奖赏而民众就能勤勉,不用刑罚而民众就能服从,官吏不费力而事情就能处理好,政策法令不繁多而习俗就能变好。 ——《荀子》

13.根据材料概括亚里士多德和先秦儒家治理国家的主张,分析对比两种主张的本质差异。(10分)

1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主张产生的背景,并指出其各自的历史价值(1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正义、法治;(2分)先秦儒家:为政以德,以民为本。(2分)

本质差异:亚里士多德是从公民角度出发,发展民主政治(3分);先秦儒家是从统治者角度出发,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君主统治。(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的能力。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可根据材料中“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得出正义和法治;根据材料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判断先秦儒家的主张德治和以民为本;两种主张的本质差异可从公民和统治者两个角度出发去分析,同时根据阶级立场得出主张目的的差异。

考查方向

中国先秦儒家思想与西方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的比较

解题思路

首先看好限定词“依据材料概括”,从材料中概括主要主张,不能全部抄袭材料;分析两者差异时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多角度分析;二是抓两者的阶级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法,亚里士多德要紧扣民主政治,先秦儒家要紧扣维护君主统治。

易错点

学生容易答主张时完全抄袭材料,或者是不看材料,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直接写主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 古希腊城邦社会矛盾尖锐,被马其顿王国所征服。(3分)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3分)

价值 关于法治的思想成为西方法学理论的思想渊源 (3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治国思想满足了历代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要求,对当代社会亦有借鉴意义。(3分)分别对中国和西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的能力。第一小问两种主张产生的背景可从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去分析。第二小问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历史价值可根据教材知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特别是法治思想对西方国家近代法学理论的影响去分析。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主流思想,表明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考查方向

先秦儒家思想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背景和历史价值

解题思路

读懂材料,准确概括,多角度回答,抓住本质,根据所学知识,找到比较点,注重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

易错点

学生答历史价值时往往只重视当时的价值,而忽视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反映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不强。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