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惠州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齐太常敬子。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军法曹行参军。时镇军沈约闻其名,引为主簿,常与游宴赋诗,大为约所嗟赏。累迁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出为太末令,在县有清绩。还除晋安王友,转太子中舍人。

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于御坐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高祖甚称赏之。后侍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孺与张率并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题戏之曰:“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其见亲爱如此。

转中书郎,兼中书通事舍人。顷之迁太子家令,余如故。出为宣惠晋安王长史,领丹阳尹丞。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中大通四年,出为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贞威将军。五年,为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改为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大同五年,守吏部尚书。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七年,入为侍中,领右军。其年,复为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居丧未期,以毁卒,时年五十九。谥曰孝子。

孺少与从兄苞、孝绰齐名。苞早卒,孝绰数坐免黜,位并不高,惟孺贵显。

(节选自《梁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岁能属文 属:写,书写

B其见亲爱如此 见:看见

C改为都官尚书 改:改任

D孝绰数坐免黜 坐:因……获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B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C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D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孺年幼时聪明过人。镇军沈约听到他的名声,招他为主簿,经常与他一起出游聚会赋诗,他的文才很为沈约叹赏。

B刘孺年轻时喜欢写文章,曾经在皇帝身旁写《李赋》,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笔不加涂改,高祖十分赞赏。

C中大通五年,刘孺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上任不久,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将军。

D刘孺年轻时与堂兄苞、孝绰齐名,苞早逝,孝绰被罢官,但他们的地位都不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

(2)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见:被

考查方向

文言文言实词的含义。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容易受“的”其它意思如“看见”的误导。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美指人才,揽笔便应就指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

考查方向

文言断句。

解题思路

利用人物姓名的标志,再从句意分析断句位置。

易错点

易弄错”就”的意思,导致错误理解句意,造成误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任职不久”错误,原文“未拜”.

考查方向

归纳概括文中信息。

解题思路

细读文章,再把题干内容与原文比较,找出有差异的一项。

易错点

忽略未拜一句,造成理解失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刘瑱)带他到官府,经常把他安置到自己座位旁边,对宾客说:“这个小孩是我家的明珠啊。”

(2)当年,离京担任明威将军、晋陵太守。他在郡中政务处理得平和妥当,受到属下和百姓的称赞。

解析

(1)关注点:之(到)、常置坐侧、此儿、判断句式。

(2)关注点:其年(就在那一年)、出为、和理、被动句式。

考查方向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解题思路

(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理解句意,重点落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翻译,按照字字对译的原则,逐字逐句翻译。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理解句意,重点落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翻译,按照字字对译的原则,逐字逐句翻译。

易错点

(1)之字容易理解为代词,忽略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式。

(2)和理一词不能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19.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正确答案

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解析

从底层开始,寻找流程图的大类和分支信息,概括整合。

考查方向

图文转换。

解题思路

联系高三复习实际,结合流程图的流程顺序,整合各个阶段的内容信息。

易错点

表述遗漏信息,语言不简明。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欣赏的精神自由

朱以撒

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除了反映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有一个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抱朴子说得好:“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赏如此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

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势,无形中成不二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至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名姓:啊,名流所书,笔下绝对精品。有人就对我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是最好的,理由是:“如果不是最好为何让他当主席?为何不让你当?”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针对一个人的职务,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应当坚决粉碎这种名流观、职务观。当我们欣赏秦简、汉简时,那些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兵士、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空间,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对欣赏者而言,寻常心态,有助于欣赏本真的韵致,摒去那些虚幻的、浮夸的表相。

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浮薄相扇。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连诗酒,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目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够了劳作艰辛悲笳动月的粗犷浑厚,也认为南朝书风软媚轻滑。欣赏缺乏兼容的胸襟与视野,走入极端,就成了畸形欣赏、难以转捩的不健康欣赏观。如果持这种欣赏观的人同时又拥有评判权柄,则害莫大焉。“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这是古人早已批评过的。

只有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而不是名气、职务这些附加的方面。从作品欣赏出发,不同的见解都是正常的。或者说,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的欣赏。晋人卫铄认为“多力丰筋者圣”,杜甫则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都显示了不同的审美见解,也给后人营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而那种把书法欣赏从审美范畴拖曳出来,纳入道德伦理空间,所谓“人品高,书品亦高;人品低,书品亦低”的欣赏,既简单又粗暴,更达不到欣赏真谛。

生存论的本体把审美视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欣赏者自身精神的自由。

(选自2005年7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其性质不属于本文所述“欣赏者自身精神的自由”的一项是()

A欣赏秦简、汉简,觉得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

B南朝人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不适,而北朝人认为南朝书风软媚轻滑。

C晋人卫铄喜欢“多力丰筋”的书法作品,而杜甫则喜欢“瘦硬”的佳品。

D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欣赏之前要“去蔽”,不应接触欣赏定论,以免影响自己独立的欣赏趣味。

B所谓“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是说欣赏者从作品本身出发,获得个性的审美体验。

C要得欣赏真谛,就不应把书法纳入道德范畴,以人品论书品。

D让具有地域审美局限的人拥有评判权柄,对欣赏的精神自由来说害莫大焉。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面对同样的书法艺术作品产生审美差异”的原因的一项是()

A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

B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流派。

C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卷帙浩繁,已成不二法门。

D优秀的书法作品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这反映了“地域审美的局限”,不能表现“欣赏者自身精神的自由”。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

易错点

选项c表述的是地域差异造成的审美不同,容易误导学生。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反对“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不等于“不应接触相关的欣赏定论”。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仔细理解其含义并与选项进行仔细比对。

易错点

选项A曲解文意,对粗心的考生会造成误解。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项说的“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的原因。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解题思路

按照题干的限定词,从文中找到选项信息,结合上下文意思,判断正误。

易错点

粗心的考生审题不当,题干问的是正常的审美差异,而C项陈述的是不正确的审美方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

西江月·梅花[1]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2]。

素面翻嫌粉涴[3],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1]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

[3]涴(wò):沾污,弄脏。语出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

8.请分析作者笔下梅的形象。

9.此词哪句话点明了题旨?请简要分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玉骨仙风,不染尘俗,品格高洁(冰清玉洁、品性高洁);②不施粉黛而姿容俏丽,丽质天然。(意思对即可。不结合诗歌内容谈,减半给分)

解析

玉骨指肌骨如冰骨,仙风指神仙的风致。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解题思路

抓住重点词语玉骨,冰姿,仙风,素面进行分析即可

易错点

考生不会抓和形象有关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导致形象概括不准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高情已逐晓云空”句。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高情”指对梅的喜爱之情,实指对朝云的怀念之情;“晓云”与“朝云”语义双关;“空”写尽了作者的悲哀、失落之情。(分项给分,未答对“高情已逐晓云空”句不影响其他各处得分。)

解析

本诗歌是咏物诗,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即可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归纳分析诗歌感情。

易错点

审题不准,容易导致答题要点不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刷子李

冯骥才

①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②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③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④那一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有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⑤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⑦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⑧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看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⑨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从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⑩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⑾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笔墨全落在奇事绝活上,对主人公的长相面目不着一字,却能通过黑与白的对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作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为一位“俗世奇人”立传,富有传奇色彩。

C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原是传说,在曹小三见证下,终于成为事实。

D曹小三猛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这引起了刷子李的警觉。

E刷子李忽然朝曹小三说的话里,有两个问句,用的却是句号。这有助于表现刷子李一切尽在把握、淡定平和的神态。

12.第⑩段说曹小三“发怔发傻”,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情的?

13.就成就事业而言,刷子李有哪些可学之处呢?

14.第⑥段提到“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这个规矩不放在第①段一起说,而是此处才说,为什么呢?谈谈你的想法。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C这原是传说不当,应是大家从未亲眼目睹以为是传说。D根据文章刷子李是一个淡定平和的人,确实有绝活的人,不会对此警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事情出乎意料,猛然反应不过来。没想到这原来不是粉浆落上去的白点,差点误会冤枉了师傅。师傅的形象兀然矗立,师傅太神了!真是匪夷所思,令人吃惊。

解析

主要理解曹小三“发怔发傻”与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前后文情节和刷子李形象组织答案

易错点

考生对比前后情节,结合事实真相即可组织答案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专于一行,热爱事业,当行出色。②挑战困难,挑战自己,树立高标准。③不贪多求快,愿以慢工而出细活。④将工作艺术化,享受工作,享受过程。⑤注重口碑,维护形象,成就自我。

解析

抓住文章第一段概括第一二条,第四段概括慢工出细活,第六段划线句子概括出刷子李享受工作,享受过程。

考查方向

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

解题思路

抓住和人物相关的描写和情节分层分条概括。

易错点

简单抄袭原文,不会概括,语言啰嗦不准确。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如果和“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放在一起说,显得累赘,“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的绝活不够突出。②放在此处,使作品繁密处宕开一笔,显得张弛有度。③随情节发展作出交代,使读者印象更深。④为曹小三的发现,为情节的波折就近埋下伏笔,做了铺垫,更加自然可信。⑤照应了第④段提到的“派头”,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

解析

主要理解这个规矩和情节结构之间的关系。

考查方向

对比前后情节结构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

结合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身上没有一个白点”概括这个规矩放在第一段累赘,结合第六段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出二三条,结合第七段可看出此句为后文做铺垫。

易错点

考生易忽略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作用。

填空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2)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正确答案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解析

“洲”、“拙”、“召”、“胥”、“仓皇”,容易写错。

考查方向

常见名篇名句背诵。

解题思路

熟记考纲规定的64篇必背篇目,并且对生僻字要常写常记。

易错点

“洲”、“拙”、“召”、“胥”、“仓皇”。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0个字。

方在回答公众可能关心的问题时,用到一个关键词“______”。这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分布式多活”,即在不同的地理空间______,一般情况下彼此地位均等,协同工作,并行提供服务;而在某个中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其他数据中心可以正常运行并对关键业务或全部业务实现接管,互为备份,实现用户的“______”。

但此次支付宝的部分用户明显对故障有感知,“异地多活”的救场似乎还未达到支付宝想要的最理想状态。

正确答案

异地多活 分布多个数据中心 故障无感知(每个2分,最多得5分。符合要求即可。例如,将“异地多活”说成“多地存活”、“分布”说成“设置”“布设”、“多个”说成“数个”、“(对)故障无感知”说成“(故障)无异常感知”皆可。)

解析

根据“分布式多活”,即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可推测出“异地多活”;根据“其他数据中心可以正常运行并对关键业务或全部业务实现接管,互为备份”的暗示可以推测出“分布多个数据中心”;根据“而在某个中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和“互为备份”,可推测出“故障无感知”。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解题思路

根据前后语境的暗示即可推断出补写信息。

易错点

忽略内容和前后暗示。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传统艺术”后,应该选③,①紧跟其后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⑥与现代艺术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②⑤④自成一体,并与“唯其如此”衔接。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解题思路

明确文段叙述中心,比较排除。

易错点

把握不住叙述中心。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每晚六时许,城市的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绝如缕,一些马路志愿者们站在路口,面带微笑地提醒那些准备“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为了您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

B中国将用十年左右的时间,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建设中国独立自主的空间站,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科学家们蠢蠢欲动。

C在河南的一场矿难中,三十三名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一个多月的井下生活。

D李嘉诚这位曾表态财富应该“取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富翁,挥金如土,至今已向社会捐款近13.7亿美元,这位富翁还称他的“李嘉诚基金会”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望文生义。

B.蠢蠢欲动,贬义词。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C.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D.挥金如土:形容任意挥霍钱财,毫不在乎。感情色彩不当。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题思路

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不绝如缕、相濡以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由于运用了从美国获取的1073张卫星遥感图片,这张南极陆地“景观图”的精度达到15米,这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南极地理环境的认识能力。

B“一汽大众员工获得27个月的年终奖”的消息曾被业内广泛议论,不管该则消息真假与否,不可否认,一汽大众近两年的发展的确迅猛。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D情况通报:药监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某某办公时间网上聊天,被撤职;保安公司一人员,着保安服装网吧玩游戏,被辞退;宁津镇三人打牌一人围观,全县通报批评……

正确答案

A

解析

B项,“真假与否”重复累赘。C.“学校”应该放在“如果”后;“有条理”和“严密”都是“思维习惯”的修饰语,应在后一个“不可能”后加上“养成”。D.“一人围观”不合逻辑,改为“一人旁观”。

考查方向

辨析语病。

解题思路

抓动词,分析句子成分。

易错点

赘余、不合逻辑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人早上去买油条,发现涨价了,就问老板。

老板:肉涨价了。

某人:油条里又没肉。

老板:我和师傅都要吃肉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2、万事皆有因果   

3、看到表象之下的本质

解析

“肉”涨价与“油条”涨价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是确定立意时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这则材料的关键。“肉”涨价了,“要吃肉”的老板和师傅的生活成本增加了,这部分成本转移到“油条”上,于是“油条”涨价了。顾客“油条里又没肉”的质疑正是源于没有认识到这一“转移”过程。由此,可以确定“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万事皆有因果”“看到表象之下的本质”等立意。

考查方向

作文审题立意和构思行文。

解题思路

抓住老板和顾客对话之间的逻辑,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原因即可正确立意。

易错点

忽略材料的本质,流于现象的点评。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