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厦门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0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市”的本义为市场,与”城”不同。早期的“市”多在野外或井边,故有“市井”之称。而我国的“城”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早只是政治性质的城堡,与“市”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居民生活的需要,城内便有“市”的设立。“城”的存在,为“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城的发达。“市”在我国“城”中出现,长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行的是“坊市制”。

在先秦文献中并无“坊”名,当时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为“里”。“里”原是农村的一种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当时为了防止盗贼的攻击,采用这种四面筑院墙的封闭聚居形式。从先秦起,这种称“里”的组织形式在城市中长期存在,有时称作“闾里”或“闾”,秦汉仍因之。从晋代开始,城市居民住区正称仍为“里”,但有时又称作“坊”。《元河南志》卷二《晋城阙宫殿古迹》所引《晋宫阙名》中,有“诸里”和“诸坊”的名称。到北魏时的洛阳,全城有二百二十“里”,也作二百二十“坊”。这“坊”字,即源于“防”的别体。从隋开始,“里”改称为“坊”。

所谓“坊市制”,即城中之“市”集中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四面筑有围墙,并开有市门。如唐长安皇城前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平面近正方形,每面各开二门,有道路相通,形成“井”字形相交。唐代的市场交易限定在市内进行,并限定交易时间。

在“坊市制”下,一般居民出入坊里,必须经由里门,不许直接临街开门。如汉代规定只有“甲第”﹣﹣统治阶级中显要人员的宅第,才能“当道直启”。唐代则明确规定:“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不合辕向街开门。”当时街上没有“街鼓”,天明和落日,坊门随街鼓声而开闭。

在市民居住的坊中,一般是不允许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的。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如东市南面的宣平坊中有卖油者,升平坊北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西市东面的延寿坊中有鬻金银珠玉者。

唐代中叶以后,由于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古典的坊市制逐渐被破坏,在一些城市内开始出现商贸活动,有的甚至破坏城墙而临街设店。到肃宗至德年间,人们纷纷穿破坊墙而临街设铺。这样,旧有的古典坊市制开始瓦解,新的“坊巷制”逐渐形成。

约在宋仁宗末年,“坊巷制”完全取代了过去的“坊市制”,即“街巷”成为城市居民实际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而“坊”仅作为名称被保留下来,其本意已完全丧失。直到近代,城市中一些弄堂、胡同仍称“某某坊”。这是因为人们依然习惯以“坊”作为雅称,而一般市民则以“街”“巷”相称。(摘编自杜瑜《由坊市到坊巷》)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古代,“城”与“市”最初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市”的本意为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城”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初为政治性的城堡。

B“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城中人口的聚集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而产生,长期被限定在城中一定的区域。

C“城”与“市”相互促进。“城”中人口聚集带来的消费需求,为“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市”的发展又为“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D“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的,四面筑有围墙,有门与外面相通。有的“市”面积比“坊”大一些,里面道路纵横。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先秦时期的“里”,原是农村的一种封闭式的聚居形式,其目的是防止盗贼,后来成为城市中的一种居民聚居单位。

B唐朝时城市中称为“坊”的居民聚居区,在秦汉两代有时称作“闾”,在晋代“里”“坊”并称,而近代城市中的“坊”,实际上指的是街巷。

C在唐初长安中的坊里,普通居民不能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但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

D在坊市制下,市场交易有限定的区域和时间,居民出入坊里亦有规定的路径和时间,“当道直启”只是少数人才享有的特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坊”是“防”的别体字,可见“坊”有“防守、防备”之意,这跟“里”以筑墙防备盗贼的内涵一致。这应该是“里”改称“坊”的一个原因。

B坊市制是古代政府运用权力人为塑造城市格局的体现,能使城市布局井然有序,但也让市民生活受到诸多限制,比如不能自由开店,不能夜晚行街。

C坊市制的瓦解和坊巷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肃宗至德年间,大约完成于北宋仁宗末年。

D跟坊市制相比,坊巷制更有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使居民生活更加自由便利,使城市更有活力,但也使治安管理的难度更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概念混淆.“它随着城中人口的聚集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而产生”有误.根据文意“早期的‘市’多在野外或井边,故有‘市井’之称”,早期的“市”并非城市生活的产物.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易错点

本题作答难度不大,关键在于细心比较选项与元文的不同之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以偏概全.“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有误.原文说“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所例外”,可见“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只是少数个例.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易错点

C项是干扰项,对应的信息不够集中,需要细心筛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曲解文意.“这一过程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肃宗至德年间”有误.根据原文,应是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某个时期,开始是“在一些坊内开始出现商贸活动,有的甚至破坏坊墙而临街设店”,到肃宗至德年间“人们纷纷穿破坊墙而临街设铺”,对坊市制的破坏已经较前更甚了.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易错点

D项干扰项,信息需要多方面筛选,然后综合在一起,有些容易忽略而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程千帆评传   莫砺锋

程千帆先生家相当清贫,但却是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诗书之家。因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程先生十多岁曾在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生的教育方法与一般的私塾完全不同,他讲授古文时文辞义理并重,而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程先生具备了阅读古书和写作文言文及诗词的能力,并使他熟精古典典籍,从而对古代文化具有感性而深刻的体会,这是他在文史研究尤其是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如鱼得水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学问大进。他在晚年还深情回忆说:“在大学四年中,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程先生不是只知埋首于故纸堆中的旧式学究,他是紧跟时代脚步的新型学者。他的气质中兼有学者的严谨、深刻和诗人的灵性、敏感。虽然他从小就学会了写作古体诗词,但在金大求学时却更醉心于新诗创作。他与同学孙望、友人常任侠等人组织了一个诗社﹣﹣土星笔会,还办了一个新诗半月刊《诗帆》.《诗帆》虽然只办了十七期就因故停刊了,但程先生已在上面发表了四十五首新诗,显示出他对新诗的热情。

解放后,程先生在学术上已经成熟,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治学方法。一九五四年,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丛》.这是程先生诗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的最早范例。沈祖棻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方法后来在程先生的著作和言论中曾得到过许多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贯穿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一九五七年,程先生被打成“右派”,受到了残酷迫害。但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刻骨铭心的热爱,他坚信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都是祖国所需要的,总有一天他还可以为祖国服务。

程先生当时虽然不能操笔作文,但他常常在心里进行思考,这实际上就是“打腹稿”式的“发愤著书”。于是,一旦阴霾散去,大地春回,程先生的思考结果就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了。他后来陆续推出的十多部著作,正是他“发愤著书”的结晶。他的这些著作是用整个生命铸成的,这样的著作所蕴含的生命激情市常态下的论著难以拥有的,它们所达到的思想深度也是常态下的论著难以企及的。

一九七八年八月,程先生就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般来说,一个学者在被耽误二十年后,最着急的事当然是整理自己的学术成果。然而程先生却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他常常引《庄子》的话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在他看来,弥补“文革”造成的损失,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后继有人,这是重中之重。于是,程先生怀着虔诚的心愿重新走上了母校的讲坛。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几个学期之后,程先生的健康情况不允许他再上大课了,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教室,转而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程先生是一位十分谦虚谨慎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成果总是感到不满意,而对别人的长处则充分地尊重,这种作风也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中。程先生是名满天下的学者,他的著述是以踏实谨严著称的。但是当他偶然出现错误时,却决不护短,反而闻过则喜。正因为此,当程先生对学生提出要谦虚谨慎的时候,就特别具有说服力。

程先生曾说,别人都爱花,他却特别喜欢树。他本人就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所以它虽然经受过无数次的风刀霜剑,却依然以“柯如青铜根如石”的夭矫身姿屹然挺立。

【相关链接】:

①程千帆,1913年生,九三学社成员,南京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教育家,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②先生的认真和严格是出了名的,比如,要求学生作业不写错别字,是一点也不含糊的。按先生的明确要求,“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从硕士阶段起,就不允许写任何错别字。你们以后写一个条子向我请假,也要写正楷字,不许写文字改革委员会没有公布的简化字(但可以写繁体字),一定要注意语法是否正确,意思是否清楚”。

(《程千帆沈祖棻学记》)

1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程千帆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少年时代在“有恒斋”接受的严格训练,更让他具备了身后的古代文化功底,为他日后的古诗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程千帆进入金陵大学之后,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尤其是向不在金大任教的大师们请教,从而积累了深厚的学养,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C程千帆既是一位严谨、深刻的学者,也是一位灵性、敏感的诗人。他不仅能写作古体诗词,还醉心于新诗创作,与朋友创诗社、办新诗试刊,为新诗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D文中写程千帆常引用《庄子》的话,来表达他希望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的愿望,这也正是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的思想基础。

E程千帆秉承伯父君硕先生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从弟子们写的准确、工整和规范抓起,来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16.程千帆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7.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8.作者说程千帆“就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B项“尤其是向不在金大任教的大师们请教”表述不严谨;C项“为新诗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评价不当,原文只肯定了其对新诗的创作热情,并未言及对新诗的贡献;E项“秉承伯父君硕先生的教育方法”文中无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分析时,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原文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细微差别.

易错点

C项最具迷惑性,原文是肯定其对新诗的创作热情,并未言及对新诗的贡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在文史研究尤其在古代诗学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与沈祖棻合作出版《古典诗歌论丛》;②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作出重要贡献,尝试将批评与考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研究古代文学的新方法;③“发愤著书”,在“文革”结束后陆续推出了十多部蕴含饱满的生命激情和达到不凡的思想深度的著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题干问的是“程千帆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提炼,然后分条作答.“学术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是筛选的依据.文章第四段“一九五四年,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丛》.这是程先生诗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治学方法的最早范例”“这种方法后来在程先生的著作和言论中曾得到过许多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贯穿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第六段“他后来陆续推出的十多部著作,正是他“发愤著书”的结晶.他的这些著作是用整个生命铸成的,这样的著作所蕴含的生命激情市常态下的论著难以拥有的,它们所达到的思想深度也是常态下的论著难以企及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再筛选和题干句子有关的信息,并归纳。先确定答题区间,再分条概括。

易错点

要点概括不全面,作答部分要点,条理不够清晰。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选材上,紧扣传主的学者身份,侧重叙述传主的求学历程、学术成就及学术研究方法.②写法上,叙述与评论结合,文章在叙述程千帆求学经历、学术成就等的同时,也对相关内容给予了精当的评价.③主要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重点叙述了传主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成熟并取得成就的过程,条理清晰.④语言质朴,富有书卷气,感情饱满而深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这是考查文章的技巧.可以从材料的选择上,材料的组织上,语言的运用上,手法技巧的使用上等几个角度分析作答.比如,从选材上来看,因传主是学者的身份,故选取材料的时候,侧重学术的成就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从材料的组织上来看,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成立;从写法上来看,文章有叙述,有评论,叙议结合.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

文章的写作手法可以从选材、表达技巧以及语言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易错点

要点概括不全面,作答部分要点,条理不够清晰。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这句话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表达了作者对程千帆的学术成就和精神品格的高度赞美.②作者将程千帆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程千帆在经学、史学、文学批评史、治学方法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堪称“大家”.③作者将程千帆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程千帆在长达二十年的迫害打击中,不消沉绝望,而是坚持发愤著书的坚韧品格.④“这棵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指程千帆能在学习过程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还具有现代学者的新思维,能与时俱进.

解析

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本题解答时需要学生结合程千帆的学术成就及文学成就上的贡献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

易错点

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依据原文,开放性的题目不是随意发挥的,也是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的。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3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包括标点符号)。

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以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为主体的“官方舆论场”,① 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间舆论场 。2015年,“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进一步打通。主要表现在:一是网民热议话题成为主流媒体议题。互联网上的一些热点话题在党报、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得到探讨和回答。② 二是官方加强与网民互动 。各级政府积极开设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与网民加强互动,聆听诉求,处置舆情。三是注重平等交流,促进两大舆论场亲密化。官方摆脱严肃、刻板的形式束缚,加入平民化元素、互联网思维和网络语言,③ 赢得网民好感 。

正确答案

①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间舆论场”;②二是官方加强与网民互动;

③赢得网民好感.

解析

本语段讨论的话题是“舆论场”,首先介绍的是“官方舆论场”,接着介绍的是“民间的舆论场”,然后介绍两个舆论场打通,最后介绍各自表现;根据文段内容,可以看出①前介绍的是“官方舆论场”,后介绍的是“,“官方”和“民间”,由此可以看出①处填写“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间舆论场”;②前介绍的是“一是网民热议话题成为主流媒体议题.互联网上的一些热点话题在党报、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得到探讨和回答”,后介绍的是“各级政府积极开设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与网民加强互动,聆听诉求,处置舆情”,可知此处应填写“二是官方加强与网民互动”;③前介绍“官方摆脱严肃、刻板的形式束缚,加入平民化元素、互联网思维和网络语言”,可知此处应填写“赢得网民好感”

考查方向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做就得心应手了

易错点

概括内容不简明,不注意题目字数的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殷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迁侑谏议大夫。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入为卫尉卿。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太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时大兵之後,遗骸蔽野,寂无人烟。始至,空城而已。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周岁之後,流民襁负而归。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数年之後,户口滋饶,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盈积,人皆忘亡。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大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注】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B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D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文中的贞元、元和、太和、开成都是皇帝年号。

B河朔的“朔”与朔漠、朔风中的“朔”都是指北方,另外,“朔”还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员原来说的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誉称号,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D榷的意思是专营、专卖,榷酒是我国封建证券实行的酒类专卖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殷侑少年立志,学有所成。他儿时即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以后通晓经学,精通历代礼制沿革,贞元末年科举登第,后多次升职,任太常博士。

B殷侑坚守气节,不惧威吓。在奉命出使回纥时,面对回纥可汗的盛兵以待和无理要求,他毫不畏惧,直言可汗的失礼之处,最终使可汗不敢威胁。

C殷侑性格耿直,敢于进谏。文宗即位不久就有地方反叛,当时皇上一心想打败叛贼,丞相也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直言进谏,认为应对叛贼宽大为怀。

D殷侑体恤民情,颇有政声。在任沧齐德观察使时,面对当地民生凋敝的情形,他和士卒同甘共苦,竭力恢复民生,数年之后,粮丰仓实,百姓安居乐业。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②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和“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是两个结构对称的句子,中间断句,排除A、D;“罢”后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当初,这里有州兵三万,全部靠度支供应给养.殷侑治理一年而赋税的收入就能自己供应给养的一半,两年后给养费用全部自给自足,(殷侑)请求度支停止供给.殷侑还多方面鼓励百姓耕地种田,当地的百姓和官吏都很高兴,上表请求为他立德政碑.

考查方向

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解题思路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易错点

B项容易误选,和正确答案的差别只有很少的几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朔”还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识记A.

解题思路

重在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易错点

平时积累不够,不能准确判断正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认为应…宽大为怀”理解有误,原文是说殷侑主张对“助逆”的王廷凑宽容,而对李同捷则要专力讨伐.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他回朝.

②凡是有关朝廷的得失,(殷侑)都加以陈述论奏,(终)因言辞激烈切直,而被调出京城任桂管观察使.

解析

重点词语有:①宣谕:宣布命令;晓谕;倨:傲慢;宣言:扬言,宣扬.②悉:都,全;以:因,因为;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调.

考查方向

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句式一定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易错点

“宣言”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出”这两个词语容易翻译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②,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花:菊花。

8.诗歌的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9.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滞留他乡、思归不得的惆怅(归乡的渴望).诗人病后思归,遥想故园菊花又开,而自己却辜负了回乡赏花之约,心头更觉怅惘.②凄凉落寞之感.秋风萧瑟,侵入发肤,让诗人心中倍感凄凉(如答“秋风吹白了霜鬓,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也可).(5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解析

“故园又负黄华约”中的“故园”“又负”是关键词语,体现了滞留他乡、思归不得的惆怅(归乡的渴望);“但觉秋风发上生”,抓住“秋风”“发上生”,凄凉落寞之感.

考查方向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易错点

情感能够写出来,平时这一类的题目就有归纳,但是没有做到把诗歌的内容分析到位,情感表达不够丰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意境营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

②章法结构:本诗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清晰.

解析

本诗选取的意象有: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杜诗的意象有: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从意象的特点可以看出意境的特点:前者凄清萧瑟,后者雄阔苍凉.

结构分析每一联的内容.本题的作答重点在于分析每一首诗歌是怎么安排景与情的.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意境的营造主要分析意象.从意象的特点来分析意境的特点。

易错点

能够找出具体的意象,但是对意境特点的概括不准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阿熳

龚清枫

阿熳是一个现代都市人,像所有都市人一样,阿嫚的活力从清晨睁开眼睛那一刻起就充斥他的生存空间,快,作为一种时代标志倾注在阿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生活就阿熳的年龄,阿熳的能力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公司里阿熳极得上司赏识,格外的传呼和丰盈的红包让同事们煞是欣羡,私下的忌恨那自是不在话下。在人生的另一重大方面阿熳更是得天独厚。自阿熳参加工作以来,追求他的女子一直络绎不绝,若挨个儿排起来,怕不有几十米。这不,眼下就有一位漂亮的女子爱阿熳爱得死去活来,声言此生非阿熳不嫁。

就这样一种事业、美人辉映,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人生至境,阿熳却突然厌嫌起来。阿熳睡眠中时常做梦,恼人的是他越来越感觉白天仿佛如梦,到后来他几近不能辨别到底何时是梦,何时是现实。脑子里的“庄周化蝶,蝶化庄周”宛如舞池里摇曳的闪光,高山中飘忽的云雾,存在又无可捉摸,每当此时,阿熳就深切地感受到躯体和灵魂被飞逝时间吞噬的痛楚。

最先发现阿熳变化的是阿熳的同事和女友。

在同事们的讶异声中阿熳卖掉了摩托车,买了一辆自行车。从此,阿熳说话变得慢慢的,走路变得慢慢的,连在公司里做事也变得慢慢的。阿熳的应酬少了,阿熳吃方便面、进快餐店的次数也少了。总之,阿熳的一切都缓慢起来,似乎上帝用慢镜头播放他的生活。阿熳最惬意的是骑自行车上班,缓缓地蹬着,悠闲地望着,所有的景物都亲切起来。心头的那份自在抑制不住,冲破身躯的封锁,凭借微笑向四周舒缓地弥漫。开始阿熳的慢有些生硬,显示着压抑,不过渐渐地阿熳的慢就慢得自然起来。

阿熳上班要经过一条窄巷,从这条窄巷穿行的也多是自行车。阿熳的慢突出了其他人的快。有人在后面吼:“没吃饱啊!你!”或是有人骑车迎面冲来,嚷道:“闪开!闪开!”这时阿熳总是把车尽量踩向路边或者干脆停下来让道,脸上是微微的笑。

渐渐地,穿行于窄巷的上班族注意上了阿熳。大家猜想着阿熳遇着了什么样的好事,何以恁般舒畅、缓慢、大度。几乎所有的人都忌妒他的悠闲又被他的悠闲征服。也是渐渐地,这条窄巷的车辆组成了两串长长的缓缓的流动的车队。有幸跟随阿熳前后的车主象是感染了阿熳无形的心绪,都将自行车踩得一下一下的,不慌不忙,巷里的氛围有序而宁静,阿熳的笑更具魅力。

“阿熳效应”产生以后,阿熳又喜欢上了太极拳和戏曲。每天早晨上班之前,不论风雨,阿熳都要踱到附近文化宫去行云流水、圆转如意几番,来回的路上就是他哼唱几段戏曲的大好时光。

对阿熳最先表示不满的是阿熳的女友。阿熳记得女友与他分手时说话简捷迅猛一如以往的他。第一句,“你不要面子,我还要呢?骑破自行车,要我陪你走路吗?”第二句,“年纪轻轻又是太极拳,又是戏曲,未老先衰,我可看不惯。”第三句,“是你先变,而不是我。拜拜!”说完跨上路边等候的摩托车后座风驰电掣而去。

人们寄希望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女友的离去,对于阿熳仿佛荷叶上的水珠,风轻轻一掀,不带丝毫痕迹迅速遁去。阿熳仍是慢慢的阿熳,微笑着,一切都是慢慢的。

同事们对阿熳的变化尽可能作了各方面的推敲评议。同事甲说:“阿熳受到重大打击,看破世事,心灰意懒,可能最终要削发为僧。”同事乙认为:“阿熳去年出差时顺道去过峨眉山,当是得了高人点化,有了些道行,你看他的言行隐隐萦绕着氤氲之气。”新分配来的同事试探着问:“阿熳精神是否有问题?”同事丁年龄大一些,一向老成执重,反驳道:“几位脱离现实,胡猜乱测。我看阿熳平时不善言谈,城府极深,其中定有名堂,还是先调查再说。”

一年下来,同事们终究不知阿熳为何而变。然而上司是不管阿熳变不变的,上司只看阿熳在公司的价值。阿熳之所以荣升为财务科长,是因为一年来他不仅工作时间没有出过一次差错,而且几次建议采纳后都为公司创益不少。当然,同事们在忌恨之余、惊奇之后就又有了新话题,猜想阿熳的人事关或……

阿熳放慢生活节奏后,梦越来越少,现在阿熳已不复有梦。阿熳觉得他的生命好长好长,他的空间好大好大。

阿熳后来还是快过一次,好象积蓄的所有能量都在那一刻突然迸发。当阿熳从自行车上飞身而起,把那少年从车轮下扑出来时,飞驰的车轮同时就压过他的腰身。阿熳瞬间觉得车辆、行人、树木、蓝天、大地,所有喧闹,乃至时间、感觉,一切的一切都好慢好慢。他挺满足地微微一笑,他的最后一个微笑在自行车倒地声中定格。

慢慢的阿熳匆匆地走了。

那条窄巷中,缓缓而行的自行车队,至今仍是一道动人的风景。

(选自《2000年度最佳小说》)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鉴赏,最怡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第一段交代了阿熳“现代都市人”的身份及其以“快”为特点的生活方式,“像所有都市人一样”看似闲笔,却突出了阿熳这一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B小说第三段用“庄周化蝶,蝶化庄周”来形容阿熳不辨现实与梦境的状态,暗示阿熳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而这也正是他的生活节奏由快变慢的原因之一。

C小说中多次描写阿熳的微笑。“微笑”不仅是阿熳的一种表情,反映出他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他内在精神的外化,反映出他的性格修养和心境。

D人们认为女友的离去会让阿熳痛苦悔悟,但阿熳早就厌嫌女友的庸俗浅薄、务实善变,因此对她的离去并不在意。

E小说选取骑自行车上班,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打太极拳、哼唱戏曲等事情来表现阿熳的“慢生活”,借此倡导了一种环保健康、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

12.为什么阿熳原来在睡眠中时常做梦,而后来不复有梦了?请简要分析。

13.小说在刻画阿熳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4.小说中多处写周围人对阿熳的态度,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B项“暗示…而这也正是…”理解错误;D项“早就厌嫌…”理解错误,从小说中看,阿熳并无此意;E项“回归传统”理解不够准确.

考查方向

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解题思路

题考查的范围广,需要通读文章,把握文章的脉络、主旨以及写作特点。五选二的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先通读选项,确定大体的依据,再把选项和原文仔细对比,做出排除,留下正确的选项。

易错点

D项文中无此意,学生找不到依据,误解为正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来,阿熳的身心被快节奏的生活吞噬着,内心紧张焦虑,终日神思恍惚、心绪不宁,所以睡眠时常常做梦;后来他放慢了生活的节奏,感觉身心舒泰,心境安适,怡然自乐,因此也就没有梦了.(6分,分号前后各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阿熳爱做梦是他处于“事业、美人辉映”的人生至境之时,那时的他极“快”,正如文中所说“快,作为一种时代标志倾注在阿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阿熳就深切地感受到躯体和灵魂被飞逝时间吞噬的痛楚”,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他爱做梦就是因为这种快节奏;后来阿熳放慢了节奏,就变得不爱做梦了.

考查方向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文章的情节,需要联系文章的前后情节。

易错点

概括答案时语言不够简明,不能合理运用原文中的词语组织答案。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有能力.在公司深受上司赏识,被重用,受奖励.②勇于改变.在追求快的时代自觉放慢人生的脚步,改变生活的方式.③性情宽和,不急不躁.慢慢地骑车上班,被人催促微笑避让.④沉静淡定,豁达从容.被女友甩了之后,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痛苦欲绝;面对同事们的各种揣测误解,也不做任何解释.⑤舍己救人.在路上飞身扑救遇险少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言行举止和别人对他的评价等角度入手.如:当他感觉到自己老是做梦,察觉到生活的异样之时,毅然卖掉了自己的摩托车,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一切都变得慢起来,说明他勇于改变.

考查方向

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需要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言行,已经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概括分析。

易错点

答案缺乏条理,不分要点;概括不全面。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丰富塑造人物的角度和手法,侧面烘托阿熳的形象.如通过写女友因对他不满而与他分手,侧面表现了阿熳坚持“慢生活”的决心和他的不被理解;用周围人对阿熳的过度关注与阿熳的宠辱不惊形成对比,突出了阿熳闲适心态的难能可贵;通过写上司对他的赏识,侧面表现了他的能力和对公司的责任心.②丰富小说内容.如通过写同事们对阿熳的种种揣测评议和对他升迁的嫉恨,表现一些人阴暗猜忌的心理和喜欢搬弄是非的习惯,增加了小说的丰厚感(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广度和现实感).③突出小说主题.通过写穿行窄巷的骑车人起初对阿熳慢行的不满、怒斥,到对他悠闲骑行的嫉妒,到受其感染也悠然慢行,肯定了阿熳的生活方式,突出了小说倡导慢生活的主题.[8分;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观点”1分,“具体分析”2分;“观点”①分号前后的“具体分析”答出任意一个即可),答出两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这道题其实是在考查群像人物对小说的作用.答题时,要从塑造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表达文章主旨等角度入手作答.做本题时首先要找出文中众人对阿熳的态度,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情节对小说三方面的作用,最后概括作答即可.如:女友面对阿熳的改变,毅然提出分手(女友的态度),但阿熳并不悲伤,他还和往常一样,这就凸显了阿熳豁达从容的性格特点,从而丰满了人物形象.

考查方向

分析群像人物的作用.

解题思路

人物对对小说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主要人物的塑造、情节、主旨等几个角度作答。

易错点

简单的概括作用,而不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如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23.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24.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些启发?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总体不断提高   也会有起伏   增幅渐小(增速渐慢 或 前快后慢)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应用能力.第一问,练习成绩的变化,从曲线图看,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曲线有波动,表明也会有起伏,从曲线图的末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幅变慢.第二问,可结合着第一题的三个特点来答.从整体看,练习的确能不断的提升成绩.偶尔有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要有信心.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多,进步慢可想方法突破即可.

考查方向

图文、表文转化.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本题为图表与文字间的转换题.首先要看懂图表的内容:要看图表的标题,看图表的项目与图例.然后根据图表提供的相关内容寻找规律.有时,还要注意个性,也就是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状况.

易错点

信息没有分点表述,条理不清楚。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迟缓时要设法寻求突破.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应用能力.第一问,练习成绩的变化,从曲线图看,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曲线有波动,表明也会有起伏,从曲线图的末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幅变慢.第二问,可结合着第一题的三个特点来答.从整体看,练习的确能不断的提升成绩.偶尔有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要有信心.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多,进步慢可想方法突破即可.

考查方向

图文、表文转化.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本题为图表与文字间的转换题.首先要看懂图表的内容:要看图表的标题,看图表的项目与图例.然后根据图表提供的相关内容寻找规律.有时,还要注意个性,也就是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状况.

易错点

信息没有分点表述,条理不清楚。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                       ”描绘出桃花源人们安逸愉悦的生活,勾画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

正确答案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2)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解析

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考查方向

名篇名句默写;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不仅要求熟记背诵名言警句,还要收集古典诗歌、散文中的名句、成语;并且要求书写正确。

易错点

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须臾,羡,残;还要不能够漏掉虚词。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此处用来修饰“斗笠”,对象弄错了.B.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用于形容舞台上的梅兰芳符合语境,梅兰芳在舞台上饰演的是花旦的角色.C.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对象和情景都不吻合.D.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恨.此处望文生义.

考查方向

成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易错点

B项是一个干扰项,要注意“梅兰芳”在舞台上的身份是一个女子的身份。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迪士尼动画影片《疯狂动物城》不仅故事有趣,动物主角可爱,情节引人入胜,而且能将哲理意义、文化内涵自然巧妙地融进精彩的故事情节中,给人以启迪.

B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书展上,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开创了华人在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至高奖项上零的突破.

C“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我国即将实施的首部慈善法对慈善活动进行了明确界定,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开展慈善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规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B.搭配不当,“开创了……零的突破”搭配不当,应改为“实现了……零的突破”;C.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应改为“节目组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D.“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开展慈善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规定”语序不当,不合事理,应改为“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开展慈善服务、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

考查方向

病句辨析修改.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易错点

C选项是一个比较难发现错误的选项,分析时需要划分句子结构进行判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值深秋,亭边的菊花,

A十分秀丽,光洁鲜亮.竞相开放,争艳斗奇,花蕊嫩黄,花瓣层层叠叠

B竞相开放,争艳斗奇.花蕊嫩黄,花瓣层层叠叠,光洁鲜亮,十分秀丽

C光洁鲜亮,十分秀丽.花蕊嫩黄,花瓣层层叠叠,争艳斗奇,竞相开放

D花瓣层层叠叠,竞相开放.花蕊嫩黄,光洁鲜亮,争艳斗奇,十分秀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段是在描写深秋的菊花.描写是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的,在描写菊花的时候,应该先由大处着笔,然后到细微之处,由花瓣写到花蕊,由客观描绘到欣赏评价,A、B、C都是先进行的评价,不符合描写顺序;

考查方向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把握语段中心,然后结合上文进行推测,可以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对句子内容的分析不到位,根据自己的语感进行选择。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作家应邀到一所中学演讲,演讲之后让学生写纸条提问题。一张纸条上写着:我很生气,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

这位作家看到这个纸条,马上想到了小说《简爱》中简爱的一句话:“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对这位同学的问题,你将如何回答?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正确答案


解析

这是一则叙事性材料,材料中能体现观点的核心句子是“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这里面提到了几个角度,一是关于“平等”的,这世界是人人平等的世界,高低贵贱只是人类为自己贴上的标签;二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自己的美;三是对生活的态度,要微笑以对,不要一味的报怨;四是尘埃中的高贵,生活扎尘埃中的人也必须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内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关键要理解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搞清出题人的考查意图,做到审题准确,立意无误。然后再组织素材,运用合适的结构行文。

易错点

一是观点偏颇,言辞不够理性;二是事例给出的不切合观点;三是行文空洞,没有思想力度。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