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6.下图是生命系统中常见的调节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图中表示的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其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若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因分级调节则甲可表示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若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因反馈调节,甲所表示的物质分泌增多;若图表示的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羊两种群数量变化,则甲乙分别表示羊和狼。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图的识别
1.关于细胞和细胞器中有关增大表面积的作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神经细胞表面形成了树突和轴突,前者是为了增大接收信息分子的面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但对抗原无识别能力;线粒体内膜内折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面积;叶绿体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色素附着面积和光反应面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浆细胞的功能
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为了探究实验材料的可行性,组长培养了一颗洋葱,待长出较长的根和管状叶后,对其绿色管状叶(与小葱的绿色管状结构相同)的叶肉细胞和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绘制部分图形如右,假如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标准无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A区域是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充斥的外界溶液,不是绿色的;若图中B区域是紫色,则使用的材料是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用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做该实验,可将伊红染料加到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时A区域为红色。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材料的选择
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1859年一位英国人带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研究野兔的增长规律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野兔的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J”型曲线属于数学模型;沃森和克里克是利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验证DNA的复制方式”和“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前者是同位素标记和密度差度离心,后者是利用同位素标记,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的直接的去观察,两者依据的原理不同;温特通过实验证明并提取了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命名其为生长素,证明过程使用了实验验证。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实验原理
4.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假如两对基因都是完全显性遗传,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两对基因都是完全显性遗传,所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杂交得F1,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A图。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位置的判断
5.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右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的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组成:③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⑤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里许多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排便、排尿中枢等,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导的功能,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脊髓通过脊神经与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联系,来自人体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是沿脊神经进入脊髓,然后再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所发出的大部分神经冲动先是沿下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脊髓,再通过脊神经传达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从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如果脊髓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它所控制的身体相应部位就会发生感觉丧失或行动瘫痪.据此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因此,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刺激右下肢有感觉判断为神经末梢问题。
图1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的变化。图2为a、b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7.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及有氧呼吸中[H]的消耗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具体的结构)。
8.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分别指的是C3和ADP,若T1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又分别指的是_________([H]、ADP、C3或C5),若T1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又分别指的是_________([H]、ADP、C3或C5)。
9.图2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__________,______(a或b)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植物处于图中CP所示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消耗的O2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结构)。
10.将a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4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4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mg/h。
正确答案
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解析
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中[H]的消耗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场所
正确答案
C3和ADP [H]和C5
解析
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会增加得是C3和ADP,由于增加CO2浓度,C3生产增加,暗反应消耗的[H]和ATP相应减少,生产ADP增加,所以A指的是C3、B指的是ADP。若T1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H]和ATP增多,暗反应还原生产的C5增多,所以A指的是[H]、B指的是C5。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条件变化后的物质变化
正确答案
净光合速率
b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解析
图2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是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差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净光合速率。A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b的光合作用强度,所以b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植物处于图中CP所示光照强度时,即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叶肉细胞消耗的O2来自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净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
6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2h呼吸消耗4mg,2h光照的净光合作用量为8mg,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8+4)÷2=6 mg/h。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际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净光合量
小鼠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小鼠进行遗传学实验,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遗传学家将一个 DNA 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 DNA 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 DNA 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
②小鼠体内存在该 DNA 片段,B 基因不表达,即该DNA 片段和B 基因同时存在是表现为正常尾,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
③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1.由实验一可知,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子一代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12.该转基因小鼠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遗传学家认为该 DNA 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 4 种可能(见右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1 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2 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3 种可能性;
④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4 种可能性。
14.如上13题的第二种情况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满足遗传基本规律中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定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____________(填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正确答案
X
XbY
解析
由实验一可知,子一代中,弯曲尾只有雌性,正常尾只有雄性,说明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父本弯曲尾基因型为XBY,母本正常尾为XbXb,子一代雄鼠的基因型是XbY。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分
正确答案
基因重组
解析
通过DNA 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所以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
正确答案
②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3:1:3:1(或弯曲尾:正常尾=1:3)
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1(或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2:1)
解析
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是XBXb,由于DNA片段导入后,B不表达,但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所以表现型是正常尾。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即插入到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XbY)杂交,后代中有1/2的个体含有该DNA片段,1/2的个体不含有该DNA片段,含有DNA片段的个体,B不表达,雌(雄)性中,弯曲尾:正常尾=3:1,所以,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3:1:3:1
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即插入到与B基因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不会出现弯曲尾,且雌雄比例为2:1。
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即 插入到B基因中,则B基因破坏,如果还存在b基因则表现型为正常尾,如果没有b则死亡,后代表现型为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2:1。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干提取有效信息完成
易错点
题中信息的应用
正确答案
自由组合
C
解析
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即插入到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满足遗传基本规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干提取有效信息完成
易错点
自由组合定律
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5.内环境的稳态是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基础和保障,稳态的实现必须依靠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它还能传导兴奋与分泌激素。
16.高等动物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此时相应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到甲状腺,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 两部分组成。
17.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请分析回答:
①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会受到 的影响。
②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____(从三个方面回答)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③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这些抗体致病的原因是由于它们能与某些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导致血糖调节异常。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都属于 病。若患者体内只存在异常抗体2,则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将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浓度。
正确答案
神经-体液-免疫
下丘脑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的实现必须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它还能传导兴奋与分泌激素。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体温调节中枢
正确答案
传出神经末梢和甲状腺
解析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题中提到腺体是甲状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效应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漏写传出神经末梢
正确答案
①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或血液中葡萄糖和胰高血糖素浓度或含量)
②摄取、利用和储存
③自身免疫 大于
解析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会受到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或血液中葡萄糖和胰高血糖素浓度或含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的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能与某些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导致血糖调节异常。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都属于自身免疫病。若患者体内只存在异常抗体2,抗体2与胰岛素结合,而不能使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则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将大于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浓度。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血糖调节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
18.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 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 。
19.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 kJ,藻类中1/2被水蚤捕食、1/2被鲤鱼捕食,则鲤鱼所获得的能量最少为 kJ。
20.图2中 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藻类植物,图2中的丙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 。
21.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__,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
22.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 (用格式“××→××”表示)。
正确答案
光照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解析
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光照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自我调节能力
正确答案
1.1×107
解析
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推出食物网为藻类→水蚤→鲤鱼,藻类→鲤鱼;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 kJ,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最少按10%, 2.0×108×1/2×(10%)2+ 2.0×108×1/2×10%=1.1×107 kJ。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计算
正确答案
甲 鲤鱼
解析
甲是生产者,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藻类植物;乙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丙是次级消费者,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鲤鱼。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干提取有效信息完成
易错点
图2分析
正确答案
(含碳)有机物
捕食和竞争
解析
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乙和丙以甲为食,所以存在竞争,丙以乙为食,所以存在捕食关系。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干提取有效信息完成
易错点
图2分析
正确答案
甲→环境中的CO2
解析
图2中漏画的箭头是甲→环境中的CO2。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碳循环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23.传统发酵技术是我们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的常用技术,以上技术应用到的主要菌种名称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__________、________。制作腐乳与制作泡菜的菌种在细胞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微生物计数方法中,若不需要区分死菌和活菌,可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若只对活菌计数,常用的活菌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_法,计数原则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计数。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完成的操作是__________(多项选择)
A.配制培养基
B. 倒平板
C. 接种
D. 培养
25.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提取玫瑰油、薄荷油可以利用_________把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橘皮中的芳香油可以使用压榨法,但要用_________充分浸泡原料,破坏细胞结构,分解其细胞壁的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如果提取柠檬油的原料柠檬花在蒸馏过程中,精油易被水蒸气分子破坏,宜采用_______法。
正确答案
毛霉
乳酸菌
前者(或毛霉)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解析
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的主要菌种名称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制作腐乳与制作泡菜的菌种在细胞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或毛霉)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的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
正确答案
稀释涂布平板(法)
BCD
解析
若只对活菌计数,常用的活菌计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完成的操作是倒平板、接种、培养。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活菌计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无菌操作
正确答案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
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正确答案
水蒸气 石灰水 萃取(法)
解析
提取玫瑰油、薄荷油可以利用水蒸气把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橘皮中的芳香油可以使用压榨法,但要用石灰水充分浸泡原料,破坏细胞结构,分解其细胞壁的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如果提取柠檬油的原料柠檬花在蒸馏过程中,精油易被水蒸气分子破坏,宜采用萃取法。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芳香油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提取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