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3.下列诗句中,没有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正确答案
解析
学生对修辞的把握为本题主要考查点。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比喻手法的一项”,主要是针对比喻设题。A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把“黑云”比作“墨”,把“白雨”比作“珍珠”。B项,“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把“路上的杨花”比作“白毡”,把“荷叶”比作“青钱”。C项,“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水”比作“白银盘”,把湖上的山峰比作“青螺”。D项没有比喻的修辞。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要搞懂比喻句的条件:1.本体和喻体有本质的不同(小明长得像他爸,都是人有什么好谈的!这显然不是比喻句。)2.本体与喻体有相似处,同时要正确使用喻词:比如、像、是(暗喻)、仿佛等,不要冷不丁蹦出一个“比”。3.要注意感情色彩,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思想感情。比如本题的几个选项,有的有明显的比喻词和本体,有的没有比喻词,考生要能透过这些字面辨析比喻。
易错点
对比喻的本质条件理解错
4.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①它蕴含着天人合一和仁义礼智信的哲学、伦理学思想
② “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使玉文化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③推崇刚柔相济、鲜而不垢、表里如一的美学品格
④也大大增强其延续发展的动力
⑤ “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是儒家礼教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把社会规划内化为个人内心尺度的具体体现
正确答案
解析
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对于本题,要先把握这段文字的中心,这段话是围绕“以玉比德”展开,故开始应先提出话题,以此确定第五句,然后再依据一些提示性词语确定其他句子的顺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根据语素表达连贯的要求,先整体保持主语一致。此题目可以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对句子的先后逻辑顺序和排除法的运用错误
5. 小夏参观某一处古代的建筑物时,抄录了其中四副对联。若依“联语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对应的处所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馔义即养生
【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正确答案
解析
甲,由“转眼”“霎时”可以看出。乙,由“福食”“养生”并联系前面内容可见是置于厨房的警戒联。丙,由“洗砚”“烹茶”“鹤”可以判定。丁,由“琴瑟”“芝兰”可以判定。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写作对联的原则,解题方法
可概括为6要:
字数相等 平仄相反
词性相同 结构相似
语义相关 上下衔接
①字数相等 平仄相反 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平仄是对对联的音韵所做的严格要求,对联为何听起来悦耳和谐,就是因为注意音韵的平仄搭配,何为平,何为仄12声为平34声为仄 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只用记隹一个规则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
②词性相同 结构相似 也就是上下联中,虚对虚,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季节对季节,时间对时间,颜色对颜色 人名对名,地名对地名 如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社会和谐发展 人民幸福安康
也就是并列结构对并列 如
心有三爱 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 青松翠竹白梅兰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动宾结构对 如
攻克科学堡垒 攀登文化高峰 人有良心方讲理 官无杂念不贪财
主谓对主谓,主谓宾对主谓宾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③语义相关 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从这角度说,有三种类型。一是正对,二是反对,三是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
如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反对 上下句一正一反,相反相对
如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阴
串对(流水对)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如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易错点
因于戏台、书房、厨房等文化知识不了解而造成误解
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梭罗去瓦尔登湖,独自一人在那儿,________地生活着。他像修剪门前的杂草灌木一样,决然删除日常的________,因为他认为,我们的生活几乎已被文明的浮华与琐屑________殆尽,他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试验,证明人的生存所需其实很少,并企图阻拦文明人迅速滑向奢侈的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安之若素”侧重“反常或不顺利”状况下的生活状态;“从容不迫”所指的状态比较多。细枝末节强调细小而无关紧要;繁文缛节侧重繁琐不必要的。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词语使用中常见的考题类型是近义词、同音词的辨析填空(通常是唯一选择题),考查重点为近义词、同音词的意义、用法及色彩方面的辨析。常常从词义的对
易错点
对词语的理解不到位,比如“安之若素”侧重“反常或不顺利”状况下的生活状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杂糅;C项两面对一面;D项成分残缺,“讲述”后面缺宾语中心语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病句的命题常常有些典型的类型,抓住这些典型题的语言标志,有助于我们快速找出毛病,又快又准地做好题目。
易错点
对句式杂糅病句理解易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和答郭监簿咏雪
黄庭坚
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
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篷。
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10.简要分析首联是怎样“咏雪”的。(4分)
答: ▲
11.结合诗句说说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3分)
答: ▲
12.有人认为诗中“疑”字用得佳妙,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
答: ▲
正确答案
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形态和飘落的姿态。(4分。手法、内容各2分)
解析
本题应抓住关键词“学梅花”“柳絮”,然后判断词句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再谈效果即可。要注意分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形态和飘落的姿态。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类题一般要从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阐述“志”的内涵或“景”与“情”的关联;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功效。注意在解答技巧的效果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具体分析,切记空洞。
易错点
没有抓住关键词“学梅花”“柳絮”,从而判断词句的修辞是比喻、拟人。不会分析诗歌中描绘的雪的形态和飘落的姿态。
正确答案
悲悯情怀。(1分)诗人虽然自己家境贫寒,仕途不顺,但希望邻居百姓富裕,来年丰收。(2分)
解析
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这道题“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诗人虽然自己家境贫寒,仕途不顺,但希望邻居百姓富裕,来年丰收。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道题目考查思想内容情感,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思想内容要抓住意向进行分析,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
易错点
不能准确地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正确答案
将醒来后现实中鸣叫的幽鸟错觉为出没寒苇中的白鸥;将想象中舟行白鸥出没寒苇的白茫茫江面的画面和梦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连;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夜听枕边”“ 幽鸟语声乐”“白鸥寒苇”, 将醒来后现实中鸣叫的幽鸟错觉为出没寒苇中的白鸥;将想象中舟行白鸥出没寒苇的白茫茫江面的画面和梦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连;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炼字,首先解释“疑”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最后两联分析,点明表达的情感。
易错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较差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清 粥
王岫榕
⑴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⑵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⑶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的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
⑷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
⑸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添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
⑹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
⑺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的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变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并不干扰。
⑻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
⑼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
⑽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
⑾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
⑿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14.8)
14.文章详细描写了煮粥这个富有情趣的过程,请简单概括这个过程。(6分)
答: ▲
15.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⑸段划横线语句的作用。(4分)
答: ▲
16.请修辞角度赏析第⑿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答: ▲
17.请结合文本探究“煮一锅清粥”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6分)
答: ▲
正确答案
开始时水米磨合(躲躲闪闪)——沸腾后水米相互渗透——熬好前水米融合(胶着)(每点2分,时间和水米的状态各1分)
解析
文中明显的提示语在第②③⑦段中,如“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随着 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 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粥快熬好的时候??躺在水的怀抱”.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总结答案。
易错点
不能全面的分析文本中描写的过程
正确答案
内容上,写了朋友煮粥的过程(方法)与煮出的粥的状态(1分),与作者所写的煮粥方法进行对比(1分),突出精心煮粥能让粥回报煮粥人,(1分),也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慨做铺垫。(1分)
解析
语段的作用,从内容和形式(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注意一定要结合文本 的上下语段宏观把握,不可贴标签.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关于结构类考题有几种常见类型:将某个段落(或句子)抽出后问应加在哪两个段落之间,并写出理由;或问某个段落可否删掉,并写出理由;也有问行文顺序(或段落)可否颠倒.
易错点
对重点语句的作用把握不全面,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比较严重,归纳不简洁
正确答案
运用比喻,(1分)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比喻成熬煮粥一样,(1分)形象地表明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和缓地接受,慢慢体味,感知安静。(2分)
解析
“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表明了人应该体味,感知安静。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注意审题,明确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比喻修辞要指出本体和喻体,以及 该比喻在文中的效果.
易错点
对重点语句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归纳不简洁
正确答案
①平凡漫长看似枯燥的过程,也能感受到幸福;②忙乱琐碎中,只要心静就能感受美好;③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必将善待你;④我们追求简单的生活,不去追求过多的物质;⑤做人只有沉稳、和缓,才能让灵魂变得美好。(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共6分。)
解析
作者写“煮一锅清粥”,本质上就是写生活,写煮粥背后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如 “只有米 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 简单明了”“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香气,便徐徐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这三句意在表达平凡漫长看似枯燥的过程,也能感受到幸福;“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意在表达忙乱琐碎中,只要心静就能感受到美好;“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 道来报答你”意在表达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必将善待你;“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意在表达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更应该追 求简单的生活,煮粥就是做人,煮粥就是生活;“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 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意在表达只有沉稳、和缓,才能让灵魂变得美好.
【解题思路】探究性试题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新课程理念强调我们不是培养笨笨的“读书虫”,而是培养思维活跃的现代人。探究题强调有见解,要对作品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进行发掘、探讨、解读和质疑,只要考生能根据文本和有关知识,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考查方向
易错点
概括分析主旨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应注意把握全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菜园院佛殿记
曾 巩
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籍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遂以医取资于人,而即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若可栖之披攘经营,捃摭①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岂不近是哉?噫!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之如此。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既自以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则未尝有勤行之意,坚持之操,少长相与语曰:“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则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欤?与之记,不独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卷十七)
注:①捃摭:采取,采集。
6.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4分)
答: ▲
(2)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4分)
答: ▲
9.作者认为佛法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 ▲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籍”的释义主要有“书籍”、“登记”、“籍贯”、“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等,选项句意为“菜园在尚书省有登记”,“籍”解释为“登记”更符合句意,故A项不正确。B项,“即”的释义主要有“靠近”、“到”、“当下”、“即使”等,选项句意为“然后靠近这个地方建立起寝庐”,“即”解释为“靠近”符合句意,故B项正确。C项,“期”,读作“qī”时,释义主要有“日期”、“一段时间”、“用于分期的事物”等;读作“jī”时,释义主要有“一周年”、“一整月”等,选项句意为“满一月后费用凑够”,“期”读作“jī”、解释为“整年、整月、满月”符合句意,故C项正确。D项,“则”的释义主要有“规范,规则”、“效法”、“表示两事时间上的相承”、“对比,转折”等,选项句意为“却一点没有勤勉的心志”,“则”解释为“却”符合句意,故D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有关实词的推断方法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5年江苏高考题)B项“强饮客,客辞”的“辞”可解释为“拒绝”,“王子皇孙,辞楼下殿”出自课本《阿房宫赋》,其中的“辞”可解释为“辞别”。 A项中“谢”都解释为“道歉”、“请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选自课本《鸿门宴》。C项中“引”都可解释为“举起”、“端起”,“引壶觞以自酌”出自课文《归去来兮辞》。D项中“数”都解释为“屡起”、“多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出自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
易错点
对实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不好
正确答案
解析
(佛法被天下人推重,除了自身经义,还有僧众们的努力推广)
见于文章第三段,由“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之如此”可知,佛法自身的经义本就为天下所推崇,再加上佛门弟子们勤恳认真的做事态度更加使得佛教发扬光大,选项以偏概全,故C项不正确。A项,见于文章第二段,由“初,菜园有籍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A项正确。B项,见于文章第二段,由“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B项正确。D项,见于文章第三段,由“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则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欤?与之记,不独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D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易错点
对文言文的内容把握不准确,概括不全面
正确答案
(1)于是让他的门徒拿着簿册到民间化缘,一有收入就登记在上面,再小的施舍也没有不接受的。(“乃”“乞”“得”各1分,“乞民间”句式1分)(2)用这样的思想相互熏染,所以经过了一千多年,即使有贤者出现,也不能在这种环境中实现志向啊。(“相薰以此”“得志于其间”句式各1分,“以此”“作”各1分)
解析
(1)“乃”意为“于是”,“乞”意为“求,讨”,此处引申为“化缘”,“得”意为“得到、获得”,“辄”意为“就”;“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为省略句且状语后置,补全后,正常语序为“乃使其徒持簿于民间乞”。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薰”通“熏”,火烟,这里引申为“熏染”,“以”意为“用”,“虽”意为“即使”;“相薰以此”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此相薰”,“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未可以于其间得志也”。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2)注意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易错点
(1)重点字词“乃、乞、辄”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2)1.重点字词“薰”通“熏”,火烟,这里引申为“熏染”,“虽”意为“即使”;2.常见句式“相薰以此”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此相薰”,“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未可以于其间得志也”。
正确答案
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认真扎实,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
由文章第三段“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中的“其人皆用力也勤”可知,佛徒们做事勤勤恳恳、十分努力;其中的“刻意也专”可知,佛徒们做事用心钻研、专心集中;其中的“不肯苟成,不求速效”可知,佛徒们做事稳扎稳打、认真踏实。
由文章第二段“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和第三段“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故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可知,佛徒们在为建筑佛殿筹资的时候积少成多,善于通过解决许多小问题来完成困难的、繁杂的事情,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由文章第二段“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和第三段“若可栖之披攘经营,捃摭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岂不近是哉”可知,以可栖为代表的佛徒们能够长时间认真专心于一件事情,而且能够坚持到底,有恒心、有毅力。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析此题需要注意的是,题干中“佛法的智慧”即体现在佛徒们的行为上。需要用简练的语言将其行为的闪光点概括出来。
易错点
对文言文理解偏颇、分析以及语言概括能力较差
【参考译文】
庆历八年的四月,抚州有个菜园僧,法名可栖,得到同州人高庆、王明、饶杰等人一起出资,率领民众在他的院子里建成了佛殿,把佛像安放在里面,然后过来要我写文章来作记念。
起初,菜园在尚书省有登记,在城南五里有块土地,但是地里长满了草木,牛羊随意践踏,想找个能住人的房子,都找不到。和尚可栖来到这里,却高兴的说:“这是世间荒废的土地,世人都不来争抢,我得到这里用来养老,这就足够了。”于是靠行医从世人那里收集资金,然后靠近这个地方建立起寝庐、讲堂、重门、斋庖等房舍和客房,于是召集他的门徒住进去。唯独佛殿的工程量最大,他估计自己的力量完不成,于是让他的门徒拿着簿册到民间化缘,一有收入就登记在上面,再小的施舍也没有不接受的。慢慢积累,满一月后费用凑够,工程得以完成。从可栖来到这里居住(到现在),一共十年了。
我看佛教徒们,凡是要做什么事情,他们这些人都是勤奋努力,专心致志,不肯马虎完成,不追求做得快,所以善于由小成大,变难为易,而他们所做的,没有一件不如他们心愿的,哪里只是他们的说词足以打动人呢?这其中也有智慧使然啊。像可栖这样辛苦经营,一点一滴详尽细致地选择累积,忘却十年时光的漫长,而达成他的志向,他能做到的原因,难道不近似这个道理吗?啊!佛法原本正被天下人推重,而学习佛学的人又这样善于耕耘。至于世间的儒生,学习圣人的道理,他们自以为已经学到了本事,等到他们出任天下之事,却一点没有勤勉的心志,坚持不懈的节操,老少聚集一起议论:“不过图一时的好处罢了,怎么能希望传世百年,达到教化的熏陶,获得久远的功效呢!”用这样的想法相互熏染,所以经过了一千多年,即使有贤者出现,也不能在这种环境中实现志向啊。由此看来,反而远比不上佛家学者了。那么他们佛家兴盛的原因,不正是儒家所固守的衰落了的原因吗?为他们写这篇记,不只是用来彰显他们佛家的才能,也是为我们儒家之道不再通行而惭愧罢了。曾巩记。
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1)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2)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3)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4)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5)到“文化大革命”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6)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7)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8.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请概述。(6分)
答: ▲
19.请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答: ▲
20.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6分)
答: ▲
正确答案
老暄嚣文化:这种文化以喧嚣呐喊方式鼓动民众达成集体、阶级等的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要点:“喧嚣呐喊”“鼓动民众”“达成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意思对即可)
新喧嚣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为寻求名利欲望而浮躁嘶喊,焦虑嚎叫。(要点:“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为名利欲望”“浮躁嘶喊,焦虑嚎叫”,意思对即可)
解析
“老喧嚣文化”的阐释主要集中在第③、④段,老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着宝贵的历史价值,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人们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个人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以达成集体、阶级等的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新喧嚣文化”的阐释主要集中在第⑥段,这新喧嚣是残存的喧嚣积习加上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所形成的,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时,找到关键字所在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
易错点
应找到关键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
正确答案
首先由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引入,提出“喧嚣文化”话题,说明其由来已久.接着论述“暄嚣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内涵,最后照应开头,指出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的实质.
解析
。
本文第①段由中国游客的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引出对“喧嚣文化”的思考;紧接着,以时间为顺序,在第②-⑥段中,对“喧嚣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内涵和表现进行了论述;最后一段与开头呼应,指出了中国“喧嚣文化”的本质所在。解答时,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对论证思路进行分析。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易错点
不能准确梳理文章的思路结构,从而概括出全文的结构。
正确答案
(1)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民众为革命需要而喧嚣呐喊,它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其历史价值,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2)上世纪中后期的一定阶段,喧嚣文化成为政治斗争和生产科研的工具,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3)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文化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程度提高,喧嚣文化成为非主流;商业社会所生产的为了名利欲望的新喧嚣,则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解析
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根据关键字找到相应段落,对段落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提炼。文中③-⑥段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进行阐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在第③段中写上世纪前半叶喧嚣文化的内涵,从“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时期的喧嚣文化是持肯定态度的;在第④、⑤段中对上世纪中后期以及“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期间的喧嚣文化进行了阐述,“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中表现了作者对此时的喧嚣文化持否定的态度;第⑥段讲改革开放以后的喧嚣文化既浮躁又使人焦虑,十分消极,作者认为这种喧嚣文化应当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梳理文章的思路结构,先分析每段各写了什么,哪几段组成一个表意单位,即一个层次,将各层大意归纳概括出来即可理出全文的结构。
易错点
概括分析主旨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应注意把握全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派:信仰就像一座房屋,可以有很多楼层,很多房间。
作家:那有怀疑的房间吗?
派:当然,怀疑在每一层都占了几间。
以上对话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作家和派的一段关于“信仰与怀疑”的探讨。
21.对此,你有何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正确答案
例文:
怀疑与信仰并行
人们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生命就失去了价值。而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当下,人们似乎又不那么相信一切:“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人们因怀疑一切而不再信仰,信仰沦陷危机。
人们陷入两难的困境:渴望安宁的信仰和怀疑现实的不定。如何携怀疑与信仰一起上路?信仰,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让我们相信并且仰望。信仰是内心之光,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也因信仰而永生。那些恒久普适的价值是我们永远的信仰,不容怀疑。
过去国人盲目造神、拜神,奴化之下几乎丧失怀疑的精神和勇气,于是盲从便渗透进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中,甚至成为一种标签。而现在我们又遁入另一极端----怀疑一切。怀疑和信仰同样都有着强大持久的凝聚力。怀疑的开端正标志着智慧的起始,怀疑的确是获得真知的先导。几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在于他们从不否认自己存在着疑问。怀疑推动了世界。当欧洲大地仍处在宗教神学的束缚中坚定地相信神创论时,早已有人开始悄悄地苏醒。在面对上帝的时候,他们内心的怀疑之火愈烧愈旺。就在这里,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并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们的怀疑推动了文明发展,人开始为“人”。
怀疑比信仰更需要勇气,怀疑是个无限。周国平如是说:“怀疑来自过分认真。”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这种人也不会有信仰。怀疑体现了以自由为灵魂的信仰,也是徐贲先生对怀疑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信仰的回答。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当“你迷茫的时候,你并不孤独。”“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然而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会把思想引向邪路。不妨学学鲁迅,先生对信仰采取一种既认真又怀疑的审慎态度,不盲从,也不因循守旧。
【材料拓展】 关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部影片,它触及人类自古以来不断追问的沉重话题——生命和信仰,让人不得不为之低头思索。
作品以对话叙述的形式展开故事,杂糅着虚幻与现实,像一段象征性的寓言。派的一家在印度经营动物园。迫于形势,他们不得不将动物卖到加拿大,并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中途他们所乘航船遭遇暴风雨沉没。派被迫上了救生艇,与他同行的是一只孟加拉虎、鬣狗、斑马和猩猩。斑马、猩猩、鬣狗在残杀中相继死去。只有老虎和派在相互防备、相互依赖中存活下来。他们经历重重险境,几经绝望后来到一个神秘的死亡浮岛。浮岛是慰藉性灵的绿洲,也是吞噬生命的墓地。麻木者在此安息,警醒者由此启程。派决定回归真实的生活,所以他选择再次漂游。到达陆地后,老虎默无声息地离去,派得救了。也许现实过于残酷,所以叙述者才借用动物来隐喻。如果直接告诉听众,这是一场血淋淋的杀戮和啃噬,无疑有悖于人性。然而拭眼环视宇内,当今的人性却依然崇拜、信奉弱肉强食的初级法则。这是不是令人疑惑的悖论?文明的伪装下依然可见披着粗毛的爪牙。将两千多年前春秋争霸的中国历史放大在现代世界仍旧毫无两样。尴尬的人性在进化与退化间徘徊,仿佛一叶漂流于汪洋的扁舟,需要终极的信仰为它指引、给它鼓舞。
信仰的选择是人的一大困惑。当初基辅罗斯人几经抉择,放弃了原始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最后改奉东正教。少年派则信仰多种宗教,包括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曾得到西方医学拯救的父亲告诫他,什么都信就等于什么都不信。宽容的母亲却赞同孩子自己去摸索。然而父亲说,假如不选定道路,又怎能摸索出路呢?谶语一般的话预示着派的漂流。盲目信奉一切是迷失的开始。在派看来,信仰像是一座房子,里面有许多房间,需要经受怀疑和验证。历经磨难而幸存下来的人几乎都会相信,那是神的庇佑。如果确有神存在,那么,神靠什么来庇佑呢?我相信,能够长久存在、发展的事物必定要符合自然规律,神也同样不能违背。可见终极之神是自然规律。荀子所谓“神莫大于化道”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派漂流在险象迭起的汪洋中,不断乞求毗湿奴和上帝的保佑。当人的内心不够强大时,就会依赖神来支撑意志。这或许是人与神的区别,就像藤与树的区别一样。据说,凯撒渡海时遇到暴风雨,船只几乎被掀翻。船员们都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只有凯撒镇定自若。他告诉大家:“你们不会有事,因为凯撒在船上!”船员们受到鼓舞,各就其位,终于平安脱险。不难想象,意志坚定的统帅会被当作神来崇拜。
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画面壮观而唯美,像一首大梦初醒的诗,在惊悸、疲惫过后静静地喘息和憧憬。恍若起源于蛮荒年代的宗教与神话,同样带着人类的喘息与憧憬。既然无法把握命运,就不妨虚拟出神的形象,他具有的智慧、品德和力量是人渴望而难以达到的。看不透人生,因此神能洞察一切。现实冷酷,所以神一定慈爱宽和。人的无奈造就神的法力无边。宗教好似梦与诗歌,让精神获得补偿和慰藉。靠着它,人类免于在无际无涯的飘荡中沉沦。但是信仰并不等同于宗教和神话,某些价值观也能成为信仰,使人一辈子为之奋斗,矢志不渝。不论是初级阶段的宗教神话,还是高级阶段的信仰,目的都在于使人保持意志坚挺。即使是年轻的派也知道,意志涣散意味着消亡。征服与被征服、驯化和被驯化在心灵的孤舟里互搏。搏斗的结果让每个人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派说:“没有理查德•帕克(孟加拉虎),我根本不可能活到现在。对它的恐惧,让我时刻保持警惕。”恐惧并不是纯粹的负面力量,它也使人获得自强不息的动力。正如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命是一场场漂流,有的到达,有的淹灭。派的故事让我想起玄奘西游。区别在于,玄奘有自己坚定、明确的方向,而多数人没有。个人也好,国家也罢,淡化信仰的结果是很堪忧的。让我们重新审视灾难来临前的一幕:轮船遭遇暴风雨时,派冲到甲板上,对着雷电风雨和滔天骇浪手舞足蹈地狂笑呼喊:“再大些!再大些!神赐风暴!”当他意识到危险时,结局已无可挽回。狂嚣的恶魔张开邪恶巨口将一切无情地吞噬。那个不知敬畏、不辨美丑、不明方向的家伙终于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立足之地。
解析
这则材料取自于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作家和派的一段关于“信仰与怀疑”的探讨。它触及到人类自古以来不断追问的沉重话题——生命和信仰,让人不得不为之低头思索。作品以对话叙述的形式展开故事,杂糅着虚幻与现实,像一段象征性的寓言。本题命题者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这个要求的意思是:立意要从材料的整体含义出发,而不能从材料的局部或某个侧面、某个角度、某个意义点甚至某个关键词出发。本材料的中心是:信仰与怀疑的关系,所以,这是本题写作立意的基点,也是最佳的切入角度,也就是说本题写作立意为既要有怀疑也要有信仰的关系,或从两者关系引申开来的社会之事、人生之理。
考查方向
易错点
部分考生容易审题不准,文体特征不鲜明。文本中有面对“信仰与怀疑”的两难之择,你又会作怎样的思考,部分学生未能按要求来 写作,只是抓住一点泛泛而谈,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和决定。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中有真意, ▲ 。 (陶渊明《饮酒》)
(2)俄顷风定云墨色,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 ,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4) ▲ ,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李煜《相见欢》)
(6)浮光跃金, ▲ 。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8) ▲ ,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正确答案
(1)欲辨已忘言(2)秋天漠漠向昏黑(3)转轴拨弦三两声(4)舞幽壑之 潜蛟(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6)静影沉璧(7)后生可畏(8)看似寻常最奇崛
解析
准确理解语境意思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记考纲中必背篇目并理解语句意思。
易错点
易写错的字:辨、轴、壑、璧、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