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温州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5 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古代这个信念的特点:神秘色彩;②提出观点“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③世界的合理性可以用数学来描述;④科学始终遵循这个信念;⑤这个信念的具体内容。

通读整个语段,该语段主要讲“这个信念”-“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首先确定第一句是②还是①,①中运用了代词“这个”故不可作第一句,所以第一句为②,从而排除A、D;第②句后紧跟第⑤句,阐述信念的具体内容,从而排除B,所以答案选C.通读排序后的语段符合语感和句子的内部逻辑关系。故选C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语言连贯排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题思路

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作答此题主要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D项是干扰项,和C项差别不大,学生应知道一般文段是先提出观点,再进行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uè) (fú)除 抵(wǔ) 抛头(lù)面

B(jì)子 消(mǐ) (zhòng)听 (bǐ)有所悟

C(zā) 月(gòng) (kǎ)血 瑕瑜互(jiàn)

D(zháo)想 打(yàng) 远(xiù) (jí)屈聱牙

正确答案

A

解析

B、中(zhōnɡ)听;C、月供(ɡōnɡ);D、着(zhuó)想

考查方向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解题思路

对字音的考查主要是针对多音字、易误读字、形近字、方言字等。记忆时要注意多音字的不同意义,据义定音;注意生活中常见又容易读错的字的正确读音,做到准确识记;注意形近字的不同读音,可以据形定音。解题时,需要结合平时的积累逐个辨别,做到准确无误。

易错点

错误读音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容易出现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B“喜大普奔”之类的网络流行语,既没有展现中国成语的神韵,也缺失了西方缩略语的机趣,若年轻人能主动摈弃,转而投身于传统的怀抱,社会主流肯定会为文化传承后继有人而额首相庆。

C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沿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的污垢,精神却很矍铄。

D晚风轻拂,林阴道上,灯影憧憧,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和着江边丝竹管弦轻歌曼舞,歌声唱着柔软的时光,这个温暖而柔情的南国之夜,让你不想离开。

正确答案

D

解析

A、炫目;B、额手相庆;C、帽檐。

考查方向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规范字形,能力层次为识记A 级。

解题思路

完成本题需要留心同音字。答题时不要“一瞥而过”,要看清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细微处下功夫,字字落实。如炫目(眩),额手相庆(首),帽檐(沿)。当然平时积累很重要,要分门别类地整理,建立错字档案,另外做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是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可结合词义和适当运用联想进行比较,注意运用好排除法等。

易错点

学生会因为不了解额手相庆的意思,或者没有见过该成语,而不知道“手”的正确写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清风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B由于公务繁忙,他始终没能如恩师所想的那样完成自己的系列创作,几年来他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老师的教诲。

C任何旁听者不得随意对庭审内容进行拍照.录像等,如果发现,则视情节轻重采取劝诫阻止或者扣压相应工具等措施。

D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C、扣压:把文件、意见等扣留下来不办理;D、对号入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联系起来。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易错点

“口耳相传”容易望文生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B肯德基.麦当劳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来自上海福喜食品公司。

C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野生扬子鳄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D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B、中途易辙,可改为“在肯德基、麦当劳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C、成分残缺,环境后加“的保护区”;D、成分赘余,去掉“的进行”。

考查方向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选择类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结构类语病,后两种为语意类语病。考生平时要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再在枝叶上做文章,由面到点,逐步筛选语病。

易错点

C项成分残缺不易发现,以误选。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5分

6.下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请从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5分)

正确答案

(1)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运动的人物形象、抽象的滑道与书法艺术相结合,人书一体,传达天人合一的思想;(2分)

(2)“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右下方的数字而成为“2022”,生动自然;(1分)

(3)“冬”字左下方的英文标识表明主要申办城市是北京,“冬”字正下方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1分)

(4)标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1分)

解析

做题时注意图片中的“冬”“2022”“BEIJING”等要素。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此类题的解题思路: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易错点

对该图标的内在精神难以把握,需联系题目中“冬奥会申办标识”,从奥运精神的角度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

①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②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③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④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⑤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⑥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使人类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B敬畏伦理是在人类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

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它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D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9.下列关于人类要有“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

B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C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D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

10.本文第二段和第五段都谈到了“敬畏感”的问题,它们的角度一样吗?说明理由。(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说“敬畏伦理”是“自然”的产物。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

解题思路

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易错点

A项干扰项,信息需要多方面筛选,有效信息在第一段,然后综合在一起,易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只是对“褒扬敬畏感”的具体阐释,不能成为要有“敬畏心理”的原因。注意文句“它”(敬畏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每一个选项的内容都来自原文,只有找到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间,然后从关键词、关键语句等入手,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加以比较,辨析其细微差别。

易错点

C项干扰项,信息需要多方面筛选,然后综合在一起,有些容易忽略而错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它们的角度不一样(1分)。第二段是从明确概念的角度阐释什么是“敬畏感”(1分),第五段是从现实针对性角度阐述为什么要有“敬畏感”(1分)。

解析

第二段关键句:“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可见是解释“敬畏感”这个概念;第五段“当今时代”,可见是谈论“敬畏感”的现实意义。故两段谈论“敬畏感”的角度是不同的。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易错点

虽然能找到相关句子,但不能很好概括。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送行

匆匆忙忙一夜过去了。

来日早升的日头在仲春里光辉得四野流金,山脉间的田地、岭梁、树木和村落都在日光中透发着亮色。吴家坡在这个春日早晨醒来时,谁都知道根宝家里有了喜事了。根宝要去替镇长住狱了。包裹已经捆起来,被褥也都叠好用绳子系了哩,白面油烙的葱花饼也装进了干粮袋子里。

根宝要做镇长的恩人了。

他喝了一碗蜀黍片儿汤,吃了咸菜和油馍,提着行李出门上路时,看见大门外有许多的村人们。李庆、瘸子、柱子、东邻的哥嫂,还有嫂的表妹。昨儿他们连夜订了婚配,她说你去十天半月肯定回不来,说你就是去住一年、两年我都会等你。然后,她就又一早跟在表姐身后来送他。村人们大都还不知道她是他的媳妇了,只把她当作是跟着表姐来看热闹的人。爹在他身后提着铺和盖,像儿娃出门做大事儿一样,满脸的喜庆和自豪。他把烟袋丢到家里了,特意吸了带着过滤嘴儿的纸香烟,可又不是真的吸,仅就是燃了让一丝青烟在他嘴前袅袅地升起来。娘手里提的是根宝的干粮袋,一出门看见东邻嫂的表妹子,她便一脸灿然地朝人家走过去。根宝没有听见娘和人家说了啥,只看见两个人说了两句话,嫂的表妹竟从娘的手里要过干粮袋儿提在手里边,又如过桥时搀扶老人一样扶住了娘。在这送行的人群里,她就像一朵盛开在夏时草坡上的花,因为也是镇上的人,家里和镇政府仅隔着一堵墙,儿娃时端着饭碗还常跑到镇政府的院落里,加之她和她表姐的见识是一般的多,穿戴、言说、行止,和吴家坡人有着无数的差别与异样,所以她搀扶着娘的胳膊时,看见的人便心中清明了,眼里更加有了一种惊羡的光。门前的人群原本也就十几个,可待根宝一家走出来,站在那儿和人们说了几句话,转眼间人群就是一片了。有的人正要下地去,听说根宝要去做镇长恩人了,也就慌忙过来道着喜,送送行。说根宝兄弟,奔着前程了,千万别忘了你哥啊。根宝就把目光从自己那香熟发光的对象身上收回来,笑着说答:   ▲   。那人就又说,替谁呀?是替镇长哩,你是镇长的救命恩人呢,还以为你哥我不知道你有多大前程嘛。

根宝就只笑不说了。

根宝就这么在送行的人群中慢慢行走着。前面是人,后边也是人,说笑和脚步的声音如秋风落叶般响。爹在他的身后,有人去他手里要那行李提,他说不用不用却又松了手。而后从裤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拆开来,一根接一根地朝着人们递。人家不接了他便朝人家的嘴里塞。根宝很想朝柱子走近些,柱子和李庆、瘸子他们好像没昨夜命运相争的事儿一样,一团和气地挤在路边上,可人群围得紧,又都要争着和他说话儿,他就只能隔着人群和柱子他们招着手,点着头,表白着自己的歉意和感激。村里是许多年月都没有这样送行的喜庆繁闹了,就是偶尔哪年谁家的孩娃参军入伍也没有这么张扬过,排场过,可今儿的根宝竟获着了这份排场和张扬。他心满意足地朝村口走动着,到饭场那儿立下来,扬着手,连声说着都回吧,回去吧,我是去蹲监,又不是去当兵。然而无论他如何地解释着说,人们还是不肯立住去送他的脚。

人们都簇拥着他往梁上李屠户家门前走去。

李屠户已经在梁上的日光里朝着这边人群招了手。招了手,根宝脚下的步子就快了。可根宝的脚步越快,李屠户却越发地招着手,似乎还把双手喇叭在嘴上,大声地唤了啥,因为远,没能听清楚,人们就猜他是让根宝快一些。

根宝便提着行李小步跑起来,他不想让李屠户在梁上等的时候太久。然而在他丢开人群朝着梁上跑去时,李屠户身边那个昨夜儿帮他屠宰的小伙子却从梁上跑下来。两个人相向地跑,近了时,小伙子就立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可着嗓子叫唤着,说刘根宝,李叔不让你再来了,说镇长一早从镇上捎来了话,说不用人去替他顶罪了。

根宝淡了脚步站下了,像电线杆一样栽在路中央,望着那个小伙子,唤着,问道,你说啥?天呀你说啥?

小伙子大声说,不用你去了,说镇长轧死人的那家父母通情达理呢,压根儿没有怪镇长,也不去告镇长,人家还不要镇长赔啥儿钱,说只要镇长答应把死人的弟弟认做镇长的干儿就完啦——

这一回,小伙子说的根宝全都听清了。他立在那儿脚跟有些软,努力把一身的力气全都用到脚脖上,使自己不至于突然瘫下去。然后把目光投到山梁上,他看见李屠户在梁道边上正指派着几个人往一辆车上装着鲜猪肉,背对着他,舞之又蹈之,肩膀和门板一样宽,有力得没法说。

紧随着他,村里送行的人们也都说说笑笑跟近了,像一个人拉着一辆大车爬到了半坡上。根宝很想让李屠户或者跑来唤话的小伙把说过的话,朝着村人们再清清白白地述说一遍儿,他就又慢慢朝着梁道走了过去。

日头又升高了些,艳红艳红哩。

(节选自阎连科《黑猪毛,白猪毛》)

11.请赏析文中两处划线句。(4分)

(1)爹在他的身后,有人去他手里要那行李提,他说不用不用却又松了手。而后从裤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拆开来,一根接一根地朝着人们递。(2分)

(2)根宝淡了脚步站下了,像电线杆一样栽在路中央,望着那个小伙子,唤着,问道,你说啥?天呀你说啥?(2分)

12.请将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13.小说中镇长虽然没有出现,但他才是整个事件的主角,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分)

14.小说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日头,请赏析其作用。(3分)

15.小说具有极强的讽刺性,请任选两处加以赏析。(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运用了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对于别人的热情,爹嘴上说不用,却是松了手,可见他并非真心拒绝,后面的“摸”、“拆”、“递”写出了爹对根宝能去替镇长蹲监是自豪的。(动作描写1分,写出多个动词,表达自豪情感1分)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根宝比作是电线杆栽在路中央,写出了根宝听到用不着去替镇长蹲监之后内心非常慌乱,无法相信这是事实。(写出比喻1分,分析1分)

解析

“摸”、“拆”、“递”属于动作描写,“他说不用不用”属于语言描写。“像电线杆一样栽在路中央”,是比喻手法。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分析。

考查方向

理解赏析文中重点语句,能力层次为 D 级。

解题思路

要赏析文中的重要语句,需要把考查的句子还原到原文中,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理解。注意手法的运用。

易错点

不能理解所给句子里人物形象的思想情感。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奔啥儿前程哩,是去替人家蹲监呢(2分)

解析

注意和上下文文意的衔接。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文中填写衔接句的题目,注意和文意的吻合。

易错点

不能按照人物形象的特点组织语言,语言风格要与文本一致。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镇长虽没有出现,但是他却是操纵了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1分)

事件的起因是镇长轧死了人,根宝才抢着去替镇长蹲监。(1分)

事件的经过是乡里人才热热闹闹地来相送,是因为根宝替镇长去蹲监,可以做镇长的恩人。(1分)也正因为如此东邻哥嫂的表妹才与他订了婚配。(1分)

事件的结果是根宝不用去蹲监了,也是因为受害人原谅了镇长。(1分)

解析

回归到文本里,找出和镇长相关的内容,细细分析。需结合文本进行概括。注意从小说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塑造以及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题思路

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

不明白为什么镇长是整个事件的主角,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回答。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日头表示一种时间的流逝,从“早升”到“又升高了些”。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首段营造了一种热闹、喜气的氛围,烘托了根宝一家喜悦的心情。尾段,以乐衬哀,烘托了根宝内心的悲凉。(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

解析

分别答出“日头”的作用,然后从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心情的烘托以及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

考查方向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次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然后结婚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映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

易错点

注意区分“日头”在开头和结尾的不同作用。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根宝明明去蹲监,却有那么多乡亲送行乃至羡慕。根宝欢天喜地去替镇长蹲监,镇长却不需要这个替罪人了。受害人的父母本应痛恨轧死人的镇长,却没有怪镇长,还要另一个儿子称镇长为干爸。突出了乡里人盲目崇拜权力的愚昧无知、奴性意识,同时也批判了镇长玩弄权力,狡猾无情。(写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主题分析2分)

解析

找到具体的内容,然后分析讽刺性是如何产生的,讽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题思路

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

易错点

不明白小说讽刺什么,不能准确地说明讽刺的内容是什么。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长清僧

【清】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聊斋志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坠毙 逸:奔跑,狂奔

B吾师曩已物化 物化:事物的变化

C既而马欲归     戒:戒备

D了不勾当家务 勾当:行当,事情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相视笑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哀请 惟君图

C述返魂之由 今其智反不能及

D群导往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而不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B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体,而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C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即出发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D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寺院看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19.用“/”给下文断句。(3分)

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4分)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B物化:特指死亡。C戒:准备好。D勾当:办理,处理。

考查方向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在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落实120个实词之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例如,语境分析法(利用上下文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

易错点

D项,句子不容易理解,“勾当”所给的意思,似乎正确。如不结合语句就直接选择了,造成失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D连词,表修饰。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B代词,他;代词,指阙秦以利晋。C 副词,于是;副词,竟然。

考查方向

辨析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题,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易错点

粗心看“之”都是代词,而不注意看二者意义的不同,就会误选B。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不是"因为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是因为"性定"。C不是"当即",而是第二天。D公子的夫人派仆人到长清寺院。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易错点

由于对“夫人遣纪纲至”这句不理解,有没有耐心仔细的对比,就会误选D。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错1处扣1分。)

解析

“曰”表示“说”的意思,需断开;“也”表示判断语气,需断开;结合句意:奴仆们围着他问讯,他睁开眼说:"怎么来到这里!"众人扶着他回了家。公子进门,搽粉描眉的姬妾们,纷纷聚集过来看望慰问。他大惊说:"我是僧人,怎么来到了这里!"家人以为太荒唐,都扯着他的耳朵恳切开导,想使他醒悟。故断句。

考查方向

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解题思路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易错点

文言文主语常常省略,如果不能判断句子的主语是什么,往往容易错断。“纷集顾问”可能会和“大骇”连在一起,而这两句主语不同,是不可以连在一起的。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僧人自己也不申辩解释,只是闭着眼不再说话。给(他)拿粗米饭(他)就吃,酒肉(他)就拒绝。

②公子推托因为有病倦怠,全都拒绝了他们,只是问道:"山东的长清县,(你们)知道它吗?" 【解析】翻译时,要把重点词语和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出来。本题要准确翻译以下内容:(1)但:仅仅,只是。饷:动词,供给粮食。脱粟:粗米饭。各1分,译对大意给1分。(2)托:推托;假托。悉:都。各1分,译对大意给1分。

考查方向

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句式一定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易错点

“饷(动词,供给粮食)” “脱粟(粗米饭)”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翻译不准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文段一: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荀子》

文段二: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韩非子》

23.综观两个句子,概述荀子与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24.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义利观,你更认同谁的观点,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简述其意义。(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荀子主张义利均有,先义后利;韩非子主张弃义重利。

解析

理解文句意思,抓住关键句:“利所加也”,可见韩非子主张弃义重利;“不能去民之欲利”“不能去民之好义”“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可见荀子主张义利均有,先义后利。

考查方向

把握文段的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

解题思路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文段,再筛选和题干句子有关的信息,并归纳。

易错点

因不能理解句子意思而无法归纳总结,尤其文段二,说的相对含蓄,只能看出来“重利”,不会推测“弃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示例:我同意荀子的观点,我们讲我们得利需要正当,即符合义。追求不正当的利益,往往会违反法律法规,使我们误入歧途。比如那些贪腐官员,利用手中权利牟取私利,最终身陷囹圄,为人唾弃。

解析

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谐的主旋律应更倾向于荀子的观点。分析时,注意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结合社会现实对所赞同的观点进行分析。

易错点

分析观点不够有力,语言组织不够严密,表达不到位。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21.这首词开头“茅檐人静”等三句有什么作用?(4分)

2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氛围。(2分)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2分)

解析

首先明确所给诗句是什么内容,再看看所给诗句在诗中的位置。“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在这样的寓所里,“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同时作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纸上。此三句诗为写景句,放在诗歌开头部分,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做铺垫的作用。可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把握诗歌中词句含义和作用,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诗歌词句作用:(1)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 (2)从结构看,在诗歌的不同位置上句子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开头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埋设伏笔、作铺垫、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等作用;在中间: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结尾:有总结全诗、照应开头、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3)从表达效果看:起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4)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作用。

易错点

在答此题时,不清楚写景句的作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运用反衬手法,(1分)好处是以莺燕的无声反衬出杜鹃啼声的悲切。(2分)

解析

首先明确所给诗句采用了什么手法,经过分析,发现是反衬手法,然后分析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作用:通过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主题。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手法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易错点

在答此题时,不清楚是什么手法,同时诗歌的分析和手法的结合不够一体。

填空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7.仿照第一节诗的表达,选择恰当的意象补写第二节诗,要求语言生动、诗意连贯。(4分)

玩耍

孩子

找松鼠陪你去玩吧

在树杈上抓野果子

顺便向鸟儿问个好

孩子

正确答案

找蚯蚓一块去玩吧

搓一些泥巴小人儿

把自己变成小花猫

(意象合适1分,语言连贯1分,有诗意2分)

解析

按照题目要求,要仿照第一节诗的表达,选择恰当的意象补写第二节诗,写孩子找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一起玩耍。从结构上来说,要和第一节诗句式一致;从内容上来说,要求补充的诗段是描写孩子和小动物之间的友谊,一起玩耍的情景。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这是一种变式的仿句题。除了显性的要求之外,关键的是要找出隐形的要求,能够和整个语段相和谐,这样补写的句子才算成功。

易错点

从内容上不能够和前面的诗句保持一致,只做到了句式上的整齐。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25.古诗文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 。(《孟子》)

(2)青山隔送行, 。(王实甫《长亭送别》)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4)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正确答案

(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疏林不做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4)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

要能够熟读背诵名篇名句,并不出现错别字,

考查方向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直接性的名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注意各种原因造成的失误,如同音字混淆、形近字混淆、音近字混淆等。

易错点

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悌,颁,霭,潦,巅,钩;还要不能够漏掉虚词。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正确答案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以人生悲剧“得到”和“没得到”;以人生两大快乐“没有得到和得到”为内容,给我们深刻的哲理启发和警醒。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材料作文,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深入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立意求准,力求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在文章中要使用材料,或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不同。

易错点

一是观点偏颇,言辞不够理性;二是事例给出的不切合观点;三是行文空洞,没有思想力度。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