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 太原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干细胞中的核仁有利于合成rRNA

B效应T细胞中溶酶体发达可直接用于裂解靶细胞

C人小肠上皮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相同

DmRNA、tRNA和rRNA的合成和加工的场所都在细胞核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有科学家发现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的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次数提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和顺应磁场方向排列,并据此提出一个新的“生物指南针”分子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磁受体基因的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相间排列而成的

B基因中相邻磚基之间通过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相连

C同位素标记该基因中的两条链,每次复制后带有标记的DNA分子数目不变

D翻译时,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反密码于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种除草剂能破坏某双子叶植物细胞的生物膜从而干扰其代谢反应,施用该除草剂可直接影响该植物叶肉细胞中的

A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水的光解

CC3化合物的固定

D多肽链的合成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周期的调控因素中错误的是

A环境因子:一定的离子辐射、化学物质作用和病毒感染

B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因包括与细胞周期有关的酶和抑制因子、生长素等各种激素

C环境因子:一定的温度变化和pH变化

D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因包括生长因子、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等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下列人类遗传病调査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齡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

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査

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脍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须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的方法逋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研究蝾螈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须将其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4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10分)下面两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数据曲线和装置图。以测定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7.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的CO2在____________(具体场所)参与反应,而在黑暗条件下CO2由____________(具体场所)释放。

8.光照相同时间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9.温度由25℃上升到30℃的过程中,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在____________(“增多”或“减少”)。

10.若用图二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在装置内的具体修改措施是____________,为使测得的O2变化量更精确,在图2装置拧紧的阀门上还应采用__________措施;再设置__________装置,在设置装置的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分)请根据下面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图示回答:

11.图甲经①〜⑦过程形成的细胞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图甲经①〜⑦过程形成的细胞中具有识别抗原作用的细胞有____________。

13.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人体接种的疫苗作为____________,大多数要经过吞噬细胞的______________在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才能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进而发挥免疫效用。

14.在流感病毒感染时,使用外源性免疫抗体,即对新感染者直接注入____________,效果较好。

15.若我们接种了针对未变异的流感病毒而研制的疫苗,是否可以预防变异后的流感病毒的侵染? 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分)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有特效的抗疟新药,是从菊科蒿属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我国某地的青蒿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型青蒿种群繁多。科研人员为开发利用这些野生型青蒿资源,进行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请回答:

19.调查某野生型青蒿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并要进行_____________。

20.下图中野生型青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变的。

21.野生型青蒿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了___________,在通过    有性生殖中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在野生型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植物的__________价值。

22.四倍体青蒿植株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获得四倍体植株,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分)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一将A、B两个白花品系杂交,得F1,F1都开紫花,F1自花传粉产生F2,收获的F2紫花324株,白花252株。

该植物的高产与低产受另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科研小组做了实验二,甲组:高产×高产,杂交后代高产:低产=14:1;乙组:高产×低产,杂交后代高产:低产=5:1;丙组:低产×低产,杂交后代全部低产。请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分析回答:

16.试验一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若用字母A、a;B、b;C、c……表示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考虑最少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的可能,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按字母顺序)。F2紫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17.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判断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甲组不符合3: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乙组的高产亲本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18.现用两紫花高产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高产:紫花低产:白花高产:白花低产=9:3:3:1,淘汰白花植株,让其余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G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__。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选做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发酵技术密切相关。柿子经过发酵可制成柿子醋,以下是柿子醋制作的流程:柿果→挑选→清洗→去皮→去核→脱涩处理→切块→压榨→柿汁→灭菌→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灭菌→陈酿→淋醋→过滤→成品。请回答:

23.脱涩过程可以用成熟的苹果、梨等水果释放的____________(气体)促进柿子成熟。

24.将压榨后的柿汁加热到80℃保持10〜2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酒精发酵可添加活性干酵母进行,发酵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写出反应式)。

25.若醋酸发酵时需扩大培养醋酸菌种,实验室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接种前应对培养皿、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接种时应在火焰附近进行,同时需设置空白培养基做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选做题【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黄曲霉毒素B1 (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合成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

请回答:

26.基因工程操作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运载工具(体)有______________类型。

27.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8.酵母细胞导入AFB1解毒酶基因后,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检测到AFB1解毒酶基因存在酵母细胞内。实验发现酵母菌中没有检测到合成的AFB1解毒酶,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应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

29.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2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