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限制酶BamHⅠ和BglⅡ是两种常见的工具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依次为G↓GATCC和A↓GATCT。研究中用Bam HⅠ切割DNA获得目的基因,用BglⅡ切割质粒,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8分)不良环境能使植物体内酶活力下降,酶活力降低的程度可作为衡量植株耐受性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植物叶片对汽车尾气的耐受能力,研究人员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h,取叶片研磨后获得叶片研磨液。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每组实验测定4次,每次向锥形瓶中加入2mL叶片研磨液后均测定5min内的气体收集量,结果如下表(单位:mL)。请回答下列问题:
26.本实验用气体产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 ▲ 。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 ▲ 。
27.制备香樟和杜鹃的叶片研磨液时,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 ▲ 。恒温水浴设定为32℃的原因是 ▲ 。
28.每次实验均统计相同时间内气体收集量,其目的是 ▲ 。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实验的目的是 ▲ 。
29.实验表明,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力较强的植物是 ▲ ,判断的理由是 ▲ 。
(8分)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分为灌浆前期、中期、后期,约80%的营养物质在灌浆中期运往小麦籽粒积累。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灌浆期冬小麦旗叶(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子,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光合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30.小麦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 ▲ 上,其作用是 ▲ 。
31.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先用 ▲ 提取叶绿体色素,再测定色素对 ▲ 光的吸收量,通过色素对光的吸收量来间接计算叶绿素含量。
32.正常光照条件下,与灌浆中期相比,灌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 ▲ ,据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
33.实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提高小麦产量作用更显著的光照条件是 ▲ 。
34.与正常光照相比,遮光处理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下降不明显,但小麦产量却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是 ▲ 。
(8分)果蝇的眼色中有白色(不含色素)、红色和紫色三种,细胞中红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细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时,红色色素会转化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当细胞中不能形成红色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以两个纯系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43.根据F1表现型,可以推测等位基因 ▲ 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 ▲ 定律。
44.F1中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 ▲ 。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 。
45.若让F2中全部红眼雌果蝇测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46.若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
▲ 。
(8分)一般认为母体的分娩是由机械性扩张、神经及激素等多种因素互相联系、协调而促成的。图1是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2是哺乳动物分娩过程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5.妊娠最后阶段,胎儿下丘脑中的细胞B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进腺垂体中的细胞C分泌 ▲ ,该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胎盘,促进胎盘细胞分泌 ▲ ,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发动分娩。
36.催产素是由孕妇下丘脑中的细胞A产生,在垂体部位释放的激素。当胎儿先露部位压迫宫颈之后,宫颈内压力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 ▲ (信息分子)传递给下丘脑细胞A的细胞体。在细胞A的胞体部位产生的催产素以 ▲ 的形式运输到位于垂体内的细胞A轴突末梢。
37.图2中催产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 ▲ ,可用于保胎的激素是 ▲ 。
38.催产素可使子宫收缩,而子宫收缩和胎儿对产道的刺激又进一步加强催产素分泌,这是一种 ▲ 反馈调节,其意义是 ▲ 。
(8分)为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合种质资源的研发和生产,研究人员以两种异源二倍体百合(2N=24,代号ZY29和ZY17)和某同源四倍体百合(4N=48,代号SF4)为材料,研究其杂交亲和性及后代染色体数目多样性。杂交亲本组合及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39.以四倍体和二倍体百合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时,需要在母本开花前5d ▲ 并套袋,在进行人工授粉时需要重复授粉,其目的是 ▲ 。
40.根据可存活子代所占比例可判断杂交亲本间的亲和性强弱。实验结果表明,与SF4杂交亲和性较强的异源二倍体百合是 ▲ 。
41.萌发种子根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多样性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异源二倍体百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 ▲ ,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二是根细胞在 ▲ 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染色体丢失等现象。
42.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多样性为百合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契机,培育过程中可通过
▲ 技术培育幼苗,从中筛选出 ▲ 的新品种。
(8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Taq Man探针是qPCR技术中一种常用探针(如图1),其5′末端连接荧光基团(R),3′末端连接淬灭剂(Q)。当探针完整时,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吸收而不发荧光。在qPCR扩增过程中,当Taq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相应仪器检测到,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55.与质粒相比,Taq Man探针中除荧光素、淬灭剂外,特有的化学成分是 ▲ 。
56.加入到PCR反应体系的物质,除图中所示引物、酶、模板DNA外,还应包括Mg2+、扩增缓冲液和 ▲ 。
57.根据Taq Man探针功能分析,探针中碱基序列的设计应主要依据 ▲ ,同时要避免与 ▲ 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58.根据图2,Taq酶的功能有 ▲ 、 ▲ 。
59.若每分子探针水解释放的R基团荧光强度为a,加入的目的基因为b个,请根据图示过程,试用数学公式表示反应体系中荧光信号强度(Rn)与扩增次数(n)之间的关系:
▲ 。
(8分)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常用灭菌方法对腐败细菌的灭杀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 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 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 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47.步骤①中三角瓶的常用灭菌方法是 ▲ ,步骤②中培养基的常用灭菌方法是 ▲ 。
48.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区分菌落种类的依据是 ▲ 。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有效防止 ▲ 。
49.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 ▲ ;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 ▲ 左右。
50.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明显优点是 ▲ 。
(9分)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使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积,南通沿海某滩涂曾引种它来保滩护堤、促淤造陆。但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力,已威胁到当地的物种。研究人员利用自制的分层采样器,对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得到图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51.滩涂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成分),其在泥层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 ▲ 现象。
52.研究人员选择夏季取样,理由是 ▲ 。
53.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 ▲ ,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互花米草的入侵对处于 ▲ cm层的生物种类影响最大。
54.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的底栖动物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 。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