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南通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相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蛋白酶在细胞中合成,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B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C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D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错误,胰蛋白酶在细胞中合成,但在消化道发挥作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脂质中脂肪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质中性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C错误,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间通过氢键连接;D正确,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能被相应的酶才
解。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合物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O、H、O,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
(1)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4)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5)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6)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易错点

性激素就属于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下图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噬前体和溶酶体分别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降解线粒体中物质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C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

D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正确,据图分析,自噬前体来自内质网,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B错误,水解酶存在于溶酶体中,但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自噬前体包裹线粒体,借助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D正确,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形成的水解产物留在细胞内重新利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内质网形成自噬前体,包裹线粒体;高尔基体形成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溶酶体中水解酶将自噬体形成残质体,形成的水解产物两个去路,一是分泌到细胞外,二是留在细胞内重新利用.

易错点

蛋白质只能在核糖体上合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正确,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错误,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C错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有ATP合成,此外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在该过程中有ATP水解;D错误,线粒体最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内具有核糖体,能进行某些基因的表达,故存在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翻译过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线粒体最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

易错点

线粒体内含有DNA和核糖体,可以进行一些基因的表达。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5.下列化学试剂在两个实验中所起作用相同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选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配制斐林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造成碱性环境,① 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蔗糖用于配制高渗溶液,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的组织培养蔗糖用于提供营养,②错误;
聚乙二醇在制备杂交瘤细胞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都起促融剂,诱导细胞融合,③ 正确;
盐酸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于配制解离液;在。探究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制造酸性环境,④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高中几个重要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配制斐林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造成碱性环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蔗糖用于配制高渗溶液,。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的组织培养"蔗糖用于提供营
养,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促融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配制解离液;在"探究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盐酸调节PH.

易错点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可以用PEG诱导膜融合。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7.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该细胞

A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B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C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错误,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B错误,由于动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且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含A与a基因,说明在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C错误,由于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所以不含四分体;D正确,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含A和a基因,且细胞质大的部分含有的基因是Aabb,所以该细胞减数分裂继续进行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分析细胞分裂图像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和图不分析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初级卵母细胞.

易错点

移向两级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都分别是A和a,说明由交叉互换引起。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原来的相同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变异来源都可以是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分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基因重组的本质是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突变的本质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性状。
【解析】A错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分裂期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
子的简并性,所以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原来的相同;D正确,原核生物(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和真核生物的变异来源都可以是基因重组。

易错点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任何时期。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0.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两个岛屿上的两种地雀,以不同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为食,其喙差别较大,如右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地雀存在生殖隔离,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B碾压型喙适宜从坚硬的果实或种子中获得食物

C两种喙的形成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D地雀喙的形状和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错误,这两个物种由同一种地雀进化而来,基因库不一定完全不同;B正确,碾压型喙适宜从坚硬的果实或种子中获得食物;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地雀和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解题思路

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

易错点

不同物种的基因库不一定完全不同。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分化异常可导致畸形婴儿或癌细胞的产生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结果导致细胞产生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C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人体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癌细胞

D癌变细胞具有容易从组织中转移的特征,这是因为癌细胞膜上不含糖蛋白

正确答案

D

解析

A正确,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的畸形分化可导致癌细胞的产生;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结果导致细胞产生特定的结构和功能;C正确,细胞癌变最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人体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癌细胞;D错误,癌变细胞具有容易从组织中转移的特征,这是因为癌细胞膜糖蛋白含量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生命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
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到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

易错点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甲胎蛋白增多。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6.生命系统中物质、能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中的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B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碳的固定

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便于遗传物质的精准分配

D一块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正确,血糖低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形成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维持动态平衡;B错误,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
C正确,染色质在前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杆状的染色体,遗传物质较为集中,有利于后期着丝点分裂彼此分离,而染色体成细长的丝状,很难平均分配;D正确,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血糖的调节、光合作用、细胞分裂以及群落的演替。

解题思路

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
意义: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3)血糖低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形成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维持动态平装J,但肌糖原不能转化成葡萄糖;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保证亲代和子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易错点

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ATP。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9.基因突变既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也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两种突变都

A不利于生物体生存和进化

B由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

C只能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产生

D能在突变当代观察到突变性状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错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可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B正确,基因突变的概念就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的基因结构的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错误,隐形突变在当代不能表现出来,显性突变可以。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隐形突变在当代不能表现出来,显性突变可以。

易错点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1.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它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呋塞米可能会抑制肾小管细胞膜上Na和Cl载体的活性

B呋塞米治疗高血压是通过加快排尿、减少血容量实现的

C静脉注射呋塞米,患者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D呋塞米能加速有毒物质随尿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正确,根据题干分析,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说明呋塞米可能会抑制相应载体的活性;B正确,根据题干分析,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使得尿液中渗透压升高尿液排出量增加,血液量减少血压降低;C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最终由垂体释放;D正确,呋塞米能加速尿排除,使有毒物质随尿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跨膜运输以及体液调节。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分析,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使得尿液中渗透压升高尿液排出量增加。

易错点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最终由垂体释放。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C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稳定有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正确,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错误,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但在发展初期有些种群呈J型增长;
C正确,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确,捕食关系可调节种间关系,对维持群落稳定有重要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种群和群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叫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2)群落的空间结构
(3)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4)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易错点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但在发展初期有些种群呈J型增长。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⑦代表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代表生产者,丁代表分解者

B甲同化的总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能量之和

C过程②③④⑤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

D过程⑥⑦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正确,甲固定能量为生产者,丁分解粪便和遗体残骸是分解者;B正确,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甲同化的能量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能量之和;

C错误,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正确,能量在生物之间流动的载体是含碳有机物。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以及图表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图形可推知,①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③④⑤为呼吸作用,⑥⑦为流向下一营养级;甲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易错点

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所同化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6.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主要菌种不一定是真核生物

B温度控制必须保证微生物繁殖最快

C发酵过程中都会产生CO2并释放热量

D可通过色、香、味等对产品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正确,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最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真核生物;B错误,温度控制必须保证微生物发酵速度最快,而不
是繁殖速度最快;C正确,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并释放热量;D正确,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时,都可通过色、香、味等对产品进行评价。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
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变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易错点

发酵生产的重点不是微生物繁殖的快慢而是发酵产品的数量和品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7.在探究某品牌加酶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时,必考虑

A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B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污渍类型和污染程度

C洗衣粉用量、洗涤方式及时间、洗涤后漂洗方式

D使用普通洗衣粉和不加洗衣粉进行同样方式的洗涤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错误,温度会影响酶活性,并且加酶洗衣粉需要用于日常生活,因此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要符合生活实际;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污渍类型和污染程度均属于无关变量,而无关变量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

C错误,洗衣粉用量、洗涤方式及时间、洗涤后漂洗方式均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D正确,本实验探究的是某品牌加酶洗衣粉的适宜洗涤温度,因此不必考虑普通洗衣粉和不加洗衣粉的洗涤方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酶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1、影响加酶洗衣粉活性的条件:温度、pH和水量。2、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效果的因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用量、衣物质地、大小、浸泡和洗涤的时间。

易错点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适宜温度,应设置温度梯度来观察洗涤效果。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8.科学家先利用相关技术敲除猪受精卵内发育成某些器官的关键基因,再培养至囊胚期。将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注入猪囊胚中,移植到猪子宫内,取发育到21至28天之间的胚胎,观察到了“不同程度的嵌合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研究主要涉及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B“不同程度的嵌合体”是指含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人组织的胚胎

C选择囊胚作为受体的主要依据是囊胚细胞没有分化,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人猪嵌合胚胎研究为解决移植器官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问题带来光明前景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正确,本研究主要涉及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B正确,不同程度的嵌合体"中含有发育程度和所占比例不同的人组织;C错误,选择囊胚作为受体的主要依据最囊胚细胞没有分化,多能干细胞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正确,人猪嵌合胚胎研究为解决移植器官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问题带来光明前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胚胎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解题思路

(1)胚胎巴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2)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
①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
②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③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如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肝衰竭、新衰竭、成骨不良。
④培育各种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易错点

囊胚已有细胞分化,只有内细胞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9.下表有关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错误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错误,脂肪酸含有C、H、O,磷脂含有C、H、O、N、P,二者含有的元素不相同;B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正确,脂质中磷脂能构成生物膜,固醇类激素能调节生理代谢,脂肪能储存能量;D正确,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植物组织培养最终获得完整的植物个体,而动物细胞培养只是获得大量细胞。两者的原理不同,前者是细胞的全能型,后者是细胞的增殖。

易错点

动物细胞培养只是细胞的增值,并未发育成完整个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0.下列实验操作及目的,正确的是

A将葡萄糖异构酶加入到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中,以制备固定化酶

B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清水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菌污染

C向含DNA的2 mol·L-1 NaCl溶液中快速加入蒸馏水,以迅速析出DNA

D将切成小块的猕猴桃经液氮冷冻并研碎,以充分释放核物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B正确,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液体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C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脱分化、再分化和形成植株;D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细胞或细胞产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获得脱毒苗,制备人工种子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C、H、O元素组成,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1)脂肪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细胞中,它是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2)磷脂是类脂的一种,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3)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在细胞的营养、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易错点

磷脂还含N、P。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3.扦插是金银花常见的繁殖方式,有人为探究生根粉对金银花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生根率=生根插条数/插条总数×100%)。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应从带饱满侧芽的一年生枝条上剪取插条

B实验中插条的处理方法和时间会影响实验结果

C4组实验中生根粉溶液的浓度a最小、c最适宜

D实验结果表明生根粉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正确,饱满侧芽可以产生生长素利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根粉溶液浓度,插条上的侧芽数目、插条的处理方法和时间都是无关变量需要保持一致,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4组实验中a浓度起的是抑制作用,应该为最大浓度;D正确,根据图表可知a浓度下抑制生根,而bcd浓度下都是促进生根,体现出生根粉对插条生根作用的两重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存在一个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分析图表可知,c浓度为图表中最适生根的浓度,a浓度为最高浓度。

易错点

a浓度下生根率比空白对照更小,是抑制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4.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免疫发生在细胞内

BHIV入侵使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不受影响

C吞噬细胞和T细胞、T细胞和B细胞之间只能通过接触传递信息

D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错误,细胞免疫不是发生在细胞内,效应丁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不是在细胞内进行;B错误,人体感染HIV后,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会丧失而体液免疫降低;C错误,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通过直接接触实现,吞噬细胞将处理之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B细胞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能产生抗体的B细胞.B细胞则是由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激活分化的,所以,B细胞和T细胞之间是间接传递信息;D正确,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一激素进入体液一体液运输一靶细胞受体信息一靶细胞,即激素一靶细胞。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干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丁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丁细胞,同时丁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丁细胞发挥效应.

易错点

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多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5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21.下图表示神经细胞膜上Na、K的两种运输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方式1为自由扩散

B方式2为主动运输

C方式1有利于神经细胞膜上动作电位的产生和静息电位的恢复

D方式2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A错误,方式1中钾离子外流和Na+内流,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并通过相应的通道蛋白协助,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方式2中K+和Na+都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并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协助,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产生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D正确,方式2是主动运输,细胞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或排出某些物质,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跨膜运输和神经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在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恢复为静息电位时,主动运输方式泵出膜的.

易错点

离子的运输不可能是自由扩散。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22.近期某些地区再次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并有患者死亡报道。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表达过程为:RNA—→mRNA—→蛋白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基因表达需要宿主细胞提供逆转录酶

B基因也可以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C过程①②中所需的模板、原料和酶均不相同

D不吃禽肉制品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最佳方法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错误,逆转录酶是由病毒提供的,宿主细胞一般没有;B正确,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基因也可以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C正确,过程①模版为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酶是RNA聚合酶。过程②模版是信使RNA,原料为氨基酸,酶是蛋白质合成酶;D错误,预防H7N9禽流感应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中心法则和病毒,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为:RNA—→mRNA—→蛋白质,RNA—→mRNA相当于转录,mRNA—→蛋白质是翻译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

易错点

逆转录酶作用是由RNA—→DNA。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23.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不可能是显性遗传

B5、Ⅱ6再生3个都不患甲病小孩的机率是1/64

C若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1和Ⅱ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8

D若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4和Ⅲ5是纯合子的概率均为1/3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A正确,题中II-5和II-6患甲病,但Ⅲ一3正常为解题的突破口,据此可以判断甲病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I-1和ll-2乙病正常和Ⅲ-2患乙病,则可以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B正确,Ⅱ-5、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再生3个都不患甲病小孩(基因型为aa)的机率是1/4*1/4*1/4=1/64;C正确,若如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乙病为X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则Ⅱ-1(aaxBy)和Ⅱ-2(AaxBXb)再生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2*1/4=1/8;
D错误,若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AaBb)和Ⅱ-6(AaB_),Ⅲ-4和Ⅲ-5的基因型是aaB_,无法求纯合子的概率。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常见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遗传图谱的能力和遗传计算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判断显隐性,则可以判断甲病为显性遗传病;题中II-5和ll-6患甲病,但Ⅲ一3正常为解题的突破口,据此可以判断甲病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由于"II-1和II-2乙病正常"和。Ⅲ一2患乙病,则可以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题目中无乙病女性,因此无法判断乙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b)

易错点

甲病有中生无为显性,乙病无中生有为隐性。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24.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为保证计数的准确,应该

A取样液之前,轻轻振荡锥形瓶,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B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

C先加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少量样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D显微计数前,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A正确,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正确,实验探究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其它杂菌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C错误,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放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D正确,血球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遗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最后绘图分析。

易错点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不能用吸水纸。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25.限制酶BamHⅠ和BglⅡ是两种常见的工具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依次为GGATCC和AGATCT。研究中用Bam HⅠ切割DNA获得目的基因,用BglⅡ切割质粒,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切过程中,需控制好酶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

B目的基因经Bam H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CTAGG

C分别用两种限制酶切割,保证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质粒

D经两种酶处理得到的重组质粒不能再被这两种酶所识别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正确,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B错误,目的基因经Bam H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G↓GATC;C错误,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可以互补,所以不能保证目的基因定向插入质粒;D正确,经两种酶处理得到的重组质粒不能再被这两种酶所识别。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限制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其功能是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上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部位进行切割。其切断的是磷酸二酯键。

易错点

两种限制酶切割可避免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不良环境能使植物体内酶活力下降,酶活力降低的程度可作为衡量植株耐受性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植物叶片对汽车尾气的耐受能力,研究人员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h,取叶片研磨后获得叶片研磨液。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每组实验测定4次,每次向锥形瓶中加入2mL叶片研磨液后均测定5min内的气体收集量,结果如下表(单位:mL)。请回答下列问题:

26.本实验用气体产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

27.制备香樟和杜鹃的叶片研磨液时,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恒温水浴设定为32℃的原因是

28.每次实验均统计相同时间内气体收集量,其目的是。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实验的目的是

29.实验表明,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力较强的植物是,判断的理由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酶活力越高,催化H2O2分解速率越快,气体产生量越多

将生理状况相似的香樟或杜鹃在不含汽车尾气的密闭气室中放置16h

解析

酶活力越强,酶促反应进行越快,产物越多;对照组不应用尾气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酶促反应,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酶活力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避免研磨过程中pH变化对H2O2酶产生影响 32℃是过氧化氢酶催化的适宜温度

解析

pH和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酶促反应,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避免时间差异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重复实验计算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解析

该试验中反应时间为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重复试验可以减小误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酶促反应的实验设计,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实验必须保证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香樟 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后,香樟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的相对幅度更小

解析

据图表分析可知香樟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差异较小,据此判断香樟对尾气的耐受力较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酶促反应,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据图表分析可知香樟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差异较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分为灌浆前期、中期、后期,约80%的营养物质在灌浆中期运往小麦籽粒积累。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灌浆期冬小麦旗叶(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子,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光合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30.小麦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上,其作用是

31.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先用提取叶绿体色素,再测定色素对光的吸收量,通过色素对光的吸收量来间接计算叶绿素含量。

32.正常光照条件下,与灌浆中期相比,灌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据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3.实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提高小麦产量作用更显著的光照条件是

34.与正常光照相比,遮光处理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下降不明显,但小麦产量却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解析

真核生物的叶绿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其作用为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无水乙醇(有机溶剂) 红

解析

提取叶绿素必须使用有机溶剂,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降低 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降低

解析

分析图表,将灌浆中期和灌浆后期对比可以看出: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较低。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分析图表可知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正常光照

解析

分析图表中正常光照和遮光条件下的产量可知,正常光照下增施氮肥后产量远高于遮光条件下增施氮肥的产量。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分析图表中正常光照和遮光条件下的产量。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旗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输送至籽粒的比例较低

解析

正常光照和遮光条件下相比较,灌浆中期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但最终小麦产量相差很多,可能是遮光条件下合成的有机物输入小麦籽粒的比例较小。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正常光照和遮光条件下相比较,灌浆中期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果蝇的眼色中有白色(不含色素)、红色和紫色三种,细胞中红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细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时,红色色素会转化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当细胞中不能形成红色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以两个纯系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43.根据F1表现型,可以推测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定律。

44.F1中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45.若让F2中全部红眼雌果蝇测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46.若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有A有D为紫色眼,有A无D为红色眼,无A为白眼。亲本为纯和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F1雄性为紫眼,雌性为红眼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Dd位于X染色体上。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F1雄性为紫眼,雌性为红眼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Dd位于X染色体上。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Xd、aXd、AY、aY AAXDXd、AaXDXd

解析

亲本基因型应为AAXdXd和aaXDY;F1基因型应该是AaXDXd和AaXdY。因此,F1中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AXd、aXd、AY、aY;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AAXDXd、AaXDX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分析,亲本基因型应为AAXdXd和aaXDY;F1基因型应该是

AaXDXd和AaXdY。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2∶1∶1

解析

F1基因型应该是AaXDXd和AaXdY,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AAXdXd:AaXdXd

=1:2。与aaXd Y测交结果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2∶1∶1。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F1基因型应该是AaXDXd和AaXd Y,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AAXdXd:AaXdXd

=1:2。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6

解析

该题适用于配子法,后代中若想出现白眼雌果蝇则需要父本提供aY的配子,占比例为1/2*1/3=1/6。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伴性遗传,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F2中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有AAXDY:AaXDY=1:2,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Xd:aaXdXd=1:1。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一般认为母体的分娩是由机械性扩张、神经及激素等多种因素互相联系、协调而促成的。图1是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2是哺乳动物分娩过程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5.妊娠最后阶段,胎儿下丘脑中的细胞B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进腺垂体中的细胞C分泌,该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胎盘,促进胎盘细胞分泌,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发动分娩。

36.催产素是由孕妇下丘脑中的细胞A产生,在垂体部位释放的激素。当胎儿先露部位压迫宫颈之后,宫颈内压力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信息分子)传递给下丘脑细胞A的细胞体。在细胞A的胞体部位产生的催产素以的形式运输到位于垂体内的细胞A轴突末梢。

37.图2中催产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可用于保胎的激素是

38.催产素可使子宫收缩,而子宫收缩和胎儿对产道的刺激又进一步加强催产素分泌,这是一种反馈调节,其意义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前列腺素

解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据图分析可知前列腺素由胎盘分泌并可使子宫肌肉收缩。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体液调节,查对图表的分析和信息提取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前后题干信息,准确分析图二中各过程。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神经递质 囊泡

解析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的,催产素通过胞吐排出细胞,因此在细胞内应该是通过囊泡运输。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孕激素

解析

分析图二可知,催产素的分泌可间接受到子宫压迫刺激、阴道扩张和孕激素影响,因此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仔细分析图二中相关过程。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正 加快分娩的进程

解析

通过对图二的分析可知,催产素可使子宫收缩,而子宫收缩和胎儿对产道的刺激又进一步加强催产素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可加速分娩过程。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体液调节,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为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合种质资源的研发和生产,研究人员以两种异源二倍体百合(2N=24,代号ZY29和ZY17)和某同源四倍体百合(4N=48,代号SF4)为材料,研究其杂交亲和性及后代染色体数目多样性。杂交亲本组合及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39.以四倍体和二倍体百合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时,需要在母本开花前5d并套袋,在进行人工授粉时需要重复授粉,其目的是

40.根据可存活子代所占比例可判断杂交亲本间的亲和性强弱。实验结果表明,与SF4杂交亲和性较强的异源二倍体百合是

41.萌发种子根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多样性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异源二倍体百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二是根细胞在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染色体丢失等现象。

42.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多样性为百合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契机,培育过程中可通过

技术培育幼苗,从中筛选出的新品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去雄 提高人工授粉的成功率,以获得更多种子

解析

为避免自交,须在开花前去雄并套袋,反复授粉可加大受精成功率。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多倍体育种,考查对图表的分析和信息提取能力。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ZY29

解析

对比两个杂交组合的种子数和萌发种子数,组合一种子数250,萌发种子数为31;组合二种子数700,萌发种子数为5。可见ZY29与SF4杂交亲和性较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分析图表,对比两个杂交组合的种子数和萌发种子数。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联会紊乱),染色体随机分配

有丝分裂

解析

异源二倍体百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染色体联会紊乱,最终产生异常配子;根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 既符合人类需求,染色体数又能保持稳定(又稳定遗传)

解析

由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植物个体只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工程,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Taq Man探针是qPCR技术中一种常用探针(如图1),其5′末端连接荧光基团(R),3′末端连接淬灭剂(Q)。当探针完整时,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吸收而不发荧光。在qPCR扩增过程中,当Taq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相应仪器检测到,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55.与质粒相比,Taq Man探针中除荧光素、淬灭剂外,特有的化学成分是

56.加入到PCR反应体系的物质,除图中所示引物、酶、模板DNA外,还应包括Mg2+、扩增缓冲液和

57.根据Taq Man探针功能分析,探针中碱基序列的设计应主要依据,同时要避免与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58.根据图2,Taq酶的功能有

59.若每分子探针水解释放的R基团荧光强度为a,加入的目的基因为b个,请根据图示过程,试用数学公式表示反应体系中荧光信号强度(Rn)与扩增次数(n)之间的关系: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核糖和尿嘧啶

解析

质粒是DNA,Taq Man探针是RNA。因此,与质粒相比,Taq Man探针中除荧光素、淬灭剂外,特有的化学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质粒是DNA,Taq Man探针是RNA。DNA和RNA组成的区别在于五碳糖不同和含N碱基不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

PCR不仅需要引物、酶、模板DNA,还需要合成DNA的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DNA的复制,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目的基因内部部分核苷酸序列 引物

解析

Taq Man探针可与模板链结合,说明含有目的基因内部部分核苷酸序列;为了不影响DNA子链的合成,应避免Taq Man探针与引物结合。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仔细阅读题干,分析图一和图二,提取关键信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催化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 催化RNA水解

解析

由图可知,该Taq酶不仅通过催化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用于合成子链DNA,而且可以通过催化水解RNA切割Taq Man探针。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认真分析图二,提取关键信息。Taq酶又称热稳定性DNA聚合酶,可以催化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是PCR技术的关键。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Rn=ab×(2n-1)

解析

计算时要去除原来亲代的DNA分子,因此若每分子探针水解释放的R基团荧光强度为a,加入目的基因b个,信号强度Rn=ab×(2n-1)。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DNA的复制,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从题干中提取出关键信息: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常用灭菌方法对腐败细菌的灭杀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 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 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 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47.步骤①中三角瓶的常用灭菌方法是,步骤②中培养基的常用灭菌方法是

48.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区分菌落种类的依据是。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有效防止

49.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左右。

50.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明显优点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

三角瓶等玻璃器材的常用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培养基的常用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实践。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解析

该实验需要对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因此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区分菌落种类主要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实践,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S1 250mg·Kg-1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随着乳酸链球菌的浓度升高,S1细菌的数量相对值最高,即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S1。曲线看出乳酸链球菌素的浓度为250mg/Kg后,细菌的相对值不再降低。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实践,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

解析

与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实践,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9分)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使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积,南通沿海某滩涂曾引种它来保滩护堤、促淤造陆。但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力,已威胁到当地的物种。研究人员利用自制的分层采样器,对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得到图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51.滩涂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成分),其在泥层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现象。

52.研究人员选择夏季取样,理由是

53.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互花米草的入侵对处于cm层的生物种类影响最大。

54.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的底栖动物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消费者和分解者(2分) 分层

解析

滩涂底栖动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或分解者;不同泥层分布着不同的物种体现了垂直结构,也是分层现象。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群落结构,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夏季水温高、食物丰富,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大,便于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解析

研究人员选择夏季取样是因为夏季水温高、食物丰富,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大,便于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减少 食物、氧气 20~25

解析

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应该是食物和氧气;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对20~25cm深度的生物影响最大。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分析图示可知,滩涂泥层越深,物种数量越少。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该结论不正确,因为调查物种数相同,但物种组成及种群密度可能存在差异

解析

调查物种数相同,但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或者其他种群特征可能存在差异。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和种群,属于Ⅱ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图表中所示仅仅是物种数量。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