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 下列资料中,最能印证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问的是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最能说明问题。通过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中国除了中原地区之外,在江浙、巴蜀等地都是出现了发达的原始文明,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故选D。A项只是文献资料,B项是传说,都不是第一手史料;C项甲骨文是反映的商代的文明,不能体现出文明的起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教程的基本内容是做题的关键。
易错点
学生对史前文明掌握的不好,不知道几个重要的史前文明和分布的地域导致错选。
2.“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主张出自(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
料“仁、礼”等内容可以看出是儒家思想,孔子主张仁和礼等,故选A;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法家主张法治;佛教主张因果报应等都是不符合题意。故BC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各家的思想,能够识记和辨认。
易错点
学生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不熟悉,不能分辨各家思想导致错选。
3. 完成右图迁都壮举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迁都的路线是由平城市=迁都到洛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孝文帝改革时期的迁都,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学生应该对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熟练的掌握,同时具有一定的分析图示的能力。
易错点
学生不能准确的记忆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不知道迁都的相关情况导致错选。
5. 下图所示的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出现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辽、西夏和宋代并立的时期,从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等内容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11世纪,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发生的时间和事件是作答的前提。
易错点
学生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和发生的时间不熟悉,没有记住导致错选。
6.《哈佛中国史》将公元前221年至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史,分为六个帝国时代,其中符合唐朝的历史特征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中华帝国是秦汉时期;分裂的帝国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世界性的帝国时期隋唐时期;最后的中华帝国是明清时期,故C项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开放。
易错点
学生缺乏对历史的整体感知能力,不能分析各个时间段的基本特征导致错选。
7. 下列文化典籍中,编纂于康乾盛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库全书》是康乾升水时期编写的,故C项正确;ABD项分别是在北宋时期南北朝时期和鸦片战争前后编著的,因此AB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加强历史知识的识记。
易错点
学生对《四库全书》等重要的著作不熟悉,不知道成书的年代导致错选。
8.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17世纪”“不流血”等可以看出这是英国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被英国人津津乐道,故A项正确;BCD项都是发生了流血战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学生应该熟练的掌握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相关国家近代政体建立的相关史实,明确其特点。
易错点
学生对光荣革命的相关知识不熟悉,不知道光荣革命的特点导致错选。
9.导致下图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示意图可以看出,从事农业的人数越来越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结果,故D项正确;ABC项都是无法体现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增加的情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和影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分析。
易错点
学生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对三大产业比重的影响缺乏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不能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认识导致错选。
10.“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以法律对抗专制”可以看出这是反封建斗争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的高度,这是启蒙运动,故C项正确;AB项并未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的高度;D项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是人文主义的一次一次的发展,学生应该知道每一次运动人文主义的内涵。
易错点
学生不知道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的特点导致错选。
4. 古代被誉为“东西方宗教、艺术、语言及新技术交流的文化干线”的丝绸之路,其开通者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开通了联通东西的丝绸之路,故B项正确,汉武帝是丝绸之路开通时期的皇帝;CD项是明朝时期人物,与材料不符,因此AC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知道汉武帝、张骞、利玛窦和徐光启生活的年代和主要活动。
易错点
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史实不熟悉,不知道开通西域的人物是谁,导致错选。
14.右图众议院聘书及银质徽章颁发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时间“中华民国七年八月”可以看出这是在1918年,因为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故选B。ACD项直接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熟练的计算民国年代,会计算方法。
易错点
学生对民国纪年的方法没有掌握,不知道中华民国元年是哪一年导致错选。
18.漫画中的英国准备脱离哪一国际组织(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中英国脱离的是欧盟,右下角是欧盟的旗帜,故D项正确;AC项错误,英国并未退出联合国和世贸组织,B项错误,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欧盟的阶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学生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知识的能力,掌握欧盟和英国的相关关系,另一个方面对示意图分析的能力。
易错点
学生不知道英国在欧盟地位的变化,不知道欧盟的旗帜等基本的历史知识导致错选。
11.右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 )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图示可以看出,原来四分五裂的日本被“缝合”在一起,这是“废藩置县”的举措带来的结果,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项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学习了近代西方文明;D项是为了发展经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明治维新的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分析各项措施的作用。
易错点
学生不熟悉明治维新时期各项举措的主要内容和产生的影响导致错选。
12.下列来自课本目录的标题,其表述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某种价值判断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史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可知,ABC项都是史实,不是对历史的价值判断,因此ABC项错误;D项是体现了作者的担心,反映的是危机加深,矛盾重重战争一触即发。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基本的史学常识应该知道,史实就是基本的历史事实,史评则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认识。
易错点
学生分不清史实、史论和史评等相关的概念导致错选。
13.下图中的“?”应填(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找到材料的关键信息,材料中提出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这是在《北京条约》中规定的,故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记忆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区分各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易错点
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记忆不准确,不能区分和辨别近代签订的各个条约的内容导致错选。
15.19世纪30年代,为“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日本发动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时间19世纪30年代和信息“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可以看出这是想要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故A项正确;BCD项都是和我材料信息“满洲”不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日军侵华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等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
易错点
学生对近代日军侵华的史实不清楚,缺乏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导致错选。
16.“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由于他的提倡和支持,世界上才有了联合国。”这是对谁的评价(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决了美国大萧条危机的总统是罗斯福,罗斯福通过干预经济的手段使得美国逐步的走出了危机和困境,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和近代以来几个代表性的美国总统的主要的活动。
易错点
学生对近代美国的总统及其主要的活动不清楚,不能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导致错选。
17.右侧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漫画中的人物喻指(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倡导建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在这两大经济组织中占据了支配地位,故C项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知道美国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易错点
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不熟悉,不知道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地位导致错选。
19.在20世纪的国际格局出现过三次大的变动,造成第三次大变动的历史事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20世纪三大格局的变动分别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三次变动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知道20世纪国际格局变动的情况及影响。
易错点
学生不知道基本的国际格局演变的情况,不知道苏联解体的影响导致错选。
20.1978年下半年,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就达650篇。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下半年,我国思想界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故D项正确;ABC项分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1976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都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文革后我国思想领域的变化的情况,知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和影响。
易错点
学生对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 相关背景不熟悉,从材料不能提炼关键的信息导致回答错误。
综合分析题
(一)朝代的政制特征(14分)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代有更迭,时有创新,帝王居间,厥功甚伟。
21.请将下列不同朝代的政制特征与相应的帝王进行匹配。(用序号表示)(14分)
正确答案
①周公: C ②秦始皇: F ③汉武帝: G ④唐太宗: B
⑤宋太祖: A ⑥元世祖: D ⑦明成祖 E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唐太宗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推行科举制,扩大统治范围;宋太祖推行文官体制,重文轻武;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皇权。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知道每个朝代的重要的机构设置和作用等。
易错点
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不熟悉,不能分辨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统治者的活动和成就等导致回答错误。
(二)学生课题研究中的近代学堂(20分)
22.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上述材料划线部分中属于历史叙述的是 ;属于转手史料的是 ;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3分)
2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京师大学堂章程》认为教育的宗旨是 ,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则认为教育的宗旨是 。
(2)《京师大学堂章程》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在课程设置上有什么不同。
(3)对于传统的儒家经典的态度,两者有何不同 (3分)
2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上述材料划线部分中属于历史叙述的是 1 ;属于转手史料的是 2 ;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3 。(3分)
解析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直接的反映;转手史料是第二手史料,原始史料则是直接反映历史本来面貌的史料。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于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的知识应该掌握,如史料的分类和价值等;史观的问题等。
易错点
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常识不熟悉,不知道史料等相关知识导致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1)中体西用;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
(2)章程:以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保持传统的儒家经典和理学传统为主体;办法:全面废止了儒学传统,采用西式教育体制,西学内涵从自然科学扩大到社会学科和人文学术等领域。
(3)章程:肯定和保留;办法:否定和遗弃
解析
(1)从材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以看出教育的宗旨是中体西用;从材料“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可以看出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认为教育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从材料可以看出,《京师大学章程》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但是依然以本国的传统内容为教学的主体;《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则是“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即废止儒学传统,采用西式教育体制。(3)根据材料“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可以看出二者的态度是肯定和保留和否定与遗弃。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仔细的阅读材料是前提,分析材料的关键信息进行做答。仔细的阅读材料,掌握材料的核心核心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答案。
易错点
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不能从材料中找到关键的信息导致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章程”: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康梁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一方面积极地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采用西学,另一方面为了减轻改革阻力,也试图从儒家经籍中寻找变法的依据。
(2)“办法”:20世纪初,随着共和革命思想的涌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和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与传统割裂陈伟风潮。
解析
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的不同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京师大学章程》颁布的时候是清末维新变法时期,此时维新派为了宣传变法,主张培养新式人才,同时为了减少阻力,也主张从儒家经典中寻找依据。但是《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则是辛亥革命后,帝制被推翻,共和制建立,教育为了适应共和制的需要废止了读经等内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学生应该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熟悉,知道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等政治变革对教育的影响。
易错点
学生对当时的大背景不熟悉,不能理解材料中教育体制变化的原因导致回答错误。
(三)国家机器的变革(26分)
25.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
26.结合材料,归纳这些国家机器变革的核心理念。(8分)
27.你如何看待19世纪60年代“国家机器变革”这一现象?(14分)
正确答案
A.废除农奴制;B.洋务运动;C.明治维新;D.南北战争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知道,《二一九法令》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法令;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时期的重要的战役;李鸿章的书信则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进行洋务运动;福泽谕吉的《脱亚论》是明治维新时期的著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对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得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易错点
学生对基本的历史史实不熟悉,不知道相关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代表的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导致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A.在沙皇专制下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D.维护联邦统一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在沙皇专制下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洋务运动则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明治维新主张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美国内战则是为了维护联邦统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迁移所学知识,提取相关事件的指导思想等。
易错点
学生不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不知道材料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导致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4分)
评分项二:史实(3分)
评分项三:论述(5分)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提示:多元,辩证;
思路:背景:共同点: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的冲击,或主动或被动的应对。不同点:各国的具体国情有别:俄国是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工业化。日本是原有的幕藩体制,中国是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美国是南北分裂。
目的和途径各一。俄国、日本、中国都是在维护原有 的政治体制下进行改革,美国通过内战形式扫除障碍。
效果各异: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俄国、日本和中国都通过改革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尽管不彻底,只是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国家机器,但是走向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却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改革破产,成为现代化新兴强国的侵略对象。美国式通过联邦统一,进一步扫除了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完善了国家机器,迅速的在20世纪初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解析
这一类试题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回答这一类问题,一般需要这样几步走。首先应该仔细的阅读材料,看看材料是关于什么的,然后认真的分析材料的要求,看看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回答,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史论结合的分析说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于这一类试题,往往要从背景、目的、途径和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易错点
学生对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不知道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回答不全面导致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