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真题 历史 (山东卷)
前去估分
单选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人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

B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

D开放         稳定         企业         改革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案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表2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4.1952 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5.图2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构建政治经济体化组织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日:“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图3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图4  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12分)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英雄”

材料  图5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13分)。

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   迹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图6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图6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 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9.(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在衰退吗?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5分)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3分)

(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3分)

(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 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3分)

分值: 17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9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