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安庆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2.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苹果组织样液中刚加入斐林试剂时呈蓝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

B探究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每天的周期性变化可为实验取材时间提供依据

C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D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刚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时呈蓝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探究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每天的周期性变化,分析可知洋葱根尖分裂期所处的时间段,选取该段时期的葱根尖,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便于观察,所以说可为实验取材时间提供依据;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回顾知识,二者相结合完成

易错点

斐林试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5.图甲表示不同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乙植物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若为图甲c点对应浓度,则远地侧为d点对应浓度

C图丙A段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D图甲中若曲线II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I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图甲表示不同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减少就(即促进生长),而超过这个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会抑制。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由此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图甲和图乙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图乙植物根部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图甲c点对应浓度<d点对应浓度;图丙A段表示燕麦胚芽鞘,单侧光照射会使生长素横向运输,另外产生的生长素能向B段极性运输;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图甲中曲线I表示对双子叶作物的作用,曲线II表示生长素对单子叶杂草的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回顾知识,二者相结合完成

易错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6.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为次生演替,期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B演替的第3阶段后期,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演替过程中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D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替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树林,该过程为次生演替,期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演替的第3阶段后期,丙种群数量相对恒定,故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演替过程中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替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回顾知识,二者相结合完成

易错点

图的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含量最多

B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不断变化但又保持相对稳定

C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时必须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C、H、O、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内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不断变化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时有的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内,要求激素必须能通过细胞膜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回顾知识,二者相结合完成

易错点

细胞中受体细胞中受体的分布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mRNA的种类及含量都相同

B正常人体的浆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核基因相同,mRNA不完全相同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D细胞凋亡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在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mRNA的种类及含量不完全相同;正常人体的浆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核基因相同,由于分化不同,mRNA不完全相同;细胞衰老的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细胞凋亡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在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回顾知识,二者相结合完成

易错点

细胞分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4.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过程②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神经细胞、浆细胞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

C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D若图①DNA片段共500个碱基对中A占27%,则该片段第二次复制需消耗C 690个

正确答案

D

解析

①为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细胞中过程②转录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神经细胞、浆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所以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人体不同组织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尽管有相同DNA,但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若图①DNA片段共500个碱基对中A占27%,C占23%,则该片段第二次复制需消耗C =[(22-1)-(21-1)]×500×2×23%=460个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制、转录和翻译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回顾知识,二者相结合完成

易错点

复制涉及到的计算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4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0.图一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生理活动调节的相关过程,图二表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一中下丘脑参与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

(2)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

(3)孕妇缺碘时,物质A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甲乙的活动增强,导致甲状腺增生,并且胎儿发育受到影响。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二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糖原、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5)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能否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2)A

(3)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4)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或细胞膜载体蛋白)

(5)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

解析

(1)图一中,甲是垂体,乙是甲状腺,丙是胰岛B细胞,丁是胰岛A细胞,A是甲状腺激素,B是胰岛素,C是胰高血糖素,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之间通过体液调节来完成,另外有神经传递给下丘脑,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所以,下丘脑参与的调节方式有神经—体液调节。

(2)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需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所以图中物质A(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

(3)反馈调节是指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4)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糖原、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另一方面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根据图二可知,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

(5)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因为胰岛素受体与抗体结合,而不能与胰岛素结合,所以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分析图表,回顾相应知识完成

易错点

反馈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7.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表明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_______________植物固定CO2能力较强。在实验一的前10 min,A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Z klx(a<Z<b),每日光照12 h, B植物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mg,由此可知B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实验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若将A植物所处的光照条件由a增强到b,则短时间内A植物叶片细胞中C5含量_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正确答案

(1)B 少 两种植物从环境中吸收CO2量相同,但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

(2) -36到0

(3)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 上升

解析

(1)由图1可知,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B植物固定CO2能力较强。在实验一的前10 min,由于两种植物从环境中吸收CO2量相同,但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所以A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少。

(2)当光照强度为b时, B植物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二氧化碳吸收量=(2+2)×12-2×24=0mg/m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二氧化碳吸收量=(-1+2)×12-2×24=-36mg/m2。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Z klx(a

(3)根据题干“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可知,实验二中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若将A植物所处的光照条件由a增强到b,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增强,[H]和ATP增多,则短时间内A植物叶片细胞中C5来源增多,去路不变,含量将上升。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分析图示,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知识完成相应内容

易错点

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8.果蝇是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的遗传实验材料。果蝇的X、Y染色体(如下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其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刚毛和截毛性状中__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可知其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填“Ⅰ片段”、“Ⅱ-1片段”或“Ⅱ-2片段”)。

(2)据上表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杂交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若将杂交组合一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截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刚毛 二、三 Ⅰ片段

(2) XaXa与XAYa XaXa与XaY A

(3)1/4

解析

由题干可知,刚毛和截毛位于性染色体,根据杂交组合一可知截毛(a)为隐性,刚毛(A)为显性性状,多次杂交实验结果表明截毛既有雌性也有雄性,所以基因不位于Ⅱ-1上。在杂交二中,截毛(♀)基因只能为XbXb ,且刚毛()产生F1的情况不同,若基因位于II-2上,刚毛()基因型只能为XBY,后代也只有一种情况,而杂交二、三亲本表现相同后代不同,所以位于I片段。 即杂交组合二:P截毛(♀)(XbXb)×刚毛()( XBYb)→F1刚毛(♀) ( XBXb)∶截毛() ( XbYb)=1∶1,杂交组合三:P截毛(♀) (XbXb)×刚毛() ( XbYB)→F1截毛(♀) (XbXb)∶刚毛() ( XbYB)=1∶1,所以,据杂交组合二、三可知其基因位于Ⅰ片段。杂交组合一:P:刚毛(♀) (XBXB)×截毛() (XbYb)→F1全刚毛(XBXb XBYb),若将杂交组合一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XBXb×XBYb→XBXB XBYb XBXb XbYb)则F2中截毛雄果蝇(XbYb)所占的比例为1/4。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显隐性,分析位于什么染色体,且是什么区段,根据题意完成对应内容。

易错点

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的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9.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如图为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配子类型)。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请回答:

(1)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且产生的配子均有正常活性,配子④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配子的比例为①:②:③:④=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形成配子①,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_。

(3)现用非抗病水稻(aa)和该三体抗病水稻(AAa)杂交,已测得正交实验的F1抗病水稻︰非抗病=2︰1。请预测反交实验的F1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抗病水稻中三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A 1:1:2:2

(2) 13或26

(3) 1/6 3/5

解析

(1)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且产生的配子均有正常活性,三体细胞Aaa产生AA、a、Aa、A四种配子,且AA:a:Aa:A=1:1:2:2,所以,④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四种类型配子的比例为①:②:③:④=1:1:2:2。

(2)正常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生成的次级卵母染色体数为12,,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形成配子①,即配子中多了一条染色体,故13条;当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加倍,即26条。所以,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3或26。

(3)三体抗病水稻(AAa) =2:2:1:1,该三体抗病水稻(AAa)与非抗病水稻(aa) 杂交,得到正交的F1抗病水稻︰非抗病=2︰1。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由此推出正交中,三体抗病水稻(AAa)是父本,非抗病水稻(aa)为母本。反交是抗病水稻(aa)为父本,体抗病水稻(AAa)是母本。F1中Aa:Aaa:AAa:aa=2:2:1:1,非抗病水稻(aa)所占比例为1/6,抗病水稻(2Aa,2Aaa,1AAa)中三体(2Aaa,1Aaa)所占比例为3/5。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减数分裂和育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找出有效信息,分析三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结合题目完成

易错点

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1.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鹰和鼬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在该食物网中,鼬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鼠同样可以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是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关键。

(3)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若图乙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千焦,则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千焦。

正确答案

(1)第三、四营养级;捕食与竞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A、B

(3) m/125

解析

(1)由图甲可找出应所处的食物链,植物→兔→鹰,植物→兔→鼬→鹰,植物→鼠→鹰,植物→鼠→鼬→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四营养级;鹰和鼬都以鼠和兔为食,鹰以鼬为食,所以鹰和鼬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在该食物网中,鼬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鼠同样可以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图乙中,C是无机环境,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E、F是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关键。所以为A、B。

(3)图乙中的食物链为A→D→E→F,生产者(A)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千焦,则最高营养级(F)获得的能量最多=m×(20%)3= m/125千焦。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分析图表,回顾相应知识完成

易错点

能量的计算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