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普通低温和深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60只兔随机分为6组,A组经深低温处理跟腱20条移植给C组,B组经普通低温处理跟腱20条移植给D组,E组兔子在常温下左右后肢跟腱互换移植,F组兔子在常温下随机两两配对移植,一段时间后C、D、E、F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本实验自变量为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 (填以上选项前的序号)。
①排除普通低温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排除深低温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排除常温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减小相关指标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⑤减小动物个人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⑥提供常温下自体移植相关指标的数据作为参考 ⑦提供常温下异体移植相关指标的数据作为参考
成.
12.分析结果可知,免疫排斥反应最强的组为 组。与E组相比,F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其原因是 。
成.
1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低温处理下,淋巴细胞增值能力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低温作用于有丝分裂间期,主要影响了 过程,从而抑制了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
成.
14.T细胞和B细胞是最常见的两种淋巴细胞,其中既能参与体液免疫,又能参与细胞免疫的是 。
成.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5.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 。
16.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 能力。
17.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份无机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月份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18.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 法采集、调查;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开装置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 (填“偏大”、“偏小”、“不变”)。
成.
19.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 。
某科研人员研究了日光温室中的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
7.研究者分别测定日光温室中同一品种黄瓜____________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日光温室内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 _____。研究者推测,这与叶片中叶绿体的发育状况不同有关。
成.
8.为证实7题的推测,研究者进一步观察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①叶绿体基粒厚度和片层数等超微结构都必须在____________下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选填“完全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②叶绿体中对光能的吸收发生在_______ ____(场所),虽然基部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是对________ ___的一种适应,但是基部叶光合速率仍然最低。因此进一步推测,除了叶龄因素外,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还与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
成.
9.为证实(2)中推测,可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与(1) 的结果相比较,若_______ _____,则证实这一推测。
成.
10.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温室栽培提高黄瓜产量,提出可行建议:________ ____。
成.
下表为正常二倍体豌豆种群的七对相对性状及基因的控制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20.理论上,该豌豆种群内与这七对相对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最多有 种。
21.若从表中的七对相对性状中,选取其中的两对相对性状进行连续两代的杂交实验,在得到的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 。若取豌豆荚饱满、豆荚颜色为绿色的杂合子(EeFf)植株自交,观察子代的豆荚形状和颜色,发现性状分离比为9:6:1,请解释原因 。
22.将高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豌豆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27/64,则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乙草胺是除草剂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在土壤和水体中存在时间长,难以降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23.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获取乙草胺降解菌,需将土壤样品置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
24.该实验小组选取乙草胺浓度为800mg/L的富集液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取10-3、10-4和10-5倍数的稀释液0.1mL涂布于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倍数涂布三个平板,各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86、298、297),(35、32、31),(36、7、2)。
①不适合用于计数的为 倍数的稀释液,用另外两组稀释倍数进行计数得到的细菌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 。
②某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你觉得该同学的说法是否确?并说明理由是 。
25.实验小组从土壤中筛选出两株乙草胺降解菌D1和D2,温度对两株降解菌的生长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对温度适应范围更广的是菌株 ,温度会影响菌株的生长状况的原因是 。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