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赤峰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4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B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二、古典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芋老人传 周 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4.对文中第一段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B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C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D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5.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

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

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芋老人与老伴度日,儿子不在身边。其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能急人之困,文中帮助了一位书生。

B芋老人帮助的那个书生后来官至相国,恩惠老人,并让郡县的官员帮老人孩子摆脱了打工的困境。

C芋老人用村南贫困夫妻、同学甲乙的故事来影射一些人地位身份变了,内心也就变异了,忘了本。

D芋老人乡野粗鄙之人,竟能通明大道理。所以宰相优厚的赏赐了他,并派人送他回家,老人名声显扬。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2)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分值: 1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二)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8-9题。

朝  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8.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9.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分值: 11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三、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趁 机 勒 索

乔治·布鲁克斯

被告南方铁路公司的律师林顿·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瞥了一眼自己准备提出的问题。他知道自己在反诘之前就已经输了。那个女人会得到她要求赔偿的每一分钱,陪审团是站在她那边的。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之前,他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在他如针芒般的目光注视下,罗杰斯太太的脸有些发热。

“罗杰斯太太,”戈尔德礼貌地开始发问了,“你声称在那次铁路意外事故中受到了某些伤害。我们承认这一意外事故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并且按这里所描述的大致情形发生了。事实上,铁路公司答应赔偿你的,仍然会按照承诺赔偿给你。我想,那一大笔钱可以抚慰你的那些伤害了。但是,在你与你的律师商量后,你拒绝了那一笔钱,对吗?”

“是的,先生。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背部也受伤了。”罗杰斯太太平静地答道。

“依照你的律师的建议,你来到法院要求得到更多的损伤赔偿,也就是要求我的委托人赔偿50万美元,对吗?”

“是的,先生。”

“罗杰斯太太,我这里有记录,对你声称经受过的伤害的一份宣誓记录。在这份记录上,在事故发生超过24小时,你与你的律师经过一番商议之前,你并没有告诉外科医生你的背部受伤了,对此你怎么解释?”

“因为当时X光片还没出来。”

“啊哈!真相怎样只有你自己知道。”戈尔德说道,“今天,在意外事故发生整整一年后,你仍然穿着医用胸衣来支撑你的腰吗?”

“是的。没有胸衣我就不能坐直。”

“检查你的伤情时,你听见了你的外科医生说,如果一个没有受伤的正常人长期被外科胸衣束缚起来就像你整整穿了12个月,一旦没有了支撑,正常人也无法坐直。”

“听过像这样的话。”

“我问完了,法官大人。”

但他知道他的反诘是没有用的。七个陪审团成员中脸上呈现“恨不得吞了铁路公司”表情的人有三个,而其他四个则在想:“可怜的女人!”

但他还是依照程序做总结陈述:“很明显,罗杰斯太太这是在趁机勒索。南方铁路公司拒绝这一非法要求。先生们,我再说一遍,这是趁机勒索。你们今后都要提防些。”

主审法官接着做了公正而简洁的陈述。陪审团随后退庭。40分钟后,陪审团重新回到法庭上。一个陪审团成员宣读他们的决定:“我们支持原告提出的50万美元的赔偿要求。”林顿·戈尔德发出了无奈的苦笑。

第二天早上,戈尔德夹着他的公文包匆匆出了家门。已经是8点整,他得在街上随便买点东西吃,然后赶去办公室。昨天从法庭回来,他受到了律师事务所其他律师的嘲笑,他的委托人南方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也打电话来把他臭骂了一顿。

他走进地铁站大楼的大厅时,里面空无一人。他跑向电梯。

电梯下来了,但从一层飞速经过时没有停下来。透过格栅和地面玻璃,戈尔德看到那个老人用力拉着控制开关,但电梯没有停。随着一声巨大的坠地声,三层楼面的玻璃都震动了,电梯坠落到坑底。

戈尔德的脑子突然灵光一闪:“这是一个多好的对大楼管理机构提出诉讼的机会啊!那部老电梯20年前就应该停止使用了。”

他从安全楼梯跑到地下室。残骸躺在那儿,就像纸板盒一样被扭曲、压扁了。他摸了一下那位老人的身体,已经没有脉搏了。戈尔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幸亏我没在电梯里。”他想。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50万美元的赔偿,趁机勒索。他笑了。“再想一下,我其实是在电梯里。”

他爬进了变形的电梯厢,慢慢挪到一根主梁下面,让背部靠着主梁,然后闭上了眼睛。

不久,消防队赶到。戈尔德假装大声呻吟起来。当消防队打算把他抬出去时,他喊道:“哦!轻点儿,轻点儿!我的腰,我的腰啊!”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一开头描写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他知道自己反诘之前就已经输了”,表明戈尔德准备不够充分,对打赢这场官司毫无信心。

B小说最大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者正是综合运用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了戈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C同情弱者是这个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当罗杰斯太太与南方铁路公司对簿公堂时,大多数陪审团成员都非常同情这位可怜的女士。

D罗杰斯太太整整一年的时间都穿着外科胸衣,并且离开了胸衣她就不能坐直,这足以证明她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受到了巨大伤害。

E整篇小说透露着讽刺意味,同时又不失夸张的表达。另外,无论是情节构思还是人物刻画,小说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12.本文构思精巧,情节引人入胜,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两处划线处的“50万美元”分别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评论说这篇小说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而暴露了人性的弱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false

1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_______。

(2)日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________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

(3)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________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4)毋庸置疑,铁路电话订票使很多旅客获得了便利。但是,铁路局数万张车票无人领取的状况也反映了有的旅客把电话订票当成儿戏,缺乏________的诚信。

A披露 及其 良莠不齐 一言九鼎

B披露 及 良莠不齐 一诺千金

C透露 及 参差不齐 一诺千金

D透露 及其 参差不齐 一言九鼎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参加和研制嫦娥二号卫星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嫦娥二号卫星终于在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

B如今“喜大普奔”“女汉子”这类流行语已遍布汉字的文化圈内,不但活跃在各大虚拟网站中,而且进入了报刊杂志。

C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方面,部分展会论坛过于奢华,三个报社的领导勤俭节约意识不强,铺张浪费现象比较突出。

D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安排学生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1小时,开展体育、文艺、歌舞、科普等社团活动。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天青将金山死死卡在炕角,金山面显灰色,双眼突凸。菊豆看看天青,倒突然有了主意。她快步上前,________________,金山不愿,嘴里呜呜的听不清楚。女人不由分说把金山一路拖到墙边,栽直他精疲力竭的身体。菊豆把脸凑近金山,送他一个微笑。

A疲软的金山被她从鲜花堆中拎起

B把疲软的金山从鲜花堆中拎起

C她从鲜花堆中把疲软的金山拎起

D疲软的金山从鲜花堆中被她拎起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毋须怀疑,文化时空和心理时空,____①_____。它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理是有文化沉积的心理,____②_____,必然把它所沉积的文化折射到时空视镜上。同样道理, ____③_____,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意义对应点,也必然把它所经过的心理体验融合在时空视镜中。然而在了解它们间的这些内在联系后,又有必要在形式上把它们析而为二。

19.下面是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识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2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10.(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五、写作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爷爷某天靠在沙发上睡着了,顽皮的小孙子决定搞一个恶作剧。他去冰箱里找了一些干奶酪,是味道特别大的那种,把它们轻轻地抹到了爷爷的胡子上。然后孙子藏到一个角落里,看见爷爷在沙发上扭了扭身子,睁开眼睛。醒来的爷爷猛地坐起来,用鼻子使劲闻一下,大声说:“这儿好臭!”接着爷爷起身跑进厨房,一个深呼吸,之后又大声说:“这儿也好臭!”为了躲开家里到处的臭味,爷爷不得不跑到户外,站在家门口,他再次做了一个深呼吸,大声说了一句:“全世界都好臭!”当然,爷爷最后发现了臭味的源头,只要用一点水和香皂,就能让这个世界恢复正常。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脱离材料作文,不得抄袭。



分值: 6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7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