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九江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控制着细胞核内外某些物质的进出,且核内外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tRNA在细胞内有61种,其中的反密码子也代表遗传信息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心房颤动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因此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而核膜为双层膜,包含四层磷脂分子,A错误;核孔控制着某些大分子进出细胞是接收细胞核内外的信息进行的,B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更没有核孔,C错误;tRNA在细胞内可能有61种,通常遗传信息位于DNA分子的基因上,可通过转录给mRNA,在核糖体翻译形成蛋白质而表达出来,反密码子不代表遗传信息,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的知识点色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易错点

忽略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成套细胞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1.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但与环境无关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和专门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均发生变化

D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是细胞内基因编程性的死亡,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A正确;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B错误;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均发生变化,但遗传物质并未改变,C正确;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坏死和癌变的原因、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易混淆。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死亡,而细胞坏死是细胞非正常死亡。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2.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菠菜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

C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菠菜的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具有一定浓度细胞液,能够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6min时两个细胞失水量较大,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细胞失水量加大,a点上移,重新吸水所用时间延长,b点右移,C正确。B能够质壁分离复原,A不能,是由于B溶液溶质分子一般为可主动运输吸收进入细胞液,改变细胞液浓度,细胞重新吸水,A不能进入细胞维持渗透平衡或外界溶液A浓度过大导致细胞死亡,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植物水分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渗透作用发生原理所具有的条件判断,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细胞失水量、渗透压、细胞液浓度及颜色变化是解题关键。

易错点

观察到质壁分离状态时间分辨不清。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均产生新基因。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捕食或竞争来实现的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才是基因突变,如果没有不称为基因突变,A错误;,新物种的不断形成才形成了物种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验的既有捕食、竞争也有寄生等各种关系均可共同进化,C错误,一个物种的形成和灭绝,会与其它生物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其他物种有一定影响,必然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解题思路

把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及物种形成标志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易错点

分不清先有不定向变异通过生存斗争定向选择适者生存。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5.如图所示曲线甲、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A、B、C、D是相对的四个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点的浓度为植物茎向光侧的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应大于2m

BAD段说明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具有两重性

C若甲、乙分别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幼嫩植物和成熟植物的影响,则乙曲线的顶点应该低于甲曲线的顶点

D除草剂的作用原理可用图中A点表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茎向光侧浓度比背光侧浓度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背光侧生长快,浓度应该为(m,2m)之间,A错误;对于乙器官而言,AD段均促进生长,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B错误;.若甲、乙分别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幼嫩植物和成熟植物的影响,乙应是成熟植物,成熟植物比细嫩植物生长慢,所以乙曲线顶点应该低于甲曲线的顶点,C正确;除草剂是高浓度抑制生长,而A点对甲和乙作用均为促进,没有抑制作用,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生长素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解题思路

分清生长素作用及两重性问题,不同生长素对同一组织器官不同,同一生长素对不同组织器官作用效果也不同。

易错点

分不清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问题,通常是指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生长比对照组慢为抑制,而图像中已给,就必须依据图解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6. 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收割蚁能量的同化量为31.0,而呼吸量为30.9,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为0.1,0.1÷31.0×100%=0.32%,故A正确;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分别为:收割蚁31.00÷34.50×100%=89.9%,小蜘蛛11.9÷12.6×100%=94.4%,盐沼蝗1.37÷3.71×100%=36.9%,黄,3.8÷5.6×100%=67.9%,由此可见,同化效率(A/I)最高的为小蜘蛛,B错误; 黄鼠能量的同化量为3.80,呼吸量为3.69,因此用于生长的能量就很少,C正确;盐沼蝗的摄入量为3.71,同化量为1.37,则未同化量=3.71-1.37=2.34,占盐沼蝗摄入量=2.34÷3.71×100%=63%,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计算和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能从表格中数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是能从表格中数据获取有效信息。摄入量=同化量+微生物分解的量,同化量=呼吸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即表格中生产量)

易错点

对于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与生长效率的关系理解不清。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4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 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

(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7.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8.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 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9.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10.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__________,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类囊体(或:囊状结构); C3的还原

解析

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或:囊状结构)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C3的还原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及对实验的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所学理智的要点,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解题思路

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实验基本原则。

易错点

混淆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关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去叶程度的增强(或:去叶数量的增多); 去除2片叶

解析

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去叶程度的增强(或:去叶数量的增多)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去除2片叶。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及对实验的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所学理智的要点,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解题思路

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实验基本原则。

易错点

混淆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关系。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单株;输入量

解析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输入量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穗位叶也需要积累有机物用于自身的各种生命活动需要,而不能全部输出,提供给玉米籽粒。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及对实验的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所学理智的要点,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解题思路

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实验基本原则。

易错点

混淆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关系。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4CO2 (或:18CO2、带有放射性标记的CO2);顶部2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

解析

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增长趋势一致。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带有放射性标记的CO2,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顶部2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保证顶部2片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果一段时间后检测顶部2片遮光叶片有放射性,说明穗位叶的光合产物会向遮光叶片运输,从而导致减产;如果没有放射性,则相反。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及对实验的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所学理智的要点,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解题思路

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实验基本原则。

易错点

混淆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为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

11.若要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品系与 品系杂交。

12.当用X射线照射纯合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将其授于纯合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2株绿色植株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上图染色体图象,说明此时细胞处于 期。该细胞中b基因所在位点应该是上图中基因位点 (填基因位点“1”或者“2”)。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推测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少数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上述F1代绿色植株与________纯种品系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让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糯性紫株

解析

由于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所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只能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

考查方向

减数分裂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画出减数分裂过程

易错点

减数分裂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或四分体)(只答出“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得分);1。②非糯性紫株(或糯性紫株);3:1;6:1

解析

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只能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①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F1代出现2株绿色玉米,所以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bb,b基因所在位点应该是图中基因位点.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即前期,所以要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进行观察。②要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需要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非糯性紫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将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如果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3:1,则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如果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6:1,则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BB×bO→Bb、BO,让其分别自交BO的后代为:BB、2BO、OO(致死),Bb的后代为:BB、2Bb、bb,所以紫色:绿色为6:1。

考查方向

减数分裂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画出减数分裂过程

易错点

减数分裂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3.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       ,由此说明肾上腺髓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是        。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        。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       

14.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 。但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

15.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 细胞对 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 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肾上腺髓质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

解析

人体的内分泌腺可以看做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效应器(的一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肾上腺髓质部分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由于激素d能促进血糖升高,且肝细胞膜上有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故激素d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唯一降糖的激素。

考查方向

考查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神经调节的方式及反射弧的组成,掌握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及免疫调节过程及影响因素。

易错点

分不清激素分泌量的调节方式及激素间的作用问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上升;物质c的分泌受负反馈调节(激素c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物质a、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对激素c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因此当激素a分泌增多时,会引起激素c的分泌增多,当激素c含量过多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考查方向

考查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神经调节的方式及反射弧的组成,掌握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及免疫调节过程及影响因素。

易错点

分不清激素分泌量的调节方式及激素间的作用问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T淋巴(T); 淋巴因子;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答案合理可给分)

解析

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淋巴因子的影响,而淋巴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因此长期处于情绪压力状态下,免疫能力会降低。

考查方向

考查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神经调节的方式及反射弧的组成,掌握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及免疫调节过程及影响因素。

易错点

分不清激素分泌量的调节方式及激素间的作用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6.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

17.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1)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____________。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____ 处理。

(2)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18.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生物)群落; 分解者;物质循环(答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也得分)

解析

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蚯蚓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蚯蚓能改良土壤的成分,有利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实验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遵循实验设计原则,掌握实验设计开始时不同的量为自变量,自变量引起的变化的量为因变量,掌握因变量呈现方法。及单一变量、无迹变量相同且适宜及对照实验设计等原则。

易错点

对于实验设计原则掌握不牢,注意分清自变量、因变量及因变量呈现形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灭菌。(2)高于(或“大于”);杨半分解叶;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

解析

⑴设计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据表可知,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量多,说明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大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表格中,蚯蚓对杨半分解叶最多,说明蚯蚓对杨半分解叶最喜好,根据表格可知,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实验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遵循实验设计原则,掌握实验设计开始时不同的量为自变量,自变量引起的变化的量为因变量,掌握因变量呈现方法。及单一变量、无迹变量相同且适宜及对照实验设计等原则。

易错点

对于实验设计原则掌握不牢,注意分清自变量、因变量及因变量呈现形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蚯蚓;(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形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实验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遵循实验设计原则,掌握实验设计开始时不同的量为自变量,自变量引起的变化的量为因变量,掌握因变量呈现方法。及单一变量、无迹变量相同且适宜及对照实验设计等原则。

易错点

对于实验设计原则掌握不牢,注意分清自变量、因变量及因变量呈现形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常品茶、善品茶者能在杯水之中品出生活的真谛。茶的种类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不同品种。请回答:

19.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制作流程是:制作红茶糖液→接种红茶菌种→发酵红茶菌液。红茶菌种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同体,可以用              法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的菌种。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煮沸和冷却的目的分别是为了                             

20.很多商家在茶饮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色素、香精等添加剂,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人们更喜欢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常用                 法提取胡萝卜素,         法提取玫瑰精油。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             法进一步鉴定。

21.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优良茶种的大量繁殖,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要经过             过程获得胚状体。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清除培养液中的杂菌;防止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解析

菌种的分离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这是为了清除培养液中的杂菌,并防止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菌的培养和分离、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微生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原理、步骤及鉴定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过程

易错点

对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选择分辨不清。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萃取; 蒸馏(萃取);纸层析法

解析

由于胡萝卜素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宜采用萃取的方法来提取胡萝卜素。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所以先蒸馏再萃取即可。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纸层析法进一步鉴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菌的培养和分离、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微生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原理、步骤及鉴定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过程

易错点

对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选择分辨不清。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脱分化;再分化

解析

用于培养的外植体要先做消毒处理;外植体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获得胚状体。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菌的培养和分离、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微生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原理、步骤及鉴定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过程

易错点

对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选择分辨不清。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