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刿论战》中,“齐师败绩”之后,曹刿“下视其辙,又登轼而望之”,由于“ , ”,最后决定“逐齐师”。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刘禅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要先咨询,后施行,因为如此才能“ , ”。
(3)《诗经·氓》中以桑为女子的憔悴和被弃起兴的两句是“ , 。”
正确答案
(l)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裨补网漏,有所广益(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解析
第一小题要注意到是在“齐师败绩”之后,曹刿做出最后决定的的原因。第二小题要注意是这样做的好处。第三处是“以桑为女子的憔悴和被弃起兴”的关键信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题枝中的相关信息得到启示,同时要清晰书写。
易错点
“靡”、“裨”的写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在全世界上映后迅速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引发了人们探讨科幻电影乃至理论物理学的热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在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对话中说,《星际穿越》上映后,就连在扑克牌桌旁边玩牌的陌生人都会过去找他询问有关虫洞和相对论的问题。观众对于其中涉及的有关物理学的疑问显然远远超过了对电影自身剧情的关注,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实地展现宇宙中各种奇妙的天体现象的电影,想要理解这部电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与好莱坞经常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超级英雄不同,在《星际穿越》中,最后是几位理论物理学家拯救了全人类。其实,电影中运用的主要的情节与场景,例如地球上发生了无法挽救的灾难而使人类必须移民外星,驾驶飞船穿越虫洞、进入黑洞、探索地外行星,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改变……这些桥段在之前的很多科幻电影中早都被运用过多次,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星际穿越》成为一部几乎让所有人都开始讨论理论物理的电影呢?这就必须提到为这部电影设置物理学背景、使电影中几乎所有场景都有物理学的支持、使情节合乎科学原理的人——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
科幻作品中常有“软科幻”和“硬科幻”之分,“软科幻”通常涉及的科学理论比较少,只是需要设置一个幻想的场景即可,抽取出科学理论后故事仍然可以成立;而“硬科幻”则更需要有实在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并且让科学理论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星际穿越》因为有了来自各个领域专家的支持,硬到不能再硬。据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普雷斯基回忆,索恩为了设置电影中的科学场景,在加州理工学院召集过一些科学家进行研讨,与会者包括物理学家、太空生物学家、行星学家和心理学家。正因为有如此多的科学家的参与,才让《星际穿越》在物理学的约束之下不仅视觉效果惊人,描述宇宙中各种极端罕见的场景也更为准确。
“黑洞”“虫洞”等物理学名词早已被大众熟知,并且进入了流行文化,《星际穿越》利用电影手法,希望尽量真实地展现这些场景。因此,电影中既包含了切实的科学发现和成熟的科学理论,也有基于目前理论所做的合理猜想和推测。《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科幻电影,即使抽取出其中的科幻内容,仍然可以形成独立的、完整的故事;与此不同的是,导演诺兰希望《星际穿越》的故事可以自然地从科学理论中浮现出来,这使《星际穿越》完全无法与宇宙学理论和各种天体分隔开。为此,索恩还特地写了一本书《〈星际穿越〉中的科学》,讲述电影中的各种场景以及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
(节选《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1.下列有关《星际穿越》上映后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在原文的第一段,“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在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对话中说,《星际穿越》上映后,就连在扑克牌桌旁边玩牌的陌生人都会过去找他询问有关虫洞和相对论的问题。”可见,人们询问的是肖恩·卡罗尔,而不是他们两个人。扩大了范围。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词语的表述范围,以及时间副词。答题时一,明确题干要求,题干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范围宽泛。二,明确选项性质,选项是对文本句子的理解和判断。三,找准对应区域,比对判断。要找准具体位置,细致比较。特别要关注结论中的程度词与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易错点
D项具有干扰性。“人们发现理解这部电影需要了解大量的物理学知识”是通过人们对物理学家的询问以及引起的广泛关注可以看出。
正确答案
解析
D项对应于原文第一段的末尾,原文是“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实地展现宇宙中各种奇妙的天体现象的电影,想要理解这部电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学知识。”,还有文章的最后一段“《星际穿越》利用电影手法,希望尽量真实地展现这些场景。”“因此,电影中既包含了切实的科学发现和成熟的科学理论,也有基于目前理论所做的合理猜想和推测。”要注意到原文的限定词“基本忠实的展现”,在原文中变成了“真实的展现”,因此是错误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通读全文,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明确题目要求,明确题目对概念解释、说明、相关表述的不同界定;确定信息区间,审读原文中相关表述,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比较,认真核对,关注时态、程度、范围等词语,看选项是否扩大或缩小了概念的范围、外延等,从而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易错点
B项具有迷惑性,本文是对该部电影的肯定,但该选项则选取了一个非典型的方面。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为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阐述导演与和雪茄合作演绎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探讨科学的热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词语的表述范围,以及时间副词。答题时一,明确题干要求,题干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范围宽泛。二,明确选项性质,选项是对文本句子的理解和判断。三,找准对应区域,比对判断。看选项是否犯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等毛病。
易错点
A项有干扰性,因为文章没有明确说明那两部电影是“软科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景宗传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 祖 数 宴 见 功 臣 共 道 故 旧 景 宗 醉 后 谬 忘 或 误 称 下 官 高 祖 故 纵 之 以 为 笑 乐
(节选自《南史》)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
②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正确答案
解析
正确标点为: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本段文字大意是 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另外还要注意官职名词。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先易后难。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等。本句断句时几个人名是关键,准确把握。
易错点
“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此处易断错。
正确答案
解析
高祖一是曾祖父的父亲称为高祖;二是皇帝庙号。不是泛指先祖。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科举、官职等基本常识。古代文史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读一篇文言文,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说读通一篇文言文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易错点
A项有干扰,主要是对“射”的解释。
正确答案
解析
原文有“(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 可知纵火烧营的是魏将杨大眼,而不是景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通读全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从文中作者陈说的内容到说话的语气来进行判断选择。
易错点
A项因涉及的段落较多,有一定的干扰性。
正确答案
①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②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都是臆造.
解析
预焉是参加了这场战斗的意思。节度是调度、管理、指挥的意思。尚胜是好胜的意思。意造即臆造。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大致理解要翻译的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信达雅的原则来做题。保证句子中的核心词语准确翻译,特殊的句式能都体现和调整;保证句子通顺流畅,不是病句,该增删的要增删,该调换的要调换;还要保证句子的语体风范与原文保持一致,尽可能地优美。
易错点
焉是兼词“与之”的意思。
【参考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这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峤①屿②春潮
[明] 高棅
瀛洲见海色,潮来如风雨。
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
飞帆落镜中,望入桃花去。
【注】①峤:山岭; ②屿:有山的小岛。
8.诗人写海上春潮的构思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9.诗人写春潮采用了多角度的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1)按潮起、潮来、潮落的时间先后顺序构思。首句写潮起时远方海色有变,第二句再写潮来之时如风雨骤雨至,三四句写潮来时朝阳照在海潮上的形象及潮水拍岸的情境。最后一联写潮落之后海面一平如境,飞帆入桃林。
解析
审查题干要求,题目是要求回答写春潮的构思,也就是如何写春潮的。“见海色”表明潮水即将来临,大海的颜色开始变化,“潮来如风雨”描写了海潮来临时壮阔的景象,如同狂风暴雨骤至一般。接着写潮水拍打着海岸和礁石的景象,气势磅礴。最后则写潮水退去后大海回归宁静的祥和景色。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理解整首作品的大意,围绕题干要求,写春潮的构思,按照潮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答。
易错点
没有审清题干要求“如何展开”而只是回答潮起、潮来、潮落,不提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正确答案
视、听结合写春潮之势;如风雨骤至,天地变色;视觉上写春潮之色,初日照耀,缤纷耀眼,寒也写出一种心理感觉。听觉上写春潮之声孤屿四周,涛声回荡;从侧面写春潮之力,帆船飞驶,得潮余力。
解析
描写的角度,就是考查诗人是采用什么手法来描写春潮的。要抓住描写春潮的诗句,分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见”“望”可知是视觉,从“声”可知是听觉,因此可以得到答案视听结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抓住描写春潮的诗句,分析其中运用的表达技巧,结合文本来分析。
易错点
不可理解为动静结合。
爱情信使
(美国)欧·亨利
在这样的季节,公园里很少见到游人。这位坐在路边长椅上的年轻姑娘,大概是想出来抢先品尝春天来临的滋味。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着,脸上显出几分忧郁和伤感。
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小伙子,沿着她附近的一条小道匆匆穿过公园,身后跟着一个男孩,替他拿着手提箱。小伙子看见姑娘,脸上马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他从离她仅有几米远的地方经过,但那姑娘却好像根本没有看到他似的。
他又往前走了四五十米远,在一边的长椅上坐下。男孩扔下手提箱,两只机灵的眼睛不解地盯着他看。他对男孩说:
“我想请你传个话给坐在那边椅子上的姑娘,告诉她我是打从这儿路过去火车站的,我要去旧金山。你对她说,因为她吩咐过我不许跟她说话,也不许给她写信,我只好用这种方法最后一次请求她:为了我们旧日的情谊,别再这样感情用事。你对她说,无缘无故地指责并甩掉一个不该这样对待的人,既不说明理由,又不给人以解释的机会,这有悖于她善良的本性。去,就这样告诉她吧。”
小伙子给男孩手里塞了一枚硬币。小男孩朝小伙子望了一会儿,然后撒腿就跑开了。他走近姑娘身旁,先是犹豫了一下,随即便大大方方地说:
“小姐,那——那边椅子上的先生派我来向您打个招呼,表白他的心意。要是你不认识那小伙子,那他就是故意戏弄您,您——您只要说一声,我在三分钟之内就能把警察叫来。要是果真您认识他,那我——我就要把他那一大堆废话说给您听了。”
那姑娘听他这么一说,脸上显出了一点兴趣。
“我——先前认识那位先生,我想就不用劳驾警察了吧。你也可以替他表白,不过不要搞得露天表演似的。”
“哦。”小男孩浑身都耸动起来,“他说他已将所有的衣服都给收拾在那只手提箱里,要赶往旧金山。……他说您把他当作薄情郎拒之门外,又不肯给他个分辩的机会。他说您给他的打击太大。”
姑娘凝视着竖立在杂树丛中的那座忧郁的雕像,冲着小信使说道:
“你去告诉那位先生,首要的是忠贞不二和真诚可信。请你告诉他,我已尽最大努力剖析自己,我知道自己的心灵深处需要什么,但更清楚它有软弱的一面。这就是我不让他解释的原因。我不是凭道听途说,也不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指责他的。”
“请你告诉他,那天晚上,我从后面走进花房,去给我母亲折一朵玫瑰花。我亲眼看见他和阿什伯顿小姐在粉红色的夹竹桃底下。那场面真精彩,可是那依偎在一起的丑态却成了不打自招的证据。我离开了花房,同时也丢弃了玫瑰花和我的理想。你把我的这番表白带给那位先生吧。”
“实在不好意思,小姐,依……偎……在一起,给我解释一下好吗?”
“依偎——你就说亲热地靠在一起——要不,你就说靠得太近,叫人家无法保持一个正常的距离吧。”
小男孩又一溜烟地跑开了,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不一会儿到了另一张长椅旁边了。小伙子急切地投来询问的目光。
“小姐说她懂得,当——当小伙子鬼话连篇地乞求和解时,姑娘们最容易受骗上当,所以——那些甜言蜜语她一概不听。她说她亲眼看见你在暖房里跟——跟一个姑娘搂抱在一起,正拼命地和那姑娘亲热。她看来实在恶心。她说你最好还是趁早赶你的火车去吧。”
小伙子轻轻地吹了个口哨,他眼睛一亮,突然有了主意。他迅速地将手伸进大衣里边的口袋,掏出了一封信递给男孩,随后又掏出一块银元给了他。
“把这封信给小姐送去,”他说,“请她看一看。你对她说,要是她早在自己理想的信念中掺进一点点对别人的信任的话,自己就不至于这么伤心了。”
信使又站在姑娘的面前了。
“那——那位先生说,你的那些想当然的说法真让他受了委屈。他说他不是那种花花公子,小姐,请你看看这——这——封信吧。我敢打赌,他是个清白的人,决不会错。”
姑娘犹豫了一下,打开信,看了起来。
亲爱的阿诺德医生:
上星期五晚上,我女儿出席沃尔德伦夫人家的宴会,突然心脏病发作,差点儿晕倒在她家的花房里,当时若不是您在旁扶住了她,并加妥善照料,我们也许就失去她了。特致函深表谢意。
永远感激您的罗伯特·阿什伯顿
姑娘晶莹明亮的眼睛里闪动着喜悦的泪花。
“那位先生要您的回音呢,”小男孩说。
“请你告诉那边椅子上的先生,”她颤声笑着说,“他的恋人现在就要他过来。”
(有删改)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12.小说围绕误会展开,请从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的角度,梳理小说情节。
13.小说中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4.小说以“爱情信使”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在原文第一段,我们从“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着,脸上显出几分忧郁和伤感。”可知,此时姑娘的内心是十分感伤的,A项的分析过于牵强。C项的表述正好相反,应该是将曲折跌宕的情节变得简单明了,解开了前文所设置的悬念。E项中对小男孩的分析不符合文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再结合选项的各个内容进行比照,重在理解。考题一般设计到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而细节和主人公往往是设题的重要对象,艺术特色主要就是文章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在阅读时要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
易错点
E项的分析有较强的迷惑性。
正确答案
① 阿诺德医生搀扶救助阿什伯顿小姐,被恋人误会;② 阿诺德医生跟随恋人来到公园,希望弄清原委;③ 阿诺德医生托小男孩传话,发现原是误会;④ 阿诺德医生托小男孩传信,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解析
小说围绕阿诺德医生与女朋友的误会而展开,从产生误会到最终消除误会,作者设置了一系列的情节,先从已经产生误会,二人即将分手开始,中间补叙了误会产生的过程,到最后消除误会,二人重归于好。按照这一思路去梳理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围绕题干要求,从误会的源头、发展到最后的消除来答题。
易错点
梳理小说情节要注意适当调整顺序。
正确答案
① 对爱情忠贞,真诚可信,对恋人体贴关心,从他想极力回转姑娘的心可以看出;② 做事机智,他用信童传情和信函自证清白的方式消除了恋人的误会.③ 乐于助人,善良热心.他救助并悉心照料阿什伯顿的女儿。
解析
阿诺德医生对爱情忠贞不渝,恋人误会了他,他跟随她来到公园,想尽办法让恋人了解真相,消除误会;他机智聪慧,利用小男孩作为信使,用恋人能接受的方式来表白心迹,小男孩几次往返,均是阿诺德医生的机智的表现。而最终让小男孩把信件转交给恋人,更丰满了人物形象,表现出他善良、热心和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抓住文本对人物进行的正面和侧面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所进行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方面,还有别人对人物的评价。
易错点
对爱情忠贞、真诚这一点容易忽略。
正确答案
① 意为爱情需要信使,暗示消除爱情误会的最好信使是彼此的信任与沟通,突出了主题,② “爱情信使”指传话的小男孩,是消除误会的重要角色,推动着情节发展,以此为题,突出了小说高潮部分.③ 小男孩机灵活泼可爱,在二人误会的压抑中增添了喜剧意昧,使小说有幽默的意昧;④ 以“爱情信使”为题,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解读的能力。标题的好处可以结合小说内容,从线索、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环境、手法等角度思考分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作品的意蕴能力。考生要围绕文本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来解读。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标题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与情节结构的关系、与主旨的关系以及用这个标题的艺术效果。
易错点
不能简单地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概括。
19.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正确答案
材料收集好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还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就整合同类材料,并将材料中冗繁的部分删去。
解析
题干是写作收集材料后的处理方式,那么就要注意图表中箭头的指向。从何处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基点是材料,然后一分为二,一边指向取舍标准,一边指向整理方法;两边再次分野,取舍标准上又有适切题目和注重特色,整理方法上分为整合同类和删去冗繁。他们之间均是并列关系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考题,要明确类型,把握构成。分析图表,抓住图表中的构图要素,注意题干中的信息和图表中箭头的指向。仔细分析图中文字信息的特点,摸清其规律。尽量运用较为专业的术语来作答。
易错点
从材料出来的分野并没有主次之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作家赵瑜17年前的报告文学《马家军调查》中被删掉的章节日前重见天日,其中记述了马俊仁长期强迫队员通过服用兴奋剂来赢取奥运奖牌,这引发了公众对马俊仁的 的行为的愤怒。
②“圆明新园”于5月10日在浙江东阳市横店镇正式开园,这座耗资巨大的新园在当下的重建,到底是为了洗刷历史耻辱还是有人想借圆明园而 呢?
③学术不端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的行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沽名钓誉”的意思是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窃名盗誉”意思是盗取名声,偷窃荣誉。马俊仁强迫队员服用兴奋剂欺骗观众赢得不该有的名誉,因此用欺世盗名。耗资巨大重建圆明园是为了什么目的,因此用沽名钓誉。第三句中的某些人剽窃他人成果为了得到名誉,与窃名盗誉吻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成语的含义结合各句的语境来判断,一般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所承担的成分,如有的职能做状语,有的考验做谓语等。
易错点
“欺世盗名”与“沽名钓誉”易混淆。
1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反过来,轶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
②书斋里的著述,虽说不被大众所赞赏,毕竟还有召唤知音的能力。
③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
④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轶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
⑤因为,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无暇阅读著作,更不要说努力理解其精神。
⑥因为,几句隽语或一件雅事,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苦心经营的专门著述。
⑦餐桌上的轶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
正确答案
解析
第四句和第一句说的内容是相对的,第五句和第六句是相对的,这四句的顺序可以排除为④⑥①⑤。第三句的后者根据上文应该是“轶事太多”,据此可以推知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了解该段文字阐述的对象,在分析给出的句子讲了几个意思,进行归类,然后按照逻辑排列。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关联词。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这样一般可以排除两个选项,再找粘连句,哪两句是不能分开的,再次排除。根据横线后的句子内容确定最后一句。最后通读整段文字,进行确认即可。
易错点
D项有干扰性,因果句聚集在一起,表述方式不同。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成分残缺,“认为突然顿悟不是众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的特性。”这两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这种理论”。C项“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有较大提高”搭配不当,不能说“申请提高”、“数量提高”。D项后三个小句语序不当。需要调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病句题,可以采用语感审读法,主干压缩法,理顺枝叶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标志规律法。考试时常用是是语感审读和主干压缩法。
易错点
D项不易发觉。
1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有人说,文章只该顺其自然,不要在一字一语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只要通体看来没有错,即使 ① 。如果留意了那些小节,医治了那些小毛病,那就像个规矩人似的,四平八稳,无可非议,然而 ② 。文章的活力和生气全仗信笔挥洒,才能表现出来。你下笔,多所拘忌,就把这些东西赶得一干二净了。 ③ ,可是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学习写作的人不该把这个话作为依据,因而纵容自己,下笔任它马马虎虎。
正确答案
① 带着些小毛病也没关系② 文章也就缺乏活力,少有生气③ 这个话当然有道理
解析
根据前文“不要在一字一语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和“只要通体看没错”可以知道第一处的核心词语应该是小节、小问题、小毛病。第二处前面有个“然而”,表示转折,再结合“像个规矩人似的”可知过分注重细节的带来的弊端。第三处后面的是“可是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前面应该是一个比较偏的观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前后文,确定每处的关键词。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源于文本,语言特点要从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再根据文段中相应的句式特点确定相应的句式即可。
易错点
第三处是难点。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阎肃先生曾在2015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说: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到现在依然在心里经常哼唱着“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那些歌。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
这段话中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参考作文】
文艺需贴近生活
人,都不可能离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活着,而活着就需要生活。融入生活自然会有五味杂陈,自然会有喜怒哀乐,而真实反应生活的文字才有生命的张力。最朴实最经典的文字往往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最简单最哲理的语言时常出自老百姓的口中。
艺术需要贴近生活,艺术需要接地气!
生活是源,而非流。它滋养着艺术使其茁壮。艺术绝对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养分和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与灵感来源。人类生活正是有艺术的存在,才丰富了精神世界,思想变得愈加文明与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在推动着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发展。作为“源”的生活裹卷着艺术长久前行。
有人说艺术应高于生活,其实不然。仰望星空还需接地气,艺术悬浮于空中就不能落地生根;天空中的云彩很美,但风吹就散,因为它未接地气。任何梦想都要有载体派附,才有实现的可能,真实感动观众的只有来源于生活才能触景生情,丰富多彩。
生活!不管是权贵,富豪,还是寻常百姓,或富贵抑或是贫穷。阶层虽然不同,但都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山珍海味,纸醉金迷,这是一种生活。粗菜淡饭,从容淡定,这是一种生活。金戈铁马,楼船夜雪,这是一种生活。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味道,落笔来源生活,就能表现生活的真实甚而精彩。评判生活的标准在文艺工作者的肩头,在百姓们的心头。落笔军营生活,你不去了解当代军人的所思所想,不去关怀钢铁战士的报国情怀,怎么描绘得出个个汉子的铁骨柔肠;落声农村生活,你不去田梗走走,不去农村转转,如何唱吹让农民喜悦的丰收味道......每个文字都是记录生活的画笔,每道音符皆是描绘生活的颜料,来源于生活的情感体验才能谱写出最动人的灵魂乐章。
民间老百姓说:“远怕水近怕鬼”。真实,就是一句来源于生活的真切体验。当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那六个字只是来自于生活,说的便是生活的味道。
莫让艺术浮躁,缺失思想,丢失了幸福的生活味道。接地气,让艺术焕发经久不衰的磅薄活力!
解析
仔细审读材料,可以发现包含相对的两个内容,一是阎肃先生的风花雪月,一是普通人的风花雪月。二者却有着巨大的差别,体现出不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其高下优劣了然。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知识积累,来分析材料包含的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确定立意。读懂并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应该由表及里,读出材料的隐含意,读出材料的情感价值取向,读出命题指向和倾向,把握材料要求我们就哪一方面谈感悟、谈哪一方面感悟,这样才能准确立意。其次,援引材料,生发感悟。所有的感悟都必须来自材料,不架空,不谮越,不违背材料本意,不妄加发挥,不无中生有,说自己的话,不说大话空话,不矫情,说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感悟到的感情、领悟到的道理,不以别人的感受替代自己,不将所谓的公众情感强加于读者。最后要拓展联想,提升境界。写感悟型文章,常用技法是联想,即由材料的一个“点”引出思考和感悟,立意的“点”起于材料,联想生发的“面”在自身。但仅到这一步,写出的文章也只能算基本符合要求。要提升,必须拓展,必须提升文章的境界。这里的拓展与提升,指的是将个人的感悟、感受拓展到较为宽广的认知范围,提升到具有普泛意义的层面,激发起更多人的情感、认知共鸣。
易错点
分析论证不深刻,不合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