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青岛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9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提到元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蒙古人的征伐。尤其是近代欧洲强势崛起之后,掌握绝对话语权的西方主流媒体,在看待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时,也一面倒地认为以破坏为主。

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如同西方文明席卷全球,我们也没有片面强调其侵略性一样。蒙古帝国的崛起,也给世界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蒙古人的征服,首先点燃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圣火。

与以往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冲击不同,蒙古帝国不是采取民族大迁徙式的征服,而是以蒙古高原为基地向外扩展疆土。因而,蒙古统治者十分重视梳理、连接被征服地区的通道,以确立行之有效的统治。在此之前,中国、波斯、欧洲之间的交流是少量、偶然、缓慢的。而蒙古人却以游牧的军队和开放的思想意识,打破了距离和国界、封闭的城墙和堡垒。

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第一次由一个政权所控制,长途旅行变得安全可靠。在中断了1000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踏入中东和东亚。由此,东西方贸易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蒙古人自己没有什么生产技术,但是却将所有被征服地区的文明和技术综合在一起,产生了更大的效益。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有了德国的矿工、俄罗斯的士兵、法国的工匠、波斯的胡萝卜和柠檬;波斯有了中国的工程师、水稻和以按指印为凭证的习惯;而欧洲拥有了中国的面条、纸牌和茶叶。

宗教和统治者的地位被彻底动摇,人文主义随之觉醒。正是这一时期,薄伽丘创作了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第一部代表作——《十日谈》。在意大利小城帕多瓦的教堂中,文艺复兴的先驱们第一次将人类的情感,转移在宗教壁画中。而基督的圣袍上点缀的,正是蒙古人创造的“八思巴文”。

因此,有学者断言:欧洲首先是在“复兴”蒙古和由蒙古人带来的中国艺术,然后才是欧洲本身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而所谓“资产阶级萌芽”推动的文艺复兴,更是在这之后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欧洲文艺复兴离不开印刷术、指南针,尤其是火药的传播。而这一切,无疑都仰仗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

正如韩国出版的《千年历史人物》一书所评价的:“大地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家园,这是当今人类‘全球化’的新观念。然而,‘全球化’起源于成吉思汗的大一统。成吉思汗的经济政策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成吉思汗的驰马驿站,是当时通信业最佳、最快的形式,是当今世界因特网的前奏。”

(节选自刘军卫《走向海洋》)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欧洲掌握绝对话语权的西方主流媒体一面倒地认为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以破坏

为主。

B任何事情都其两面性,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如此,不能仅看其破坏性的一面。

C西方文明席卷全球,作者既强调了其侵略性,也强调了其积极性。

D蒙古人的征服之所以点燃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圣火,主要是由于武力征伐的作用。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蒙古帝国采取的是以蒙古高原为基地向外扩展疆土的方式征服,不同于以往游牧民族

的民族大迁徙式。

B在蒙古之前,中国、波斯、欧洲之间已经有着长期而密切的交流,就是长途旅行不大

安全可靠。

C蒙古政权控制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为东西方贸易的繁荣提供了安全保障。

D如果没有游牧的军队和开放的思想意识,蒙古人很难打破距离和国界、封闭的城墙和

堡垒。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蒙古人的征服在某种意义上讲,唤醒了欧洲人文主义的觉醒,继而动摇了欧洲宗教和

统治者的地位。

B没有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更没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

C《千年历史人物》一书认为,成吉思汗的经济政策表现了他“全球化”的思想观念。

D本文在强调蒙古帝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积极影响时,并没有美化其侵略性,而是实事

求是。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论根本策

石介

民者,国之根本也。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天下虽乱,民心未离,不足忧也;天下虽治,民心离,可忧也。人皆曰“天下国家”,孰为天下?孰为国家?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空虚不可居,名号不足守。

然则民其与天下存亡乎!其与国家衰盛乎!自古四夷不能亡国,大臣不能亡国,惟民能亡国。民,国之根本也,未有根本亡而枝叶存者。故桀之亡以民也,纣之亡,亦以民也,秦之亡,亦以民也。汉有平城之危、诸吕之难、七国之乱、王莽之篡,汉终不亡,民心未去也。唐有武氏之变,禄山之祸,思明、朱泚、宗权、希烈诸侯之叛,唐终不亡,民心未去也。夫四夷、大臣非不能亡国,民心尚在也。观汉高祖、文、景、唐太宗,其有以结民心之固。王莽篡夺,汉已亡矣,而民尚思汉恩未已,故光武乘之中兴。武氏、希烈之乱,唐已亡矣,而民尚思唐德未已,故终至于三百年。莽等不能亡汉,武氏、禄山诸寇不能亡唐是也。民之叛也,虽以百里,虽以匹夫,犹能亡国。汤以七十里亡夏,文王以百里亡商,陈胜以匹夫亡秦是也。噫!民之未叛也,虽四夷、诸侯、大臣,不能亡国,况匹夫乎!民之叛也,虽匹夫犹能亡国,况四夷乎

噫!为天下国家者,可不务民乎?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之谓,盖不敢( )万乘骄民也,故古之天子重民( ),不敢轻侮( )鳏寡。民虽匹夫也,有义勇,有豪杰,有奸雄。伊尹、吕望,义勇也;陈胜,豪杰也;黄巢,奸雄也。伊尹、吕望不忍桀纣之民涂炭,愤于耕钓,佐汤武,放桀伐纣,义勇矣。夫黄巢伺唐之隙,因民之饥,聚兵以扰天下,奸雄矣。吁!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呜呼!民可忽哉?臣观太祖、太宗、真宗陛下养民勤矣,爱民至矣,然而天下之民困,其何故哉?郡守县令滥也,差役重也,贡献劳也,兼并盛也,游惰众也。今欲息民之困,在择郡守县令,省差役,罢贡献,宽馆驿,久使任,抑兼并,斥游惰。臣谨求其利病而各著于篇。

(选自中华书局《徂徕石先生文集》,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黄巢伺唐之隙 伺:探察

B今欲息民之困 息:使……停止

C为天下国家者,可不务民乎 务:致力

D空虚不可居,名号不足守 居:居住

10.将文言虚词以此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孟子之谓,盖不敢( )万乘骄民也,故古之天子重民( ),不敢轻侮( )鳏寡

A因 也 以

B因 焉 之

C以 矣 于

D以 也 于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B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C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D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提出观点“民者,国之根本也”,论述了民心之离否与天下治乱的关系,分析了

“天下国家”的本质,认为有民众才能有天下。

B作者在第二段针对民众与天下存亡、国家盛衰的关系展开了阐述。他列举历史上“得

民心”与“失民心”的诸多事例进行对比论证。

C作者希望太祖、太宗、真宗洞察历史,深晓“民乃根本”之理,永存“养民”之“爱

心”,采取措施来巩固民心,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全文观点鲜明,作者在结尾点明了写作意图。作者运用引用、对比等手法论证,排比

句、感叹句的使用增添了文本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卜算子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②李蔡: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③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14.赏析这首词上阕所运用的主要手法。

15.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在较长一段谂熟地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奢华/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位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瞧)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瑕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风起云涌/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蔓开来。

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谂熟 不速之客

B瑕想 席卷而去

C相符 大相径庭

D弥蔓 悄然而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奢华 凑 风起云涌

B奢华 瞧 叱咤风云

C浮华 瞧 风起云涌

D浮华 凑 叱咤风云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语言文字规范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郭沫若绝对是个奇才。学医出身的他,一动手写诗,就成为诗坛巨星;一投笔从

戎,就官至高位;一搞学术研究,就拥有了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等

诸多头衔……他还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

B“一些人认为使用外国词汇能表现他们头脑开放和国际化,但是我不这样认为。”

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声称:“相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语言树立信心。人只有尊

重自己,才能指望别人尊重你。”

C南美文学受到西方的承认,并不是因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说穿了是因为以马尔

克斯、博尔赫斯为代表的南美作家都受过西方现代文学教育,他们都能用西方的

语言写作(西班牙语、法语或英语等)。

D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20日报道,最近,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一个遗传学

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改造的方法,把一种蚊子成功转化为了“疫苗注射器”。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杭州市民纷纷走进“末来科技城”,想要通过耳濡目染,来切身体验未来

之城的今天和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B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

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又可悲的境地。

C“我想让你们报道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好医生,她对病人的关心真是无所不为。”近

日市民王女士致电本报传媒热线6114124,想要感谢一位负责任的好医生。

DD.生活习惯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外,久坐和睡眠过少或过多也将增加患病及早亡风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对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

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B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因为怕麻烦而不戴眼

镜。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

二净。

D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提出中国

将于明年发射“天宫”二号小型空间实验室。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

(2)民之叛也,虽匹夫犹能亡国,况四夷乎?

(3)伊尹、吕望不忍桀纣之民涂炭,愤于耕钓,佐汤武,放桀伐纣,义勇矣。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语言文字运用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例如,无论是贤达的人还是不贤达的人,

都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琵琶女

弹奏琵琶时余音袅袅、意韵无穷,起到了“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

效果。

(3)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来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总结出了两

句意义类似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其中用词、句式、表达等方面有四

处不当,请写出不当处所在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

敬爱的老师:

您好!①您渊博的知识启示我的智慧,②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③我的行为

一直受到您亲切的话语的激励,④您无微不至的悉心教导伴随着我的成长。……⑤虽然

我毕业了,⑥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⑦您的培育之情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⑧我会经

常光临寒舍看望您的。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学生:XXX

X 月X日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

电影《一代宗师》上映,但导演王家卫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电影上映后,    ①    。不少人狠批,且言辞极端:“巨烂片”,“垃圾片”、“稀奇古怪”……    ②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号召大家“千万不要去看”。    ③   ,影片“完美”,“一如既往很王家卫,文艺范十足”……谩骂派斥力挺派为“装文艺”,而力挺派则将谩骂派定位为“土老帽”。    ④    ,大喷脏词,甚至有老友为此绝交。

19.阅读下列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给 “霾”下定义。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50字。

霾又称大气棕色云,是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增加、空气质量恶化导致的一种天气现象。它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及煤、石油等化学物质的燃烧有很大关系。霾天时,空气混浊,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浮游在空中,水平能见度常小于10公里。根据对空气质量污染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三个指标。

霾天时,大气中的气溶胶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霾天还会使人们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

分值: 1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大利)  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20.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21.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理解。

22.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吃

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

23.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

情理之中。试作分析。

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③美国物理学家费因曼说:“我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只不断重复,另一只不断地颠覆前人的理论。”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值: 6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9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