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宁德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顶芽运输到侧芽

B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C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被运输物质的浓度都会影响协助扩散

D胰岛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消耗能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是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的方式,A错误;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则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的三个特点:1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进行运输、2需要载体协助、3不消耗ATP,故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被运输物质的浓度都会影响协助扩散,C正确;胞吐作用过程要消耗ATP,D正确。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解题思路

梳理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的相关知识网络体系

易错点

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识记不牢而误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和ATP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某些情况下溶酶体内所含的酶能破坏细胞自身结构

C生物合成ATP的能量只能来自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条件适宜,酶和ATP在细胞外也能发挥相应的作用,A错误;某些情况下溶酶体内所含的酶能破坏细胞自身结构,如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可水解破坏自身正常的细胞结构,B正确;生物合成ATP的能量可来自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化能合成作用以及某些高能有机物的分解,C错误;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时,无法判断蔗糖是否发生水解,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酶和ATP的相关知识点,逐项分析解答

易错点

对合成ATP的途径不清楚,误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染色体变异

B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受细胞器的影响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D内质网可参与物质合成和物质运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意发生于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结构稳定而不宜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易发生于分裂期,A正确;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分裂间期的G1期,而此期主要合成RNA和核糖体,另各时期需要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和相关的酶,线粒体供应ATP等等,B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虽然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是都以DNA为遗传物质,某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C正确;内质网与糖类和脂质的合成有关,与分泌蛋白质的运输有关,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器的功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梳理基础知识,逐项分析解答

易错点

基础知识识记不牢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突触后膜上可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换

B刺激反射弧上任意部位,由效应器产生的反应都称为反射

C神经元产生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属于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

D某些神经递质能调节某些腺体的分泌活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突触结构上发生的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换,突触后膜上发生的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换,A错误;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B错误;神经元产生兴奋时钠离子内流是通过钠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进行,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许多内分泌腺受到神经系统的直接调节,神经元与内分泌腺细胞之间形成突触,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调节这些腺体的分泌活动,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梳理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

易错点

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不清楚而误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会影响-一些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B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人为补充物质和能量可影响某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D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人类活动对一些种群具有选择作用,会影响其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A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正确;对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可增加物质和能量的补充,从而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和稳定,C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错误。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易错点

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不牢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缺少黏多糖水解酶)患者均为男性且少年期死亡,患者的母亲都是携带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遗传方式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该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C调查该病的发病率要保证调查的患者家系群体足够大

D该病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正确答案

C

解析

依据题意,患者均为男性,且母亲是携带者,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A正确;该病患者均为男性且少年期死亡,若该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其父即也为患者,与少年期死亡想矛盾,故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B正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有意选择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违背随机调查的原则,故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黏多糖贮积症Ⅱ型根本原因是基因缺陷导致缺少黏多糖水解酶,影响代谢造成身体异常,D正确。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类型和应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题意和遗传病基本类型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易错点

审题大意,对题干条件理解不清而误选B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7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芒萁是我省广泛分布的一种阴生蕨类植物,喜生长于酸性红壤中,是重要的酸性土壤指示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7.芒萁的叶绿素存在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具体结构)上,光合色素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8.研究发现,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弱,叶绿素含量越高。该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研究表明,光合色素含量基本一致的芒萁,光合作用强度却有较大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类囊体薄膜 光反应 吸收光能

解析

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等存在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其功能是吸收光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捕获光能的色素和机构、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梳理有关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并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更好的适应弱光照的生存条件

解析

作为阴生蕨类植物,芒萁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弱,叶绿素含量越高。是该植物更好的适应弱光照的生存条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解题思路

芒萁是阴生蕨类植物,适应在较弱的光照强度环境中生活,据此分析解答。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光合作用强度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解析

光合色素含量基本一致的芒萁,光合作用强度却有较大差异,即光照强度不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了,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为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CO2的供应等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解题思路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等。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选取若干相同生理状态的健康芒萁,平均分成多组,每组给予系列梯度的光照强度作为单一变量,检测各组的光合作用强度。

解析

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要选取若干相同生理状态的健康芒萁(无关变量),平均分成多组(对照实验),每组给予系列梯度的光照强度作为单一变量,检测各组的光合作用强度。

考查方向

本题以光合作用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实验步骤进行设计。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豌豆野生型花为腋生,突变型花为顶生。为研究花位置的显隐性关系和控制花位置基因的情况,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8.为确定花位置的显隐性关系。

选择突变型与野生型杂交,F1全为腋生植株,F2腋生植株和顶生植株比为3:1,可确定:①腋生为显性性状,F1生___ __种配子;②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 __;③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___ __

19.现有甲、乙两株纯合花顶生植株F确定控制甲、乙花位置基因的情况。

选择___ __杂交,观察并统计F1情况。若F1表现型___ __,可确定花位置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情况。若F2中花腋生植株:花顶生植株=9:7,则花位置性状可能由位于___ _____ __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2中花腋生植株:花顶生植林=1:1,则花位置性状可能由位于___ _____ __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2 ②随机的 ③相同

解析

选择突变型与野生型杂交,F1全为腋生植,F2腋生植株和顶生植株比为3:1,可确定:①腋生为显性性状,假设腋生基因为A,顶生基因为a,则F1基因型为Aa,产生A和a两种配子;②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③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分离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相关知识推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甲和乙  

全为腋生  

不同对同源染色体  

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由第(1)小题可知,腋生为显性性状,甲乙均为纯合花顶生(隐性性状)植株,选择甲和乙杂交:若F1全为顶生,符合分离定律,花位置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全为腋生,不符合分离定律,则花位置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情况。若F2中花腋生植株:花顶生植株=9:7,为9:3:3:1的变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花位置性状可能由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2中花腋生植株:花顶生植林=1:1,则可能发生连锁遗传现象,花位置性状可能由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实验过程的特殊比例关系来推断。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2017年春,科学家在我国南方某岛上释放了超过50万只携带沃尔巴克氏体(一种细菌)的雄伊蚊,这种雄伊蚊与野生雌伊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通过大量释放这种雄伊蚊,可使伊蚊种群数量降低至不足以引起登革热(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流行。回答下列问题:

11.大量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伊蚊后,最终伊蚊种群年龄组成变为________。

12.沃尔巴克氏体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HIV是一种RNA病毒,HIV与沃尔巴克氏体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13.登革热病毒经伊蚊叮咬进人人体,与____细胞相遇而被大量消灭,但仍有少数病毒成功增殖并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________细胞能识别并攻击破坏靶细胞,____ 细胞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繁殖。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衰退型

解析

据题意,释放的雄伊蚊与野生雌伊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致其种群的出生率大大降低,种群中的幼年个体数目所占比例越来越低,最终伊蚊种群年龄组成变为衰退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依据题中所给出生率和死亡率判断的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所占比例分析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前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前者没有细胞结构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沃尔巴克氏体为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而酵母菌是真菌,为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HIV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故沃尔巴克氏体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HIV与沃尔巴克氏体最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细胞结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等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梳理知识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病毒的结构特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吞噬  

效应T  

解析

登革热病毒(抗原)经伊蚊叮咬进人人体,第二道防线发挥防卫功能,由吞噬细胞通过吞噬消化作用来消灭跨越第一道防线的抗原;仍有少数病毒成功增殖并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即抗原通过第二道防线,则有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来发挥防卫功能,可发生体液免疫,由B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繁殖;可发生细胞免疫,有T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来破坏靶细胞。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梳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三道防线及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等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下表为“如何改造因过度放牧而退化的草场”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子课题的研究,表中数据单位是kg/hm2

回答下列问题:

14.该子课题的名称应该是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5.用样方法调查鸭茅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 __

16.据表分析可知:长期的重度放牧会导致杂草中的___ __增多,总现存生物量减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向于___ __,自我调节能力___ _____ __稳定性快速下降。

17.人为播种牧草,从能量流动角度看,是为了___ 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

解析

表格中显示在不同放牧程度下而得到的总现存生物量的数据,由此推测该子课题的名称应该是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识图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分析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随机取样

解析

样方法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可用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解题思路

梳理基础知识解答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害植物  

简单  

降低  

抵抗力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知,长期的重度放牧会导致杂草中的有害植物增多,总现存生物量减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向于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快速下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解题思路

梳理基础知识并分析表格中数据来解答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人为播种牧草,从能量流动角度看,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题思路

依据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福建省牙梳山地区发现一种珍稀植物水晶兰,全草含水晶兰甙,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某科研所将水晶兰甙基因导入玉米中制备出能合成水晶兰甙的玉米愈伤组织细胞,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23.HindⅢ和BamH I都作用于DNA特定部位的________键。若需要大量合成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4.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玉米细胞的方法为________,通过这种方法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________,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25.②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④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检测玉米愈伤组织细胞是否合成水晶兰甙。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磷酸二酯(2分) PCR(1分) DNA复制(2分)

解析

依据题图可知,HindⅢ和BamH I为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他们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作用于磷酸二酯键,把DNA切割成相应的片段。若需要大量合成目的基因,可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即PCR技术在体外扩增DNA片段,该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体外复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技术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梳理基础知识回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农杆菌转化法 染色体DNA

解析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通过这种方法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解题思路

梳理基础知识回答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脱分化 抗原-抗体杂交法

解析

②过程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第二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④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⑤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基因释放翻译成蛋白质,需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和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解题思路

分析题图的步骤和梳理有关基础知识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为了分离和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配制如下培养基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20.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是________培养基;尿素的作用是________;鉴定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加________试剂。

2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材料或用具: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2.实验操作步骤中若取土样lg,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将l04~l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2 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统计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 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3个平板菌落数分别为219、212、256,则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株数为________个。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选择(2分) 提供氮源(2分) 酚红(3分)

解析

根据培养基配方可知,其中提供氮源的只有尿素一种成分,即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利用尿素作氮源,将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将变红。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解题思路

根据培养基配方和梳理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和②

解析

根据无菌技术的要求可知,①用于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要进行灭菌;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等有关材料用具等都要灭菌;③实验操作的空间、实验操作者的衣着和双手要进行清洁和消毒。故需要灭菌的为①和②。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及无菌技术

解题思路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梳理有关无菌技术的知识解答。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0~300 1.145×109

解析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3个有效平板的菌落数,其平均值为(219+212+256)/3=229,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株数为229÷0.2×106=1.145×109(个)。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计数

解题思路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的计数原理和题目所给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