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9.某种植物的株高受三对基因(A、a,B、b,C、c)控制,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三种显性基因以累加效应来增加株高,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现将最矮和最高的植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得到F2。则F2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株高相同的概率为
10.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6.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20.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有特别多的物种存在。一般说来,含有1500种以上本地植物物种的区域才有资格被评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我国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
下图甲~戊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相关结构与功能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26.图甲中动、植物细胞内都存在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________,该结构在植物细胞内与[ ]________的形成有关。
27.图甲中的2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 。
28.用同位素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培养甲图中的细胞,不久在细胞中发现被标记的细胞结构除核糖体外还有 (填甲图中数字标号)。
29.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物膜结构分别对应图甲中的结构标号依次为________;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中可产生ATP的是________。
30.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丁图和戊图扩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3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曲线上 点的值;当光照强度为B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的值等于 。
32.图甲曲线中,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 。
33.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A点将向 移动。
34.图乙装置中,选用60W的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光源与试管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丙曲线(X1>0)。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
②图丙中的C点表示 时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
③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
右图①、②、③表示真核细胞(细胞中染色体2n=10条)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0.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是
(用图中序号表示)。
41.在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时期是 。将一个细胞中的核DNA全部用15N 标记,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当培养到第一个细胞分裂周期的中期时,含15N的染色体 条,含14N的核DNA 个。
42.过程②称为 。如果图中合成的蛋白质为胰岛素,则胰岛素基因能在 细胞中进行该过程。
43.a、b为mRNA的两端,过程③进行的方向是 (“a→b”、“b→a”)。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以下为高中阶段应完成的相关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实验操作的步骤及原理等的相关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査
⑦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5.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需要用试剂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的有 (填序号)。
36.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
37.实验④出现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内因是因为 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若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后会出现 现象。
38.在实验③中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对照,实验的因变量是 。
39.在实验⑤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加入 CaCO3的目的是 。
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方案:
Ⅰ.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遗传调查。
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Ⅲ.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44.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该小组对第一个家庭成员进行血友病的遗传调查并记录,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女性)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是 ,其(“本人”)父亲的致病基因来自调查表中的 ,血友病致病的根本原因是 。
45.该小组又对第二个家庭的遗传病(用D或d表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绘制成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从遗传图解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②Ⅱ5的基因型为 。
③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
④假若第一家庭成员中没有第二家庭的致病基因,第二家庭成员中也没有第一家庭的致病基因,Ⅱ8与第一个家庭中的“本人”婚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这两种致病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49.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 。
50.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 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
。
51.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
。
52.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若某同学吸取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观察到图2所示的图像。
图1 图2
①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 ,目的是确保随机取样时有均匀的种群密度。
②图1这块血球计数板上有 个计数室。
③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含有 个中方格,其体积是 。
④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2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
个。
某班级学生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 - 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1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3是该植物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分析回答:
53.由图1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 ,该操作体现了 原则。
54.从图2可确定,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 mol/L。
55.图3的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 处。
56.有同学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用适宜浓度2,4 - 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 下培养,其它条件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甲乙两组插条生根的平均数。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I. ,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
Ⅱ. ,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
Ⅲ. ,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
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0万kJ)。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回答有关问题:
图2
图1
46.图1中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 。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 形式流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约为 (保留1位小数)。
47.图2中A表示的含义是 ,B的数值为 J/(hm2·a),C的来源有 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
48.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