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师生利用小青菜绿叶提取出光合色素溶液,然后在30℃的室温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此来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下列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 )
6.研究表明,K+对植物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而Na+浓度过高会破坏酶的结构。因此抗盐植物正常情况下细胞中能保持一个高的K+/Na+比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4.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基因M、N和P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l,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15.猫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是黑色和白色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关比例,若让F2中的黑色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表现型种类及白色猫所占的比例为( )
13.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雌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18.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图甲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26.若图甲细胞表示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则该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 (填序号)。
27.比较图甲结构4的内、外膜中蛋白质的含量,发现内膜的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外膜,其原因主要是 ▲ 。
28.某同学欲鉴定图甲所示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
29.图乙中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称为 ▲ 。破坏细胞核中的 ▲ 会影响该过程的发生。
30.图乙中②、③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所示物质外,还可产生的相同的物质是 ▲ 。
图乙中膜③表示 ▲ 。
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记为Mc),研究细胞癌变后的代谢水平变化,实验结果如下:
35.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 ▲ 减少,使细胞粘着性降低,但增加了一些癌细胞特有的蛋白成分,所以可用 ▲ 的方法来鉴定细胞是否癌变。
36.实验一:研究者测定了M及Mc的葡萄糖摄取量,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Mc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大约是M的 ▲ 倍。
37.实验二:研究者将一种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抑制剂加入到M和Mc细胞的培养液中,与 ▲ 细胞相比,计算获得图2所示数据。结果说明 ▲ 对该抑制剂更为敏感。由于该抑制剂抑制 ▲ 阶段,为确定癌变细胞的呼吸方式,研究者测定了乳酸在细胞培养液中的含量,发现Mc组的乳酸含量明显升高,可确定 ▲ 。
38.为了探究癌细胞发生这一代谢变化的原因,研究者测定了M和Mc中某种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量,结果见图3,这说明癌细胞通过 ▲ 来提高葡萄糖摄取量。
下图为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D、d)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6携带甲病基因。已知,当含有决定睾丸发育基因的Y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其它染色体上后,人群中会出现性染色体为XX的男性,如Ⅱ4。请分析回答:
46.控制乙病的基因为 ▲ 性基因,判断的依据是 ▲ 。该基因可能位于 ▲ 染色体上。
47.Ⅱ5和Ⅱ6如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 。若Ⅰ3、Ⅱ7均无甲病基因,Ⅲ2和Ⅲ3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
48.若Ⅰ1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Ⅰ2正常(色觉正常基因和色盲基因分别用B、b表示),则Ⅱ4的基因型为 ▲ ,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 ,
49.Ⅱ8的旁系血亲是 ▲ 。
黄瓜是日光温室中栽培最普遍的蔬菜。为提高黄瓜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春季和冬季日变化对温室栽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同时对两个黄瓜品种的光合产物输出率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使用14C标记的CO2对黄瓜叶片饲喂48小时后,经测定并计算得到相关数值(如表)。
31.图中测定的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含义是 ▲ 。
32.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 ▲ 。由表中结果可进一步推断,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还可能是在冬季栽培条件下其光合产物输出率低, ▲ 。
33.在光合产物输出率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由表可知,冬季影响黄瓜产量的原因除与(1)中涉及因素有关外,还与 ▲ 有关。
34.表中适合冬季栽培的品种为 ▲ 。原因是在冬季栽培条件下其光合产物输出率 ▲ ,而且向 ▲ 中的分配比例高,形成了适于冬季栽培的株形,有利于光合作用中的 ▲ 过程。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提出了三种假说如图甲(弥散复制:亲代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而这些片段又可以作为新合成双链片段的模板,新、老双链片段又以某种方式聚集成“杂种链”);图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并回答:
39.为说明b组DNA均分布于中密度带,除了与 ▲ 组结果比较外,还需要另设一组:将细菌在含有 ▲ 的培养基中生长多代,提取DNA并离心。
40.b组结果支持 ▲ 假说。若将b组DNA双链分开来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这一结果不支持 ▲ 假说,也可通过图乙中 ▲ 组的结果来排除该假说。
41.利用以上判断结果,若继续培养c组细菌,使其再繁殖一代,取样提取DNA并离心,与c组实验结果相比会发现密度带的 ▲ 不发生变化, ▲ 密度带的DNA所占比例下降。
已知青蒿的白花(只含白色色素)和黄花(含黄色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机理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2.黄花蒿植株的基因型有 ▲ 种。
43.将AAbb、aaBB两个品种杂交,得到F1。
①F1植株产生比例相等的配子的原因是 ▲ 。
②为了利用F1尽快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花蒿品种,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要求用文字描述) ▲ 。
③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其中白花杂合子的基因型有 ▲ ,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
44.为了确定F2中白花蒿植株能否稳定遗传,最简单的方法是 ▲ 。
45.图中A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最有可能是通过 ▲ 实现的。
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50.表中对照组的“处理”是 ▲ 。
51.若要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含量溶液区分开,则选择的检测试剂是 ▲ 。
52.为使分散后更有利于肤羟脯氨酸的提取,最好在反应系统中加入 ▲ 酶。
53.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牛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 ▲ 等;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 ▲ ,理由是 ▲ 。
54.上述实验表明,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的是 ▲ 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 ▲ ;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 ▲ 而对动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