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渝中区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问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 )

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

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相对与“外朝”而言,“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

考查方向

汉武帝组建“中朝”加强专制

解题思路

题干中提到汉武帝,即可排除AB两项,CD两项中,如果知道“中朝”不是制度内的机构即可选出C;如果不知道,就要想,“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是我们课本中用来形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内容,由此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本题容易将“中朝”混淆为分割相权的手段,忽视了“中朝”实质上不是当时制度内的机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公元前4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10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 )

A维护民主制度

B体现法治精神

C实现轮番而治

D防止权力滥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古希腊民主制度主要的内容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体现:法治、轮番而治、公民主权、小国寡民等原始民主的特点,其中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都具有监督的权力,实质上任何一个雅典公民都具备这种权力。在各类制度之中以“陶片放逐法”为代表来防止独裁的出现。

考查方向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题思路

题干中的主要内容是对任职人的监督和审查,其不能体现轮番而治,也不能体现法治精神,又因为要求选出的是直接作用,所以选择D项。A项应为根本目的。

易错点

容易将直接作用与根本目的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1774年,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内阁大臣.为他进行经济改革取得了实验场所,他提出并采取的改革计划包括取消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杜尔阁的主张( )

A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B代表了重商主义学派

C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思想

D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学。启蒙思想主要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制约平衡、以及社会哲学思想而非经济理论。

考查方向

启蒙思想、英法的重商主义传统

解题思路

材料中“取消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均是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内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并未涉及经济,凯恩斯主义则是19世纪出现在英国的经济思想,既然是有利于工商业也就肯定是不利于封建地主利益的所以排除得出B项

易错点

将经济与政治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能随意赦免议会谴责而定罪的人。此举( )

A有利于促进司法权的独立

B促进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

D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英国《权力法案》颁布后,英国议会一直再通过新的法案、立法不断的削弱国王的权力,控制国王的行为,保障国王不干涉国家的政治事务。维护民主制度。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之下,责任内阁与首相掌握了行政权力,而议会则掌握着立法和司法权力。

考查方向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解题思路

依据题干中“国王不能随意赦免议会谴责而定罪的人”可以看出此项属于司法权力与责任内阁制形成,与行政权无关。所以选A。

易错点

立法权与司法权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1931年3月,日本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要求在26个“重要产业”中组建卡尔特(垄断组织)。1931至1935年,全国共建立了35万个卡尔特和17哥托拉斯(垄断组织)。这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应对( )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太平洋战争

C世界性经济危机

D全面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由“殖产兴业”建立起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与官僚家族色彩的 经济体系就一直受到国内市场狭小、资金不足、国际竞争实力弱等条件的限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道路,甲午到一战后来自朝鲜、中国的物资暂时满足了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次工业革命也给日本带来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但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集中力量改变国内企业的资源配给、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在政府引导下大力发展垄断产业,但其历史原因与地理原因使得其经济改革未收到成效。所以日本才再次将眼光看向了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力图将国内的危机转嫁给他国。

考查方向

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解题思路

从题干“1931年”联系选项得到两个即C和D,而D项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有一段距离,考虑C项更符合题意。

易错点

: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经济发展不明确,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不明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唐宋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唐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有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正确答案

C

解析

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用文官、重文轻武。

考查方向

唐宋尤其是宋代的“文官制”

解题思路

由“唐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有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中的文官资历人数与宋代的治国方略,即可得出答案。本题的关键点是第二句,结合必修一第三课,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即可得出本题实质上在说北宋的“文官制”即重文轻武。

易错点

第一句为干扰项,容易因此选择“军权”的问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 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朝南》、《浙江潮》等命名,欧榘甲在长篇文章《新广东》中提出“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这反映了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

A反清革命的意识

B国家救亡的心态

C联省自治的主张

D立宪改良的愿望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甲午之后,中国民族思想觉醒,众多中国有志青年纷纷留学日本以期学习日本在近代短时间内国家走向强大的经验,以救过图存。

考查方向

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进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题思路

由“晚清留日学生刊物”可得出此为甲午之后,因洋务时期派遣和留学的主要目标在欧美;又因为是“学生”的主张就可以排除晚清的官僚;“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可得出其最终的目标在于救国。

易错点

容易审题不清把学生的思想与晚清的东南各省联省自治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姿者之衅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天朝上国

B中学为体

C经世致用

D维新变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我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是1873年的《昭文新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维新运动兴起,康有为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托古改制,一起为首的维新派先后兴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宣传维新改良思想。洋务派与维新派就要不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政治改革为中心的若干问题展开论战。

考查方向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从中体西用到维新改良。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第一句判断年代,排除AC,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内容。在根据材料中的“恶狂姿者之衅我圣道……六书之义,是者,正也。”可以得出这句话实质上是在攻击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依托的托古改制。所以答案为B 。

易错点

审题不清看到“国是”就与《定国是昭》相联系,造成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同意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的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的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中国共产党于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了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1931年在瑞金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根据地被称为“苏区”,之后反围剿失败,长征后,苏区中央转移到陕北。1936年党中央先后召开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表达了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抗日的意见。

考查方向

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战争

解题思路

由题中“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得出在某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可以服从全国政府的领导,即可以得出这一时期应该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前期,而这一主张主要是为了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本题只需根据题干判断出合作的意图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易错点

容易因为题干中的“苏维埃区域”而错误理解为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提出的主要根据市(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八大是在一五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三大改造消灭了地主、小资产阶级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基础,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召开的。

考查方向

中共八大、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解题思路

由题干1956年八大即可得出此题应该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有关,而主要矛盾的说法是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可得出此题选D

易错点

容易忽视这对矛盾的社会性质而造成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直接过度到共产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直接过度到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分配,但实践使列宁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 )

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

B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

C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

D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1921年苏俄因为在前期的国内战争阶段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农民暴动和水兵基地起义,发上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借鉴了美国经验,转而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产生的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弊端,力图用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此题应注意在人教版必修二课本上有关于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的材料。

考查方向

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经济政策”

解题思路

既然题目已经要求是“新经济”则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D项是斯大林体制的内容,C项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区分不清。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2.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考查方向

考查知识点有三,1、甲骨文的用途;

2、史料的分类;

3、《读通鉴论》等文史知识,(必修三第一单元与第三单元)

解题思路

读题干可知要求为第一手史料,而第一手史料是指当时、当事人使用、记述的实物史料或文字、口述史料,故可得出①②③皆可,④是王夫之的著作,其内容是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故不可选。

易错点

本题容易将后世传记混淆为第一手史料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医学的发展不仅与疾病有关,也与各地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 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 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 展影响深远。

《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 腑经络、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 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 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

——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东西方医学比较研究》

材料二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 -50%。大批政府 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 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 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学校被迫放弃 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们一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 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岛上设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痛而死的人,埋葬的深 度要达到5 英尺。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姐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 世纪 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 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

13.根据材料一,概括比较古代中国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

1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了哪些变化?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西方:理论上重视实证性、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临床上注重解剖学、生理学与疾病的局部定位与治疗。

中国:理论上注重天人观念和阴阳五行;临床上注重辩证施治和整体性(系统性)治疗。

总体:黑死病加速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解析

中国古代医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主要是用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来阐述人体的各类病变产生治疗的原理;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临床理论基础,主要是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学说,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调理,达到平衡的状态。西医主要源自其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体系,里面包含了人体解剖学、植物学、生理学,营养学以及提纯萃取工艺,血液循环理论等等,重视的局部病变,“即哪里有有病治哪里”。

在十四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并在1346年出现在黑海地区。它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约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就已经传到英国和爱尔兰,1351年到瑞典,1353年到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和俄罗斯。只有路途遥远和人口疏落的地区才未受伤害。根据今天的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的人口因而死亡。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恰恰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其中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薄伽丘所做的《十日谈》就有关于这一事件的描述。

考查方向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必修三第三单元)人口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关系

解题思路

根据问题,阅读并分析材料。划分每一句话,带入问题(1)即可得到相应的答案;问题(2)亦然。如材料一中的“他倡导实证医学”“ 他 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 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 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只要分析出理论与临床即可;材料二中主要是回答变化,即找到变化即可:如“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 很多封建主从 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 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等等。这种类型的题解题思路比较简单,只需要认真读清问题,按照每一句一点的方法,划分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总结(即总结成尽量简单的概括性短语即可)。

易错点

不能按照问题要求分析材料造成丢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政治: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经济上:劳动力减少,农业转型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思想与社会生活上:宗教观念受到冲击,追求现世生活的观念出现,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开;民族语言得到发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努力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的进步;

总体:黑死病加速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解析

中国古代医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主要是用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来阐述人体的各类病变产生治疗的原理;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临床理论基础,主要是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学说,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调理,达到平衡的状态。西医主要源自其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体系,里面包含了人体解剖学、植物学、生理学,营养学以及提纯萃取工艺,血液循环理论等等,重视的局部病变,“即哪里有有病治哪里”。

在十四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并在1346年出现在黑海地区。它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约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就已经传到英国和爱尔兰,1351年到瑞典,1353年到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和俄罗斯。只有路途遥远和人口疏落的地区才未受伤害。根据今天的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的人口因而死亡。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恰恰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其中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薄伽丘所做的《十日谈》就有关于这一事件的描述。

考查方向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必修三第三单元)人口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关系

解题思路

根据问题,阅读并分析材料。划分每一句话,带入问题(1)即可得到相应的答案;问题(2)亦然。如材料一中的“他倡导实证医学”“ 他 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 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 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只要分析出理论与临床即可;材料二中主要是回答变化,即找到变化即可:如“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 很多封建主从 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 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等等。这种类型的题解题思路比较简单,只需要认真读清问题,按照每一句一点的方法,划分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总结(即总结成尽量简单的概括性短语即可)。

易错点

不能按照问题要求分析材料造成丢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魏文侯十五年等。1675年,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但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实践。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1851年,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1874年,发过传教士在中国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刘勇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实践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27年将背景时间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一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或 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

——根据相关资料汇编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世界)实行不同的计时方法,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特点,并结合历史阶段特点分析其原因。(要求:提取材料信息有效,原因分析从历史阶段出发,合理)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

原因: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文化发展相对多元。社会缺乏对统一纪年的要求。

中国近代:多种纪年方式(殖民色彩、传统与现代并存)。

原因:政治(西方的侵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西方在华贸易的需求、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生活的需要、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文化(西方先进技术的传播等)来分别论述。

英国近代:英国纪年方式变成世界纪年方式。

原因:(1)随之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信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2)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砖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3)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问题主要是要求找到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原因,故只需要找到材料中相对应的历史阶段是什么,就基本可以达到解决本题的目的。联系政治状况、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三个方面,即便不在材料中找原因,也可以根据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找到相应的原因。

考查方向

考查科技进步、政治状况、经济进步等中西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联系工业革命前后)

解题思路

按照题目要求,划分材料中每一个时间开头的句子,并联系相关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国古代中的战国时期,西方的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对外扩张殖民,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中国近现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将这些一一与材料相对应,在解题时依据材料中的时间段,一一划分并总结即可。

易错点

1、本题容易忽视问题要求中的从历史阶段出发,即要分清时代和原因。

2、紧贴材料,容易遗漏一些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契丹建国后,耶律阿保机将亲卫之众自部族中分离出去,创建由皇帝本人直接领导的“斡鲁朵”,“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辽诸帝即位之始,例皆新建本人的斡鲁朵,同时也继承此前诸帝的斡鲁朵,使皇帝的亲卫力量独立于枢密院为首的政府之外,且可与政府的力量相抗衡。“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斡鲁朵之)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至辽末,已有十三个斡鲁朵,合诸斡鲁朵,自成一体系,直属于皇帝。各斡鲁朵最高级的官员有二,“某宫契丹都部署”管理契丹人,“某宫汉儿渤海都部署”则管理汉、渤海人,其管理权限,可以说是军、民事务无所不包。这一体系,与掌管契丹等部族的北枢密院体系、掌管汉人渤海等州县人户的南枢密院体系并列。 ——摘编自余蔚《辽代斡鲁朵管理体制研究》

16.根据材料,概括辽代斡鲁朵制的主要特点。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辽代斡鲁朵制的作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皇帝直隶;独立于政府之外;军力强大;兵民合一;民族分治。

解析

一般来说,在历史的选做题中,改革类是容易的,因为材料中都涉及到直接的答案,只需要在材料中提取即可,而任何政治制度的建立或者改革其目的和作用无非就是加强或者巩固统治罢了。

考查方向

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相关规律的掌握,与恰当的材料分析阅读和提取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问题分析,本题的特点主要应该是至少三点,或者直接按照材料题的结题方法,每句一点即可,问题二的解决主要是首先根据自己所学先确定是为了加强君权,维护或者加强巩固统治;然后根据自己第一题的答案的材料出处的原句,直接确立出至少两点答案即可。

易错点

:本题的容易丢分的地方主要是两个方面,浅层次上容易材料阅读不到位,造成丢点;深层原因古文阅读能力不到位,需要及时加强阅读分析古文、文言文的能力。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利于强化皇权(强干弱枝),增强军力,维护耶律氏(契丹贵族)的统治。

解析

一般来说,在历史的选做题中,改革类是容易的,因为材料中都涉及到直接的答案,只需要在材料中提取即可,而任何政治制度的建立或者改革其目的和作用无非就是加强或者巩固统治罢了。

考查方向

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相关规律的掌握,与恰当的材料分析阅读和提取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问题分析,本题的特点主要应该是至少三点,或者直接按照材料题的结题方法,每句一点即可,问题二的解决主要是首先根据自己所学先确定是为了加强君权,维护或者加强巩固统治;然后根据自己第一题的答案的材料出处的原句,直接确立出至少两点答案即可。

易错点

:本题的容易丢分的地方主要是两个方面,浅层次上容易材料阅读不到位,造成丢点;深层原因古文阅读能力不到位,需要及时加强阅读分析古文、文言文的能力。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