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鹰潭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翻译题 本大题共10分。
1

7.把文言文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安得轻臣而不顾?

(2)今肇乃敢重其教令,轻忽宪章,亏法取威,非人臣之礼。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34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8-9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河名,在今陕西北部。

8.明王世贞说此诗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句“用意工妙”,你认同前人的评价吗?

9.全诗是如何表现了诗人情感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

分值: 11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父亲没有赴约

美国 罗伯特·诺格斯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国家丹麦的一个小客栈里。这种客栈通常供应游客食物和饮料。这儿的人都讲英语。我和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也因为旅游来到了这样的客栈,过着愉快的时光。

“我希望母亲和我们一起在这儿。该多好啊!”我说。

“如果你母亲来这里,带着她去附近旅游一定非常惬意!”父亲说。

年轻时他曾经在丹麦旅游参观。我问:“您自那次旅游后离开此地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哦!大约三十年。我依稀记得路途上曾经到过这个客栈。”他朝周围看了看,沉浸在回忆的气氛中。

“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突然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脸变得异常苍白。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我发现一个太太手里拿着一托盘饮料站在一群顾客面前。看得出她从前也许很漂亮。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我问父亲:“您认识她么?”

“从前认识。”他说。

这位太太来到我们桌前,问:“要饮料吗?”

“她变得太多太多了。感谢上帝她没有认出我。”父亲轻声低语,手里拿着手帕做了个鬼脸。“在遇到你母亲前我曾经认识她。”他继续说,“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到这里来旅游。她当时是个年 轻可爱的少女,温文尔雅、妩媚动人。我们疯狂地相爱了。”

“母亲知道此事吗?”我突然忿忿不平地说。

“当然知道。”父亲焦虑地看着我,轻声说。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窘迫。

我说:“爸,您大可不必……”

“假如你母亲在这儿,她将告诉你这一切。我不想让你为此操心。那时我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个外国人。当时我的生活完全依赖你爷爷。如果她跟我结婚,她不会有任何前途。所以她的父亲竭力反对我们。当我写信告诉父亲我想跟她结婚时,你爷爷便拒绝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援助。于是我不得不返回故乡。但是临走前我们见过一次面,我告诉她我必须回美国去借些钱,几个月后回来便跟她结婚。”

“我们知道,”他继续说,“她的父亲可能会拦截我们的来往信件。所以我们决定我将简单地给她寄一个纸条,告诉她我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那里我们将举行婚礼。然后我就回美国贷了款并写信告诉她见面的事。她收到信后复函说,‘届时我将如期而至。’可是她没有去。后来我了解到她在约定日期两周前和当地的一个客栈老板结婚了。她没有等到我们预定的时刻。”

接着,父亲说:“感谢上帝她没有赴约。回家后我遇到了你母亲,我们过得非常幸福。我们常为这个年轻时的骑士故事说笑寻开心。我提议将来你把此事写成文字。”

那位太太拿着啤酒出现在我们面前。

“你是从美国来的吗?”她问我。 “是的。”我说。

她微笑着说:“哦,美国,令人神往的地方。”

“是的,你的许多同胞都去了美国,你考虑过此事吗?”

“不是,不是现在。”她说,“很久以前我曾经想过。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这里。留在这里挺不错的。”

喝罢啤酒我们离开客栈。我问父亲:“爸,您给她的信上的日期是怎么写的?”他停下脚步,掏出一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像这样,”他说,“12/11/13,就是说1913年12月11日!”

“不!”我惊呼,在丹麦和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不是那个日期。在这些地方,人们按日、月、年的顺序写日期。所以你写的日期不是12月11日,而是11月12日!”

父亲用手捂住脸。“哦!她到了那里!”他惊叫道,“只因为我没有赴约,她才跟别人结的婚。”他沉默了片刻。“还好!”他说,“我衷心祝愿她幸福。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如此。”

当我们总结此事时我突然说:这真是件幸运的事,否则不会遇上我母亲。

父亲双手放在我肩膀上,温和地看着我,微笑地看着我说:“我是双倍的荣幸,小伙子,不然的话,我既不会遇上你母亲更不会遇上你!”

1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中,“我”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我”与父亲的交流把父亲曾经的风流韵事展现出来,并揭开父亲与丹麦女孩不能走到一起的原因。

B发生在父亲身上的爱情故事温馨动人,其中蕴含着作者阐述的爱情观:厮守一生的只有一个,对爱情双方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荣幸,面对如此荣幸的事情,应珍惜眼前人。

C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父亲母亲之间的爱情,而是通过描写年轻时与丹麦女孩之间美丽的误会,侧面表达了他们之间忠贞的爱情。

D文中在叙述父亲的爱情故事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交代了父亲如何与丹麦女孩如何相识,相爱;到最后不能结合的整个经过。

E小说中父亲的神态心理变化贯穿始终,客栈重逢,回忆过去的爱情,交代与丹麦女孩无言的结局,到庆幸遇到“我”的母亲等等都有父亲的神态心理变化描写。

12.本文以“父亲没有赴约”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13.根据你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14.文中父亲说:“我是双倍的荣幸。”你如何理解,请结合现实加以探究。

分值: 2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生肖

对于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中的《日书》中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墓下出土的竹简,记载了与十二生肖的兽名、排序等文字,竹简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 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沈炯(南朝·陈)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熟悉。

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以上文献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

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马、羊、牛、鸡、犬等)产生一种依赖感,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如虎、蛇等)产生一种恐惧感,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如狗的嗅觉等)产生崇敬感,从而产生对动物崇拜。十二生肖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的兽历。

1.根据原文,下列材料不能证明十二生肖源于中国的一项是( )

A《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关于十二生肖的“吉日庚午,即差我马”记载。

B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日书》中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C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墓下出土的竹简,有记载了与十二生肖的兽名、排序等文字记录。

D东汉王充《论衡·物势》一书中对十二生肖的记载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解说的一项是( )

A持生肖外来说的人认为,生肖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汉代,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一致的。

B学者们认为,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秦简有关十二生肖的记载是最早而又较系统的,

与现在流行的说法大体相似。

C作者对生肖与地支同源说、生肖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说和生肖外来说等三种有关十二

生肖起源的说法,观点很明确。

D《日书·盗者》以动物之形推测人的体貌特征,是一种直观的、比附的思维,与当时民间占卜有关。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诗经》《日书》记载来看,当时人们是把生肖和吉凶联系在一起的。

B《诗经》《日书》《论衡·物势》《南齐书·五行志》等材料可以推断生肖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

由不完整到完整的发展过程。

C古人对动物产生的依赖感、恐惧感和崇敬感,导致他们对动物的崇拜,这是十二生肖产

生的心理和文化基础。

D生肖与原始时代的百姓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当时的人们便用生肖来纪年。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刘行本传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丰。每以疯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

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武帝亲总万机,转御正中士,兼领起居注。累迁掌朝下大夫。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及行本为掌朝,将进笔于帝,承御复欲取之。行本抗声曰:“笔不可得。”帝惊视问之,行本曰:“臣闻设官分职,各有司存。臣既不得佩承御刀,承御亦焉得取臣笔。”帝曰:“然。”因令二司各行所职。

及宣宗嗣位,多失德,行本切谏忤旨,出为河内太守。隋文帝践祚,拜谏议大夫、检校中书侍郎。上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上不顾。行本正当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令臣在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安得轻臣而不顾?臣所言非私!”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雍州别驾元肇言于上曰:“有一州吏,受人馈钱二百文,律令杖一百。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行本驳之曰:“律令之行,盖发明诏。今肇乃敢重其教令,轻忽宪章,亏法取威,非人臣之礼。”上嘉之,赐绢百匹。

拜太子左庶子,领书侍御史如故。皇太子虚襟敬惮。时唐令则为左庶子,太子昵狎之,每令以弦歌教内人。行本责之曰:“庶子当匡太子以正道,何嬖昵房帷之间哉!”令则甚惭而不能改。时刘臻、明克让、陆爽等并以文学为太子所亲。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卿等但解读书耳。”复以本官领大兴令,权贵惮其方正,无敢至其门者。由是请托路绝,吏人怀之。

(节选自《隋书•刘行本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B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C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D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机,指当政者处理的重要事务,也可指大臣处理的重要事务。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笞,指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

D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先呼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了与帝王面对面的敬称。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行本曾把刻苦读书作为分内的事,全身心投入忘记疲劳,虽然缺衣少食,也安然乐观。

B刘行本阐述设立官员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皇帝听从他的建议,命令两位主管官员各行使自己的职责。

C雍州别驾元肇向皇帝请求加重处罚违背他政令的一州吏,刘行本反对元肇不按律令执法而

滥施刑罚。

D刘行本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他直言谴责不用正道教导太子的左庶子唐令则,而对擅长文

学的受太子亲近的刘臻等人加以劝勉。

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赵雷进入演艺圈不久,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相信他将越唱越好,成为演艺圈的明日黄花。

B民间艺人用姆指吹奏高亢之音刻画纤夫粗犷豪爽性格、用小指吹奏柔和之音表现村姑娇

柔含羞情态的精彩表演,令现场观众拍手称快。

C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直被

人们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来收藏。

D我在读了许多作品之后,心血来潮,见猎心喜,也学写了一篇小说,冒失地向文学刊物投稿。

16.下列句于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相信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

B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的,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视为“公敌”。

C这篇文章能够使 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它最终必然被无产阶级代替。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落。

18.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十五字。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莱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_,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③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19.下面是一幅禁毒公益漫画(漫画中的花是罂粟花),请写出构图要素;并用形象的文字写出其寓意,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分值: 2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有一个民间故事:

在海边有一村子,村民都信奉海神,对村民来说,海神比村民的生命和财产还重要。海边神庙就在村的一座后山上。一日清晨,村里有一樵夫上山打柴,当他在山顶的崖边向海边眺望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场巨大的海啸将来临,跑回村里报警已来不及。为了避免一场浩劫,他放火烧神庙,熊熊大火惊动村民,所有男女老少为救火,冲上山顶,当他们到达山顶时,刹那间,海啸吞没了整个村子,但全村的人得救了。

但当他们看到神庙废墟残烟时,都认为他对神不敬,一致要求处死樵夫。樵夫欣慰又负罪地看看村民,然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20.根据你的理解,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值: 6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10.(三)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8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