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①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简析颔联中“犹”“自”两字的表达效果。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
正确答案
(1)“犹”“自”分别是“仍然、尚且”和“依然、依旧”的意思,“云犹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天色的阴沉,“浪自生”显示了水势汹涌、旅途艰辛,共同衬托出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
(2)此处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通过叙述船工捕得鲤鱼,诗人期盼发现家书急令烹鱼一事,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
解析
略。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鸡鸣村庄
孙守名
①鸡鸣,是一座村庄的灵魂。
②四更天,就有了零零散散的鸡鸣。王记豆腐的主人六子赶紧起床,将头晚已做好的豆腐搬上破旧的三轮车,他要赶往十里外的武马屯,豆腐一到,不消半袋烟工夫就会被争抢一空。铁匠铺子也早早开了门,李老黑搬出两大坨铁块,将炉火燃旺,准备在上半晌敲打出六副犁铧头……
③五更天,零散的鸡鸣变成了万鸡酬唱,一村连一村,一庄通一庄。清脆,美妙,冲破沉睡的暗夜,迎来苏醒的黎明。半座村庄亮起了灯光,赶早的商贩,晨耕的老农,家有学童的村妇,都早早地忙着各自的活计,有条不紊。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今早还是如此。
④村庄驱散了晨雾,逐渐变得清晰真实起来。榆柳婆娑,桃李掩映,枣树缀满了希望,石榴绽放出笑容。东家的梨花猫踮着小脚跳过西家高耸的门槛,用一双毛眼直呆呆地盯着对面跑来的公鸡;北家的初生牛犊扯断缰绳奔进南家的庭院,怯生生地伸颈长哞。卖香油的敲着梆子穿东街走西巷,磨菜刀的挑着挑子吆喝着穿行于胡同深处。邻村的唢呐声呜呜咽咽地飘来荡去,引得银发须髯的老人流下伤怀的眼泪。例外的,只有商家新婚不久的儿子和媳妇还没有起床,只气得老爷子在鞋帮上磕着烟袋,不咸不淡地骂道:“也不害臊,太阳要晒糊腚喽!”
⑤其实,商家老爷子的话并不准确。你看,太阳没出,却风起,云涌,接着,雨就哗哗啦啦地下起来。雨来得急,横跳竖跳的人们呼呼啦啦地往家跑,跑不迭的,随便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钻进去,回头,望雨,展笑。
⑥整座村庄笼罩于迷离朦胧的烟雨中,北方的村庄也就有了江南的神韵。一把油纸伞,袅袅娜娜地走出古旧的胡同,那是一副令人神往的风景图。伞下窈窕的女子是谁家的姑娘,她有着怎样的经历,她的微笑,她的心思,她的过往和未来,她的让人捉摸不定的眼神……遐思了再遐思,向往了再向往。她是唐诗宋词的意象,还是明清山水画中的神来一笔?
⑦转眼间,暮色渐起,雨止了,风停了,村庄也变成了一位刚出浴的少女,美艳,清灵,翠曼。三两点灯光闪闪烁烁,几家的学童汇拢到街上来,东也奔西也跑地玩着各色游戏,嬉笑声,欢闹声,一片连成一片,传遍一座又一座村庄。
⑧王六子骑着破旧的三轮车摇摇晃晃回村来,他的下半晌是在邻村的一家小酒馆里度过。四碟小菜,一壶老酒,咂咂喝了好几个时辰。酒馆的主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闲聊,东家长西家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李老黑先将下地干活的老爹送进院落,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关闭了燃了一天的炉火。他的妻子在后院早已支起了桌案,简单的几个小菜,一壶京东老白干。暮色变得浓重起来,村庄又一次隐没在沉沉的暗夜中。一天就这样过去,无数的一天叠加成岁月,岁月连着朝阳、晚霞,还有那声声清脆悦耳的鸡鸣。
⑨自从有了村庄的那一天起,就有了破晓而起的鸡鸣。鸡鸣只属于村庄,它是村庄的象征。有了鸡鸣,沉闷的村庄便有了灵性。鸡鸣将村庄的时空切分得规规整整,可以没有晷刻漏盘,可以没有怀表时钟,却唯独不能没有鸡鸣。
⑩响亮的鸡鸣唱走了黑暗,迎来了光明。一个又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踏着晨光,和着鸡鸣的节拍走离了村庄,去寻找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一个个耄耋老人伴着鸡鸣的酬唱安祥地合上了双眼,走完了一生艰难而又坎坷的路程。村庄破旧了翻新,翻新了再破旧。村头的柳叶黄了一年又一年,村庄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鸡鸣,还是那么执着,每一个黎明都在村庄的上空回荡。
⑾村庄老了,古井消失了,池塘堙没了,千年古槐毁于风雨,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梦中的风景。只是零星的鸡鸣还在,依然在每天的黎明,嘶哑迷离的叫声中让人越发感到凄怆和悲凉。
⑿岁月红尘易老,古旧的村庄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鸡鸣不再,小巷不再,榆柳桃李不再,只有细细密密、缠缠绵绵的秋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地落个不停,落在时光不展的废墟上,落在淡淡忧伤的梦境中,落在乡村流浪者的心扉上……
⒀若干年后,那些辗转行走于天南地北的游子还时不时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没有了鸡鸣,他们就失去了心魂。溢满泪水的双眼迷茫地打量着沧海桑田,重重地叹口气,拖着沉重的脚步,心情复杂地地再次远离村庄。
⒁鸡鸣只属于村庄,属于那些流浪者的故乡梦。
(《文荟》2014年7月,有删改)
(1)文章开头说“鸡鸣,是一座村庄的灵魂”,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文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榆柳婆娑,桃李掩映,枣树缀满了希望,石榴绽放出笑容。
2)第⑨段说村庄“唯独不能没有鸡鸣”,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3)阅读全文,从语言表达和构思两方面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4)优秀的散文往往情感真挚且蕴藉多端,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赏析探究。
正确答案
(1)内容方面:交代“鸡鸣”对于村庄而言存在的意义。总领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结构方面:照应文章题目,和结尾形成呼应,首尾圆合。“鸡鸣”是全文的线索。
(2)1)运用拟人和对偶的手法,写各种树竞相绽放美丽,突出表现了村庄生机勃勃的景象。2)①鸡鸣规规整整地切分村庄的时空。②鸡鸣带给沉闷的村庄 更多的灵性。③鸡鸣给流浪者以念想。④鸡鸣是古朴厚实的乡村文明的代表。
(3)语言表达: ①诗化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②妙用各种修辞手法,句式凝练整齐。构思:③简约精巧的构思,形散而神聚;④抓住了北方乡村的典型特征,细腻描摹出了乡村的风土人情,感情真挚饱满。
(4)①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②对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的怀思和伤感;③对远离故土的游子思乡的赞叹;④对商品大潮冲击乡村生活现状的忧虑。
解析
略。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必须要对这些经典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并且站在当代角度进行解读。②而经典作品则为学习者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可能,成为塑造社会共识的基础。③阅读经典,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④单纯的个性化阅读,可能造成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⑤重提阅读经典,看似老生常谈,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经典具有独特的魅力,首先,________,________。以文学为例,一部《红楼梦》如同多棱镜,为官者看到为官之道,风雅之士看中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管理学者感受管理文化。用不同的眼光切入,经典作品就能做出不同的解读。其次,经典作品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时效性。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述的项羽始终不妥协于现实,具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永恒特质。这种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迫问,在任何一个时代部有研究价值。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正确排序。(只填写序号)
(2)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不超过20个字。
正确答案
(1)⑤③④②①
(2)示例:经典作品蕴含丰富,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解析
略。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①近30年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充满了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一是呼唤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溶入世界文学的潮流;一是渴盼回归中华民族文学的传统,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但是在这两种声音的背后,自五四以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根本解决。有意无意的文化自卑仍潜在支配着一些文学研究者的观察视野和判断尺度,导致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结论得不到矫正,甚至愈演愈烈,成为一种习焉不察的成见和“常识”,影响到中国文学的当下建设与未来发展。可以说,文化自信的问题不解决,对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性判断便难以形成,在此基础上更难以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未来。
②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在世界舞台丧权辱国的近代历史使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充满了文化的焦虑,感时忧国的爱国情怀与保种强国的现实诉求经历了内在的紧张的绞杀与撕裂。在连续战败的历史经验的刺激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到五四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文化的自卑酿成了后来人们的“全盘反传统主义”。在这种极端的羞耻感和自卑感的支配下,五四学人所提出的文化解决方案自然也陷入极端和决绝。所以,时至今日,中国文学研究要形成对自身民族文学传统的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和判断,首先要做的一件工作,仍是要清除研究者本身那种内在的近乎根深蒂固的“阶下囚”心态,确立和重建一种正当的、理性的文化自信。
③当然,提倡确立和重建一种正当的、理性的文化自信,不是要采取一种“事后之明”苛责于五四新文化先驱和学人。他们当年的决绝姿态和极端言论自有其自身的语境——大抵是在一种世界文化格局中意识到本民族文学的不足而产生的近乎恨铁不成钢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只要意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落后于世界,这一国家的知识分子便不乏有人起来唱衰自己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然而,今日对五四知识分子当年的决绝姿态和极端言论取“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接受他们的决绝和极端所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影响。
④总之,时移世易,今天的中国学人有更多的足够的理由重提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反映在文学研究中,既要以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客观认识为基础,也要以对民族文学当下实践的理性认知为前提,还要基于对中华民族文化未来建设的必要信心。日本文学家吉田幸次郎曾说:“从文学作品来看,像中国这样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的文学,在其他文明地域确实少与伦比。中国虽然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是,西方也没有产生李白和杜甫。”这种换一个角度看中国文学的方式,长时间却为我们本土的一些文学研究者所缺乏。个中的成因,研究者本身缺少文化的自信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所谓文化的自信,既不是文化的自大,也不是文化的自满,而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之自我的充分尊重和创造发明。
(节选自王爱松《文化研究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自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影响了一些文学研究者的观察视野和判断尺度。
B.文化自信影响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性判断,也影响未来的民族文化建设。
C.文化自信在五四时期达到历史最低点,这也导致当时人们提出了“全盘反传统主义”。
D.文化自信应该是正当的、理性的,不能脱离了“其自身的语境”而苛责那些文化先驱。
(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近3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存在的诉求引出文化自信的问题,并指出解决文化自信问题的重要性。
B.第②段回顾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局,指出要重建文化自信要清除内在的近乎根深蒂固的“阶下囚”心态。
C.第③段紧承上段,认为后人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去看待五四的先驱们,重在阐释现代人重建文化自信的方式。
D.第④段和前面构成分总关系,指出文化自信反映在文学研究中的各种要求,并认为本土学者缺乏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研究界一直存在的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其实都涉及到文化自信问题,也影响着民族的文化建设。
B.在近代历史转型期的知识分子充满了文化焦虑,充满了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C.中国某个阶段出现唱衰自己民族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现象在世界舞台上是少有的,不能对他们保持“同情”。
D.今天,重建文化自信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
正确答案
(1)C
(2)A
(3)B
解析
(1)全盘反传统主义”是后人们提出的,并不是当时的观点。
(2)B原文是“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这里曲解文意。C这部分内容重在阐释现代人重建文化自信的态度而非“方式”。D原文是“一些文学研究者”,这里扩大了范围。
(3)A“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是“近30年来”,而不是一直存在。C原文表述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今日对五四知识分子当年的决绝恣态和极端言论取‘同情之了解’的态度”,选项说“少有”“不能对他们保持‘同情’”,违背文意。D“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的文学”这只是外国人的观点。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汝纶传
赵尔巽
吴汝纶,字挚父,桐城人。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好文出天性,早著文名。同治四年进士,用内阁中书。曾国藩奇其文,留佐幕府,久乃益奇之,尝以汉祢衡相拟。旋调直隶,参李鸿章幕。时中外大政常决于国藩、鸿章二人,其奏疏多出汝纶手。
寻出补深州,丁外内艰。服除,补冀州。其治以教育为先,不惮贵势,籍深州诸村已废学田为豪民侵夺者千四百余亩入书院,资膏火。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会以忧去,豪民至交通御史以坏村学劾奏,还其田。及莅冀川,仍锐意兴学,深、冀二州文教斐然冠畿辅。又开冀、衡六十里之渠,泄积水于滏①,以溉田亩,便商旅。时时求其士之贤有文者礼先之,得十许人。月一会书院,议所施为兴革于民便不便,率不依常格。
鸿章素重其人,延主莲池讲席。其为教,一主乎文,以为:“文者,天地之至精至粹,吾国所独优。语其实用,则欧、美新学尚焉。博物格致机械之用,必取资于彼,得其长乃能共竞。旧法完且好,吾犹将革新之,况其窳②败不可复用。”其勤勤导诱后生,常以是为说。尝乐与西士游,而日本之慕文章者,亦踔③海来请业。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荐汝纶加五品卿衔总教务,辞不获,则请赴日本考学制。既至其国,上自君、相及教育名家,妇孺学子,皆备礼接款,求请题咏,更番踵至。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汝纶为学,由训诂以通文辞,无古今,无中外,唯是之求。自群经子史、周、秦故籍,以下逮近世方、姚诸文集,无不博求慎取,穷其原而竞其委。著有《易说》二卷、《写定尚书》一卷、《尚书故》三卷、《夏小正私笺》一卷、《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及点勘诸书,皆行于世。
(节选自《清史稿·吴汝纶传》)
【注】:①滏fǔ,滏阳河,水名,在河北省。②窳yǔ,(事物)恶劣;坏。③踔chuō,跳,跳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出补深州,丁外内艰 寻:不久
B.议所施为兴革于民便不便,率不依常格 率:率先
C.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 会:适逢
D.及点勘诸书,皆行于世 行:刊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会以忧去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其治以教育为先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唯是之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汝纶是桐城人,幼时家境贫寒,但是刻苦学习,曾经得到一枚鸡蛋不肯吃,到集市上换成松脂,供夜读时照明。
B.吴汝纶爱好文学,早著文名,先后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府任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奏议,多出自吴汝纶的手笔。
C.吴汝纶认为汉语国文是天地间最精粹的语言文字,因此,欧美等国的博物、格致、机械的运用也都要向我国学习。
D.张百熙曾奏荐吴汝纶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务,加五品卿衔,吴汝纶坚辞不就,未获批准,于是奏请出国考察教育。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
2)鸿章素重其人,延主莲池讲席。
3)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
正确答案
(1)B
(2)A
(3)C
(4)1)他聚集这个州三个县的高材生到书院,并亲自登堂讲授考核,(时间长了),以致人们忘了他是州官而尊称他为大师。2)李鸿章向来看重吴汝纶,邀请他主讲保定莲池书院。3)不久返回国内,先请假为去世的长辈扫墓,(之后)兴建创办本县小学堂。
解析
(1)“率”,此处是“全、都、一律”的意思。
(2)A 都是“因为”。B项,都是代词,前者“他”;后者是“那些”。C项,都是介词,前者为“在”;后者为“比”。 D项,前者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后者动词,到。
(3)正确的理解是“吴汝纶认为我国要向欧美等国学习博物、格致、机械的运用”。
(4)1)“教”(讲授),“课”(考核)、“其”(他)、“推为”(推崇、是);2)素”(向来)、“重”、(看重)“延”(邀请);3)“旋”(不久)、“乞”(请求)、“省”(探望,这里是祭扫)
【参考译文】
吴汝纶,字挚父,桐城人。幼时家境贫寒但是刻苦努力学习,曾经得到一枚鸡蛋不肯吃,至集市上换成松脂用来供夜读时照明。爱好文学出自天性,较早就在文学上具有显著的名声。同治四年考中进士,被任用为内阁中书。曾国藩认为他的文章奇特,将他留在幕府辅佐自己,时间久了就更加认为他的文章奇特,曾经将他与汉代的祢衡相比拟。不久,吴汝纶被调往直隶。到了李鸿章幕府。当时朝中内外大政常常由曾国藩、李鸿章两人决断,他们的奏疏多数出自吴汝纶的手笔。
吴汝纶不久补充出任深州(今河北深县)知州,遭遇父母去世,回家服丧。服丧期满,补任冀州(今河北冀县)知州。他治理地方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不惧怕权贵势力,登记深州各村被地方豪强侵占的已经荒废的学田一千四百余亩划入书院,作为书院经费。他还把这个州三个县的高材生集中到书院,并亲自登堂讲授考核,时间长了,以致人们忘了他是州官而尊称他为大师。适逢他因父母丧事离去,有财势的人勾结串通御史以损坏村学为由上奏弹劾他,官府退还了地方豪强的田地。等到他担任冀州知州,仍然锐意兴办学校。因此,深、冀两州文化教育事业成绩卓著,在京城周围名列前茅。他又开挖冀州、衡州六十里的水渠,将低地的积水排入滏阳河,不仅灌溉了良田,还便利了商旅交通。常常寻求那些贤能的读书人,礼待他们,得到十几个人。每月到书院聚会一次,商议措施,对百姓便利的事马上就办,对百姓不便的就革除,一律不依照固有的格式行事。
李鸿章向来看重吴汝纶,邀请他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吴汝纶教学,一心主张汉语国文,认为“汉语国文,是天地间最精粹的语言文字,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优秀文化。说到实用,崇尚欧、美新学。博物、格致、机械的运用,一定要向他们那里学习,得到他们的长处才能和他们竞争。旧法完好,我还要革新它,何况它们陈旧破敝得不能再用了。”他恳切至诚地教导后辈学子,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开导他们。曾经喜欢与西方人交游,日本仰慕他文章的人,也渡海来向他求学。适逢朝廷下诏在京城开办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上奏推荐吴汝纶加五品卿衔担任总教务,吴汝纶坚辞不就,未获批准,于是奏请赴日本考察教育。到了日本后,上自君王、宰相和教育名家,下至妇孺学子,都备着礼品迎接款待他,请求题字咏诗的人,轮番接踵而至。不久返回国内,先请假为去世的长辈扫墓,兴建创办本县小学堂。规则制度大体建立,就因病突然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吴汝纶做学问,从解释文字入手弄通文章意思,无论古今中外(的文章),探求其中正确的道理。从经书、子书、史书,周代、秦代的古书,一直带近代方氏、姚氏的文集,没有不广泛而小心获取,穷尽它们的原委。他著有《易说》二卷、《写定尚书》一卷、《尚书故》三卷、《夏小正私笺》一卷、《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以及校对勘正各种书籍,都刊印发行流传于世。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6)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正确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无案牍之劳形
(4)挟飞仙以遨游
(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无边落木萧萧下
解析
略。
9.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是对全国典型村落的一次大展示。②不仅这部纪录片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认知和理解。③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以、尚和合、求大同。”④它以占有、支配为追求目标的西方思想理念有着明显的不同。⑤因此,从比较的角度看,本片实际上是在回答一个大问题,即什么是中国人,如何去做中国人。⑥根据媒体调查显示,本片已唤起了广大观众的乡愁情怀,达到了预期的播出效果。
正确答案
序号:②;修改:“这部纪录片”放在“不仅”之前
序号:③;修改:句号放在引号外
序号:④;修改:在“它”之后加“与”
序号:⑥;修改:“根据”或“显示”删其一
解析
略。
10. 请观察漫画,补充下面文段中A、B、C、D、E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连贯,生动形象。
漫画的背景是灰霾的天空,林立的高楼,荒芜的土地和A________。主体是一条鱼,这条鱼B________,蜷缩在椅子上;它干涩无神的眼球突出来了,C________;D________半瓶水。由此可知,这幅漫画的主题是E________。
正确答案
A:干涸(坼裂)的河流
B:躲藏在太阳伞下
C:张开的大嘴艰难地呼吸着
D:手里拿着(鱼鳍夹着)
E:呼吁保护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
解析
略。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简短的材料,却有较深的含义。材料的后一句“也知道畏惧什么”是重点。因为从字面看来,勇敢与畏惧是相反的,怎么说“勇敢也知道畏惧什么”呢?其实不矛盾。
人应该有所畏惧,无畏的社会是混乱的。做人做事有所畏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而成的,是人道德修养的另一种体现。有了畏惧感,我们才真正了解生命的可贵,也不会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在谋害别人生命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有了畏惧感,我们就不会只看重金钱,而忘记无法用金钱买回的可贵的亲情。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有所畏惧正是真正的勇敢。
“无畏并非真豪杰,有畏如何不勇士。”有畏惧,不是怯弱,而是心有底线,是恪守道德准则,是尊重法律威严。所以,还要看“畏惧”的是什么。人是需要有所畏惧的;需要在一定的现实面前有所畏惧;需要在道德观念面前畏惧;需要把这种畏惧当作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潜规则;而这种成为底线的畏惧感,反而能够让我们更加勇敢的生活下去。
人应无所畏惧,更应有所畏惧。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精萃”应为“精粹”,常见的形近音同字混淆;
B项,“滥殇”应为“滥觞”,常见的形近音同字混淆;
C项,全正确,要注意“平心而论”的“平”的写法,易与“凭”混写;
D项,“分庭抗理”应为“分庭抗礼”,“礼”在此处为“行礼”之意。故选C。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此处取第二个义项。B.“常常”当为“往往”。“往往”表通常情况下一般怎样,常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常常”指动作行为重复的次数,不一定带有规律性。C.“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D.“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6.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宇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liào,niù,chēn/chēng;
B项,zhēn/jiān,chà,jǔ yǔ;
C项,gěng/jīng,guàn/ guān,chì/zhì;
D项,zhēn/yān,hèng,y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