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宫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并没有反映政治方面的封国对中央的威胁,可以排除A选项。古代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农业,不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B选项很有迷惑性。D选项材料里体现不出来。运用排除法应该选择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使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选项。对材料理解不清楚。
3.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女性在古代整体而言,地位并不高,可以直接排除C选项。宗法制主要体现的是血缘关系,在西周比较典型,可以直接排除D选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材料中“大士族”就是其体现。唐朝科举制完善,使一些寒门庶族通过读书考试做官跻身统治阶层。应该选择A选项。B选项是对A选项进一步延伸,要排除B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选项。B选项是对A选项进一步延伸。
5.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主要是要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中国的土布与洋布相比,商品价格低廉,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可以直接选择A选项。是商品价格低廉而不是劳动力价格低,B选项错误。CD选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可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选项。是对材料的一种误解。
8.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正确答案
解析
抓住“1969年”,但是中苏关系已经恶化,珍宝岛事件就是实证。已经不再是建国初期“一边倒”政策,排除A选项。当时时代的主题是战争和革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才认为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排除B选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排除D选项。19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奉行一条线外交,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这和老帅们的认识理念一致,选择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要抓住时间点“1969”,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D选项。属于简单的比附。
1.西周的铜器铭文里有关于周王赐臣下"一田""十田""卅田""五十田"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正确答案
解析
周朝实行井田制,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田”为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可以直接选择D选项。题干里体现不出AB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选项。脱离材料的臆测。
4.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 "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正确答案
解析
天人感应,天朝上国观念在鸦片战争之前一直占统治地位。可以直接选择AD选项。经世致用思想主要强调学以致用为现实服务,材料中并未体现,可以排除C选项。运用排除法应该选择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使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A选项,是对材料误读。
6.下面是一段学生日记:
孔子诞日为什么放假?孔子在专制时代,他的道德和学术,真可算是成万世帝王的好商品,无怪乎到这日子,要喧闹了一番。……孔子既然不是现今的人,他的道德、学术配不上做现在的榜样,那末,我们为什么还要空废了一天的工夫,放无意识的假呢!
一一一陈昌标,1920年10月8日
该日记作为个案反映了当时新青年()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并不是尊孔复古,可以排除A选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推翻君主专制,主要涉及到思想文化方面,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可以直接排除B选项。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C选项,应该排除。题干材料是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犯了片面性错误。D选项表述正确,应该选择D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选项。对材料含义理解不清。
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开始重要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
正确答案
解析
八七会议之前,面对国民党的屠杀,陈独秀执行妥协退让政策。而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斗争的方针,这是一次转变。B选项符合题意,选择B。在八七会议之前就已经有农民运动,排除A选项。秋收起义仍然是在攻占大城市,排除C选项。秋收起义攻占大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不是在八七会议上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D选项。对历史发展阶段认识不清。
9.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正确答案
解析
古希腊由于人口增加,建立了新城邦,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可以选择B选项。西周的分封制体现了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权利和义务,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所以排除A选项。题干材料里体现不出CD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D选项。是脱离材料的臆测。
10.从都铎王朝初期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485-1603年),国王允许大量资产阶级、新贵族进入下院,下院议席从296个增加到460个,其中城市议席从222个增加到370个下院势力逐渐扩大,取代上院在议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由此可知当时()
正确答案
解析
1603年前,英国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1765年),排除A选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形成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排除B选项。国王与下院议员的政治取向不可能相同,排除D选项。运用排除法选择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要抓住时间点“1603年”,再下来对四个选项进行区分,此题最好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选项。没有把握住历史阶段的特征。
12.美国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
正确答案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占主导地位。据此可以直接选择D选项。排除AB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再下来要对历史概念正确理解。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C选项。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正确。
11.188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州际贸易法》规定任何客货运输商如果通过特别资费、折扣和返款等手段对同样的运输服务多收或少收运费,即视为不公正的价格歧视,应予以禁止;对违背本法者处以不超过5000美元的罚款。这表明美国()
正确答案
解析
1887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强调加强政府干预,并不等于禁止自由贸易,排除B选项。AC选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应该排除。正确答案应该选择D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要要抓住时间点“1887年”,再下来对经济政策正确解读。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选项。对经济政策解读不正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光绪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清政府在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这些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具,就场试验。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推广到其他地方。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私人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性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被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一一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3.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
1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农业机械化状况不同的原因。
15.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正确答案
中国:新式农机具被引进;局限在试验场;动力仍是人力、畜力。
美国:农业机械的研发加速;新型农具的广泛应用;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解析
本题从中美横向联系角度考察农业现代化的状况。抓住关键词“农事试验场”“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具”“人力和畜力”,直接从材料里进行概括即可回答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抓住关键词“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直接从材料里进行概括即可回答出美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题步骤如下:1、要先审题,读懂设问让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其次要结合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3、最后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书写答案。
易错点
学生对农业机械化的状况不能归纳概括,答案不全面。
正确答案
中国:小农经济的阻碍;科技水平低,无力自主研发农业机械;社会动荡,缺乏稳定
的社会环境。
美国: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地广人稀,需要农业机械化;美国政府和民间农业团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
解析
本题从中美横向联系角度考察农业现代化的不同原因。要结合第一问的状况,再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答原因类试题的一般规律是:需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组织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题步骤如下:1、要先审题,读懂设问让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其次要结合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3、最后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书写答案。
易错点
本题对从中美横向联系角度考察农业现代化的不同原因发散思维能力欠缺,答案不全面。
正确答案
重视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倡制度创新;政府与民间推动力量结合;创设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
本题从中美横向联系角度考察农业现代化的启示。要结合第一二问的状况和原因,再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题步骤如下:1、要先审题,读懂设问让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其次要结合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3、最后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书写答案。
易错点
本题对农业现代化的启示发散思维能力欠缺,答案不全面。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同时,正式确立了封藩制。他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让他们率领精兵或驻守边疆,或控制江、淮、河、汉、川等地区,"内资夹辅"。同时规定,在皇帝诸子中,除嫡长子应被立为皇太子外,其余的皇子皆封为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应继承其爵位,其余诸子皆封为郡王,郡王之下又按世系依次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嫡长子仍袭其爵,其余诸子则称为宗室。皇帝赐予他们一定的庄田、庄佃和奴仆、仪仗、府第等。
明成祖时,有步骤地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明成祖及以后几代皇帝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藩禁"。包括宗藩不得预兵事,亦不许预政事,所有宗室均不许入仕做官,不许从事工商业;对王府的建筑格式、规模以及衣冠礼仪等均有繁琐的具体规定,不准逾制。此外,明朝规定给予宗室一定的"岁禄"以维持生计,谓之为"宗禄"。广大宗室不能从事四民之业。随着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形成为一个坐食岁禄的寄生阶层。
一一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7.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封藩制的特点。
18.根据材料,指出明朝政府对封藩制进行了哪些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正确答案
特点:分封对象为皇帝诸子和个别宗室,驻守要地;封藩体制内层层分封,等级森
严;对分封对象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封藩制的特点。抓住关键词“诸子和个别宗室”“内资夹辅”“定为二十四阶”“其余的皇子皆封为亲王”“皇帝赐予他们一定的庄田、庄佃和奴仆、仪仗、府第等”,直接从材料里进行概括答案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明代封藩制的特点,解题步骤如下:1、要先审题,读懂设问让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其次要结合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3、最后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书写答案。
易错点
学生对明代封藩制的特点不能归纳概括,答案不全面。
正确答案
改革措施:废藩或削减其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对宗藩实行“藩禁”。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宗室成员整体能力低下。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封藩制的改革及影响。答改革措施需要抓住关键词“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藩禁”,直接从材料里进行概括答案即可。答影响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汉武帝的“推恩令”等相似知识点组织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题步骤如下:1、要先审题,读懂设问让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其次要结合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3、最后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书写答案。
易错点
学生对主要内容不能归纳概括,答案不全面。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表1、表2提取两项不同学制下课程设置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正确答案
信息 1:癸卯学制中有“读经讲经”,壬子癸丑学制中取消。
说明:近代教育发展,辛亥革命后,民主意识增强,儒学地位下降。
信息 2:壬子癸丑学制较癸卯学制增加了家事园艺、缝纫、乐歌等课程。
说明:民国时期注重国民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平民化程度提高。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通过晚清癸卯学制和民国壬子癸丑学制课程设置变化,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提取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特别要注意,理由一定要能够充分说明观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题步骤如下:1、要先审题,读懂设问让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其次要结合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3、最后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书写答案。
易错点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答案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