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以人膀胱癌细胞为材料,研究二甲双胍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
6.取等量人膀胱癌细胞,注射到先天性胸腺缺陷的裸鼠体内。7 天后裸鼠均长出皮下肿瘤。将患有肿瘤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A 组每天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二甲双胍溶液, B 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 周,每天检测并记录小鼠皮下肿瘤体积。
①选用裸鼠作为人肿瘤细胞的受体,是因为裸鼠的 机能缺失,对来自异种动物的组织没有 作用。
②设置B 组,是为了排除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以体外培养的253J 和T24 两种膀胱癌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二甲双胍、抗癌药物TRAIL 、二甲双胍联合TRAIL 进行处理,24 小时后测定癌细胞数量,计算成活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各实验组中添加的二甲双胍浓度应 (相同,不同)。用二甲双胍处理后, 253J 膀胱癌细胞的存活率比对照组减少了 %,这说明二甲双胍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 。
②由图分析,两种癌细胞中,对TRAIL 高度抵抗的是 ,判断依据是 。
③图1 结果说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253J 细胞的增殖 。
④根据药物对两种癌细胞的不同作用效果推测,二甲双胍对TRAIL 抗癌起辅助作用的前提是 。
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表现为红细胞中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6PD)缺
乏,使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8.图1 是某蚕豆病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1 初步判断此病遗传方式__________
9.随后研究表明,控制合成G6PD 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 、GB 两种形式;突变基因g 不能控制合成G6PD .对该家族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如图2 所示.
①人类基因组中GA 、GB 、g 互为 基因.
②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平时不发病,但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 ~ 2 天内会出现溶血症状.说明带有突变基因个体的发病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II -7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发病是因为 基因未正常表达.II -7与II - 8婚配所生子女有g基因的概率为 .
10.有人推测,II -7个体相关基因未正常表达,原因可能是该基因中的G 、C碱基被添加甲基(—CH3),影响了RNA聚合酶对该基因的识别.
①该基因不能被RNA 聚合酶识别,会影响该基因的 过程.
②限制酶Hpa II酶和Msp I 酶的识别碱基序列均为“—CCGG— ”,若DNA 被添加甲基,Msp I酶仍能切割DNA,而Hpa II酶则不能.提取II -7基因组DNA,用以上两种酶分别处理,然后运用PCR 技术扩增上述未表达基因(含有 “—CCGG— ”序列),若两组扩增产物 (相同,不相同),则支持上述推测.
③在基因研究中,常需利用限制酶.限制酶的功能是 .
研究人员对我国某海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
11.比较表格中各营养级 的数值,可以验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的特点。
12.该海区输入的总能量是,其与总吸呼量的比值约为 2,这说明该生态系统成熟比较 ,系统的稳定性较 ;如果停止捕捞等干扰,随着群落 的进行,该比值将逐渐趋近于1。
13.研究人员将该海区某种大型底栖藻类切割成大小相同的小段,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其光合作用生产力进行了研究。
①方法1: O2 法。将含有藻段的水样分别置于不透光的黑瓶和透光的白瓶中,测定初始溶氧量W0 后将两瓶置于水底,0.5h 后再次测定溶氧量W黑和W白。这段时间藻段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量为 。
②方法2:14 C 法。将含有藻段的水样分别置于不透光的黑瓶和透光的白瓶中,瓶中加入一定量NaH14CO3,在水底放置0.5h 后,向水样中加入80% 的热乙醇以 。反复冲洗藻段除去附和的NaH14CO3,然后分别测定黑瓶和白瓶中藻段的放射性强度C黑和C白,根据即可换算出这段时间藻段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量。C黑代表的是 造成的放射性强度。
③ O2法测得的藻段制造的O2摩尔量大于同一时间14 C 法测得的藻段固定的CO2摩尔量,不考虑测量误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代号填写)
a.水样中含有的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了 O2法的测定结果
b.藻段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有机物除了糖类之外还可能有脂肪
c.藻段在光下的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在暗中的呼吸作用速率
d.部分含14 C 有机物已参与呼吸作用导致14 C 法测得CO2固定值偏小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