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拉萨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4.先秦思想家杨朱主张绝对自我,认为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为自己,而不侵犯别人,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在当时最有可能与他展开激烈辩论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人人都各自为自己,而不侵犯别人,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说明主张绝对自我,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是对天下有利,他都肯干。所以,与之展开激烈辩论的是C。与之相近的观点是老子,主张无为。孔子主张中庸,韩非主张法治和变通,与杨观点不同而已。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诸子百家思想。

解题思路

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道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 墨家:兼爱非攻 名家:颠倒黑白 法家:依法治国 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

易错点

对百家争鸣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易错在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5.《管子》描述农业生产时说: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人民自身抓紧农时。这表明小农经济的形成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初步确立

B培养了勤于农功的耕作观念

C导致自耕小农的大量出现

D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人民自身抓紧农时。”要让农民会关注季节的早晚、光阴的紧迫和饥寒的威胁。这样,他们就能够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知疲倦并且不辞辛苦地经营。答案是B。租佃关系出现在战国,A错误;C的因果关系颠倒;土地兼并出现在战国,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封闭性和落后性

5)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6)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易错点

对材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易错在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6.清代中央设户部以筹备军国所需,另设内务府掌管皇室事务。每当内务府入项颇丰时,其盈余银两往往被拨交户部;而当内务府进款减少、皇室财政遭遇困境之际,户部则有责任和义务向内务府拨款予以帮助。材料反映出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B国家职能部门的责权模糊

C“家国一体”的政体模式

D内务府是户部的分支机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每当内务府入项颇丰时,其盈余银两往往被拨交户部;而当内务府进款减少、皇室财政遭遇困境之际,户部则有责任和义务向内务府拨款予以帮助”说明清代的国家财政与内务府财政既互相独立又不断发生联系,内务府是皇家事务,财政部是国家事务。所以答案是C。A未体现;B D表述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清代政治经济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清中央的执行机关是六部。清代内阁名义上是最高行政机关,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后来的军机处,才是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

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於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

易错点

对内务府与财政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易错在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7.《十二铜表法》规定,(故意)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我国《刑法总则》第14、15条也规定,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

A罗马法维护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B我国刑法起源于《十二铜表法》

C罗马法更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D二者都体现了罪行法定的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十二铜表法和刑法总则”都强调故意与过失应负的责任,说明二者都是按照法律规定判定。答案是D。A B C表述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

易错点

对十二铜表法和刑法总则理解有误,易错在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8.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我国古代匠籍制度的废除

B官营手工业的高度繁荣

C自然经济的全面瓦解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说明匠籍制度发生变化,而不是废除,A错误;“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说明不是官营手工业,B错误;C表述错误;答案是D。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明清时代的手工业发展状况。

解题思路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

此后,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部分。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易错点

对明代手工业相关内容未进行认真分析,易错在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1.1944年7月,西方主要大国确立了由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后的2014年10月,中国发起了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目前成员国已达57个国家,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中国仍坚持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B显示出世界多极化格局已最终形成

C前者使美元取得了世界货币的地位

D后者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1944年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明美元确立世界货币的地位;材料中“2014年成立的亚投行”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积极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是希望分享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成果。A未体现,B D表述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易错点

对布雷顿森林会议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易错在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2.2014年小米手机全年出货量达到6112万台,在其影响下,国内智能手机生产商纷纷复制小米的模式,向互联网转型,想在互联网上低价、快速地卖出他们的产品。这说明互联网

A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B创新了生产和营销模式

C提高了社会生产率

D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智能手机厂商在互联网上低价、快速地卖出他们的产品”说明利用互联网更快的销售自己的产品。说明互联网创新了销售模式,答案是B。A C D材料中未体现。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1987年9月20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钱天白教授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7年10月,实现了四大主干网的互联互通;网上教育(99年开始的网上高考招生)网上银行(99年招商银行最早推出“一网通”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等。

易错点

对材料中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易错在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3.人文主义者既不赞成禁欲,也不以思辨为幸福,但他们也不认为财富和其他物质利益自身有道德属性;他们把古罗马人追求的荣誉和高尚作为首要的德性。这段论述旨在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是非观念的变化

B审美观念的变化

C荣辱观念的变化

D道德观念的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古罗马人追求的荣誉和高尚作为首要的德性。”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人的最高价值是自由。即选择和造就他自己地位的力量,答案是D;材料中“既不赞成禁欲,也不以思辨为幸福”说明是非观点不变,A错误;“也不认为财富和其他物质利益自身有道德属性”说明审美和荣辱观念没有变化,B C 。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易错点

对文艺复兴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易错在B 或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9.王树增在《1911》中说:孙中山是知识分子,他们的革命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经济利益,而是从封建帝制和列强控制下拯救中国。其主旨是说孙中山

A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C是民族民主主义者

D具有知识分子的书生意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从封建帝制和列强控制下拯救中国”从封建帝制下拯救中国是民主主义,从外国列强控制下解救中国是民族主义。所以答案是C。材料中“他们的革命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经济利益”说明A错误;B片面;D未体现。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三民主义思想。

解题思路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易错点

对王树增的相关内容未认真分析,易错在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0.右图是美国邮政总署发行(时值民国31年)的一枚邮票,其中林肯头像下的英文意思是“民有、民治、民享”从中可以汲取许多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A林肯与孙中山有过密切的交往

B该邮票是为了纪念抗战的胜利

C林肯与孙中山都赞成民主

D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持观望态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时值民国31年”说明时间是1942年,A 的表述错误,因为二人没有交际。B错误,因为时间不对;材料中“林肯头像下的英文意思是“民有、民治、民享””说明二人有相同之处,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3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苏军追击德军,配合东南欧各国人民反法西斯的解放斗争。1945年初,苏军和英美军队分路攻入德国本土。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后,美英军队集中力量在太平洋上展开进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也于8月8日对日宣战。中国抗战转入全国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易错点

对图片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易错在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4.20世纪50年代中期,丘吉尔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他的意思是说

A冷战引起世界恐慌

B冷战导致恐怖主义势力膨胀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安全

D冷战使世界变得安全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于核战争本身的毁灭性,使核武器的拥有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所以,“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故答案选择D项。A B C 材料中未体现。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

易错点

对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进行分析,易错在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一公布,国内外好评如潮。邓小平曾说:“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这里“前几年的实践”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C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D国有企业已经广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1984年10月”说明此时农村改革取得进展,答案是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方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A错误;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1992年,C错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改革开放,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易错点

对1984年进行分析,易错在A。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以来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美国梦的渊源是多方面的。欧洲进步思想的火花和美国本土培养出来的伟大精神都为美国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大陆的出现和边疆的不断开拓为美国梦的构建和实现提供了理想环境。美国人以清教思想为主要精神依托,创造性地将欧洲的进步思想运用于美国的具体实践。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土壤里,美国人坚持追求实效的做法,崇尚个人成功的价值观,以成功者为榜样,在不断地开拓和创新中构建着美国梦,也在努力实现着美国梦。

————孙瑜《美国梦的渊源和构建》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重要形式。几十年来,不结盟运动积极进取,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巨大努力。相信不结盟通过加强自身改革,将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3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建国以来中国人“典型梦想”的阶段性特征及各自的主要原因。

37.根据材料二,概括构建和形成“美国梦”的历史文化因素。你觉得美国梦的核心是什么?

38.不结盟运动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这个梦,中国能够做什么?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949—1978年:梦想集体化、同质化(或个人梦想以国家意识为基础)。

原因:新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强调个人的奉献。

1978—1990年代初:明显的个体化和物质化倾向(或个体意识苏醒)。

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制度根本性调整。

1990年代初至今:个体梦想丰富而多元;关注人类命运。

原因: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思想自由开放,价值观多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大大提升。

解析

材料中“当兵入党,报效祖国、超英赶美,国家富强”说明当时个人梦想是为了以国家意识为基础;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海经商,当个体户,成为万元户、子女成才、有出息”反映了个人发展规划,原因是改革开放;“关爱他人、关爱地球”说明梦想为了人类福祉,原因是思想开阔,价值观多样等。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经济发展与个人思想变化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改革开放,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是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易错点

对材料进行分析,易漏掉一些知识点,例如:强调个人的奉献、国家经济制度根本性调整、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大大提升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要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欧洲民主自由思想;清教思想;美国本土精神;西进运动为代表的边疆开拓; 核心:崇尚成功和获得成功

解析

材料中“欧洲进步思想的火花”欧洲民主思想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土壤里”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新大陆的出现和边疆的不断开拓”说明新航路开辟和美洲的发现;“以清教思想为主要精神依托”说明清教思想对其有重要影响;“坚持追求实效的做法”说明实用主义的作用;核心即是:崇尚个人成功的价值观,以成功者为榜样。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美国发展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二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逐条分析,得出答案。

易错点

对材料二进行分析,易漏掉;西进运动为代表的边疆开拓。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结盟运动的梦想: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做什么:反对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等。

解析

材料中“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巨大努力。”说明梦想是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的做法: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做出更大贡献。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不结盟运动是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易错点

对王毅部长的观点年进行分析,易漏掉内容:反对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从A、B、C、D中任选两个阶段,分析其变化的政策性原因。

正确答案

总趋势:

①建国后经济发展呈现曲折的发展态势;

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对平稳发展。分析原因:

A到B: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到D:

①“文革”结束,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农村和城市先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对外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等,主动吸取外资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了经济活力。

解析

材料中“A-B是1958年到1963年。”根据时间得出经济波动变化大的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D是1978年到2008年”经济发展平稳的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考查方向

考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一)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 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0年)

以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

(四)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现在) 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易错点

对时间未进行分析,易漏掉内容:加入世贸组织。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初郡国铸币出现失控,放民铸钱成为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登基时,虽然延续“文景之治”有过的一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短暂丰盈时光,但是由于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到少数从事冶铁、铸钱、煮盐的富人手中,富商大贾囤积财富、奴役穷人,以至国家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困局。出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汉武帝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 ……以上林三官五铢钱的推行为标志,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重新统一于中央,另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混乱问题,至此西汉的币制改革取得较大成功。

——摘自邹志琼《汉武帝六次币制改革》

44.根据材料分析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4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铸币失控破坏的金融秩序;郡国铸币威胁中央集权;富商大贾奴役穷人,激化社会矛盾;政府要加强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

解析

材料中“郡国铸币出现失控”说明私自铸币破坏经济;“放民铸钱成为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之一。”私自铸币影响国家统治秩序;“富商大贾囤积财富、奴役穷人”也是恶果之一;“国家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困局”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出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这是目的。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汉武帝实行五铢钱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一直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例如王莽统治的时期)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五铢钱奠定了中国硬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五铢”实际上很轻。

易错点

对材料进行分析,易漏掉激化社会矛盾。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积极作用:解决了币制混乱问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材料中“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这是效果之一;“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重新统一于中央”这是打击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稳定了金融”说明增加了财政收入。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汉武帝实施五铢钱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易错点

对材料进行分析,易漏掉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