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履行可谓是不遗余力。阅读先秦文献,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易》占筮
的准确而感到惊讶。例如,周史运用《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代将
在齐国昌盛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败。后来历史的发展果如其言。如何来解释史官
们的这一类“神奇的”预测呢?其关键,是先秦史官对《周易》变化观精髓的理解和运用。
《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前人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易、不易等。不少先哲认
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说文解字》引《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周易》之基本要素“爻”的意蕴、
“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等等,无不
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之前,已
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定的了解,即“先人事而后说卦”,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周
易》的变化观去分析、推测其前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知道了这个例子所蕴含的道理,就明
白了先秦史官的《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的奥秘。
先秦史官以《易》占筮,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以《易》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
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
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
非科学的方法。其次,先秦史官的以《易》占筮,在具体操作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根据
《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
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
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
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作论断。主观随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牵强附会的特点也很显著。
先秦史官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堪称是当时的“通才”,而《周易》是一部既简明又涉猎宇
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著作,可谓“通学”;作为“通才”的先秦史官与作为“通学”著作的《周
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出于职责要求,先秦史官堪称是《周易》的解读者、
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他们偶尔表现出的运用《周易》对于具体人和事的发展进行准确
预测的“奇迹”,主要得益于对于《周易》变化观的活用,以及对于拟预测人和事的历史、现状
的观察和了解。而其这方面的败笔与尴尬,正好说明《周易》唯心、神秘思想本身的致命缺
陷。深入探讨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于《周易》以及中国古代
史学史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林晓平《先秦史官与<周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曲解文章。理解错误。错在“十翼”,表现变化观的是“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释。原文第二段“《周易》之基本要素“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等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答题时注意审题,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词语的表述范围,以及时间副词。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特别要关注结论中的程度词与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易错点
选项A的表述接近原意,如不注意范围,容易误选。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对原文理解错误。用《周易》占卜,并非科学的方法。原文中“首先,以《易》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非科学的方法。”。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比对原文信息。一般一是比对跟原文内容的出入或差别;二是比对选项中表述出来的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本题属于无中生有,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就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选项跟原文信息正好相反。
易错点
D项易误选。文段信息有转述,跨度大容易误选。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理解错误。不一致、相互对立的不是“各项的内容”,是“各项的结论”。原文“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作论断。主观随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牵强附会的特点也很显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选项放在原文中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比较时要找准具体位置,细致比较。特别要关注结论中的程度词与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B项注意原文的表述“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这里很清楚,选项理解片面。
易错点
D项易误为错项,对因果关系没有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
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
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
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永徵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
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
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
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上元初,遇赦还,
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
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日:“长得卿
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
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日:“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
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
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
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
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2)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正确答案
解析
正确标点为: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译文:当时高宗驾幸温泉打猎,诸番酋长也都拿着弓箭跟从。薛元超以为既然不是同一族类,很叫人担忧,上疏竭力谏阻,高宗采纳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另外还要注意官职名词。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先易后难。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等。本句断句几个动词是关键,准确把握主语。
易错点
“猎诸蕃/酋长亦”之间容易断开,所以要准确理解文意。
正确答案
解析
C 项中丁母忧,是遭遇母亲丧事。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科举、官职等基本常识。古代文史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读一篇文言文,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说读通一篇文言文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本题中涉及到的科举文化平时要掌握,它的等级考试及相关名称。比如,本题中的“丁母忧”有时候文中表述成“丁忧”。 丁忧守制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
易错点
考生对“袭爵”制度积累不够,容易误解。
正确答案
解析
C 项时间错位,上疏进谏在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读懂原文,筛选信息,关注整体,全面理解,找到选项对应的全部区域。首先,要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有个整体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词句、文章的主旨、作者的立场态度等等。对于人物传记,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事迹和性格,故事的来龙去脉。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应付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其次,要查找选项在文中对应的区域,有些选项对应的区域不止一处,是多处归纳概括得来的,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概括归纳的词语,一定要在文中找到相关的根据。本题原文“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是传主做东台侍郎时候的事。
易错点
D项信息量大,整合内容比较多,容易误导考生。
正确答案
(1)(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
(2)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呀。
【参考译文】
薛元超是薛收的儿子。元超早年丧父,九岁袭爵汾阴男。长大以后,好学善于作文章。太宗非常器重他,叫他娶巢剌王的女儿和静县主为妻,多次升迁授任为太子舍人,参预修撰《晋书》。高宗即位,升任给事中,这年二十六岁。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不久转任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块盘石,当初薛道衡任内史侍郎,曾坐在石头上草拟制书,薛元超每次见到此石,总是泫然流泪。
永徽五年,为母亲守丧解职,第二年,丧期未满就起用为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擅长文辞,又喜好引进寒门有才能的人士,曾经上表举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多人,由此被舆论赞美。后来因病离京任饶州刺史。三年,授为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因为获罪被发配流放到巂州,按照旧制,被流放的人不许乘马,薛元超上奏请求给他马骑,因此获罪贬任简州刺史。一年以后,西台侍郎上官仪被杀,薛元超又因和他有文章往来关系密切,被发配流放到巂州。上元初年,遇赦回来,拜授正谏大夫。三年,升任中书侍郎,不久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高宗驾幸温泉打猎,诸番酋长也都拿着弓箭跟从。薛元超以为既然不是同一族类,很叫人担忧,上疏竭力谏阻,高宗采纳了。当时薛元超特别受到高宗恩遇,时常召入和诸王一同出席私家宴会。高宗又看重他文学政治的才能,曾对薛元超说:“长期有卿在中书省,就不依靠更多的人了。”永隆二年,授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临幸东都,太子在京师监国,就留薛元超随侍太子。高宗临行时对薛元超说:“朕留下卿,好像失去一只手臂。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于是薛元超上表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多次上疏劝谏太子,高宗知道了说好,派使者慰问,赐物一百段。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要求退休,朝廷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准许退休。这一年冬天薛元超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薛元超有文集四十卷。儿子薛曜,也以文学闻名,圣历年间,修撰《三教珠英》,官做到正谏大夫。
解析
(1)得分点:补主语、“数”“嘉”“纳”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2)得分点:“闲”“庶务”“委”“默”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分值也最大。这一考查形式,兼考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词类活用、文史常识等,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文言文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文如采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可采用意译,其他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用词(转换成双音节词)、语气与句式。
易错点
“嘉”“纳”“委”“默”要准确翻译。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 ,_ ___ ”两句,体现了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
一直起早睡晚,忙碌操劳。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___ _,
-。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 ,
___ _。”
正确答案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
共6分,每句1分 。有错字、漏字、多字、错序的,该句均不得分。
【答题思路】必须理解语境中给出的提示语,才能准确作答。
考查方向
易错点
容易误记句序。比如,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①,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①《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短暂。
8.本词上阕前三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9.“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来看,词人真的想归隐吗?请结合全词简要
正确答案
①以景起兴,引起下文的抒情议论,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索,为下阙抒发“不如归去”之意做铺垫。
②对比反衬。幽静的夜晚,如银的月色,满杯的美酒,以眼前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与下文人生中为名利劳神费力做对比,反衬追名逐利的无聊。
解析
白话译文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此词的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从其所表现的强烈退隐愿望来看,应是苏轼在宋哲宗元佑时期(1086-1093)的作品。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下片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 下片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他在心情苦闷之时,寻求著自我解脱的方法。善于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豪放达观,这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特点。他解脱的办法是追求现实享乐,待有机会则乞身退隐。“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只有经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复与获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但最好的解脱方法膜过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看来苏轼还不打算立即退隐,“几时归去”很难逆料,而田园生活却令人十分向往。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题目要求考生赏析上阙前三句的作用。首先明白前三句诗歌的内容,然后理解这样写的作用,并运用到什么手法。前三句以景起兴,引起下文的抒情议论,为下阙抒发感情做铺垫。写景用到对比反衬。
易错点
考生容易只概括出画面而疏忽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一:
诗句的意思是:我虽然身负旷世才华,但无人赏识理解。 从这两句诗来看,词人并非真的想要归隐。 上阕的饮酒赏月,淡看名利,不过是自我解脱而已;下阙的“归去”“作闲人”不过是他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后的牢骚之语。 示例二:诗句的意思是:我虽然身负旷世才华,但无人赏识理解。从这两句诗来看,词人真的想要归隐。上阕写放着良辰美景不去享受,却要劳神费力,追名逐利,太不值了;人生苦短,稍纵即逝,不及时行乐就来不及了;下阙写怀才却不遇,才华又有何用?还不如归隐以保全天真,顺应性情。
解析
。
(见上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题目让考生解释“虽抱文章,开口谁亲”的意思并探究词人思想。首先解读诗句意思。然后回到全词来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言之在理即可。
易错点
不注意答题规范,答不到得分点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苦梅 马卫
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一个
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
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
“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到了夜深
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已丑,所以
找表哥代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
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它。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
子,赚不到啥钱。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
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苦梅在超市,极认真。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
事,苦梅不知道。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
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班,工
资竟然是营业员的倍数,而且轻松多了。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如果偷吃几个,
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场的商品。
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
认。她说:提奸捉双,拿贼拿赃。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在,你是污
蔑我!我和你没完。
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人!
苦梅只能这样说了。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养家糊
口,难呢。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快十
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把她踹倒
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这次放过你,要是你再多嘴,
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那是蚍蜉撼树。
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不用
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所以,巧芋特
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咙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她坚
决回家。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
品。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帐。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至于田和地,
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乡下人都知道,苦梅味
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尤其那些爱喝
醉酒的男人们,她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苦梅的脸上,全是笑。嘴上说:吃我?酸死人!
12.作为领班的苦梅,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
13.小说结尾写到“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她只种苦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
14.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妙处。( )
正确答案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长得帅,能吃么?”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
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指使野男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
E.文章结尾,苦梅说“吃我?酸死人!”使用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自己种的乌梅未到成熟季节,果实的酸度比较高,又酸又涩,非常难吃。
解析
A项的“母 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于文无据,但这样说也有道理,所以给1分。B项的“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不准确。其一,二人形象并不相反,所以不是对比;其二,小说情节没有明显地体现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E项苦梅的话,其实只是她对醉酒男人调笑之语的巧妙堵截。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的题目,必须回到文本中进行对比,找出内容、思想或技巧方面的问题,从而准确判断选项。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正确答案
①工作细心负责任: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巧芋偷吃话梅。
②处理问题讲策略:没有当面揭穿巧芋,而是把她带到办公室处理事件。
③心地善良有同情心:面对巧芋的不认账,考虑到她养家糊口的艰难,没有追究。
解析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2)根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3)根据描写方法(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4)根据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人物的成长变化、性格的形成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5)根据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弄清楚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分析形象性格特征:××是一个具有A、B、C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①分析个性特征A+②分析个性特征B+③分析个性特征C……(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再分析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易错点
小说形象的鉴赏必须回到文本,不能架空分析。
正确答案
①她的名字是苦梅,从心理上对苦梅有一种亲近感。
②苦梅是一味良药,送给需要的人,给人帮助,也可以招徕更多客户。
③苦梅这种树寄寓着主人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解析
。
题目要求考生就本文结尾进行探究,必须回到文本当中去作答。内容上:她的名字是苦梅。象征义,苦梅是一味良药,给人帮助,主题揭示:苦梅这种树寄寓着主人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小说结尾的鉴赏一般答题思路:(1)内容作用①对环境:突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②对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③对主题: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2)结构作用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关键术语:照应、悬念、伏笔、铺垫)。
易错点
考生没有掌握这类题的作答模式,不能分条进行作答。
正确答案
①它一语双关,既指乌梅,又指名叫“苦梅”的姑娘,两者相得益彰。
②隐喻人物个性。苦梅味酸、涩、平,可隐喻主人公人生的不幸,而其敛肺、润肠、生津、解酒,可隐喻主人公善良的品格。
③暗示小说主题:人即使命运不好,也不能失去善良和真诚,而要努力去改变现状。 ④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以“苦梅”为题,能让人产生了解内容的欲望:何为苦梅?苦梅与人物与主题有何关系?
(有答“人性的懦弱,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立场不坚定者”也可给分)
解析
答题的模式(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作者意图。(2)标题的作用:观点+实例分析+作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类探究题时答题思路是,(1)标题的含义。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义、象征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双关义或文章主旨意义。(2)标题的作用 。①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②以物件(物象)为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③以形象特征为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④以问题为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
易错点
这类探究题,考生易放难收,脱离文本解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海福喜的过期肉事件,引发跨国连锁餐饮品牌供应体系的空前动荡,麦当劳一时
陷入了____ 的困境。
②彭泽核电场项目目前 :进,则望江经济受损,百姓安全风险升级;退,
则彭泽数十亿税收落空,江西电力紧张难解。
③由中国牵头筹组的亚投行获得广泛支持,成员遍及五大洲,美日因误判形势,
___ ___ ,处境十分尴尬。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围绕太阳呈彩色环形的光现象。
有的人则赋予了它一个诗意的别称:神光。___ _。晴天的雪后容易出现“神
光”,其道理跟雨后出现彩虹如出一辙。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蜜蜂的尾端有一根针,因为这根针连着身体里的毒腺,所以是毒针。 ① ,遇到敌人侵害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然后放出毒液。有时你无意中打死一只蜜蜂,会有一群蜜蜂飞来蜇你,这是蜜蜂在报复你。 ② ,但是却被它蛰了,那是因为误会,蜜蜂错以为你要伤害它,所以蜇了你。总之, ③ ,因为一旦蜇了人,它就会很快死去。
19.右面是中国邮政为宣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而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正确答案
解析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 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进退无据:形容陷于困窘境地。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近义成语(词语)的辨析,答题时要根据语义侧重点、根据语义范围、根据语义对象、根据感情色彩、根据意义轻重、根据语法结构、根据关键语素的不同来进行判断。比如,“进退两难、进退维谷”细加区别。
易错点
必须结合语境,否则可能会导致误选。
正确答案
解析
B并列错误,领导干部包含在公职人员之列;C否定失当 ;D“感谢吉方为中国舰队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成分残缺改为在“护航任务”后加“提供支持”;“建立各领域全面合作”搭配不当。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语病辨析题答题时,可以用语感审读法。这是一种凭语感直觉对句子是否有语病作出判断的方法。对于结构比较简单、语病比较明显的句子,这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一般分两步进行:1.直觉。读一个句子或一段话,那些感到拗口别扭的地方,往往就是可以初步判断为有语病的地方。实际上,判断一个句子是病句,很多时候靠的就是这第一直觉。2.审读。对感觉不顺畅、不符合一般习惯的地方复读几遍,仔细品味。比如,D“感谢吉方为中国舰队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成分残缺改为在“护航任务”后加“提供支持”。
易错点
B项的并列错误语病类型,容易忽略。
正确答案
解析
本段叙述对象是“神光”,排除AC。人们首先惊叹大自然的神奇,然后陡起神圣之感。情感的产生具有先后顺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语句复位型衔接题,答题时必须注意,答案符合显性要求,暗合隐性要求。题目的显性要求主要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包括对象、修辞手法和字数等,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而隐性要求主要是语体的风格、内容的拓展、情境的氛围、情感的褒贬等,往往是一种内容上的要求。隐性要求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需要考生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推测与想象。如果答案符合显性要求,只能得到基本分;若答案同时暗合了隐性要求,则能得到高分可以使用排除法,注意横线前话题的一致。本题横线前的“神光”及后面的“神光”,都是话题的一致。
易错点
易误选D项,没有注意到话题的统一。
正确答案
(1)毒针是蜜蜂在自然界进行自卫的武器
(2)还有时你并没有惹它
(3)蜜蜂不会轻易用毒针蜇人
解析
第一处横线上根据后面内容可推写出:毒针的作用。第二处横线前后的“有时”提示作用,第三处横线前面的“总之”是总结语。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材料给出的是一个段落,有具体的语境,回答时要充分注意到。要注意到题干中要求的“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1)首先我们要理清文段的结构,找出其中的中心句 。2)然后分析需要补写的上下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常识,适当的想象确定大致方向。 3)注意“其实、因此、但是等关联词语。通过分析复句确定填入的句子内容。4)注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与上下句语意连贯照应。有些题目前后的内容是以对举的形式出现的,根据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填入的词语。50分析的时候必须紧扣原文,补写句子时尽量使用原材料中的关键词,6)注意字数限制。
易错点
不能瞻前顾后,做到内容衔接。
正确答案
构图要素:灯笼、老人、民居、伞;(图形由老人、伞和民居组成,这些要素又巧妙地构成一个灯笼) 寓意:灯笼代表中国,老人代表居民养老,民居代表城乡,伞代表保护与全覆盖,体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为城乡居民创建的新生活。
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徽标题,读懂图图形由老人、伞和民居组成,这些要素又巧妙地构成一个灯笼。然后由这些要素探究其寓意。比如,灯笼代表中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观察表象,抓住特点。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地点等。要认真观察图画组成部分,避免遗漏说明内容或疏漏创意之处
2)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徽标的内涵和寓意,对徽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3)分析寓意,文字表达。一般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也有些题目要求运用生动的语言作答,总之要根据要求回答。
易错点
对徽标的画面没有理解,概括不全面。寓意理解不到位。
20.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咬文嚼字》发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颜值”一词位居榜单第三名。搜狐百科解释,“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
材料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华裔女子陈茱莉在回忆职业生涯时说:
“节目导演曾因为我的眼睛小而讽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观众接受的主播。正是因为他的讽
刺,我才决定去整容。虽然很多亚裔指责我去整容,但我至今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材料三:黄渤从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先是找不到工作,后被冠以“丑星”的名号。他经过
自己的努力,从一个一个小角色演到了“金马影帝”。他在各种场合的幽默应对,让我们刮目
相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优秀范文】
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通过整形提升颜值,从而获得自信与机会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决定一位艺术家境界与层次的,是他的才华与修养。正所谓璞玉不琢而大美。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纵览古今中外,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文学家,他们之所以能获得令人敬仰的成就和地位,皆是因为他们抛却外在的浮华,致力自己的研究与创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科学上慎学深思,严谨缜密,但在生活中则不修边幅:他对梳头不胜其烦,索性就蓬乱着自己的头发;他不穿擦得锃亮的皮鞋,认为“那仅仅说明你擦过皮鞋”;当一个富翁嘲笑他脑袋上的帽子时,他则机智地回敬富翁帽子下的脑袋。正是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热情都用在了工作上,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才与马克思、弗洛伊德并列为二十世纪的三大伟人。
著名演员王宝强,他的形象朴实,看起来甚至有点憨傻,但是这并没有使他灰心丧气,反而激起了他对于成功的渴望。他凭借着幼年时扎实的武术根基和历经无数磨砺而逐步提升的出色演技而迅速走红,相继推出《天下无贼》《士兵突击》《一个人的武林》等佳作。回顾他的成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对于梦想的执着,或者说对于成功的渴望。
提起士兵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威严正直的眼神和挺拔伫立的身姿,而不是他的军衔与兵种;说到教师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循循善诱的语言和和蔼可亲的笑容,而不是他的外表与级别;谈到演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高超的演技和人格修养,而不是容貌与出身;论及学生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勤奋刻苦和昂扬奋发,而不是高低与美丑……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太在意自己的容貌与服饰呢?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他们太过看重自己的容貌,甚至想通过整形来改变自己,从而增加信心而获得成功。殊不知,这样做反而落了下风。因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或者一个精神世界无比丰盈的人,还会在意自己的外在吗?
为人如同写文,文质彬彬固然是好,但是不重形式而颇具内涵的佳作不也同样像珍珠一样璀璨地闪耀在历史的夜空中吗?贤相诸葛亮的告诫犹在耳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让我们洗尽铅华,回归本真吧! 点评:本篇文章具有以下优点。①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文章开篇用材料的具体内容引出话题,然后紧扣文章中心论点进行论述。②举例充分,分析透彻。文章列举了爱因斯坦、王宝强、士兵、教师、演员等相关内容,用事实论证观点。③语言通顺流畅,朴实兼具文采。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而是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使文章读来自然、流畅,说服力强。
解析
综合三则材料,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因此,可以确定立意:(1)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才是长久且值得别人尊崇的;容颜虽好却短暂,素质资质最重要。(2)容貌漂亮、外部形象佳可以助力生活、事业的成功。应该对人们为追求美和事业成功而采取整容或修饰自己的行为予以理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试卷中的保留题型。有单则材料,也有多则材料。如果是多则材料就要看每则材料的内涵,是单一,还是聚集一个中心,本题的材料就是这种情形,所以审题立意时先,解读每则材料,然后概括三则材料的共性。从而确定立意。
易错点
这类作文一般立意没有问题,但是写不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