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2月1日称,南美洲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数量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拟核,A错误;寨卡病毒侵入人体时,是浆细胞而不是T细胞产生抗体清除病毒,B错误;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核糖、四种含氮碱基,C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在普通培养基中生活,需要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中,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回顾病毒的基础知识,根据各选项给出的情境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忽视病毒不可以独立生活,因此不能用培养基培养;易在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而不是T细胞时发生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A正确。某些髙度分化的细胞,如B淋巴细胞,受到病原体刺激可恢复分裂能力,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复制时解旋,B错误。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正确。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实质及一些特例,分析各个选项,做出正确判断。
易错点
本题易在分析高度分化的细胞是否具有分裂能力时发生错误,易忽视B淋巴细胞等受到病原体刺激可恢复分裂能力。
4.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干中“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分析可知,空白对照组应为将相同的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但含有等量蔗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如果不加蔗糖,那么根尖可能因为缺乏能源物质而不能正常生长,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B错误。由题干中“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虽然都能诱导乙烯的生成,但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不同,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获取题干中相关的实验信息,根据各选项给出的情境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在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变量的分析时发生错误。
5.蔗糖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下表是在某一相同温度下研究蔗糖酶和蔗糖浓度对水解反应速率影响的系列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读题,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可能蔗糖浓度,也可能是酶浓度,A错误;实验二中,蔗糖酶浓度为2%,蔗糖浓度高于20%后,相对反应速度不再变化,结合实验一,酶浓度4%、5%时反应速度均高于2%,因此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是蔗糖酶浓度,B正确;根据表格信息,可确定实验一的自变量是蔗糖酶浓度,因变量是蔗糖水解的相对反应速度;实验二的自变量是蔗糖浓度,因变量是蔗糖水解的相对反应速度,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研究是在某一相同温度下进行的,如果系列实验条件温度升高5℃,可能温度仍低于酶的最适温度,也可能高于酶的最适温度,所以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根据各选项给出的情境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生错误。
6.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的限定条件是
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易错点
本题易忽视Ⅱ3和Ⅱ4的父母已经去世,不知道其表现型,容易根据图中空白误认为他们均不患病。
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虽然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但是在种群非常大的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中,各基因(包括色盲基因)的频率相等,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错误;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均为(n为自交代数),Aa基因型频率为,所以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基础知识,分析各选项给出的情境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在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时发生错误。
7.柑橘叶片的发育会影响是果树产量和品质,通过对柑橘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探索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生产能力,可为柑橘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某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叶片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产能力,最好选择晴好天气于9:00~11:00左右做净光
合速率的测定,可根据单位时间O2的 (填“产生量”、 “释放量”)衡量净光合速率.在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具体部位是 .
(2)图1显示,萌芽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是细胞 的结果。由图1可知,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这两种代谢活动变化的结果,具体变化: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 增幅较大;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 增幅较小.
(3)光补偿点是指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由图2可知,柑橘叶片的光补偿点与 (因素)有关.随着叶片的发育,柑橘树对弱光的利用能力 (填“增强”或“减弱”).
正确答案
(1)释放量 线粒体内膜 (2)增殖与分化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3)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片萌芽后时间(或叶龄) 增强
解析
略
考查方向
易错点
1、第二问中不容易想到叶面积增大的原因还有分化。
8.胰岛素是人体血糖调节中的重要激素,其释放受到机体的精确调控。
(1)人体内胰岛素释放通路是:餐后血糖升高,葡萄糖由细胞膜上的________蛋白转运到胰岛B细胞内,经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大量ATP,阻断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进而抑制了钾离子的外流,使细胞膜内的电位___________,打开电压依赖性的Ca2+通道,升高了胞内的Ca2+浓度,促进胰岛素分子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2)研究发现,高浓度葡萄糖可引起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谷氨酸,为研究谷氨酸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三组数目相等的小鼠离体胰岛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及结果如图1所示(CQNX为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______________。
由此推测,谷氨酸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_____结合发挥作用。
(3)科研人员进一步用谷氨酸溶液处理正常小鼠和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胰岛B细胞,检测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谷氨酸能够_____正常小鼠胰岛B细胞内的Ca2+浓度。
②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相比,细胞内的基础Ca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小鼠,从胰岛素释放通路分析,是由于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K+通道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Ca2+通道_________。
③该实验结果说明谷氨酸对胰岛B细胞的作用是通过_____实现的。
正确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载体 有氧呼吸(或“柠檬酸循环”) 升高 胞吐(或“外排”)
(2)谷氨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1分),CNQX可抑制这一过程(1分) (谷氨酸)受体
(3)① 升高 ②(持续)开放 ③K+通道
] 【分值】9
解析
略
考查方向
易错点
1、第一问中不能理解题干中“阻断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进而抑制了钾离子的外流”而不能正确分析细胞膜内电位的变化。
9.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三种不同的栖息地中。取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子均匀混合,再平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A、B、C三种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清除其他植物,种植方式相同,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对各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所结种子数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A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B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C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
请回答:
(1)混合种植后,A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_____不同(填种群的特征)。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B实验地块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
(2)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后,A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C实验地块演替趋势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和______结构都向复杂化发展。
(3)每年输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丙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此过程是C、H、O 、N、P、S等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过程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出生率 乙的数量逐渐增加、甲和丙的数量逐渐减少(2分)(2)高山草原 营养
(3)生长、发育和繁殖(2分)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2分)
解析
略
考查方向
易错点
1、第一问中易忽略括号内的提示: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回答。
10.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
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
产物。野生型青蒿(2n=18)的正常植株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
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基因型为aaBb 和AaBB的野生型青蒿杂交,F1中的基因型有 种;F1中基因型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比列最高;若该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列为 。
(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试验,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①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白青秆分裂叶类型自交,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后代中白青秆分裂叶的概率是 。
②组合二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为 。
(3)在一个白青秆(纯合体)青蒿中,发现了一株紫红秆青蒿。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
方案来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将该株紫红秆青蒿与纯合白青秆青蒿杂交;如果F1
全为白青秆,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青秆:紫红秆=3:1,则紫红秆性状是由于 造
成的;否则,紫红秆性状是由于 引起的。
(4)在♀AA×♂aa 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
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为 。
正确答案
(1)4 aaBb 紫红秆稀裂叶:紫红秆分裂叶=3:1
(2)① 2/3 5/6 ②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2分)
(3)基因突变 环境因素 (4) 19条或17条(2分)
解析
略
考查方向
易错点
1、第二问中易只写出一种组合,而忽略其他的可能组合。
11.酸菜,古称道,《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请回答:
(1)酸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但是在发酵初期,很多杂菌会大量繁殖,其中导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菌种纯化,在对该菌种进行培养时,与常规培养基相比,还需要额外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持所获得的菌种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若采用临时保藏,需将菌种接种在___________上。放入4℃冰箱中可保藏3-6个月;若要长期保存,可将菌液与灭菌的__________混匀,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一年。
(4)在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酸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A同学认为是杂菌污染导致的,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说出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支持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乳酸菌 酵母菌(或产膜酵母)(2)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 维生素
(3)固体斜面培养基 甘油
(4)A同学(1分) 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不产生气体(或乳酸菌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
解析
略
考查方向
易错点
1、第二问中易忘记乳酸菌的培养需要添加维生素这一知识点。
12.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 。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 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⑥是 。
(4)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方法分别是 、 。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正确答案
(15分)(1)逆转录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 连接酶 (3)增殖、分化
(4)动物细胞融合技术(2分);用选择培养基筛选(2分) 用专一抗体检测(2分)
(5)A蛋白(2分) ; 核酸序列(或基因序列或RNA序列或核糖核苷酸序列)(2分);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2分)
考查方向
易错点
1、第四问中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误答为灭活的病毒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