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右图是西周青铜器《史墙盘》的铭文拓片,铭文前半部分追颂了历代周王的文治武功,后半部分颂扬了作器者祖先的功德。这表明西周时( )

A成熟的文字体系开始形成

B青铜器的功用有重大改变

C尊祖敬宗的意识已经形成

D“家国同构”的色彩较浓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能力。中国成熟的文字体系开始形成是商周时的甲骨文,而不是铭文,故A项不正确;青铜器的功用没有改变,商周时期青铜器基本上都是礼器,纪念祖先和重大事件用,少量用于日常用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后半部分颂扬了作器者祖先的功德”可知西周时期尊祖敬宗的意识已经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铭文中有对祖先歌功颂德的记载,没有体现“家国同构”,故D现错误

考查方向

西周宗法制

解题思路

先根据中国成熟的文字体系产生的年代和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用途判断出错误选项,然后根据材料反映的内容即可判断出正确选项。

易错点

学生容易从宗法制的特点出发,误选“家国同构”,没有与材料相结合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而清朝中枢机构的任职多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这表明( )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文官政治日益成熟

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科举制度逐渐完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唐宋时期任免官吏皇帝需要和宰相商量,而到清朝时任命中枢由皇帝自己遴选,说明皇权在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是说对官员的任职,没有说文官和武官,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反映中枢机构的配合,所以谈不上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科举制,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唐宋和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

解题思路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是皇权在加强,相权在削弱,依据材料得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C项,对君主专制的理解不到位。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能力。材料未涉及经济中心转移问题,故A项错误;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说明印刷术的改进,技术的进步,“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的是社会的的进步,因此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反过来,社会的进步又推动技术的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未谈及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谈及手工业的分工问题,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印刷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很容易推断出错误选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A项,主要是只看到材料中“民生”和“福建”等信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注重兼顾多方利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没有突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A项错误;维护公共利益并没有完全概括材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体现的是行人的利益;“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体现的是邻居的利益,因此注重兼顾多方利益,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罗马《十二铜表法》

解题思路

解题时要正确理解材料,注意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B项,主要错误在于个别人的利益当做公共利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营建始于366年的沙门乐樽,此后大规模开凿延续了近千年。对其延续千年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南朝统治阶级的推崇

B汉唐中外文化的交流

C宋元国家一统的促进

D明清理学盛行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推断能力。南朝统治者大体在南方,根据方位不会使甘肃敦煌莫高窟大规模开凿延续了近千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366年”可推断为东晋时期,这时期佛教已经传入我国,甘肃敦煌莫高窟的修建体现的是佛教文化,其开凿延续近千年,表明佛教文化在中国得到了传承,这和中外文化交流有关,故B项正确;宋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的理学代表的是儒家文化,跟所给材料反映的佛家文化传播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汉唐中外文化的交流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时间段和甘肃敦煌莫高窟所反映的佛教文化推断,再根据时代特点和材料反映的内容找出错误选项。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C项,误区在于对宋时期的时代特点不清楚,认为其是一统时代。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对华政策:各国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该政策有助于( )

A实现各国利益均衡

B维护中国主权完整

C平息列强在华矛盾

D扩大美国在华利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该政策是美国提出的,是出自美国的国家利益考虑,不可能实现各国利益均衡,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战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而不是维护了主权完整,故B项错误;平息列强在华矛盾,不是美国的本质意图,故C项错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是19世纪末,美国忙完美西战争后,错过了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扩大美国在华利益而提出的,故A项正确。

考查方向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外交政策的题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外交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来决定的,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选最实质的内容;三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政策出台的原因。

易错点

学生容易选C项,误区在于没有抓住美国政策的实质,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18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英美两国正式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对此的最准确理解应是,抗日战争( )

A密切了世界各国联系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C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D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中只谈到几个国家,不是密切了世界各国,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不是抗日战争,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英苏等国《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英美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都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英美苏大国对华态度的变化,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没有对材料进行全面概括,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抗日战争的中国的历史地位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而不能抛开材料去回答问题,这样会造成片面化,容易把材料中没有反映的问题选出来。另外,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到位,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地位不是抗日战争。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C项,其误区在于没有根据材料直接选择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涉及的是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未涉及教育模式的变化,故A项错误;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困难,所以国家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因此是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材料中的变化,故B项正确;我国的教育体制是鼓励民间多渠道、多形式办学,不是材料的主旨意图,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的变化,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新中国以来的教育

解题思路

解答对比分析题时要从所比较时期的背景入手,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忽略了主旨内容。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C项,误区在于把半工半读到九年制教育理解解为教育体制的变化,没有从两个时期的背景分析不同,没有抓住主旨意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这说明( )

A广东是改革幵放的排头兵

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

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

D简政政权取得初步成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意义的理解能力。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改革开放,未涉及经济体制之争,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1992年”可知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解决了长期束缚在人们思想意识当中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简政放权问题,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邓小平“南巡讲话”

解题思路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历史意义,理清其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深层次理解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正是冲破长期束缚在人头脑中旧思想,才有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决定。

易错点

学生容意误选B项,其误区在于把材料理解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使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合理,提高了生产率,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是正确的;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利益最大化是主观意图,不是客观意图,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垄断组织与生产社会化的关系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是看好时间段,同时分清主观与客观的的区别,要清晰的记忆历史事件出现的年代,因此基础知识的牢固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C项,其错误点在于没有分清主观意图与客观意图的区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以下是《1923年和1929年苏联财政委员会人员构成比例表》,此表反映出该时期苏联( )

A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经济安全

B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C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保障工业化

D干部的政治成分逐渐多元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能力。从1923年和1929年高学历者人数占优,说明苏联财政委员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联共(布)成员比例增加,说明苏联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安全,故A项正确;材料数字当中看不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故B项错误;高学者任用比例下降,不利于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干部成分多元化,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苏维埃政权的安全

解题思路

解答图表类材料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较项的时间段;二是发生哪些变化;三是变化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C项,误区在于只看到文盲和半文盲比例很小。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2.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并公开放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夏英国公投退出欧盟,卡梅伦首相黯然下台。这反映了英国( )

A两大政党执政风格迥异

B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首相掌控财政外交大权

D国家利益与欧洲一体化产生矛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材料未体现两大政党,故A项错误;希望减少国家干预材料中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首相控制财政外交大权问题,故C项错误;在欧盟预算中,英国缴纳的比例在法国、德国之后,但德国和法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英国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所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与欧洲一体化产生矛盾,所以公投退出欧盟,故D项是正确的。

考查方向

欧洲一体化中的曲折

解题思路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理清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中的地位,了解国家利益与欧洲一体化的矛盾在欧洲的表现。属于时事热点。因此要关注现实中的问题。

易错点

学生容易误选B项,由于学生对英国的脱欧不太了解,容易从70年代西欧国家减少政府多经济的干预入手,从而造成误选。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材料一 随着纸币宝钞的崩坏,明朝社会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国内银价,精明的欧洲日本商人因此用白银进行外汇套利;加之“隆庆开禁”以来,中国外贸优势明显,海外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万历年间实行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从而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此后出现如下现象:贪污大增,仅抄没刘瑾的白银就有3亿两;富贵之家或秘窖白银或以银首饰传之后世;农民为纳税低价出售粮食因而赤贫,一时间民变四起,最终导致明王朝的覆灭。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白银大量外流,为解决财政危机,王茂荫主张“定数”发行“纸钞”以“辅银”,允许民众持商号银票兑换现银。但其主张被诬“利商而不立国”而遭咸丰帝“严行申饬”。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通过了购买白银法案,引发国际银价暴涨,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孔祥熙主张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放弃银本位制,实行法币改革,后来法币与英镑和美元确立固定汇率。

——据白寿弈《中国通史》等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15分)

1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王、孔二人解决“白银外流”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0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纸钞滥发,通货膨胀;外汇套利和贸易顺差推动白银大量流入;税制改革推动;商品经济发展。(8分)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2分);引起财富观念变化;(2分)加剧政治腐败,激化阶级矛盾,加深政治危机(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根据材料“纸币宝钞的崩坏”、“中国外贸优势明显”、“一条鞭法,计亩征银”等信息点来归纳原因,从通货膨胀、贸易状况、税制的影响和商品经济四个角度去考虑。回答第二小问影响时要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去分析。

考查方向

明朝的社会变化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时要根据明朝当时的社会特征进行全方位分析,多角度答题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易错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主要易错点就是概括不全面,不能对材料全面解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主张:银钞并行,保证银票的信用;将白银收归国有,切断白银和国际汇率的联系。(4分)

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都具有主权货币意识和近现代先进的金融货币思想;为后世金融货币改革提供一定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6分)

分别评价:王茂荫的主张能适应当时需要;反映了国人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愿望;未能付诸实践。(3分)

孔祥熙的主张付诸实践,推动了货币改革,有利于经济复苏;但也便利英美对中国金融的控制,为国民政府实施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回答,如“纸钞”以“辅银”,白银收归国有,放弃银本位制等进行归纳。评价时对王茂荫的主张要从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角度出发,对于孔祥熙的主张评价时要注意对国民政府经济复苏起积极作用,同时也为美国控制中国打开方便之门。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时要对基本经济理论有所了解,能够正确运用知识回答政策所产生的的正负面影响。

易错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全面的评价王茂荫和孔祥熙的主张,造成角度不全而失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1953年阎锡山在“防共反共会议”上阐述了《土地村公有办法大纲》,主要内容有:由村公所发行无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公有;将收回土地按份分给本村农民耕种,收获归农民享有;收买田地的公债由农民分年偿还……阎锡山将该大纲上报南京国民政府,但蒋介石却以“多事考量,审慎周详”为托词,实际上搁置了起来。阎在老家五台县的几个村试点,苦口婆心劝说富人们为了长远利益牺牲眼前利益,把多余的土地拿出来,以无利公债收买,结果遭到富人的强烈抵制,不了了之。

近代有学者认为:阎锡山的“土地村公有”主张实际上是在不损害所在阶层利益前提下的一种改良,以挽救走向没落的命运,却遭遇非议和责难,这不得不算作既得利益阶层的悲哀。

——摘编自李茂盛《阎锡山大传》

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阎锡山提出“土地村公有”主张的原因。(9分)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阎锡山“土地村公有”主张难以推行的原因。(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土地革命影响;出于国共对峙的政治需要;借鉴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山西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9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阎锡山提出“土地村公有”主张是受多方面促成的,应从中共的土地革命、国共对峙的状态、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以及山西本地情况来分析。

考查方向

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解题思路

解答此问题时要把握时代背景,运用阶级分析法归纳。

易错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只从阎锡山本身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当时的国内状况和思想根源。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地主阶级反对;缺少中央政府的支持;没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理解能力。回答阎锡山“土地村公有”主张难以推行的原因要从阶级、政府是否支持、是否代表人民利益角度去分析,从阎锡山的阶级本身考虑,他的土地政策不可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消灭地主一定会触动中央政府中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不可能得到支持。

考查方向

国民党的土地政策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坚持两方面原则:一是运用阶级分析法去分析政策的实质;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状况去考虑,而不能脱离实际。所以阎锡山的土地政策也就不可能和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出发点一致。

易错点

学生回答时存在的误区是没有从阶级本质上去分析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材料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马啸原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中认为:近现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延伸,是在继承和改革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同时,各国也都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他国政治制度中的某些做法,吸收着其他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某些优点。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15.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开放性试题。突出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的三个特点:既有纵向的古今传承,又有横向的相互借鉴,还要与本国国情结合。答案(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首先要确定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阐释,做到论从史出,比如确定“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可以从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制度入手,分析其对世界近代各国民主制度的的出现提供的借鉴意义,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的确立过程也是相互借鉴并逐步完善发展的,还可以从中国近代政体的变化与欧美国家政体的如何角度去分析。

考查方向

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解题思路

回答开放性问题时要抓住主题,围绕主题寻找材料,要能证明主题的正确性,论点与史实的统一是做这类题时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易错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只注意历史的纵向的传承,没有注意横向的借鉴。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