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该化合物含C、H、O、N、S元素,可推知该化合物为蛋白质类。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抗体是一种蛋白质,A正确;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属于一种蛋白质,B正确;识别精子、卵细胞的物质是一种糖蛋白,为蛋白质,C正确;细胞中进行翻译过程的直接模板是mRNA,不是蛋白质,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功能。
解题思路
根据组成元素判断化合物种类,再逐一分析完成每一功能相关物质的化学本质
易错点
不清楚精子、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和翻译过程,误选C。
3.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果蝇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后缢裂为两个子细胞,不出现细胞板,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者均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成,不是同源染色体,C错误;果蝇是二倍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只有有2个染色体组。
考查方向
考查动物细胞(雌果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等相关概念。
解题思路
根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及相关概念分析作答
易错点
对基因重组的来源、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组等概念理解不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不熟悉,导致错选。
2.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幽门螺杆菌细胞的细胞壁是肽聚糖不是纤维素,A错误;蓝藻是自养需氧型原核生物,含叶绿素、藻蓝素素和有氧呼吸酶,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不含类胡萝卜素,B错误;艾滋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含逆转录酶,C正确;细胞核不是细胞器,D错误
【考查方向】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真核生物及病毒的组成成分、结构、代谢和遗传。
考查方向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真核生物及病毒的组成成分、结构、代谢和遗传。
解题思路
根据病毒、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真核生物(变形虫)的成分、结构、功能分析。
易错点
误认为各种细胞壁成分均是细胞壁,蓝藻色素种类记忆不清,错选A或B。
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赫尔希与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18O分别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和H2O,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B正确;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只说明了所有动物和植物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C错误。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并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基因的概念是由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D正确。
考查方向
细胞学说、光合作用发现及遗传中的生物科学史。
解题思路
根据遗传物质、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方法、遗传规律发现、细胞学说的内容分析作答。
易错点
本题主要考察生物科学史,关键是记忆要准确。D项是很容易错选的一项。
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方式之一,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图中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B错误;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C错误;只有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才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所以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D正确。
考查方向
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物种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解题思路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分析概念图并判断A、B、C的含义,再结合各选项相关概念分析作答。
易错点
对物种形成各环节及其关系理解不清,不能准确理解突变、隔离的类型和作用、物种概念、基因频率改变与生殖隔离和物种形成的关系,导致错答。
6.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的生理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通过下丘脑相关神经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除了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还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B错误;信息分子C是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信息分子D是淋巴因子,能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体温调节、渗透压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免疫调节等。
解题思路
结合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实例,对题目各种信息传递模式进行分析。
易错点
忽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错误理解抗利尿激素的功能,导致错答C;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内在联系不清,导致无从下手,随意选择。
8.在群体中,位于某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已知紫色企鹅的常染色体上也有一系列决定羽毛颜色的复等位基因:G、gch、gh、g。该基因系列在决定羽毛颜色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企鹅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2)若一只深紫色企鹅和一只浅紫色企鹅交配后,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为深紫色:中紫色=1:1.,则两只亲本企鹅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3)现有一只浅紫色雄企鹅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企鹅,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企鹅的基因型?(请完善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
选用多只白色雌企鹅与该浅紫色雄企鹅交配。
若后代均为_________企鹅,则该浅紫色雄企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若后代出现了_______企鹅,则该浅紫色雄企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 10
(2)Ggch ghgh或ghg
(3) 浅紫色企鹅 ghgh 白色企鹅,ghg
解析
(1)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突变为多种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企鹅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10种(G+gch+gh+gg=4+3+2+1=10)。
(2)G__×gh__→G__和gchgch,亲本深紫色企鹅一定有gch,所以基因型为G gch。
(3)鉴定浅紫色雄企鹅的基因型,最好用测交方法,为保证子代数量足够多,母本数量应足够多,所以最好选用多只白色雌企鹅与该浅紫色雄企鹅交配,若后代均为浅紫色企鹅,则该浅紫色雄企鹅的基因型为ghgh;若后代出现了白色企鹅,则该浅紫色雄企鹅的基因型为ghg
考查方向
基因分离定律中复等位基因的应用。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中复等位基因的应用,属于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表格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推导企鹅羽毛颜色的各种基因型;利用遗传图解,按照假说演绎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结论。
易错点
不能有效提取和理解题干信息,明确复等位基因的含义;遗传实验和推理分析能力欠缺。
9.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细胞生长与其能酸化细胞有关”。
(1)材料用具: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2)方法步骤:
①取 ,测量并记录长度,用蒸馏水浸泡植物材料,吸干表面水分。
②取锥形瓶3个,分别编号为A、B、C;将植物材料随机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③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mL;B瓶中加入弱酸性缓冲液2mL;C瓶中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mL。分别加盖,并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测量并统计植物材料的伸长情况。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长状况一致
(2)相同且适宜
(3)A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变化不明显;B组胚芽鞘切段伸长明显 ;C组胚芽鞘伸长量与B组大致相当 。
(4)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细胞生长与其能酸化细胞有关。
解析
(1)根据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选取的胚芽鞘生长状况、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必须保持一致。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所处溶液的pH,三组胚芽鞘的培养条件、添加的试剂的量等都是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3)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根据“生长素是以酸化细胞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这一原理,A组胚芽鞘在中性且无外源生长素条件下,故基本不能生长;B组胚芽鞘在弱酸性条件下,能明显生长;C组胚芽鞘放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溶液中,其中的生长素可以通过酸化细胞而促进胚芽鞘伸长。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机理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理清实验目的中“IAA→细胞酸化→细胞生长”的逻辑关系,结合材料用具,确定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再根据实验设计原则分析作答。
易错点
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欠缺,不能理解题意,按照实验设计原理分析作答。
10.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贮存。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个单位。 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___。
(3)试分析图中植食性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 。
(4)图解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1)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110 15.6%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以及各营养级有较高的输出量
(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
解析
(1)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都要进行①过程,所以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图中②输出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形式贮存。
(2)从肉食动物入手:5.1+2.1+0.05+0.25-5=2.5,2.5即为左边植食动物传递过来的能量;之后,同理可计算出生产者传递出的能量为2.5+4+9+0.5-2=14;如此可计算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14+23+70+3=110,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0(单位 103kJ/m2.y);植食动物的同化量为4+9+0.5+2.5=16,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以及各营养级有较高的输出量,所以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查方向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分析、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能量流动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解题思路
分析图中能量流动的途径和数值,明确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去路,注意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有机物输入和渔产输出的特殊性,从肉食动物入手可计算出各营养级的同化量及相邻营养级传递的能量值,进而可计算能量传递效率。
易错点
图解分析能力差,不能准确分析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去路,忽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有机物输入和渔产输出的特殊性,导致计算错误甚至无法计算;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差,不能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分析图中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
11.请从39、40题中选择一题做答。
39.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分离、纯化、应用过程及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均要无菌操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
①皮肤
②饮用水
③牛奶
④注射器
⑤培养皿
⑥接种环
⑦培养基
⑧果汁
⑨手术刀
A.①②③⑧
B.④⑤⑥⑦
C.①③⑦⑧⑨
D.以上全部
(2)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整 ,以保证不同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对培养基要进行 ,使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在实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中,使用的选择培养基本身也可以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原理是只有能合成 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直接利用 作为碳源。
(4)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 。
(5)腐乳制作的流程如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①→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其中①过程中,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 ,这样既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40.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如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注: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可以连接起来,理由是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_ _____是相同的。
(2)在培育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过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目的基因、 、___________、标记基因等部分。
(3) 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
(4)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 ___。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通过对抗原表达基因的改造从而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发生______。
(5)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
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正确答案
39.(1)A
(2)调整pH 高压蒸汽灭菌
(3)脲酶 葡萄糖
(4)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5)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40.(1)DNA连接酶 因为由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2)启动子 终止子
(3)显微注射法 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
(4)②①③④
解析
39.(1)①②③⑧应采用消毒,④⑤⑥⑦⑨应采用灭菌,故选A。
(2)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整pH,培养基接种前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再进行倒平板。
(3)选择培养基的原理是: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能分解尿素,因而能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绝大多数微生物直接利用葡萄糖作碳源。
(4)制作泡菜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5)在逐层加盐腌坯的过程中,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这样既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40. (1)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由此可知,由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因此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可以连接起来;
(2)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外,还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3)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4)标记基因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通过对抗原表达基因的改造从而解决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医学难题;
(5)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应基因的修饰改造或人工合成→相应的表达。
考查方向
39.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分离和培养及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消毒灭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泡菜和腐乳制作中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40. 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解题思路
39.根据消毒、灭菌、选择培养、泡菜和腐乳制作流程等原理方法,分析作答。
40. 根据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流程、方法等,联系课本知识作答。
易错点
39.不熟悉微生物培养中无菌操作的方法,不理解选择培养的原理,不能分析出传统发酵技术应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40. 对基因工程技术流程不熟悉,不能将基本原理合理迁移,解决应用问题。
7.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植物代谢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将小球藻悬浮液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有无光照。
(1)实验材料小球藻属于_______(原核、真核)生物。
(2)实验时,卡尔文等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容器内注入14C 标记的CO2 ,在每个时间长度结束时,把小球藻悬浮液滴入4倍体积的乙醇中,使小球藻细胞中酶失活,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其产物,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_______的不同。
(3)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另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上述实验中卡尔文等是通过控制______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采用了_______等技术方法。
(4)在实验中,卡尔文等还发现,在光照下C3和C5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但当把灯关掉后,_______(C3、C5)的浓度急速升高,同时_______(C3、C5)的浓度急速降低。卡尔文等在光照下突然中断CO2的供应,这时他发现C5的量积聚起来,C3却消失了,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正确答案
(1)真核
(2) 溶解度
(3)反应时间; 同位素示踪法
(4)C3; C5。
解析
(1)实验材料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2)细胞内的提取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把细胞内化合物分离开来;
(3)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上述实验中卡尔文等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4)把灯关掉,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ATP和【H:产生,从而影响C3的还原,而CO2的固定仍然进行,所以C3的浓度急速升高,C5的浓度急速降低。若光照不变,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光反应产生ATP和【H:不变,C3的还原不变,而CO2的固定因缺少原料不能进行,会使C5的量积聚起来,C3消失。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研究思路方法及光照、CO2等因素对光合作用过程影响的分析。
解题思路
借助光合作用图解(主要是暗反应)分析,理解卡尔文实验的基本思路从而确定实验变量;再由图解分析光照、二氧化碳条件改变引起的相关物质变化。
易错点
不能解卡尔文实验的思路,不能根据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和相互关系分析外界条件对的C3、C5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