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频率;B通牒;D辨证法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以义定形,辨别排除。
易错点
频率
5.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这则故事主要的大意是苦思不得的情况下,由于偶然的事情而找到了答案。A项重在说对事情的执着,与故事内容理趣不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抓住故事主要意思,同诗句的旨趣比对。
易错点
考生易对故事旨意理解偏颇,容易只看前半强调求索。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瞋(chēn)目 C.叱咤(zhà)风云D.模(mú)板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辨别排除。
易错点
模(mú)板易误读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情 趣: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情调: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冷峻:冷酷严峻;沉着而严肃。深沉:沉着持重;思 想感情不外露。冷峭:形容冷气逼人;形容态度严峻,话语尖刻。阴沉:天阴的样子。温和:气候不冷不热;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娴雅:文雅,多形容女子。冲淡:使某种气氛、效果、感情等减弱。平和:性情或言行温和。至关重要:特别重要。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是易混词语、俗语、成语辨析运用的考查。先要知道各个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加以辨别排除。。
易错点
注意分析两个词语的不同语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并列不当。B中途易辙,去掉“是”。D成分残缺,去掉“由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熟练掌握高考中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再结合具体的选项进行语法排除。
易错点
B中途易辙是难点,在分析时容易忽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这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 ,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 鸢 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论衡·儒增》
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 ,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9.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1.下无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去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作木鸢曷,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12.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悲痛,哀伤,考查的是常见实词的不常见意义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上下文推断
易错点
B项中“乃”易误判为“于是”的意思。
正确答案
解析
A 助词,取独;B 表转折/表修饰;C 介词,替;D 介词,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可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推断或代入判断异同。
易错点
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归纳,注意知识迁移。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能力,考生可通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总结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②讲公输般攻城,墨子防守,排除AC;⑤讲述机关时间很短,排除D
易错点
考生要注意分析是否其人其事。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在“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本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注意结合全文总结。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将每一选项与所对应的原文段落进行比较,注意概括转述有无出入。
易错点
考生注意设置错误选项的常用手段。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事实、事件和价值所构成的,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那些社会事实和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社会事实和事件的标准不是外在可观察特征,而是贯穿于其中的活动主体的价值要求。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人文世界是在社会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或者说是在社会世界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性反思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简而言之,是由社会“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意义”所构成。但是,在人文世界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核心要素。价值及价值实践在人文世界里只不过是主体用来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的材料。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人的问题”不能笼统的说成是人文世界的问题,因为“人的问题”既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事实性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真正与人文世界相关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性问题。
(选自石中英著《只是转型与教育改革》,有删改)
6.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7.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
8.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自身并无无价值追求可言”错,与原文不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
易错点
注意于文无据的表述。
正确答案
解析
因为人文世界是一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只有D项符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人文世界”范畴的文句,把握好这个概念的内涵,以此为标准去比对选项。
易错点
D项虽有“价值”二字,实际确在阐述支教的意义,考生易误解此点。
正确答案
解析
“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错,人文世界,应该是一个人意义的世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
易错点
因此“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推理牵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3)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3)
(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2分)
正确答案
(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2)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解析
按“留、换、调、补、删”五字翻译。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分值推断可能的重点词语及句式,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易错点
解答时要注意对重点字词、句式的落实。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正确答案
(1)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解析
(1)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景象,抓住描绘的意象即可得出答案。(2)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达技巧,点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3)考查作者情感。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首先找出写景的句子,即前六句,注意题目中条件“雨后”,排除写雨中的首句,从二至六句中概括答案。(2)从律诗角度看,颔联、颈联一定是对仗的,柳拂鞍鞯可以看出是拟人,“红”“绿”表颜色的词语,“香”表嗅觉的词语,以及“拂”表触觉词语,可见运用了多角度及通感手法。诗歌的表达技巧,点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3)标题“雨过至城中苏家”诗人是雨过天晴到城西苏家访友,“痛饮”可见忙中偷闲的愉悦之情。联系注释,不难得出仕途上的踌躇满志的情感。
易错点
容易阐述不够具体,答案单一干瘪。
15.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________①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②_________________”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③_________________”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④_________________”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_⑤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⑥_________________”的勃勃生机。
正确答案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②巫山巫峡气萧森
③凌万顷之茫然④暮霭沉沉楚天阔
⑤休说鲈鱼堪脍⑥万类霜天竞自由
解析
以“秋”为主题,把不同的诗句串联在一起,诗句都是中学课文中经典背诵篇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看出处,回忆原文,注意书写,此题难度不大,
易错点
注意正确书写。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分)
17.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18.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正确答案
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叠音词,这在题干中已经明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这句话明显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易错点
不能抓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答题,会造成失分。
正确答案
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耗地完美交融,体同中国农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题干问的是“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到文中先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分条概括。
易错点
概括不准确或遗漏要点,易造成失分。
正确答案
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②“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引号”一般是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此题可以从这个角度作答。另外理解句段的意思应抓住关键词。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考虑引号本身的作用与内涵的结合。
易错点
从内涵上理解一般不会忽视,但考生易忽视引号本身的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范畴很大,既涉及内容,又涉及手法,既着重局部,又关涉全篇。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强加因果。C.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的确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夸大嫌疑,因为文本第二层的描述,在山区建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的结果,是劳动人民生存智慧与经验的体现。E“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无中生有。
易错点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强加因果容易忽视。
21.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5分)
正确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第一幅最好。第一幅画面中的人物用手掌遮挡住鼻子,并且面带微笑,示意你吸烟“我介意”。画中人物态度温和,意思明确,易于让对方接受,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劝阻对方吸烟的目的。
示例二:我认为第二幅最好,第二幅画面中的人物手掌竖直向前伸出,示意“不可以”吸烟,表情温和之中不乏坚毅。画中人物态度温和易于让对方接受,却又坚毅有力不给对方商量的余地,使对方自觉地对吸烟说“不”。
示例三:我认为第三幅最好。第三幅画面中的人物表情严肃,目光冷峻,“请停止”的手势让人能感受到他那不容置疑的态度。在公共场所吸烟已属违法,所以劝阻吸烟时必须要坚持法律的冷峻态度。
解析
结合图像解说;理由充分;语言通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易错点
不能说明理由或理由不足以支撑观点易失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22.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没有难度,抓住“范儿”的内涵展开即可,注意材料中对“范儿”的内涵的界定。
考查方向
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正确答案
“火”的字形如一把熊熊的火焰,“火”加“林”是“焚烧”的焚。“火”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与兴旺或者战争联系在一起,“红红火火”让人心中喜气洋溢,“烽火连三月”则又让人担心起边关的战事。
解析
此题考查对汉字的理解,注意分析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同时注意例句的句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易错点
注意包含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