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文献《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中记录了一个案件:粟特人曹禄山状告汉族人李绍瑾。曹禄山说,李绍瑾和他兄长从长安出发经丝绸之路做生意,途中他兄长失踪。他要求官府强制李绍瑾归还赊借他兄长的丝绸。这则史料能够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7.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某一时期开始推行新的对外政策,新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打造国家安全体系,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8.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只有极少数获得自由走出洞穴的人,才可以看到真实世界。下列各项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2.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3.东汉应劭的《风俗演义》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叫五世公的官员在担任广汉太守时,举故旧段辽叔“才操卤钝”的儿子为官,进而让段家成为当地屡世公卿的大族。像五世公这样不管道德舆论,也无视经学、文法、政事能力,凭个人意志选拔官员的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这种官场乱相的原因是
6.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作家都热衷于用现代精神对传统的人物形象重新解读,如鲁迅在白话小说《理水》里将大禹的形象从刻板的儒家圣人变为一个为民众艰苦奋斗而最终为陈腐的官僚集团同化的悲剧人物,《采薇》中把儒家经典中的义士伯夷叔齐塑造成在媚俗的社会里被剥夺了尊严的可怜人。这种经典重构的意义是
9. 1539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诏令,规定婴儿出生时必须向官方登记,法院各类文书必须以法文书写,舍弃之前罗马教廷在欧洲推广的正统文字拉丁文。法国国王采取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应是
10.凯恩斯主义主要运用拉动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增长,二十世纪70年代后这种方法逐渐显露弊端。80年代开始美国总统里根推行“里根经济学”,改变过分注重需求而忽视供给的政策倾向,强调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停滞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实践有利于
11. 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则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这反映出
12.美国记者弗里德曼在《地球是平的》-书中提出全球化有三个版本的观点:1492年到1800年,全球化处于1.0版本,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国家。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是全球化2.0版本,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公司。2000年后,光纤、互联网运用,全球化更新为3.0版本,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是个人。3.0版本将这个世界的竞争场夷为平地,为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提供机会。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16.(12分)纪传体、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史书编写最常见的两种体例。下边是纪传体史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关于安史之乱部分的节选。阅读材料,指出这两种体例的区别,并说明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安禄山……少孤,随母在突厥中……二十年,张守畦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守畦欲棒杀之,大呼日:“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守畦壮其言而释之。……以骁勇闻,遂养为子。……二十八年,为平卢兵马使。性巧黠,人多誉之。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厚赂往来者,乞为好言,玄宗益信响之。……十一月,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
——《新唐书·安禄山列传》
春,正月,苏昆王子悉诺逻去吐蕃来降。二月……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入朝,道得风疾,遂留京师,家居不出。三月,辛巳,命给事中裴士淹宣慰河北。癸巳,以苏昆王子悉诺逻为怀义王,赐姓名李忠信。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地方上的行政和司法机关是合一的,对其审判权限的规定并不严格。到唐代,明确规定县只能决断杖以下的刑罚,州只能决断徒以下的刑罚,中央司法部门只能决断流刑以下的刑罚,宰相有决断流刑的权力,但必须复奏。死刑决定权则一律控制在皇帝手中。自宋代起,审和判分离,县和州对重罪犯只有初审权和拟判权,而无判决审定权,终审判决统归中央,经中央批准,州县方能执行判决。中国封建社会在司法工作上表现为重刑轻民。一般民事纠纷被称为“户婚细事”,往往只由族长和乡、里进行调处解决。但唐代州县的户曹的职任中,便包括有处理民事诉讼的内容,这是将刑事和民事案件分别管辖处理的最初步骤。至南宋时期,对民事案件的审判便单独成为一个体系,即州县负责审判,而最终的裁决权归属于户部,在户部左曹分置三案以分工管理。这种民事案件审判体系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7.根据材料,概括唐宋时期司法行政制度发展的表现。(7分)
1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司法行政制度发展的原因及影响。(8分)
人民币加入SDR,激起了人们对货币国际化的思考和讨论,其实货币国际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度,人们在国际贸易等国际经济活动中不仅可以直接用黄金进行交易,也可以用大家普遍认可的货币来进行交易。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显然,如果各国持有黄金并用于国际结算,不仅要支付黄金的保管费用,而且还要支付较高的结算成本,但是,如果各国在伦敦开设英镑账户并通过伦敦银行进行国际结算,不仅可以得到利息收益,而且只需要支付较低的结算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的主权货币英镑便成为了国际货币。
——张子宇《英镑、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历程》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的货币使命终结。……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
——朱丰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13.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和美元在走向国际化的路径中存在的异同。(10分)
14.据材料二,指出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形态和汇率机制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6分)
1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4分)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是什么。(5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