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权威预测卷 语文 (湖北卷)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狡黠 躁热 腾云驾雾 家徒四壁

B荣赝 挑衅 明修栈道 不落巢臼

C吞噬 噱头 身体厉行 细枝末节

D津梁 皈依 燃眉之急 破镜重圆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躁”应为“燥”;B项“赝”应为“膺”;C项“厉”应为“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关爱“空巢老人”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的职责,更是子女______的义务。鉴于“空巢老人”独立生活的实际,当地村镇和城市社区,要从环境关爱着眼,组建专业化“空巢老人”公寓,对老人社区化集中______。所需经费采取政府、社会、子女多渠道筹集,也可将原来住房作价或出租______资金用于日常养老开销。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护理,还能给子女______出精力用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

A无可厚非 培养 质换 挪

B责无旁贷 赡养 置换 腾

C毋庸置疑 抚养 交换 拿

D无可非议 扶养 调换 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一空应填责无旁贷。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第二空应填赡养。培养指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赡养:对老人供给生活所需。抚养:养活,往往是长辈养活小辈。扶养: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三空应填置换,据前面有“作价或出租”词语可以看出。

第四空应填“腾”,其它不当。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押解 疥疮 借水行舟 揭竿而起

B谜团 弭谤 思维敏捷 弥天大谎

C鸟喙 惠顾 晦涩难懂 污言秽语

D淀粉 破绽 川滇公路 颠沛流离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都读huì;A项“揭”读jiē,其余都读jèi;B项“谜”“弥”读mí,“弭”读 mǐ,“敏”读mǐn;D项“淀”读diàn,“绽”读zhàn,“滇”“颠”读diān。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巴金《家》中的觉新是一个具有着双重性格的人,时时处在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中,他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B《凤凰涅粲》是《女神》中最优秀的一首诗,诗歌借凤凰与群鸟共同采集香木自焚重生的传说,象征了中国的毁灭和新中国的诞生。

C贾宝玉鄙视功名利禄,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他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逆子贰臣”。

D《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好不容易捕到的马林鱼在返航中被鲨鱼啃光,鱼虽未保住,但他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可谓是“悲情英雄”。

正确答案

B

解析

“借凤凰与群鸟共同采集香木自焚重生的传说”错,群鸟在诗中是与风凰对立的反面形象。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许多娱乐界人士为摸不清受众口味而颇费脑筋时,上海市的一些歌厅却以它通俗的风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B对包括日本在内的曾经侵略过中国的国家政府来说,能否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中国崛起,不仅是一个自我心理调适过程,也是作为考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

C从荷兰引进版权,经过精心加工改造之后,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制作的“中国好声音”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觉、听觉享受,目前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D2012年7月9日,新任北师大校长董奇在北京师范大学全校干部教师大会上指出,要办好高等教育,大学必须以围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中心开展工作。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B项照应不当,“是否”与“标准”是两面与一面的关系。D项句式杂糅,“……为中心”与“围绕……开展工作”杂糅。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3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12.阅读下列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不超过15字。

  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继三峡工程之后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截止2012年10月,湖北共有18万移民完成了“移民大迁徙”。移民陆续从祖辈栖息的故土迁到了武汉、荆州、黄冈等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和过去生活的对比,移民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和周围原来的老居民相处也十分融洽,各方面也都很满意。

正确答案

南水北调,移民异地生根。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屈原《离骚》)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5)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正确答案

(1)相逢何必曾相识

(2)哀民生之多艰

(3)猿猱欲度愁攀援

(4)分明怨恨曲中论

(5)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调查数据,拟写两条建议。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每一条在20字内。

  休闲娱乐(除上班上学、做饭吃饭、睡觉之外)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休闲娱乐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2012年3月7日发布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受访者,受工作压力影响,日均休闲时间不超过3小时;其中8%的受访者忙碌不堪休闲时间为零,日均休闲5小时以上占比不到7%。从数据结果看,不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人、即使幸福感受不同,中国人最爱的休闲活动都是上网和看电视,且分布稳定。

正确答案

(1)减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区分工作休息时间。

(2)休闲方式要多样化。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冬之丢失
  王蒙

  ①这是一个失去了冬意的冬天。这两种性格和姿态全然不同的冬季的距离,对于三叉戟和波音707来说不过是两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以前,我们还在北京,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就在广西了。冬天依旧而面目全非,伴随着惊喜的,不是还有点迷惑、有点慌乱么?
  ②离开南宁已经有二十天了,南国的一月给我们的冲击却依旧在我的心田里引起许多余震。那究竟是一种什么声音呢?嗡嗡的,像是觅着花蜜的成群的小蜜蜂,像是奔跑着、追逐着、喧闹着的孩子们,像是远方传来的飞机、汽车和拖拉机的马达在齐声欢唱。在广西南宁度过的三个星期里,日日夜夜似乎都有这样一种声响在吸引着我、逗弄着我。而且,这弥漫着的,暂时还是含蓄和羞怯的,却又蕴含着无限活力的声音是与南宁的绿树与阳光同在的。挺拔中透露着潇洒与妩媚的桄榔,热烈中显现出朴质与尊严的芭蕉,自由的蒲葵,高贵的木菠萝,娴雅的荔枝、龙眼,个子虽大却给人以轻灵俊逸之感的小叶桉,还有执著的扁桃,洁身自好的枇杷,不愿惹人注目的丹桂,像诗一样多情,又像诗一样谦逊的木棉和红豆--相思树,当这么多脾气与外貌各不相同的树木参差和睦地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有感于同一个冬日也不减辉煌的太阳,它们能不交流吗?它们能不调笑吗?它们能不发出那神秘的、富有召唤力的嗡嗡声吗?
  ③而它正盛开着红花。羊蹄脚,多么富有泥土气息的名字!因为你的树叶是两瓣的,像羊蹄。一听到名字我就想起新疆来了,哈萨克牧人的小毡房,山坡上的草场,山顶的云杉和山涧里的清水,都是些羊蹄踩过来又踏过去的地方。以你命名的树木把血红的花朵撒落在南宁人民公园的湖波上,双双对对的游人蹬着水上自行车在红花和绿水里穿来穿去。这一天是一九八二年新年,天气太好了,我脱掉了从北京穿来的太多的衣裳,迟疑了一阵子,又终于脱掉了我认为即使到了广西也不应该脱掉的线背心--只为了更好地靠近一下温暖的太阳。
  ④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南宁使我不时忘记了现在正是冬天。也许就在这同一时刻,天山脚下正飞旋着特大的风雪?北京的青年正簇拥着走进滑冰场的大门?而这里,满街是绿树,是柑橘和香蕉,是水灵灵的硕大的蔬菜,是零售的为去掉涩味而用含盐水浸泡着的菠萝块。满街上的行人又有谁在意这是不是冬天呢?
  ⑤不是冬天!那树叶和白云对我说。永是春天!那池水和游人对我说。农贸市场的“山珍”和“海味”--木耳、冬菇、冬笋、锦鸡、穿山甲、鱼、虾、蟹,以及人们身上的和百货店货架上的每一件新花色、新样式的衣服,不论是尼龙绸还是南宁特产的麻涤制品,都在应和着这绿色的欢呼。我开始听得懂南宁冬天的嗡嗡声的含义了,这是永恒的春天对生活、对人的召唤。谁听到这召唤,就会血流加速,就会心潮起伏,就会浮想联翩,就会跃跃欲试,渴望着高歌、呐喊,用辛勤劳作唤醒每一块石头和每一寸土地。爱,献身,战斗,再也不能迟疑、等待……
   ⑥这篇小文的题目原本是《冬》。我是从冬天,从风中狂舞的雪开始写的,我想写一写我们祖国的美好而又多样的冬天。写着写着,我迷路了,我走失了,我不知不觉之间把冬天给弄丢了,笔底下走出来的不是冬天,而是春天。请广西和南宁,羊蹄脚和棕榈科植物,请织布机的太响的闹嚷和金红灿灿的橘、橙代我作个检讨吧,是你们把我的冬天拐走了,你们把我搞乱了,使我困惑了。我时时用朔方原野上的风,用难以逾越的冰山,用呼呼叫的炉火和铜铃叮咚响的马拉雪橇提醒我自己,但我终于忘记了冬天,分不清冬天和春天的差别了。
  ⑦反正这都是属于你和属于我的祖国。北方和南方,雪白的冬天和碧绿的春天一样的冬天以及所有的季节,所有的地方,所有的生活,反正我要为你而歌唱。
  1982年2月(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开头的“这是一个失去了冬意的冬天”一句,在结构上既设置了悬念,又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还很自然地将读者带入了下文所写的南国。

B. 作者在文中说“离开南宁已经有二十天了,南国的一月给我们的冲击却依旧在我的心田里引起许多余震”,这是因为南宁的冬天给自己的印象是很差的。

C.作者在广西脱掉了从北京穿来的太多衣裳时,表现是迟疑的,但最后还是脱掉了自己认为即使到了广西也不应该脱掉的线背心,其原因是怕自己与众不同。

D.从全文看来,作者对广西南宁“冬天的嗡嗡声”,开始是非常厌恶烦躁的,但随着对南宁冬天感受的深入,作者对它的感情慢慢地由此前的烦躁变为了喜爱。

E.作者说不管北方和南方,不管什么样的季节,反正这都是属于你和我的祖国,因此都要深情地歌唱,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和讴歌当时时代的感情。

(2)文中“我开始听得懂南宁冬天的嗡嗡声的含义了”一句中“嗡嗡声”有什么内涵?试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3)文中第③自然段中写羊蹄脚运用了第二人称,请谈谈这样运用的好处?

(4)作者说本文是从冬天写起的,而且时时以风、冰山、炉火、雪橇等提醒自己,但还是忘记了冬天,分不清冬天和春天的差别了,这不矛盾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正确答案

(1)A、E

(2)既指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春天之声,也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活之声,同时指人们的生活慢慢变好的心之声。

(3)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切语,有一种亲切感;②更好地抒发了对广西南宁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欣喜。

(4)这不矛盾。作者不是真的忘记了季节。这从文中以风、冰山、炉火、雪橇等提醒自己可以看出,但又忘记冬天,分不清冬天和春天的差别,一是南国冬天没有冬意,而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一片自然之美;二是被社会物产丰富、人们生活正呈现蒸蒸日上的情形所感动。作者所写的春天寄寓着希望,时代呼唤着人们去努力、奋斗。

解析

(1)B项“印象差”有误,由文中“吸引着我、逗弄着我”可以看出。C项“怕自己与众不同”错。D项“由烦躁变为了喜爱”错,开头的心情没有“烦躁”,作者的感情一直是愉悦的。

(2)(3)(4)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14.下面是2012年12月15日我国南北地区的天气预报,请你设计一段串连词,将南北地区的天气预报情况串连起来,要求衔接自然。

  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今明两天,我国新疆、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东南部、河北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风力达6-7级。

  南方地区:受台湾海峡暖气流影响,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空气湿润,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阳光明媚,利于人们出行。

正确答案

北国雨雪纷纷,寒冷不已,我国南方地区此时却呈现出睛空一片的好天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南方地区明媚的阳光。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声音,挂在嘴上/不如记在心上/它不一定/能使你的前程灯火般辉煌/但一定会/给你一份厚厚的人生重礼。

阅读以上文字,联系自身生活,以“常有一种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声音无处不在。声音既可指自然界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书声、鼓励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也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重点叙写“声音”,但“常有”限制了这种声音是经常回响在耳边的。你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议论抒情,感情要真实;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首先要确立你的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能够鲜明的亮出你的观点,论述某种“声音”在你人生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切忌空发议论。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3分

8.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选自《颜氏家训·治家篇》)

正确答案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解析

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全球化与中国学术

    俞可平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但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和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和学术现象,正在重塑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学术研究,改变我们的思维所赖以参照的坐标系,要求我们同时具有民族性和全球性的双向思维。

  长期以来,建立在领土疆界之上的民族国家一直是我们进行想像和分析的基本依托和主要坐标,全球化的进程正在无情地撼动民族国家的传统疆域。毫无疑问,在可见的将来,民族国家仍将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仍将是基本的政治身份标识。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受到全球化的严重挑战。全球化是一种穿越国界的过程,全球性是人类对民族性的一种超越。

  因此,在文化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我们必须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既使文化建设和学术研究扎根于我国特殊的土壤中,同时又不背离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和普遍原理。但是,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具有超越国家的普遍性原理,离开这些原理,就无所谓科学。我们的学术研究应当在立足中国的基础上走向国际化,应当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成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全世界的学者都认识到,中国的学术智慧是全人类学术智慧的重要内容。
      全球化要求我们特别重视前瞻性思维和理论创新。习惯于背逆性思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言必称三王,行必提尧舜,理想的时代必定在古代。即使欲对传统有所突破,也要“托古改制”。带着沉重的怀古情结来观察和评判现实,一看到或听到新的观点和理论,往往不是冷静的分析,而是根据既定的标准进行指摘和抵触,这是我们的传统思维定式。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延伸,是对传统的超越,无情地摧毁了过去的各种理想模式。在全球化时代,过去的和现存的每一种社会生活模式都暴露出其固有的缺点。它迫使人们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把理想模式建立在未来,而不再是过去。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于学术研究而言,理论的创新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创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文化进步的动力。

 全球化要求我们在进行纵向思维的同时,特别重视横向的比较思维。纵向思维使我们能够学习历史的经验,但片面的纵向思维容易把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历史经验中,总是拿自己过去的经验与现实进行比较,觉得自己现在是如何之好或如何之坏,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对现实的虚假满足或极度憎恶,不是夜郎自大,就是自暴自弃。前者使人看不到自己与别人事实上存在的差距,后者则使人看不到自己身上具有的优势和长处。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跨国性,它迫使人们更多地进行横向的思维,即跳出自己狭隘的历史经验,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的经验加以比较,虚心向其他先进者学习,扬己之长,避己之短。

  全球化正在摧毁目的论和宿命论的现实基础,要求我们进行过程性的思维。一切宗教和神学的哲学基础都是目的论和宿命论,它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假定一切事物、一切行动都有其终极目的,人们无法超越预先设定的最终目的。全球化使得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不能再闭关自守,而必须对外部世界开放,否则就是自取灭亡。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个过程。它迫使民族国家不断地对自己的制度和价值进行创新,使改革和创新也变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总之,全球化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生活,正在改变着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全球化将现代文明提升为全球性的抽象,而不管这种文明源于东方还是西方。我们正在全力振兴中华文化,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复兴。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迎接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更加积极地进行文化创新,更加充分地吸取人类文明一切合理的成果。这是推动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创造性地向前发展,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本土优势和民族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
      (节选自《文汇报》,内容略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全球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化不仅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还表现一种政治现象,也为一种文化和学术现象。

B. 全球化正在改变我们以往思维的参照坐标系,重塑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学术研究。

C. 全球化是有些民族的国家行为,它使本国民族性穿越国界,是人类对民族性的超越。

D. 全球化不管文明是源于东方还是西方,而是要将现代文明提升为全球性的抽象。

(2)对“全球化要求具有的思维”的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全球化要求我们同时具有民族性和全球性的双向思维,它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生活。

B. 全球化迫使人们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把理想模式建立在未来,而不再是过去。在此

基础上,并进行理论创新。

C.全球化要求我们既纵向思维,又用横向思维,跳出自己狭隘的历史经验,将自己的经

验与别人的经验加以比较。

D. 全球化要求我们进行过程性的思维,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假定一切事物、一切行动都有其终极目的,然后再超越它。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族国家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基本的政治身份标识。这在任何

时候都是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

B. 片面的纵向思维易把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历史经验中,总是拿过去的经验与现实作比,

容易走向极端,故要进行横向性思维。

C. 我们的传统思维定式是习惯于背逆性思维,总是认为理想的时代必定在古代,欲对

传统有所突破,也要“托古改制”。

D. 主动迎接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更积极地进行文化创新,更充分地吸取人类文

明一切合理的成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

正确答案

(1)C

(2)D

(3)A

解析

(1)不仅是某些民族国家,而是世界性的范围。

(2)这是目的论和宿命论的看法,不是全球化要求的“过程性的思维”。

(3)“在任何时候”错,原文中有“在可见的将来”一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8分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鍊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鍊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鍊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鍊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鍊曰:“锦衣卫经历沈鍊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鍊时时搤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帝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
  先是,总督许论常杀良民冒功,鍊贻书诮让。后嵩党杨顺为总督。会俺答入寇,破应州四十余堡,惧罪,欲上首功自解,纵吏士遮杀避兵人,逾论。鍊遗书责之加切,又作文祭死事者,词多刺顺。顺大怒,走私人白世蕃,言鍊结死士击剑习射,意叵测。世蕃以属巡按御史李凤毛。凤毛谬谢曰:“有之,已阴散其党矣。”既而代凤毛者路楷,亦嵩党也。会蔚州妖人阎浩等素以白莲教惑众,官军捕获之,词所连及甚众。窜鍊名其中,诬浩等师事鍊,听其指挥,具狱上。嵩父子大喜。前总督论适长兵部,竟覆如其奏。斩鍊宣府市,戍子襄极边。

  时三十六年九月也。顺曰:“严公薄我赏,意岂未惬乎?”取鍊子衮、褒杖杀之,更移檄逮襄。襄至,掠讯方急,会顺、楷以他事逮,乃免。

  (选自《明史·沈錬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致书乞贡,多嫚语 嫚:轻慢

B. 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 论:判罪

C. 顺大怒,走私人白世蕃 白:禀告

D. 有之,已阴散其党矣 阴:暗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体现沈鍊为人刚直、触犯权贵的一项是(     )

①世蕃以酒虐客,鍊心不平,辄为反之

②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

③帝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

④破应州四十余堡,惧罪,欲上首功自解

⑤顺言鍊结死士击剑习射,意叵测

⑥鍊遗书责之加切,又作文祭死事者,词多刺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錬为人刚强正直,疾恶如仇,可是很狂傲; 锦衣帅陆炳虽然与严嵩父子关系交好,但他很善待沈錬,这样沈錬也就多次与严家人一同饮酒。

B.沈錬有主见,不附和。俺答进犯京城,投信要求贡物,皇上要朝廷大臣广泛议论,朝廷大臣除赵贞吉外都同意,但沈錬仍然坚持赞同赵贞吉。

C.沈諌敢于抨击恶势力。总督许论杀良民冒充功劳,沈諌送书信去责问;后杨顺为总督,情形虽有好转,但因他与严嵩的关系,沈諌也责备他。

D.沈諌清白做人,与白莲教没有联系。但当阎浩等人以白莲教迷惑众人被捕后,路楷就诬告他们是以沈錬为师,听从沈錬指挥,并备文定案上呈。

(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

2)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

3)惧罪,欲上首功自解,纵吏士遮杀避兵人,逾论。

正确答案

(1)B

(2)A

(3)C

(4)1)而做错事担心获罪的人,更是用车子装载金子贿赂严嵩,贿赂一天比一天重。2)人们都窥伺严嵩的爱好与厌恶,却不知道朝廷的恩德权威。3)杨顺怕获罪,想上报斩敌之功自求解脱,就纵容总政拦截杀害躲避兵祸的人,比许论更残酷。

解析

(1)论:弹劾

(2)③所述对象是皇帝,本句写皇帝不满沈鍊请求将严嵩等人都罢除贬斥,用来告谢天下的做法,就处罚他的事情。④句所述对象前半句是俺答,写俺答侵犯之事;后半句写杨顺自保之事,与沈鍊无关。⑤句杨顺诬陷沈鍊的事情,只是间接体现沈鍊为人刚直,触犯权贵。

(3)“情形稍有好转”错,沈諌责备他不是因杨顺与严嵩之间的关系,而是杨顺“纵吏士遮杀避兵人,逾论”

(4)1)关键词:失事、辇、日;2)关键词:伺、而、之;3)关键词:上、纵、逾。

  参考译文:

  沈錬为人刚强正直,疾恶如仇,可是很狂傲。每次饮酒就箕踞狂笑傲视,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待他。陆炳与严嵩父子交情很深,所以沈錬也数次与严世蕃饮酒。严世蕃用酒来虐待客人,沈錬心怀不平,就反对他,严世蕃害怕不敢计较。

  恰逢俺答进犯京城,投信要求贡物,多有失礼言语,让朝廷大臣广泛议论,司业赵贞吉请求不要允许。朝廷大臣无人敢赞同赵贞吉,只有沈錬独自赞同。史部尚书夏邦谟说:“你是什么官?”沈錬答道:“锦衣卫经历沈錬。大臣不说,所以小吏发言。”于是停止议论。

  严嵩显贵受宠幸,执掌大权,边防大臣争着贿赂。而做错事担心获罪的人,更是用车子装载金子贿赂严嵩,贿赂一天比一天重。沈錬时时叹息。一日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饮到一半时提及严嵩,就慷慨激昂地痛骂严嵩,泪流满面。于是上疏说:“现在大学士严嵩,贪婪的本性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卑鄙的内心顽如铁石。人们都窥伺严嵩的爱好与厌恶,却不知道朝廷的恩德权威,这还能忍住不说吗?”趁机一并弹劾夏邦谟谄谀黩货的情形。请求将他们都罢除贬斥,来告谢天下。皇帝大怒,重打沈諌数十下,贬到保安垦田。

  这之前,总督许论常杀良民冒充功劳,沈諌送书信责问。后来严嵩同党杨顺为总督。恰逢俺答侵犯,攻破应州四十余堡垒,杨顺怕获罪,想上报斩敌之功自求解脱,就纵容总政拦截杀害躲避兵祸的人,比许论更残酷。沈諌送书信严加责备,又作文章祭祀死难者,言词多讽刺杨顺。杨顺大怒,派亲信告诉严世蕃,说沈諌结交敢死之士击剑练箭,意图不可测。严世蕃嘱托巡按御史李凤毛。李凤毛假意推辞说:“有这回事,已经暗自解散他的同党。”不久,取代李凤毛任职的路楷,也是严嵩同党。恰逢蔚州妖人阎浩等人素来以白莲教迷惑众人,官兵捕获了他们,言词连及了很多人。将沈諌名字写在里面,诬告阎浩等人以沈錬为师,听从他的指挥,备文定案上呈。严嵩父子大喜。前总督许论正掌管兵部,竟然核覆按所奏治罪。于宣府刑场斩杀沈錬,流放儿子沈襄到极其边远的地方。

  当时是三十六年九月。杨顺说:“严公赏赐给我的很少,难道还不满意吗?”于是拘捕沈鋉的儿子沈衮、沈褒,杖杀了他们,又发檄文逮捕沈襄。沈襄被捕到后,正急着拷打审讯,恰逢杨顺、路楷因别的事被逮捕,沈襄才得以免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广武原
      张祜
  广武原西北,华夷此浩然。
  地盘山入海,河绕国连天。
  远树千门色,高樯万里船。
  乡心日云暮,犹在楚城边。

(1)从全诗来看,首联起到了什么作用?试分析。 

(2)本诗的颔联很有特色,请从艺术技巧方面进行赏析。

正确答案

(1)总领作用。首联写作者登上广武原,自西北向东北方向眺望。后面二、三联则是眺望的内容,因此首联领起二、三联。

(2) “远树”与“高樯”;“千门色”与“万里船”各自相对,这一联从字面上看,似从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中化出,但因取视点不同,而境界更为雄浑阔大。其中在视觉形象、色彩对比、动静映衬上,可谓相映成趣。(或从修辞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赏析)

解析

略。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