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世纪里, 成功与失败共存,幸福与痛苦相伴,荣耀与耻辱同在。可以这样说, 20世纪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世纪。有学者进行了如下总结:
悖论之一: 殖民主义——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悖论之二: 水火相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悖论之三: 科技进步——幸福与灾难的双刃剑
39.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正确答案
参考1:观点:20世纪殖民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但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殖民地人民拿起殖民者手中的武器,赢得独立,走上富强之路。
论述:20世纪初,凭着军事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优势,西方殖民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西方对殖民地的侵略同时也产生它当初无法预料的适得其反的后果。一方面,西方的殖民侵略客观上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侵略也进一步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从沉睡中惊醒,他们有选择地吸收某些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以便更有效地抵抗西方的入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兴起了巨大的民族解放斗争风暴,殖民地纷纷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上的瓦解。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新兴独立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格局,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小结:殖民主义一方面推动欧洲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发展,进而又带来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参考2:观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截然相对的性质决定了它们长期势不两立;但在发展过程中,两种制度又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发展。
论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资本主义列强曾纠集武装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疯狂的进攻,妄图把苏俄扼杀于襁褓之中。二战前夕的慕尼黑阴谋,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以牺牲小国弱国利益来换取对德的和平幻想,并企图祸水东引,诱导德国进攻苏联。二战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进而逐渐形成美苏的两极对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水火不容的西方资本主义与世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首次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协同作战,并最终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经济发展方面,当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横扫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时,处于混乱、恐慌甚至绝望中的西方发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竟然完全免疫。西方国家纷纷检讨自己,学习苏联, 加大国家对经济宏观控的力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逐渐正确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小结:20世纪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既有斗争又有合作和学习、借鉴。在现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参考3:观点:20世纪,第二次和第三次科学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等。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的增长和扩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问题;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使人口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从而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许多问题;还有核武器问题、基因技术问题等。
小结: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是20世纪人类身处其中的一个怪圈。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发展造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阐释评价能力。材料的形式独特,但也指向明确:标点符号前是讨论的问题,之后是观点;结合上述问题联系所学知识选择或者另立观点并进行评价。
考查方向
考查历史人文素养;殖民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科技革命
解题思路
先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知识便于有把握回答的观点,再明确该观点的视角,选择有关历史事实简明、史论结合回答。
易错点
观点不鲜明,不能史论结合回答
教师点评
该题属于开发性试题,不光考查知识能力,还考查历史学科和人文素养。试题难度并不大,和教材的观点也一致。
单项选择题
24.2015年,在江西南昌发掘的海昏侯墓不仅是首次发现的各项要素齐备的西汉列侯墓园,而且还有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对于西汉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以下出土文物和结论之间相符的是( )
25.“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
26.早在唐末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的诏令中就明文规定,“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作坊所生产的纸张、雕版印刷品(如日历等)也成为民间市场上的比较常见的商品,这种情况在唐代及其以前是很少见于记载。这说明( )
27.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梁启超认为:“自由者,奴隶之对待(对立)也。……辱莫大于心奴,而身奴为末矣……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这说明两者( )
28.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说:“取六经义理制度微言大义,一一证以近事新理以发明之,然后孔子垂法万世、范围六合之真乃见。”而其老师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则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两者的共同目的是( )
29.数据分析对于历史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清两国士兵体格比较表。据此可推知( )
30.费正清在评价毛泽东的一篇报告时说:“此文有令人信服的总结。……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要求在政治领域扩大地方的权力和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性,以利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他提出减少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对重工业过多的优先权。他认为一味重视重工业会拆自己的台。”以下对于毛泽东这一报告的说法正确的( )
31.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新中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盘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这次会议( )
32.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 “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
33.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在美国,多数虽然经常流露出暴君的嗜好和脾气,但还没有施行暴政的最完备手段。……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这反映出美国( )
34.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巴黎公社被看作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列宁不断向巴黎公社求教,这个存在72天的革命政权及其措施成了苏维埃政权效法的榜样。因此,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是( )
35.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片中“出土五铢钱数量甚多,多达200万枚”可知当时社会经济发达,生活相对富足,B项说法符合题意;ACD 项中的文物则不能反映出结论,所以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表中的信息“285金饼”、“孔子画像的屏风”、“青铜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易错点
对材料没有把握,容易错选D项。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正统”是在西汉时期确立,所以A项说法错误;与此时文化相对应的是地主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所以B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旨在考查分析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片中的“儒家正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易错点
不认真分析图表,易错选A项说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可以判断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与市场发生联系,这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十分活跃,C项说法正确;诏令并未提及赋税问题,不能说明官府赋税来源多样化,A项错误;BD项说法材料未体现,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诏令规定”、“商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做出答案。
易错点
不能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可能错选A项说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可知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孔子所言未必正确,普通人言论也有可取之处;“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说明对于自由的期望先从摆脱内心束缚开始。因此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对权威的否定。故D项说法正确;自由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排除;B项反映了梁启超的观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C项反映了王阳明的观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旨在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判断,采取排除法即可。
易错点
A项说法具有迷惑性。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则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可知康有为则是为了给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可以判断出C项说法正确;AD 项说法材料为体现,可以排除;B项说法错误,因为康有为进行改革的目的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顺乎世界之潮流”,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中相关信息“康有为”、“改革”、“先师”,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易错点
B项说法迷惑性较大。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肺活量、握力和呼吸缩长差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出日军比清军好,说明军事训练上日军优于清军,因此可以判断出日军相比较而言更重视军队建设,B项说法正确;根据图表中两者“年龄、身长、胸围”可知清军的客观条件比日军好,A项可以排除;C项说法材料未体现,可以排除;D项表述错误,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旨在考查分析图表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图表信息,采取排除法解题。
易错点
A项说法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要求在政治领域扩大地方的权力和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性,以利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需求与生产力不能适应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是三大改造完成、B项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项是邓小平理论,均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更多自主权”、“减少重工业的优先权”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进行分析。
易错点
D项说法容易错选。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亚非会议,其中“求同存异”的原则,就是公共美德。万隆会议的结果是让更多的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是日内瓦会议的内容,可以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D想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影响,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自由和平”“公共美德”等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不仔细阅读分析材料,易错选A项。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民主思想,是法治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C项是卢梭的观点,可以排除;D项是文艺复兴的本质,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罗马人的法律,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等关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C项说法具有迷惑性。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为了避免出现专制实行的是联邦制,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因为多数与中央政府相对的就是各个州,所以C项说法正确;AB 说法错在“暴政”,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D项材料中未体现,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旨在考查分析材料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多数”、“中央政府”、“未增加特权”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不仔细分析材料,容易错选D项说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这个存在72天的革命政权及其措施成了苏维埃政权效法的榜样”可知巴黎公社的机构设置成为俄国苏维埃仿效的内容,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是巴黎公社的措施,但苏维埃正确成立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企业采取直接接管,可以排除;BD项说法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巴黎公社”、“二月革命后”、“效法的榜样”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采取排除法。
易错点
A项说法迷惑性较大。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国际分工、国际协调机制等必要条件和市场化的体制转型等必要充分条件,因此D项正确;材料意思是经济体制的某些变化是经济全球化实现的前提,故B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技术因素是重要条件但不是最重要原因,最重要原因是体制转型,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部分国家的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倒置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国际分工”、“必要条件”、“制度层面”、“基础因素”、“充分条件”等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即可。
易错点
C项说法具有迷惑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王朝就有了“君权神授”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依照这个理论,中国古代君王建立起以宗法制度为纽带的分封制度……从西汉至清代的各朝帝王,都没有摒弃分封诸侯、屏护中央、面南为天下共主的传统观念。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张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用“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它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二 荷兰政治思想家雨果·格劳秀斯(1583-1645)认为,国家间的交往不应以强力作为基础,而应以各国都接受的国际法为基础,国际法的准则应该是正义和公理。1625年,格劳秀斯发表《战争与和平法》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逐步为各国统治者所接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结束国际争端和国际战争的先例。在欧洲确立了常驻代表机关制度。……造就了一个“具有固定领土、中央行政组织和合法使用垄断武力的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18世纪,西方各国都建立起单独的外交机构。1708年,英国通过了《外交优惠法案》,提出了外交官执行公务时不得加以阻碍的条文。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
——摘编自《西方近代外交体制形成》
材料三 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36.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体制和欧洲近代外交体制各有什么特点。
37.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中国外交体制发生的主要变化。
38.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外交体制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文武并用,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厚往薄来,形成朝贡体制,确立君臣关系;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
欧洲: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遵循国际法的准则;确立了常驻外国使节制度;设立专门的外交领导机构;外交规范化、法制化。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能力。先从材料一归纳出要点,“‘君权神授’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华夷观念”;“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再依次材料一要点归纳材料二要点:“以各国都接受的国际法为基础,国际法的准则应该是正义和公理”;“在欧洲确立了常驻代表机关制度”;“……18世纪,西方各国都建立起单独的外交机构”;规范化、法制化:“1708年,英国通过了《外交优惠法案》,提出了外交官执行公务时不得加以阻碍的条文。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结合所学进行完善。
考查方向
中外关系:古代朝贡外交、外交近代化
解题思路
先对两则材料划分层次,分别归纳各层核心信息;再结合所学对语句进行简化精炼。
易错点
不能对材料进行分层归纳。
教师点评
关键是对材料的分层归纳。
正确答案
变化: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从被动到主动,逐步改变了外交态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改善中国国际环境。
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接受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有识之士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始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处境。注意辩证分析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评价能力。“变化”要提取材料各层关键词句。“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总理衙门设立是“被动应对”,“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评价”回答结合信息:“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列强的侵略和外交的变化
解题思路
对材料信息进行要点归纳,再结合所学完整回答。
易错点
不能结合时代背景全面分析评价。
教师点评
对材料信息的提炼概括是回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正确答案
弱国无外交,要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阐释评价能力。结合三则材料和问题,明确本题的主题线索:近代外交体制与国家地位变化,从对中国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不同角度全面分析。
考查方向
中国外交的变化、外交近代化的评价。
解题思路
对材料的主题准确把握,结合前两问进归纳升华。
易错点
脱离题目、无病呻吟。
教师点评
“认识"要以题目主题为依托。
选作题
4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官……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
清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买卖的放开,将人口与土地绑缚在一起已经显得没有意义了。……土地集中已达无可复加的地步。……“以田为经,以丁为纬”征收赋役会影响政府收入。因为“丁额无定,丁银难征”造成不少的钱粮亏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董之燧提出“确查各县地亩若干,统计地丁、人丁之银数若干,按亩均派”。同年在广东先试行,并由此拉开了全国“摊丁入亩(地)”改革的序幕。……大规模开展是在雍正年间。……此后,“地丁合一”基本上成为了全国统一的赋税制度。
——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经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经济改革的意义。
4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1947年6月5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6月底7月初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月9日 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8月 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9月 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围绕“马歇尔计划”欧美国家产生的两对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矛盾发展产生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4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陶行知以实验推广“乡村教育”作为改造农村的出发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陶行知认识到在一个农业立国的泱泱大国里,农村的处境和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昌盛,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和发展前途。……并且他认为中国历来不重视乡村教育,即使办了少量的乡村学校也都走错了路。“他(旧式教育)教人离开乡下向城市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
从1926年开始,陶行知全身心地投入乡村教育改造运动中。他说:“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
“中国的师范教育多半设在城市里,对农村儿童的需要和疾苦不能理解和适应。”……因此,1927年3月初陶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初名为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除此之外,还办有试验民众学校、劳山中学、民众教育研究会、晓庄医院、晓庄剧社等。
……根据当时中国农村“多子多福”的传统旧观念。1931年,陶行知在《中华民族的出路与中国教育的出路》,提出要“创造五生世界”,即少生、好生、贵生、厚生和共生。
(1)根据材料概括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
(2)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在江南地区推行的乡村教育。
正确答案
(1)主要内容:明末农民战争,藩王王庄被抛荒或被农民所耕种;原有的赋税制度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2)意义:更名田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民心,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工商业的发展;不再以丁为征税对象,减少了民间户口隐匿,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同时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回答问题能力。第一问 归纳材料以下信息:“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康熙“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清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买卖的放开,将人口与土地绑缚在一起已经显得没有意义了”;“土地集中已达无可复加的地步。……‘以田为经,以丁为纬’征收赋役会影响政府收入。因为‘丁额无定,丁银难征’造成不少的钱粮亏空”。以上信息可得出:明末农民战争,藩王王庄被抛荒或被农民所耕种;原有的赋税制度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第二问,结合材料提到的背景,结合所学可知:农民得到土地,挑动其生产积极性,有利农业经济恢复发展和社会稳定;人身控制放松客观有利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人口增加;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考查方向
历史重大改革:清初经济改革、摊丁入亩、地丁银
解题思路
第一问答案从材料信息要点归纳得出;第二问要注意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易错点
概括不够全面准确。
教师点评
明确答题来源是关键。
正确答案
(1)矛盾: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
结果: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
(2)因素: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
影响: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第一问,提取材料信息得出。有关“矛盾”的信息:“6月底7月初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7月9日 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提炼归纳: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
有关“结果”信息:“1947年6月5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可见结果: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
第二问,要做到才来哦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回答。
“因素”回答,归纳材料信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分点归纳: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
”影响“即对国际局势有消极影响也有客观积极影响: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考查方向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二战后两极格局、美苏冷战、马歇尔计划
解题思路
第一问通过归纳材料信息得出;第二问要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
易错点
材料的信息提取不全面,基本知识掌握不熟练。
教师点评
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也扎实。
正确答案
(1)发展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批判旧式乡村教育,主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注重乡村师范教育,建立乡村师范学校;乡村教育与控制人口增长相结合。
(2)背景:民国初期,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农民贫困,乡村教育落后。评价:陶行知推行乡村教育以救国救民,具有进步性和爱国精神。其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发展。对当代的农村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能力。第一问,”农村的处境和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昌盛,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和发展前途“;”中国历来不重视乡村教育,即使办了少量的乡村学校也都走错了路“;”全身心地投入乡村教育改造运动中“;"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初名为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提出要“创造五生世界”,即少生、好生、贵生、厚生和共生。"从上述信息归纳:发展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批判旧式乡村教育,主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注重乡村师范教育,建立乡村师范学校;乡村教育与控制人口增长相结合。
”背景“结合时代回答:民国初期,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农民贫困,乡村教育落后。结合背景和材料”评价“:陶行知推行乡村教育以救国救民,具有进步性和爱国精神。其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发展。对当代的农村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考查方向
历史人物评说:近代中国教育、陶行知
解题思路
第一问答案从阅读提取概括材料信息来;第二问在阅读材料信息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易错点
不能准确全面提取材料信息;不能有效结合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
归纳概括阐释能力是一项重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