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光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
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光涕泣而去。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
(取材于《汉书·霍光传》)
9.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②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
13.文中两次出现“光谢曰”,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霍光“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4.《汉书》中说霍光“沉静详审”,请联系全文,概括霍光为废黜昌邑王做了哪些审慎周密的安排?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旋踵:畏避,退缩。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易错点
根据语境,“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理解为“今天的会议,不准畏避退缩不表态”。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虽:连词,即使;A项,而:连词,表承接;表修饰;B项,以:介词,把;连词,来;D项,乃:副词,竟然;表判断,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
易错点
对“而”表修饰和表承接的用法把握不准确。
正确答案
解析
D项,昌邑群臣因未尽到辅佐引导君王的职责,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翻译题一般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前,可有意识地去找该句的采分点,采分点一般为重要的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易错点
D项“陷”使动用法,使……陷入。
正确答案
①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罢了。②我过去的臣子跟我来做官有什么罪,而大将军要把他们全抓起来吗?
解析
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①句中,关键词“失色”译为“变了脸色”、“ 莫”译为“没人”。 ②句中关键词“故”译为“过去的”、“系”译为“抓起来”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易错点
本题中,重点词“莫”,“发言”,“但”,“官”,“尽”,“系”翻译时都应一一落实。
正确答案
第一次“谢”的原因是,因辜负先王遗愿,造成国家动乱,理当受到责难(1分);表明解救国危是自己职责所在,义不容辞(2分)。第二次“谢”的原因是,不能对昌邑王以死相报,表示歉意(1分);表明昌邑王被废黜是咎由自取,废帝的举措是不负社稷,理所应当。
解析
本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到“光谢曰”的位置,然后找到霍光说话的对象,结合上下文找到原因。文本中第一次出现“光谢曰”出现在第一段结尾部分,是霍光面对君臣说的:“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一共两句话,第一句承认自己群臣责难自己是应该的,第二句话是说自己辜负先王遗愿,造成国家动乱,同时表明解救国危是自己职责所在,义不容辞。第二次出现“光谢曰”在最后一段,说话的对象是昌邑王,“王行自绝于天”,表明昌邑王被废黜是咎由自取;“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表达自己的歉意;“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说明自己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社稷。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易错点
关键词语筛选不全面,遗落信息点。
正确答案
①与心腹密谋,部署行动计划;②慑服群臣,统一意见;③派人仔细看守昌邑王,防其自杀;④借太后之口废帝,名正言顺;⑤抓捕并杀掉昌邑群臣,以绝后患;⑥亲送昌邑王回昌邑府邸,以防不测。
解析
第一段写霍光“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与心腹密谋,部署行动计划;“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慑服群臣,统一意见;第二段,写霍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派人仔细看守昌邑王,防其自杀;第三段 “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写霍光借太后之口废帝,名正言顺;“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抓捕并杀掉昌邑群臣,以绝后患;“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亲送昌邑王回昌邑府邸,以防不测。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做好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明确题意:读透题目包含的信息和限制,如本题的“霍光”“沉静详审”“废黜昌邑王”,题干从三个角度和层次进行了限制和要求。(2)找准答题区间: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找到答题区间。(3)筛选信息,整合答案。
易错点
简单抄袭原文,语言啰嗦。
【参考译文】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元平元年,昭帝故世,没有后代。霍光接受皇太后的诏令,迎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是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即位后,行为淫乱。霍光又担忧又气愤,单独问亲近的老部下大司农田延年。田延年说:“将军是国家的栋梁,明白这个人不行,为什么不向皇太后建议,另选贤明的立为皇帝?”霍光说:“现在想这样,在古代有过这种例子么?”田延年说:“伊尹任殷朝的丞相,废掉了太甲而保全了王室,后世称道他忠心。将军如果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汉朝的伊尹了。”霍光就引荐田延年当了给事中,私下里跟车骑将军张安世考虑大计,于是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讨论。霍光说:“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要危害国家,怎么办?”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罢了。田延年走上前,离开席位手按剑柄,说:“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将军,把大汉的天下委任给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贤能,能够安定刘氏的江山。现在下边议论得像鼎水沸腾,国家将要倾覆,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如果使汉皇室断了祭祀,将军就是死了,又有什么脸在地下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不准畏避退缩不表态。诸位大臣有回答得晚的,我请求用剑把他杀了。”霍光自责说:“九卿指责霍光指责得对。天下动乱不安,霍光应该受到责难。”于是参加会议的都叩头,说:“天下百姓的命运在将军手里,只等大将军下令了。”
霍光立即跟众大臣一起见告皇太后,列举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种种罪状。皇太后就坐车驾临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各宫门不准放昌邑王的众臣子进入。昌邑王朝见太后回来,乘车想回温室,中黄门的宦者分别把持着门扇,昌邑王一进来,就把门关上,跟随昌邑王来的臣子不得进。昌邑王说:“干什么?”大将军霍光跪下说:“有皇太后的诏令,不准放入昌邑的众臣。”昌邑王说:“慢一点嘛,为什么竟弄得像这样吓人!”霍光命人把昌邑的臣子们全都赶出去,安置在金马门外面。车骑将军张安世带着羽林骑兵把二百多人绑起来,都交送廷尉关进了诏狱。命令过去做过昭帝侍中的内臣看好昌邑王。霍光下令左右:“仔细值班警卫,(以防昌邑王)突然发生意外自杀身亡,叫我对不起天下人,背上杀君的罪名。”昌邑王还不知道自己要被废黜了,对左右说:“我过去的臣子跟我来做官有什么罪,而大将军要把他们全抓起来吗?”一会儿,有皇太后的诏令召见昌邑王。昌邑王听到召见,心中着慌,就说:“我有什么罪要召见我啊!”皇太后身披珍珠短袄,盛妆坐在武帐中,几百名侍卫都拿着武器,排列在殿下。众大臣依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在殿前听诏。霍光与众大臣联名参奏昌邑王,尚书令宣读奏章。
皇太后下诏说:“同意。”霍光叫昌邑王起身下拜接受诏令,昌邑王说:“听说天子只要有诤臣七个,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天下。”霍光说:“皇太后已诏令废黜,哪来的天子!”当即抓住他的手,解脱他的玺和绶带,捧给皇太后,扶着昌邑王下殿,出金马门,众大臣跟着送行。昌邑王向西拜了一拜,说:“我很愚笨,担当不了汉朝的事。”起身上了天子乘舆的副车。大将军霍光护送他到昌邑王的府邸。霍光谢罪道:“王的行为自绝于天,臣等无能而胆怯,不能杀身以报恩德。微臣我宁肯对不起王,不敢对不起国家。希望王能自爱,我今后长时期内不能再侍奉您左右了。”霍光流泪哭泣着离开。昌邑群臣因未尽到辅佐引导君王的职责,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霍光把二百多人全杀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
材料二
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材料三
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
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两公始”。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结合自己40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二是重教兴学。在刘禹锡的带动下,连州文风迭起,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在唐代,广东共有48名进士,连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127名,连州就有43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三是关心少数民族。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莫徭歌》《蛮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三首诗,对徭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神勇大加称赞。
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至今,文慧桥、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文人的称呼与“流寓”有关的一项是( )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 )
6.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是( )
7. 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是( )
8. 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必须”有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
易错点
由材料一第二段中“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据此可知,“‘不得已’的客居他乡”只是“流寓”的一种,所以B项中“必须”有误。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东坡是苏轼被贬黄州时自耕之地。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入理解文中“流寓”这一概念的含义,然后分析所给四个选项,回忆四个选项具体含义,明确所指人物,再明确哪些内容与“流寓”有关,找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B项,“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东坡”是苏轼被贬黄州时自耕之地,与“流寓”有关。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无视”有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易错点
A项,由材料二第一段“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以及后文引用的韩愈、刘禹锡、苏轼等人的诗文可以看出,流寓的文士并不是“无视”环境的恶劣的。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放”的第三笔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书写方法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
易错点
不了解“方”的笔顺。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选自《诗经·氓》。是叙述语言,讲的是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氓送到对岸。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阅读原文,明确题干所说“诗人流寓经历”具体指什么样的经历,再分析选项所给诗句,明确各选项所给出诗句作者写作本诗时的经历,一一比对,就可以找出答案。
易错点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选自《诗经·氓》。是叙述语言,讲的是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氓送到对岸。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江山易姓”并非韩愈的政治抱负。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易错点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是说韩愈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重教兴学”是刘禹锡的主张,“养民安民”是柳宗元的主张,“奖劝农桑”是韩愈的主张。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三中涉及的三位历史人物,刘禹锡在连州,编医书、重教兴学、关心少数民族。柳宗元在柳州,“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韩愈在潮州,“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都没有涉及到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答案。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正确答案
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
解析
本题信息涉及三则材料,解答时可以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流寓”的原因、“流寓”地的环境特点、他们在“流寓”地的主张与作为、他们的作为给后人的影响等方面来总结。从“流寓”的原因来看,他们都是仕途不得意,或是触怒朝廷被贬,或是受排挤;从“流寓”地的环境看,都是蛮荒之地,僻远、荒凉、条件恶劣;从他们到“流寓”地的表现来看,他们都能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积极地帮助当地百姓,传播文化,政绩斐然,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当地百姓也对他们爱戴有加。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回答中提取概括要点,并善于总结陈述。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易错点
要么要点不全,要么要点重复。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17.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4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1)“寄”有“寄托情感”之意,古人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强烈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的诗句是“ ① , ② 。”
(2)“水”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常用来表达情感。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它来喻亡国之愁: ③ ? ④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它来感慨人生失意: ⑤ , ⑥ ;辛弃疾在《菩萨蛮》中用它来表达悲愤之情: ⑦ , ⑧ 。
正确答案
解析
D项,最后两句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根据理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易错点
尾联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抒发诗人别离杜甫以后备感孤寂、备觉友谊珍贵继而更加“相思”的情感。
正确答案
解析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与C项,都是用了设问的手法。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自然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从选项设置来看,是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判断。
易错点
“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自己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
正确答案
三四句借景抒情,诗人借萧瑟凄清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苦(2分);五六两句借事抒情,诗人借助“鲁酒”和“齐歌”排遣愁绪,但没有成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2分)。
解析
《沙丘城下寄杜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不失豪放本色。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
诗劈头就说:“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不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一二句偏于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则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易错点
此类问题一般都要从手法入手,先陈述观点,再结合诗句进行阐述。
正确答案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②随风直到夜郎西。③问君能有几多愁。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⑤世间行乐亦如此。⑥古来万事东流水。⑦郁孤台下清江水。⑧中间多少行人泪。
解析
此题中要注意的字。如:“寄”、“ 郁”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易错点
不熟悉辛弃疾的《菩萨蛮》,不能把握“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4题。
时间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②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这是用人工来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尝试。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现在各种各样的会极多,开会必须规定时间,几点几分,不能任意伸缩。如果参加重要的会而路上偏偏赶上堵车,任你怎样焦急,怎样频频看手表,都是白搭。这不是典型的时间的奴隶又是什么呢?然而,话又说了回来,在今天头绪纷纭杂乱有章的社会里,开会不定时间,还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会还能运转吗?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
③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飘渺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两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我既不是自然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对无头无尾和无边无际实在难以理解。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难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没有其他途径。
④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⑤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ā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梵文里,动词“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来表示现在时,而是用被动式mniyati(ti),这表示,印度人认为“死”是被动的,主动自杀者究属少数。
⑥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决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什么WTO,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⑦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一寸光阴不可轻”,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取材于季羡林《一花一世界》)
19. 下列语句中的“焉”,与“焉能不心跳”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0.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2.文章第①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23.请结合文章第②段,简要说明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4分)
24.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结尾则写道“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正确答案
解析
C疑问副词,怎么,哪里;A兼词,相当于“于之”;B句末语气词;D助词,做词尾,相当于“然”。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时,可将已知词代入未知句中,联系上下文特定语境看意思和用法是否合适的方法验证是否一致。
易错点
“焉能不心跳”的“焉”是疑问副词,理解为怎么,哪里。与C项“焉”意义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元旦”有误,应为“端午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
易错点
C项“元旦”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无“厌弃”之意;B项,“深度感伤”有误;C项,“比中国人聪明”有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A项表述“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的深度感伤”理解有误。作者说“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因此对“死亡”这个话题,作者是用一种很平静的心态面对的。C项作者并不认为“印度人比中国人聪明”。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①由孔子对流水的吃惊兴叹,引发自己对时间的联想、感触;②感悟到时间与水有相似性,都在不停地流逝;③认识到时间与水也有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④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解析
本文开头引用的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句子处于开头位置,从文章结构上而言,自然是引出下文内容。具体到内容,孔子说这句话时,是为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而吃惊兴叹。作者由水了流逝,自然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因此引出下文关于时间流逝的看法。从孔子的看法,到作者的看法,比较之下,作者认为“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引用这句话写出了水和时间,有同有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引用一般的作用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易错点
要点不全,或者要点重复。回答时要注意角度。
正确答案
①远古的人根据太阳的出没规律来感知时间,时间是模糊的; ②后来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来认识时间,时间被称作光阴;③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更精准;④发明钟表来清楚的显示和约定时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也使人类成为时间的奴隶。
解析
本题筛选的范围很明确,文章第二段。这样着眼点就在第二段对时间的认识上。远古的人,“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原文,部分要点可以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
易错点
不能抓住关键语句概括作答。
正确答案
①心跳,是因为感到时间飞逝,人生短暂;②心不跳,是因为明白了生死的规律无可抗拒,明白了时间的价值,要好好珍惜时间;③从跳到不跳,写出了作者对时间深刻的感悟,对生命透彻的理解——生命虽然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时间带来的快乐。
解析
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这是因为“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生命倏忽而过,怎能不让人心惊。随着文本逐渐对时间有了清晰的认识,作者感悟到了生命走向死亡,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自己对时间已经想通,因此“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生命的乐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回答中提取概括要点,并善于总结陈述。
易错点
不能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时间的印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网红”是指某人因某个事件或行为被网民高度关注而走红,网络的发展催生了众多“网红”,对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以“我看网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①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此题要明确“时间的印迹”的具体内涵以及象征意味,可以联系记忆中的感人事件,同时要突出“时间”的限定。②该作文题的开放性较强,审题的角度较多。可以从事件、心态、行动、网络魔力等几个角度出发,可以立意:心怀梦想的人可以开创新生活;平凡的人敬职敬业,将工作做好,专注钟情于工作便是一种不平凡;乐观面对平凡人生,活出精彩!
考查方向
易错点
提炼观点不够鲜明,行文内容有偏离。
25.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景色宜人,请描写一个能表现北京秋天之美的画面。
②近一两年,北京市许多学校组织了学生外出游学活动,如齐鲁之旅、行走江南……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一谈。
③请以“路”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①注意选取典型的画面进行描写,注意一些描写方法的运用,体现北京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的特点。
②观点要明确,学生外出游学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眼界和实践技能有一定的优势。要言之有理。
③可以围绕“路”进行由表及里的进行联想,虚实结合,阐发哲理,抒情要感情真挚,小诗要含蓄蕴藉。
考查方向
易错点
对“路”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