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 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
2.《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勅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这反映出唐代( )
3.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同时也禁止民谣“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 )
5.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括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
6. “美利坚生来便包罗万象……合众国全境土质不一,气候参差,可说国中有国;因而任何事情,若只定一条法则,都不足以概括全局。”美国1787年宪法中与此种特点相适应的原则是( )
8.晚清岳麓书院斋长宾凤阳曾说: “专以异说邪教陷溺士类,且党与蕃众,盘踞各省。吾湘若 仍听其时务学堂,是不啻聚百十俊秀之子焚而坑之,吾患中国之患不在强邻之窥逼,而在邪说之 诬民也。 ”据此言论可得出 ( )
10.“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护神,人民的朋友,专制者的敌人。所有封建专制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毛泽东,□□□□年7月4日 《新华日报》”。以上言论可能出现于( )
11.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央开展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 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1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12分)
1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1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产阶级所构建的国家模式,不论是君主立宪式还是共和式,往往利用了封建社会原有的国家机器。
——摘自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15.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提取材料观点并进行论述,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证条理清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50年代,清王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遭到太平天国运动冲击,赔款及军费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清廷办捐输(卖官)、运饷盐、拨丁漕、征地丁、提关税、收杂捐、铸大钱、发票银等手段并用,仍无法弥补庞大的军需开支。要求增开新税源的呼声日高。咸丰三年,清廷在北京试行向商铺征税,导致商人不满,试行不到五天即告失败。随后,清军将领
在江苏扬州开设厘金局,向米行“劝谕”助饷。咸丰帝批准地方督抚自行“就地筹饷”,在苏、湘、川等省试办,各地纷纷效仿,至1862年已基本推行于全国。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厘金又变为正式税收、新商税,成为晚清和北洋军阀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支柱之一。但地方各自为政,厘金征课标准不一,到处设卡抽厘,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种种弊害,至1931年才被裁撤。
——摘编自田志明《略论厘金制度的创行及其借鉴意义》
16.根据材料,概括厘金制度的主要特征。(8分)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行厘金制度的影响。(7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